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美

生生之美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方東美 李溪/編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4864X
  • ISBN13:9787301148648
  • 裝訂:平裝 / 34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並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 “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後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範本。


方東美(1899-1977),名殉,字德懷,後改字東美。安徽桐城人。著名學者。主要著作有︰《中國人生哲學概要》、《科學哲學與人生》、《原始儒家道家哲學》、《中國人生哲學》、《生生之德》、《新儒家哲學十八講》、《哲學三慧》、《堅白精合詩集》等。 方東美先生的家學傳統、思想要旨以及人格操守皆從儒家,而其生活的陶冶與自由之精神游于道家藝術之境,對華嚴哲學圓融廣大之領悟又透出對蒼生宇宙的無限同情,他的哲學是將生命、宇宙和美感圓融相契的廣大和諧的全體。方先生嘗被稱作“詩哲”,他的詩作確為“大雅不作”,此其一;他的哲學論文和講義文字奇美奔放,引人回味,此其二;他用詩人的情懷去看人生,用詩的意境去解釋世界,此其三。這本美學集子匯編了方先生最重要的哲學及美學著作,以期讀者既可承一代碩儒之閎博哲思,又得感其錚錚君子的胸襟氣象。
 

目錄

美學的散步(代總序)
中國文化中之藝術精神(代序)
第一編 哲學三慧
哲學思想緣何而起
哲學三慧
中西哲學之根本差異
從比較哲學曠觀中國文化里的人與自然
第二編 廣大和諧
中國人的智慧
宇宙論的精義
中國形上學中之宇宙與個人
廣大和諧的生命精神
第三編 生命情調
生命情調與美感
生命悲劇之二重奏
文學心理學與科學心理學之異趣
詩與生命
第四編 民族美質
中國藝術的理想
價值與生命
老子論“道體”
華嚴宗的宗教精神
從新儒家哲學贊嘆我民族之美質感
編者後記
 

我們將中國文化與西洋近代文化相比,便可以看出西洋近代文化中科學精神滲透到文化之各方面,而在中國文化中則藝術精神彌漫于中國文化之各方面。

西洋的哲學方法重思辨,重分析。中國的哲學方法重體驗,重妙悟。藝術的胸襟是移情于對象與之冥合無間,忘我于物,即物即我的胸襟。藝術的意境之構成恆在一瞬,靈感之來稍縱即逝,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中國哲學方法上之體驗在對此宇宙人生靜觀默識,意念與大化同流,于山峙川流鳥啼花笑巾見宇宙生生不已之機,見我心與天地精神之往來。這正是藝術胸襟之極致。中國哲人之妙悟哲學上至高之原理,常由涵養功深、真積力久,而一旦豁然貫通,不得推證,不容分析,當下即是,轉念即非。這正如藝術意境之構成,靈感之下臨干一瞬。

藝術是以物質界的形色聲音象征吾人內心之精神境界,藝術作品也就是吾人內心精神境界之客觀化,——吾人內心精神境界在物質界投下之影子。所以藝術創作即是溝通內心外界,精神與物質,超形界與形界之媒介。藝術精神融攝內心外界,精神圬物質,超形界與形界之對待,而使人于外界中看見自己之內心,于物質中透視精神, j形而下中啟露形而L。而中國主要哲學儒家哲學之內容正在合內外之道,和融精神物質之差別相,于形色中見性天,即形下之器以明形⊥之道。中國的道家哲學亦以道為無所不在,而不以之為超絕,要人于螻蟻梯稗中見生天地之原理。儒道二家正同是最含藝術性的哲學學說。

中國缺乏純粹自然科學,然而中國醫學亦中國文化之一主要方面。中國之醫學不重解剖,治病不用溫度計等客觀儀器以測驗病狀,但憑切脈與望氣色似極主觀的方法,而善醫者即能透識病原,起死回生。這正本于善醫者以手切脈,即以自己生命之情移人病人生命與之冥合無間,指腕相觸,血脈同顫,遂能知道病之癥結,不待X光而如見肺肝。這正是藝術化的醫學。

中國宗教對中國人生活之重要亦不似西洋宗教對西洋人生活之重要。中國原始信天之宗教,孔子以後即在上層學術文化中失勢,而代之以祖先之宗教。但是中國聖賢雖教人尊祖祀先而于鬼神之存在卻並不加以肯定,但言祭神如神在,重在教人于祭祀之際于先人“思其居處,思其笑語,思其志意,思其所樂,思其所嗜,人室儼然必有見乎其位,周還出戶肅然必有聞乎其音聲,出戶而听,愾然必有聞乎嘆息之聲” (《禮記‧祭義》)。這全重在使子孫之精神與父母祖先之精神宛然再遇,使子孫不忘所自生,反本復始,民德歸厚。而祭祀之中重事死如事生,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正是一種用藝術的想像于道德陶冶之中,使祖先之宗教成為詩的宗教。

中國文化中傳統的人格理想是聖人,聖人是各方面精神能和諧圓滿發展至極致的人,所以修養之重致中和,而中和正是藝術中所謂復雜中之統一。中和是合剛柔之相反而統一之,所以君子比德于玉,溫潤而又堅剛。人格之和諧完滿的發展恰如音樂之高下抑揚韻律天成,所以孟子比孔子為金聲玉振,而聖字亦從耳,六德仁義聖智中和之教原為司樂所掌。中國文化中之理想人格是含音樂精神與藝術精神之人格,所以中國之道德教育是要人知善之可欲,進而培養善德,充實于外,顯為啐面盎背之美。中國之最高人格理想正是化人格本身如藝術品之人格。

中國政治之最高理想是大同之世,協和萬邦,四海一家,家庭之本身即一自然藝術品,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在家庭中有無聲之樂。中國哲人欲以家庭之精神運用于政治,化國與天下中一切人之關系而成為父子兄弟的關系,這正是要使天下人好合如鼓瑟琴,令世界交響著無聲之樂,而化整個人類成為一部交響樂隊。這正是中國人的藝術精神之最廣大的應用。

當此世界淪于浩劫︰到處交響著的不是音樂而是炮彈的恐怖聲音的時候,使我們懷想著中國之偉大的政治理想,中國文化中的藝術精神,同時想到藝術精神本身之可貴,亦同時想到中國藝術家的責任之遠大,所以我們出此專號來表示我們對于藝術的尊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