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芹錄

獻芹錄
定價:192
NT $ 167
  • 作者:陳思和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9-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9064453
  • ISBN13:9787309064452
  • 裝訂:平裝 / 28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獻芹錄》講述了︰我是在大學畢業以後才結婚成家的。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上海青年人結婚還流行自己打制家具,那時我已經知道,自己的未來人生必與書本相伴隨,在打制家具的時候特意讓木匠做一個大書架。當時木料奇缺,而書架的質地不比一般家具,需要特別的堅實負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木料,我在木匠的慫恿下,居然卸下一扇門,用黃楊木的門框改作成書架的橫檔與直檔,又拆了一副床板,做成書架的隔板。——今天想來真不可思議,而在當時,對于準備建立新的家庭的我來說,自己的書架在心里的分量實在是重于門窗與床。這個大書架做工很好,線條簡潔,高貴堂皇,氣象非凡,大大咧咧地昂立在我的狹小的新房里,氣勢壓過上海家具廠出品的三門衣櫥和大床。那時我的書還不多,全部放上去還很稀松,可以添置一些小擺設。書架下是妻子從娘家搬來的一張樟木寫字台,加上家里外祖父傳下來的一張紅木坐椅,就成了我當時最豪華的家當。
 

目錄

第一部分:自己的書架
弁言
之一:美麗上海
之二:食書的女人
之三:西方前現代泛詩傳統
之四:詩的隱居
之五:第九個寡婦
之六:詩的蒙難
之七:海上學人
之八:尷尬風流
之九:垂柳巷文輯
之十:中國現代文學社團史研究書系
之十一:潘旭瀾文選
之十二:《中國評論》與晚清中英文學交流
之十三:秦腔
之十四:紫色海
之十五:惜別
之十六:碧奴
之十七:上海魔術師
之十八:三生三世
之十九:私宴
之二十:邊地夢尋
之二十一:都市文化研究書系
之二十二:兄弟
之二十三:魯迅‧革命‧歷史
之二十四:閑暇:文化的基礎
之二十五:海藻集
之二十六:聖天門口
之二十七:定西孤兒院紀事
之二十八:刺蝟歌
之二十九:這一片人文風景
之三十:大學語文實驗教程
之三十一: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
之三十二:瑰寶
之三十三:詩的朝聖
之三十四:海派文化的十大經典流變
之三十五:面包與自由
之三十六:報紙副刊與中國知識分子的現代轉型
之三十七:插圖本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
之三十八:靈魂不能下跪
之三十九:沙漠上鮮活的魚
之四十:梅志文集
附錄:是“雷馬克”不是“高爾基”
之四十一:魔都上海
之四十二:中國文學史新著
之四十三:“薪傳”系列
之四十四:赤腳醫生萬泉和
之四十五:帶母語回家
之四十六:思想的尊嚴
之四十七:未完的人生大雜文
之四十八:項狄傳
之四十九:胡風家書
之五十:光華文存
後記
第二部分:自己的書架余編
題記
之一:不可一世論文學
之二:談話的歲月
之三:中國當代文學關鍵詞十講
之四:“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韓譯本
之五:說話的精神
之六:在歷史縫隙間掙扎
之七:中日文學中的蛇形象
之八:吊詭的新人
之九:話語與生存
之十:晚清主要小說期刊譯作研究
之十一: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
之十二:“20世紀文學史理論創新探索叢書”導言
 

書架作為家具的一種,在我的童年時代,上海人都叫做書架子,語氣里含有一種親切的意味。在一般居民家里,書架子不是必備的家具,有點文化的人家才會置放此物,所以總還是有些裝飾的意思。但在今天,獨生子女的居住條件好,家長的教育投資叉早,一般兒董室里都會安置小書架,供孩子放圖書,于是書架成了必需的家具之一了。

我是在大學畢業以後才結婚成家的。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上海青年人結婚還流行自己打制家具,那時我已經知道,自己恂未來人生必與書本相伴隨,在打制家具的時候特意讓木匠做一個大書架。當時木料奇缺,而書架的質地不比一般家具,需要特別的堅實負重。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木料,我在木匠的慫恿下,居然卸下一扇門,用黃楊木的門框改作成書架的橫檔與直檔,又拆了一副床板,做成書架的隔板。——今天想來真不可思議,而在當時,對于準備建立新的家庭的我來說,自己的書架在心里的分量實在是重于門窗與床。這個大書架做工很好,線條簡潔,高貴堂皇,氣象非凡,大大咧咧地昂立在我的狹小的新房里,氣勢壓過上海家具廠出品的三門衣櫥和大床。那時我的書還不多,全部放上去還很稀松,可以添置⊥些小擺設。書架下是妻子從娘家搬來的一張樟木寫字台,加上家里外祖父傳下來的一張紅木坐椅,就成了我當時最豪華的家當。

