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25幅當代藝術大家陳佩秋先生的山水花鳥畫作品,由陳啟偉先生把自己的觀畫感受寫成極富詩意的賞讀文字——“感”,此為“畫外音”;每幅畫再配以由陳佩秋先生親自書寫的與畫境和心境匹配的唐宋詩或佛禪詩、詩句作者的肖像印,以及陳啟偉對作品的理性認識——“悟”,此為“畫里禪”。無論是“畫外音”,還是“畫里禪”,讀者都能在賞畫讀詩的“悅目”過程中,放松心情,愉悅身心,悟得真諦,從而達到“賞心”的目的。
經過幾個月努力,這本《賞心悅目》的小書終于完稿。為了讓本書更能融合中國的傳統文化,筆者請陳佩秋先生為每篇“畫里禪”部分的詩句,書寫了條幅,讓讀者諸君在賞畫讀詩的同時,還可欣賞到陳先生的書法作品。同時,我還請瀘上擅長肖像印篆刻的陳睿韜,為每位“畫里禪”詩句的作者刻制肖像印。
收入在本書听的古詩源自于《唐詩鑒賞辭典》、《宋詩鑒賞辭典》、《佛詩三百首》、《禪詩二百首》、《禪詩百說》等書。由于每篇文章都是自己即興的產物,因此對一些詩詞的理解不免有自己的局限,疏漏和不妥之處敬希讀者諒解指正。
目錄
相信你的眼楮 代自序
暮春江南
江邊涼亭
溪山無盡
暗香一片
碧水靜流
紫樹綠茵
碧山棲息
荷淨納涼
竹林听雨
庭院深深
荷影依稀
風清雲淡
竹徑通幽
青山飛瀑
雲山在望
坐養幽情
秋山問道
空山鳥鳴
蕉葉秋雨
仙山雲海
拒霜芙蓉
寒江獨釣
萬木霜天
新晴野望
出古入新陳佩秋
後記
暮春江南
江邊涼亭
溪山無盡
暗香一片
碧水靜流
紫樹綠茵
碧山棲息
荷淨納涼
竹林听雨
庭院深深
荷影依稀
風清雲淡
竹徑通幽
青山飛瀑
雲山在望
坐養幽情
秋山問道
空山鳥鳴
蕉葉秋雨
仙山雲海
拒霜芙蓉
寒江獨釣
萬木霜天
新晴野望
出古入新陳佩秋
後記
序
唯美主義作家普魯斯特認為,偉大的畫家是“打開我們眼界的人”。
普魯斯特欣賞法國十八世紀靜物及風俗畫家夏爾丹的作品,夏爾丹把尋常人家的尋常之物,變成色彩繽紛的藝術杰作。這種杰作可以化平凡為神奇,將常見之物變得奇美無比,讓欣賞者有一種內心的寧靜,有一種精神的享受,有一種由此及彼的感慨和感悟。
畫家和一股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擁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眼楮。在畫家的眼里,靜固的物體,流動的溪水,遠處的群山,搖擺的樹枝,乃至普通平凡的芸芸眾生,都具有生命力,都具有亮點。經過他們的生花妙筆,每幅畫都融入了畫家的情感。畫家筆下的景物,似物非物,似景非景,遠比物與景來得美好。
藝術與審美
畫家與欣賞者,一個是創造美的使者,一個是欣賞美的天使。他們同出于人類對美的審視的自然天性,通過大腦,用自己的手和雙眼,創造出尢數美幻的世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先有藝術家對自然和內心的“審視”,後有藝術家筆下“美”的作品。在藝術審美過程中,則先有藝術家“美”的作品,爾後才有欣賞者愉悅性情的“審視”。藝術的創造者和欣賞者,藝術的“美”與“審”,是一對不離不棄的孿生兄弟,它們相伴成長,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從已經發現的遠古岩畫來看,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把自己的精神活動涂畫在石窟崖壁上了。這些上萬年前的原始岩畫,記錄了人類對與自身生存緊密相關的動物及捕獵的場面,也記錄了那個時代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感受。它們是人類早期,一些對事物有特別感受的個別人,通過自己的于,將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以藝術的形象化的圖形表達出來,這些岩畫記錄的是繪畫者對世界的視覺反映,它們是人類早期審美的自然流露,是繪畫者表達自我的精神體驗,也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前的雛形。
因此,從藝術萌芽以來,就已經確立藝術是人的藝術。藝術是部分人服從內心、受本能的天性驅動的產物,它是人將客觀的世界,通過主觀的形態來表達,通過感覺來打動其他人。打動人心,成了藝術的終極目的。
