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林教授作為數字圖書館技術研究和建設的重要組織者,長期從事數字圖書館的研究、建設和管理。本文集收錄作者自2000年以來就數字圖書館的體系架構、核心技術、標准規范、建設管理、發展趨勢等方面所撰寫的主要文章,理論聯系實際,技術融合服務,當前貫通未來,反映了數字圖書館實務界和圖書館領導層對數字圖書館建設與發展的思考,對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和文獻情報服務發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張曉林,1956年10月生於四川成都。1982年畢業於四川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后來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分別獲理學碩士學位和圖書館學博士學位。曾在四川大學信息管理系任教。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划」,到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工作,歷任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項目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主任,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常務副主任和主任。
目錄
前言
數字圖書館機制的范式演變及其挑戰
從數字圖書館到e-Knowledge機制
建立有機融合數字科研空間的數字圖書館機制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的技術要求
管理元數據的原理與應用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開放描述與標准應用指南(一)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開放描述與標准應用指南(二)
開放元數據機制:理念與原則
異構系統開放封裝的技術分析與實現框架
數字圖書館的工程化建設原則
Semanticweb與基於語義的網絡信息檢索
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開放描述機制
分布式數字圖書館機制
開放數字信息服務體系:概念、結構與技術
開放數字環境下的參考文獻鏈接
信息系統的數字對象與擴展文獻技術
數字化信息組織的結構與技術:1
數字化信息組織的結構與技術:2
數字權益管理技術
數字對象的唯一標識符技術
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
數字信息的長期保存問題
虛擬信息資源體系的用戶使用管理
虛擬信息服務體系的資源建設
主要論著目錄
數字圖書館機制的范式演變及其挑戰
從數字圖書館到e-Knowledge機制
建立有機融合數字科研空間的數字圖書館機制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數字資源采購的技術要求
管理元數據的原理與應用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開放描述與標准應用指南(一)
國家科學數字圖書館開放描述與標准應用指南(二)
開放元數據機制:理念與原則
異構系統開放封裝的技術分析與實現框架
數字圖書館的工程化建設原則
Semanticweb與基於語義的網絡信息檢索
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開放描述機制
分布式數字圖書館機制
開放數字信息服務體系:概念、結構與技術
開放數字環境下的參考文獻鏈接
信息系統的數字對象與擴展文獻技術
數字化信息組織的結構與技術:1
數字化信息組織的結構與技術:2
數字權益管理技術
數字對象的唯一標識符技術
數字化參考咨詢服務
數字信息的長期保存問題
虛擬信息資源體系的用戶使用管理
虛擬信息服務體系的資源建設
主要論著目錄
序
30年前結束「文革」后的中國,和其他所有事業一樣,圖書館學也獲得了歷史性的轉折。經過恢復、改革、批判、建設,擺脫「意識形態化」的影響,掙破經驗主義的束縛,走向科學化的發展道路,中國圖書館學進人了一個欣欣向榮的新時期。
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一大批中青年學者成為建設新時期圖書館學的主力軍。他們較少舊傳統的束縛,勇於提出新的見解,發表了許多名篇佳作,推動我國圖書館學研究不斷向前發展。其中涌現了不少傑出人才,成為新時期的弄潮兒。特別是在世紀之交的時候,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圖書館學研究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數字圖書館」等新的研究內容層出不窮,中青年學者在這方面充分發揮了知識結構的優勢,他們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一束文集,雖只是其豐碩成果中的一小部分,但已可看出他們的學術成就與青春活力。從毅然提出「轉變圖書館學研究的方向」(張曉林),到以生命的代價「追問圖書館的本質」(黃純元);積極「探索新圖書館學發展軌跡」(范並思),深人進行「中國圖書館學本土化的思考」(劉茲恆);熱烈「呼喚新世紀」的到來(吳建中),實現「從傳統向現代化的轉型」(富平);潛心鑽研「數字技術應用」(朱強),時刻關注「圖書館精神」(程煥文);或馳騁於「期刊領域研究」(葉繼元),或在「知識產權研究」沃土上耕耘(陳傳夫)。閱讀這些文稿,不由產生豐收的喜悅。
他們是幸運的,成長於新時代,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與科學方法訓練,有不同程度的跨學科與國外留學經歷。這是他們的客觀條件。
他們也是努力的,具有為事業獻身的精神,崇尚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辛勤勞動,刻苦鑽研,善於與他人合作。這是他們的主觀因素。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進人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科學、教育、文化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圖書館事業建設也有了更好的條件,無論事業的規模,或是服務的內涵,都將有極大的變化。圖書館學研究也要面對新的課題,提出新的研究成果。
中國圖書館學正在走向世界,需要有一批學術上的領軍人物,相信這些中青年學者有能力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這束文稿雖然不能反映新時期圖書館學成果的全貌,也不是每篇均為精品,但絕大多數都很有價值,是圖書館學發展新時期的歷史記錄。相信還有更多更好的佳作未曾齊集,需要我們繼續發掘,以擴大收獲。
東坡詞雲:「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在這一偉大進程中,一大批中青年學者成為建設新時期圖書館學的主力軍。他們較少舊傳統的束縛,勇於提出新的見解,發表了許多名篇佳作,推動我國圖書館學研究不斷向前發展。其中涌現了不少傑出人才,成為新時期的弄潮兒。特別是在世紀之交的時候,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圖書館學研究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數字圖書館」等新的研究內容層出不窮,中青年學者在這方面充分發揮了知識結構的優勢,他們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一束文集,雖只是其豐碩成果中的一小部分,但已可看出他們的學術成就與青春活力。從毅然提出「轉變圖書館學研究的方向」(張曉林),到以生命的代價「追問圖書館的本質」(黃純元);積極「探索新圖書館學發展軌跡」(范並思),深人進行「中國圖書館學本土化的思考」(劉茲恆);熱烈「呼喚新世紀」的到來(吳建中),實現「從傳統向現代化的轉型」(富平);潛心鑽研「數字技術應用」(朱強),時刻關注「圖書館精神」(程煥文);或馳騁於「期刊領域研究」(葉繼元),或在「知識產權研究」沃土上耕耘(陳傳夫)。閱讀這些文稿,不由產生豐收的喜悅。
他們是幸運的,成長於新時代,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與科學方法訓練,有不同程度的跨學科與國外留學經歷。這是他們的客觀條件。
他們也是努力的,具有為事業獻身的精神,崇尚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辛勤勞動,刻苦鑽研,善於與他人合作。這是他們的主觀因素。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進人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科學、教育、文化事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圖書館事業建設也有了更好的條件,無論事業的規模,或是服務的內涵,都將有極大的變化。圖書館學研究也要面對新的課題,提出新的研究成果。
中國圖書館學正在走向世界,需要有一批學術上的領軍人物,相信這些中青年學者有能力擔負起這一歷史重任。
這束文稿雖然不能反映新時期圖書館學成果的全貌,也不是每篇均為精品,但絕大多數都很有價值,是圖書館學發展新時期的歷史記錄。相信還有更多更好的佳作未曾齊集,需要我們繼續發掘,以擴大收獲。
東坡詞雲:「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