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與規則:組織行動的動力

權力與規則:組織行動的動力
定價:192
NT $ 167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傑出的組織社會學大師埃哈爾·費埃德伯格的經典著作之一,旨在探討權力與規則的關系,研究並揭示行動層面的組織的性質、特征、結構、功能與運作方式。作者超越相關研究中將組織與集體行動相互對立的二分法,認為組織本質上是動態的,是對行動領域進行構建和再構建的過程。通過將組織普遍化並視其為諸行動領域的一種,作者揭示了組織中的構造及秩序的本質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並透過行動的表面秩序,探索出現在其中的權力過程,協商過程和漸進的結構化過程。


埃哈爾·費埃德伯格,奧地利人,1942年出生,系法國組織社會學研究中心主任,巴黎政治研究院社會學系負責人,著名專家,長期主持法國和歐洲的大量行政機構和企業組織的研究和咨詢工作。他的其他主要著作有《組織的社會學分析》、《行動者與體系》(與米歇爾·克羅齊耶合著)、《國家與大學》等。
 

目錄

譯者序
序言 組織與集體行動
第一部分 組織觀念的解構
第一章 情感與計算:理性的相對比
第二章 從工具性組織到有組織的無序:對組織凝聚力的質疑
第三章 組織及其環境:模糊的組織邊界
小結
第二部分 從組織到有組織的行動
導言
第四章 行動環境的建構:行動者的相互依賴、協商性交換與可替代性
第五章 行動領域的混合規則:具體行動系統的概念
第六章 局部秩序與社會規則
第三部分 集體行動的組織分析:推論模式的基本原理
導言
第七章 行動者及其理性
第八章 行動者的權變性:系統的概念
第九章 作為行動能力的權力
第四部分 作為工具的組織分析方法:研究與行動的意涵
導言
第十章 扎根理論的建構:歸納與分析的實用價值
第十一章 變革決策的重要意義
第十二章 一種認知導向:知識與推論的博弈
結語 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另一路徑
參考文獻
譯名對照表
術語對照表
譯後記
 

組織與集體行動

人們可能會以兩種方式讀解20世紀80年代:第一種讀解方式會強調,自由主義思想得以回歸,科層制的合法性地位隨之被取消。在西方,掌控限制得以廢止,自由主義獲得了勝利;在東方,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在每一個地方,通過法規和律法刻意建立起來的行為規則,已失去其自身的合法性,並業已讓位於諸市場力量與創新力量的「自由競爭活動」。

然而,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向自由主義的回歸並未使得諸種希望變成現實,卻導致了諸多始料未及的後果。所以,第二種讀解方式則會強調指出,市場規則具有諸種局限性。這種讀解認定,依據市場規律(假定其存在),建立起無意識的、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人類關系規則,只是一種古老的烏托邦,是無法實現的夢想,而20世紀80年代所發生的事情,正是這種夢想的表達。里根和撒切爾夫人時代展示出的無限制取消規則的做法,屢次遭受失敗,東歐前社會主義諸國在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遭遇到了諸種艱難險阻,這一切都在提醒人們:取消科層制諸種規則的做法,並不足以確保創新力量韻迅速擴增,無法保證在「市場力量的自由競爭」的過程中,抑或通過「市場力量的自由競爭」,讓創新力量迅速增長和發展壯大。如同旨在協調人類活動為目標的每一種其他形式的建會建構的產物。它需要組織,甚至需要數量相當繁多的組織,才能滿足其運行的要求。

乍看起來,這兩種讀解似乎是相互矛盾的。第一種讀解說明,人們關於組織的傳統思考方式具有局限性,它要求人們以更為靈活、更少拘泥於僵硬規則的方式,來對組織進行重新思考。第二種讀解集中闡明了組織的不可或缺性,也就是說·不能將社會秩序及我們行為活動的生成,視為簡單的、自動生成的結果,其間不可能沒有規則,它們也不是規則強制的結果。實際上,兩種讀解都強調了組織維度(dimension)位居中心的、第一位的重要性,組織的這一維度,為集體行為活動的發展和有效性,提供了路徑和可靠支撐。

人類關系和社會交互作用是一個錯綜復雜的世界(uni-verse),始終存在著潛在的不穩定性,始終處於沖突之中。這一世界的組織維度,恰恰正是一組經驗機制,借助此組經驗機制,世界得以獲得穩定性,並允許各方參與者的創新力量、行動和行為,建構起必要的協作關系。這種協作的建構方式因組織而異,因環境而異。然而,這種協作的建構,卻構成了每個組織、每個集體行動必須予以解決的一個中心性的問題、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不僅如此,這一問題是一個永遠無法消除的問題。人們可能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測量手段和規則的完善,這個問題已經一勞永逸地得到解決:協作的建構出自實際的交互作用過程,通過交互作用過程,各利益集團努力要維持最低限度的創新性和行動的自主能力。協作的建構現在是.將來仍然是人類集體行動的核心。

在各種各樣的行動領域之中,協作的建構方式始終是具體的,有關組織的思索試圖要做的,就是對協作建構具體方式的屬性和諸種後果進行分析、理解和比較。在我們所著述的《行動者與體系》(法文書名為L’’Acteur et Systeme)一書中,我和米歇爾·克羅齊耶(Michel Crozier),力圖為這種思考建立起一個總體的理論框架,這一理論框架把存在於正式組織框架內的推理模式,擴展到全部的人類體制之中,它引導我們把組織現象作為一種普遍現象來加以強調,使之超出了正式構建的組織的界限。

本書直接從組織現象中最廣泛、最一般的屬性出發,依據其動態本質把組織現象看作是對行動領域——集體行動得以發生的領域——進行構建和再構建的過程,以此去把握和分析組織,這也是本書所要尋求的新綜合。因此,組織現象的發生,可以看作是在構建局部秩序(local order)過程中的一種權變性的(contingent)結果,總帶有暫時性,而局部秩序,其相對自主的特點,構建着所有利益集團集體行動的能力。組織,既是一種容器,又是容器中的內容;既是結構,又是過程;既是對人類行為的制約力量,同時又是人類行為的結果。組織為集體行動實踐提供了持久的條件與力量。組織的存在,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在行動上,都具有深邃的意涵。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