本書是法國著名詩人、翻譯家、藝術評論家伊夫·博納富瓦關於詩及詩的翻譯的重要論集,是一部極具研讀價值的詩學著作,堪稱瓦爾特·本雅明《譯作者的任務》以來至為重要的翻譯論著。此外,它不僅是一部翻譯論著,更是一場生命詩學的盛宴:從但丁、莎士比亞、愛倫·坡、蘭波、波德賴爾、馬拉美到俳句,作者邀約我們親赴詩的腹地。
在本書中,我們會讀到這位詩人翻譯家從自己的寫作和翻譯經驗出發,對詩及詩的翻譯的特殊性與重要性的闡述,對某些詩歌譯作的批評,對譯者處境與任務的思考,以及對不同語言的詩歌的獨特見解……總而言之,在博納富瓦看來,詩,我們在聲音中觸及的另一種語言,是存在僭越概念性日常言語,書寫生命真實“在場”的語言,詩的語言不同於世上其他一切語言,它斟酌詞語,傾聽節奏,“一首詩歌(poème)的詩(poésie)以一種聲音(voix)的方式走向讀者”。
詩的翻譯是可能的,但不同於其他任何翻譯,只能以獨特的方式進行:“詩歌需要忠實的是‘在場’”,譯者要保留詩意,便要傾聽詞語的音樂,重新經歷詩人用聲音勾起的關於“在場”的記憶,用自己的語言和存在經驗去重構、去分享原詩的“在場”。詩的翻譯應當受到重視,通過詩的翻譯,處於兩種語言間隙的譯者和另一種語言的讀者能夠對虛幻的概念性言語提出質疑,在進一步自我批評的同時重新思考與異的關係,從而探尋真實的生活與場所,與自己真實的信念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