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的《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最初出版于1973年。在該書出版之後,德魯克繼續從事寫作、教學和管理咨詢工作長達32年。作為《管理︰使命、責任、實務》的修訂版,本書在原著的基礎上,融入了德魯克于1974-2005年間有關管理的著述,所使用的材料。幾乎全都來自德魯克的作品。約瑟夫A.馬恰列洛把新材料糅進原著,以新替舊,刪除了原著中一些已經過時的內容。對其中的具體事例做了盡可能多的更新。
本書配套書《德魯克經典管理案例解析》可以幫助解決如何將本書中的原理運用到解決實際的管理問題當中去。
本書更加充分地論述了
‧管理的三項責任︰
管理者所服務的機構的業績;
使工作富有效率與讓員工有所成就︰
管理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
‧管理者為了履行自己的職責必須承擔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管理者的責任以及組織當中的領導群體的責任。
‧管理者為了履行責任必須承擔的各種錯綜復雜的任務和必須采取的實踐。
‧信息革命和知識型社會對管理者和管理當局提出的各種新要求。
目錄
推薦序(邵明路)
譯者序
德魯克的遺產
修訂版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管理與管理者的定義
第2章 作為社會職能和人文學科的管理
第3章 管理的維度
第一部分 管理的新現實
第4章 一切皆因知識
第5章 新的人口構成情況
第6章 公司的未來與努力方向
第7章 管理的新範式
第二部分 企業的績效
第8章 事業理論
第9章 企業的目的與目標
第10章 現在開始創造未來
第11章 戰略規劃︰創業技能
第三部分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12章 組織社會中服務機構的管理
第13章 成功的高績效非營利組織對企業的教益
第14章 負責任的學校
第15章 反思“政府再造”
第16章 公共服務機構的創業
第四部分高效率的工作與有成就的員工
第17章 讓工作富有效率,讓勞動者富有成就
第18章 體力工作與體力勞動者的管理
第19章 知識工作與知識工作者的管理
第五部分社會影響、社會責任及新多元化
第20章 社會影響與社會責任
第21章 新多元化︰如何平衡機構的特殊目的與公共利益
譯者序
德魯克的遺產
修訂版簡介
前言
第1章 緒論︰管理與管理者的定義
第2章 作為社會職能和人文學科的管理
第3章 管理的維度
第一部分 管理的新現實
第4章 一切皆因知識
第5章 新的人口構成情況
第6章 公司的未來與努力方向
第7章 管理的新範式
第二部分 企業的績效
第8章 事業理論
第9章 企業的目的與目標
第10章 現在開始創造未來
第11章 戰略規劃︰創業技能
第三部分服務機構的績效
第12章 組織社會中服務機構的管理
第13章 成功的高績效非營利組織對企業的教益
第14章 負責任的學校
第15章 反思“政府再造”
第16章 公共服務機構的創業
第四部分高效率的工作與有成就的員工
第17章 讓工作富有效率,讓勞動者富有成就
第18章 體力工作與體力勞動者的管理
第19章 知識工作與知識工作者的管理
第五部分社會影響、社會責任及新多元化
第20章 社會影響與社會責任
第21章 新多元化︰如何平衡機構的特殊目的與公共利益
序
為約瑟夫•馬恰列洛教授修訂的德魯克著作《管理︰使命、責任、實務》(以下稱“本書原著”)寫序是我的榮幸。反復考慮之後我認為我應該告訴讀者一些從我個人角度觀察到的東西,而不是去重復那些讀者可以從本書的閱讀中自行發現,或者其他人可能比我歸納得更好的“內容概要”。
本書原著出版于1973年,德魯克先生時年65歲。他在30多歲時,已經選擇了“管理”這個在當時還處于半蠻荒狀態,並且被學術界瞧不起的應用知識領域做墾荒者,從此付出了終身的努力。1946年他出版《公司的概念》,這是他關于管理學的開山之作。1954年出版《管理的實踐》時,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摸索了10年以上,該書奠定了管理這門學科的基礎,勾勒出它的輪廓。《管理的實踐》與本書原著的關系,前者好像粗線條的提綱挈領,後者則是對前者的全面展開和進一步闡述,也因此,本書原著被譽為“現代管理學的百科全書”和“管理聖經”;一般認為,至此,德魯克先生完成了他建立管理這一學科整個體系的里程碑式的工作。
計算起來,本書原著是德魯克先生累積30年連續工作的結晶。他一生閱人閱事無數,在他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及人物傳記集《旁觀者》中,曾經感嘆人類近代史上任何一項開拓性的重大創新,無論發生在理論學科還是應用學科,也無論是在科技、經濟還是社會層面,如果沒有誠心誠意、專心致志在同一領域連續25年以上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努力,是不會有成果的。他這麼認為是有根據的,其中他自己親歷的創建管理學科的過程就是一個證明。
從本書原著的出版到2005年德魯克先生逝世又過去了31年,其間他從未間斷過在同一個領域——管理領域的咨詢、研究、教學與寫作。雖然他又寫了數十本書和幾百篇文章,但是他再沒有像從《管理的實踐》到本書原著那樣,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現代管理學”的整個系統,進行另一次與時俱進的全面修訂。
這個工作留給了他多年的好友和同事——馬恰列洛教授。