我說的是屬于自己的書架。

至于不是屬于自己的書架,那是從小就有的。我記得小時候住在外祖父家,家里就有一個小小的藤制書架,大約有三四層的樣子,現在想采不會很高的,但小時候的我,伸手還夠不著書架的最上排。留有一個印象是,第一排書架上放的都是一些雜物,第二排才是放書的,大約也是當時我的舅舅們讀書用的教科書和雜書。最底下一排才有一些舊書,我現在懷疑是外祖父故意放在底下一層,因為太低,一般人不會注意,而我當時還是孩子,喜歡趴在地面玩,才會看到這些書。稍微長大了,才知道這些書也不過是一些以前時代的流行文藝讀物。我是在那個書架上開始接受啟蒙的�就是從《忠義水滸傳》、《征四寇》、《唐人傳奇》以及蔡東藩的歷代演義等書籍漸漸讀開去。

我的外祖父是個舊時代的人。但我不敢說他是個知識分子,他讀過很多書,但都是閑書,我從未听他講過四書五經,也未講過康德、黑格爾,倒是對民間傳說、小說戲曲、野史掌故無所不知。新文學的書籍也是有一些的,我記憶所保留的印象里有一本葉聖陶的《線下》和一本根據果戈理原作改變的劇本《結婚》,沒有魯迅的書,但魯迅他是知道的,“魯迅那個辰光不過是個做小說的”,有一次他這麼對我說,“他寫過一部《阿Q正傳》,寫一個人太懦弱,到處受欺侮”。這是我六七歲時第一次听到別人關于魯迅的評價,也是第一次知道有個做小說的人叫魯迅。至于把這個人的名字與虹口公園里的銅像聯系在一起,那是好幾年以後的事了。外祖父才是我真正的啟蒙老師,他是一架活的書架,他整天津津有味地講故事,全套的《三國》、《水滸》、《楊家將》等等,都是這麼灌輸給我的。

我的父親倒是另外一類的知識分子。他要求進步,希望跟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早早地響應國家號召跑到西安去支援西北建設B他每次回到上海,對于我的長進並不喜歡,也討厭那些七俠五義的故事。他喜歡听到的是我什麼時候加人了少先隊,什麼時候參加了文藝活動和體育鍛煉。但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因為我參加少先隊的文藝活動,他興致勃勃地教我如何指揮大合唱,教著教著來勁了,竟滔滔不絕地回憶起自己當年如何參加童子軍的軍事演習和文娛活動,在要求我進步的同時,不自覺地露出了自己的時代烙印。這就是我的父親。在“文革”中,他看到我花四元錢從舊書店買回來一套《陔余叢考》,就很不滿地教訓我︰“為什麼要去買這種元用的書?要有本事就去湊齊一套有注釋的《魯迅全集》來。”那時候公開發行的魯迅著作是沒有注釋的,所以他希望我從舊書店找一套1958年出版的《魯迅全集》,而偏偏這套全集因為有了“四條漢子”的注釋而被否定了,當時根本就買不到。我父親與我外祖父互相不以為然,父親認為我跟隨外祖父學了許多舊蚶代的東西,這會妨礙我的進步;而外祖父則覺得父親什麼也不憧。他親口對我說過︰“你父親說起大道理來一套套的,但是老底子的書一本也沒有看過。”

所以,我一直把父親想象成一個緊跟時代的積極分子,很進步、很革命的那種。但是終于有一天,我打開了父親的書櫥,那是一個箱式的封閉性書櫥(我覺得,書櫥與書架是有區別的,書櫥是有門而且封閉的,書架則是敞開的)。因為父親長期不在家里,我們從未打開過他的書櫥。1966年“文革”爆發,到處在抄家,批斗,母親很緊張,不等父親回來就先在自己家里“革命”,把父親書櫥里的東西作一番清理,結果是全部付之一炬,燒成了灰還不敢隨便倒掉,小心翼翼地放進抽水馬桶里,用水沖掉了。母親燒的是什麼東西我都不知道,我只是在一旁幫忙把東西丟進火焰里,依稀看見的全是舊照片和舊剪報。父親在晚年說起自己曾在4O年代編過上海的小報,寫過不少文章,我這才知道,藏在書櫥里的這些剪報是父親發表在小報上的文章。可惜都被母親燒成灰燼了。但我到現在還不明白,為什麼酷愛新文藝的父親,書櫥里竟沒有留下一本書籍。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