在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里,鐫刻著這樣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人類最早是從半靜流淌著的河流溪水的投影中,認識除自然之外的自我,知道了自己的容貌,知道了自己美與丑。人類“認識白己”,首先從認識白己的審美開始。吳冠中先生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經常和一些畫家、作家一起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會後大家去參觀博物館。對丁一些抽象畫,外同的作家和文藝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而許多中國的作家卻看不懂。據此,吳冠中先生認為,作家是有知識的群體,他們不是文自盲,但是“美肓”,他甚至對一些高級工程師、醫生在旅游時購買工藝品,“選的東西很丑”而耿耿于懷。對于“美盲”的說法,時下很是流行。我們有必要分清,“美肓”究竟是麼“盲”,是美術之盲、美育之盲?還足審美之盲?如果足指前者,那確實是點中了我們教育的要害,如果是指“審美之盲”,那是對人類審美能力的誤讀。
人類的白我審美,在達爾文看來,其美感源十動物的本性,人類的審美足一種生物本能或動物習性。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中認為,“當我們看到一只雄鳥,在雌鳥而前展示他的色相俱美的垌毛而惟恐有所遺漏的時候,而同時,在不具備這些包相的其它鳥類便不進行這一類表演,我們實在無法懷疑,這一種的雌鳥是對雄鳥的美好有昕心領神會的。”達爾文說,“人的審美觀念,至少就少女之美而言,在性質上和其它動物的並沒有特殊之處。就其表現而論,這種美感也與其它動物一樣,變化多端,不但族類與族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即便在同一族類之中,各民族之間也不很一樣。”
達爾語言的研究,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審美需求,是與生俱來的,並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循循善誘才能啟迪自己的審美需求。美在每個人的內心,它源于心靈之美,也源于自然之美。同時,審美也是隨著環境、學識和心境等客觀條件的不同而變化的。
超現實主義畫派中的重要畫家雷尼‧馬格里特,是位致力于探索事物本身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畫家,他將不同的東西,以某種奇妙的過渡聯系在一起。其代表作品《錯誤的鏡子》值得我們深思。《錯誤的鏡子》畫的是一只細微到刻畫肌腱質感的人眼,它撐滿了整個畫幅,投射于視網膜上的,是逼真的藍天白雲。而在畫家雷尼‧馬格里特看來,人的眼楮不過是一面錯誤的鏡子,因為它抓住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的本身。它僅是一幅畫,只有眼楮的主人實際所感的自然,才是可信的真實。繪畫上關于真實的空間與空間的幻覺,一直是一個不斷探索中的哲學問題。馬格里特認為,世界上沒有見到的“真實”,只有感到的“真實”,繪畫的“真實”本來就是一種人眼的幻覺,藝術家只是圖解而已。由此,也給欣賞者提出一個命題,既然畫家筆下只是畫家個人世對世界的圖解,那麼,欣賞者也就可以不拘泥畫面,相信自己的眼楮,把握自己的內心感受,完全可以以自己的主觀審美,解讀畫面,理解藝術,達到藝術為我所用的目的。
……
普魯斯特欣賞法國十八世紀靜物及風俗畫家夏爾丹的作品,夏爾丹把尋常人家的尋常之物,變成色彩繽紛的藝術杰作。這種杰作可以化平凡為神奇,將常見之物變得奇美無比,讓欣賞者有一種內心的寧靜,有一種精神的享受,有一種由此及彼的感慨和感悟。
畫家和一股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他們擁有一雙與眾不同的眼楮。在畫家的眼里,靜固的物體,流動的溪水,遠處的群山,搖擺的樹枝,乃至普通平凡的芸芸眾生,都具有生命力,都具有亮點。經過他們的生花妙筆,每幅畫都融入了畫家的情感。畫家筆下的景物,似物非物,似景非景,遠比物與景來得美好。
藝術與審美