10年前,我認識德魯克先生不久,就拜訪過馬恰列洛教授,他和德魯克先生在同一所學校教書。當他拿出他使用的一冊本書原著時,我驚訝地發現那本書幾乎已經翻爛了。于是我好奇地問這本書他讀了多少遍,他說記不清了,總有10多遍吧。那時他正以本書原著為教材編寫學院里唯一一門全面講授德魯克管理學的課程“德魯克論管理”。到2007年馬恰列洛教授編輯本書時,他研讀、教授德魯克學說的時間至少也有30年了。馬恰列洛教授如今已年屆古稀,他曾告訴我,德魯克先生的人格和學問影響了他的人生,而他自己余生的志願,就是傳承德魯克的精神遺產。
像德魯克先生一樣,馬恰列洛教授也是一位堪稱“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人。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懷有深深的敬意和感情。他擔任我們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的顧問和客座教授多年,每一次到中國都不辭辛勞。有時候凌晨下飛機,匆匆進酒店稍事安頓之後就直奔授課地點上課,那種熱忱和獻身精神讓我聯想到一些傳教士。值得一提的還有,盡管他完成了大量高質量的工作,卻從來不向我們計較酬勞的高低。他的坐言起行體現著德魯克的精神,成為對我和同事們最好的激勵。
在本書中,馬恰列洛教授的一大貢獻是把原著900多頁的內容縮編為500多頁,這使那些不習慣啃“大部頭”的繁忙的在職經理人和企業家松了一大口氣。縮編而不損及原著的精華絕不是一件容易事,也只有像馬恰列洛這樣的人才能做到,因為德魯克先生曾這樣評價他︰“他運用我的材料授課逾30年,比我自己對它們還熟悉。”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列舉上述年份和介紹有關背景,是希望讀者了解本書及其原著的“含金量”。今天國內任何一間大書店管理類書架上出版物的裝潢都是推陳出新、爭奇斗艷,但是在一本書中沉澱了兩位真誠、嚴肅的求索者合計60年以上的發現和體驗,如果不是絕無僅有,也肯定是極為珍稀——這就是本書的閱讀價值。願兩位學者的心血在我們中國讀者的工作和生活中開花結果。
本書原著出版于1973年,德魯克先生時年65歲。他在30多歲時,已經選擇了“管理”這個在當時還處于半蠻荒狀態,並且被學術界瞧不起的應用知識領域做墾荒者,從此付出了終身的努力。1946年他出版《公司的概念》,這是他關于管理學的開山之作。1954年出版《管理的實踐》時,他在這個領域已經摸索了10年以上,該書奠定了管理這門學科的基礎,勾勒出它的輪廓。《管理的實踐》與本書原著的關系,前者好像粗線條的提綱挈領,後者則是對前者的全面展開和進一步闡述,也因此,本書原著被譽為“現代管理學的百科全書”和“管理聖經”;一般認為,至此,德魯克先生完成了他建立管理這一學科整個體系的里程碑式的工作。
計算起來,本書原著是德魯克先生累積30年連續工作的結晶。他一生閱人閱事無數,在他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及人物傳記集《旁觀者》中,曾經感嘆人類近代史上任何一項開拓性的重大創新,無論發生在理論學科還是應用學科,也無論是在科技、經濟還是社會層面,如果沒有誠心誠意、專心致志在同一領域連續25年以上孜孜不倦、鍥而不舍的努力,是不會有成果的。他這麼認為是有根據的,其中他自己親歷的創建管理學科的過程就是一個證明。
從本書原著的出版到2005年德魯克先生逝世又過去了31年,其間他從未間斷過在同一個領域——管理領域的咨詢、研究、教學與寫作。雖然他又寫了數十本書和幾百篇文章,但是他再沒有像從《管理的實踐》到本書原著那樣,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現代管理學”的整個系統,進行另一次與時俱進的全面修訂。
這個工作留給了他多年的好友和同事——馬恰列洛教授。
10年前,我認識德魯克先生不久,就拜訪過馬恰列洛教授,他和德魯克先生在同一所學校教書。當他拿出他使用的一冊本書原著時,我驚訝地發現那本書幾乎已經翻爛了。于是我好奇地問這本書他讀了多少遍,他說記不清了,總有10多遍吧。那時他正以本書原著為教材編寫學院里唯一一門全面講授德魯克管理學的課程“德魯克論管理”。到2007年馬恰列洛教授編輯本書時,他研讀、教授德魯克學說的時間至少也有30年了。馬恰列洛教授如今已年屆古稀,他曾告訴我,德魯克先生的人格和學問影響了他的人生,而他自己余生的志願,就是傳承德魯克的精神遺產。
像德魯克先生一樣,馬恰列洛教授也是一位堪稱“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人。他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懷有深深的敬意和感情。他擔任我們彼得•德魯克管理學院的顧問和客座教授多年,每一次到中國都不辭辛勞。有時候凌晨下飛機,匆匆進酒店稍事安頓之後就直奔授課地點上課,那種熱忱和獻身精神讓我聯想到一些傳教士。值得一提的還有,盡管他完成了大量高質量的工作,卻從來不向我們計較酬勞的高低。他的坐言起行體現著德魯克的精神,成為對我和同事們最好的激勵。
在本書中,馬恰列洛教授的一大貢獻是把原著900多頁的內容縮編為500多頁,這使那些不習慣啃“大部頭”的繁忙的在職經理人和企業家松了一大口氣。縮編而不損及原著的精華絕不是一件容易事,也只有像馬恰列洛這樣的人才能做到,因為德魯克先生曾這樣評價他︰“他運用我的材料授課逾30年,比我自己對它們還熟悉。”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列舉上述年份和介紹有關背景,是希望讀者了解本書及其原著的“含金量”。今天國內任何一間大書店管理類書架上出版物的裝潢都是推陳出新、爭奇斗艷,但是在一本書中沉澱了兩位真誠、嚴肅的求索者合計60年以上的發現和體驗,如果不是絕無僅有,也肯定是極為珍稀——這就是本書的閱讀價值。願兩位學者的心血在我們中國讀者的工作和生活中開花結果。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