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授的「小文章」結集。
論政治家的品格,什麽是「精英意識」,歷史責任感其實是敬思感,中國需要什麽樣的經濟學?當教育普遍失敗之後,在有智慧的地方沒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為什麽市場可能選擇市場參與者們都不喜歡的結果?
作者所說的自由,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自由」的落實依賴於「秩序」,同時「知識」是與「自由」密切相關。討論法、公民、知識、教育、理性、生命和幸福諸如此類的一些基本觀念,從而深入探討中國現實政治、中國人的公共選擇和中國人的精神訴求等問題。
汪丁丁,1953年生於北京。當過農民(北大荒知青)和工人。先後獲首都師范大學數學學士(1982年)、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1984年)和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90年)。曾任教於香港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和浙江人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浙江大學跨學科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席,《財經》雜志學術顧問。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在經濟學與哲學之間》、《回家的路:經濟學家的思想軌跡》、《走向邊緣》、《制度分析基礎講義》、《市場經濟與道德基礎》、《經濟思想史講義》等二十多種。教學研究領域為經濟思想史、制度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新政治經濟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