畫家與欣賞者,一個是創造美的使者,一個是欣賞美的天使。他們同出于人類對美的審視的自然天性,通過大腦,用自己的手和雙眼,創造出尢數美幻的世界。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先有藝術家對自然和內心的“審視”,後有藝術家筆下“美”的作品。在藝術審美過程中,則先有藝術家“美”的作品,爾後才有欣賞者愉悅性情的“審視”。藝術的創造者和欣賞者,藝術的“美”與“審”,是一對不離不棄的孿生兄弟,它們相伴成長,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
從已經發現的遠古岩畫來看,在很久以前,人類就已經把自己的精神活動涂畫在石窟崖壁上了。這些上萬年前的原始岩畫,記錄了人類對與自身生存緊密相關的動物及捕獵的場面,也記錄了那個時代人類對自然和生命的感受。它們是人類早期,一些對事物有特別感受的個別人,通過自己的于,將自己對世界的認識,以藝術的形象化的圖形表達出來,這些岩畫記錄的是繪畫者對世界的視覺反映,它們是人類早期審美的自然流露,是繪畫者表達自我的精神體驗,也是中國繪畫走向成熟前的雛形。
因此,從藝術萌芽以來,就已經確立藝術是人的藝術。藝術是部分人服從內心、受本能的天性驅動的產物,它是人將客觀的世界,通過主觀的形態來表達,通過感覺來打動其他人。打動人心,成了藝術的終極目的。
在古希臘德爾斐神廟里,鐫刻著這樣一句名言︰“認識你自己。”人類最早是從半靜流淌著的河流溪水的投影中,認識除自然之外的自我,知道了自己的容貌,知道了自己美與丑。人類“認識白己”,首先從認識白己的審美開始。吳冠中先生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經常和一些畫家、作家一起參加國際交流活動,會後大家去參觀博物館。對丁一些抽象畫,外同的作家和文藝家都看得津津有味,而許多中國的作家卻看不懂。據此,吳冠中先生認為,作家是有知識的群體,他們不是文自盲,但是“美肓”,他甚至對一些高級工程師、醫生在旅游時購買工藝品,“選的東西很丑”而耿耿于懷。對于“美盲”的說法,時下很是流行。我們有必要分清,“美肓”究竟是麼“盲”,是美術之盲、美育之盲?還足審美之盲?如果足指前者,那確實是點中了我們教育的要害,如果是指“審美之盲”,那是對人類審美能力的誤讀。
人類的白我審美,在達爾文看來,其美感源十動物的本性,人類的審美足一種生物本能或動物習性。達爾文在《人類的由來》中認為,“當我們看到一只雄鳥,在雌鳥而前展示他的色相俱美的垌毛而惟恐有所遺漏的時候,而同時,在不具備這些包相的其它鳥類便不進行這一類表演,我們實在無法懷疑,這一種的雌鳥是對雄鳥的美好有昕心領神會的。”達爾文說,“人的審美觀念,至少就少女之美而言,在性質上和其它動物的並沒有特殊之處。就其表現而論,這種美感也與其它動物一樣,變化多端,不但族類與族類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即便在同一族類之中,各民族之間也不很一樣。”
達爾語言的研究,讓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審美需求,是與生俱來的,並不需要經過別人的循循善誘才能啟迪自己的審美需求。美在每個人的內心,它源于心靈之美,也源于自然之美。同時,審美也是隨著環境、學識和心境等客觀條件的不同而變化的。
超現實主義畫派中的重要畫家雷尼‧馬格里特,是位致力于探索事物本身的包含與被包含關系的畫家,他將不同的東西,以某種奇妙的過渡聯系在一起。其代表作品《錯誤的鏡子》值得我們深思。《錯誤的鏡子》畫的是一只細微到刻畫肌腱質感的人眼,它撐滿了整個畫幅,投射于視網膜上的,是逼真的藍天白雲。而在畫家雷尼‧馬格里特看來,人的眼楮不過是一面錯誤的鏡子,因為它抓住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的本身。它僅是一幅畫,只有眼楮的主人實際所感的自然,才是可信的真實。繪畫上關于真實的空間與空間的幻覺,一直是一個不斷探索中的哲學問題。馬格里特認為,世界上沒有見到的“真實”,只有感到的“真實”,繪畫的“真實”本來就是一種人眼的幻覺,藝術家只是圖解而已。由此,也給欣賞者提出一個命題,既然畫家筆下只是畫家個人世對世界的圖解,那麼,欣賞者也就可以不拘泥畫面,相信自己的眼楮,把握自己的內心感受,完全可以以自己的主觀審美,解讀畫面,理解藝術,達到藝術為我所用的目的。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