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十五講

美國歷史十五講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何順果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120362
  • ISBN13:9787301120361
  • 裝訂:平裝 / 30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美利堅合眾國雖然只有短短的四百年歷史,但卻從一個殖民地附屬國成為世界上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經歷了獨立戰爭、解放黑奴的南北戰爭、兩次世界大戰的劇烈動蕩,濃縮了一些文明古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

本書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講述了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資本主義在這塊新大陸發生、發展、逐步強大,以及伴隨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文化以及科學技術的成長歷程。
 

目錄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總序
自序
第一講 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
歐洲殖民制度的演變
各殖民國家在北美的爭奪
1606年英王頒發給弗吉尼亞公司的特許狀
英屬北美各殖民地的建立
北美殖民地的類型及其特點
第二講 由公司到社會的演變
殖民地土地制度的演變
土地制度改變對殖民地社會的影響
殖民地經濟的發展及其區域差異
殖民地的社會結構及其特點
培根起義及其原因
第三講 七年戰爭與民族覺醒
七年戰爭與英國殖民政策的改變
美利堅民族的初步形成與覺醒
走上獨立的過程與斗爭
北美反英獨立戰爭的經過
北美獨立戰爭的特點
第四講 聯邦制的建立及其特點
由聯合殖民地到邦聯
制憲會議與國體之爭
各州在批準憲法過程中的斗爭
美國聯邦制的結構和特點
它是新大陸上的“山巔之城”嗎
第五講 建國方針之確立︰杰斐遜與漢密爾頓之爭
爭論產生的根源
聯邦財政和政策的確立
是實行保護關稅還是搞自由貿易
從漢密爾頓財長到杰斐遜總統︰美國建國方針之確立
杰漢之爭與兩黨制的起源
第六講 三大區域與兩種制度
第二次英美戰爭和美國現代化的起步
新英格蘭發展成美國的“核心地區”
南部“棉花王國”的興起
大陸擴張體系與大西部的拓殖
伊利運河與國內“三角貿易”的形成
第七講 三大區域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在關稅問題上的斗爭
關于內地改進與經濟補助問題
關于金融和貨幣體制問題
關于對定居者提供免費宅地問題
……
第八講 南北戰爭及戰後的調整
第九講 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
第十講 世紀之交美國的社會改革
第十一講 美國海外殖民體系的建立
第十二講 文化民族主義之形成
第十三講 1930年代危機與F‧羅斯福“新政”
第十四講 美國登上世界霸主的寶座
第十五講 高科技革命與社會的變遷
附錄
一 五月五號公約(1620年)
二 獨立宣言(1776年)
三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
四 美國總統、副總統一覽表
英文參考書目
原版後記
改版後記
 

本書由我多年在北京大學講授美國通史的基礎上整理而成,其任務是要用二三十萬字的篇幅深入淺出地勾勒出一幅比較完整的美國歷史畫卷,對與美國歷史有關的一些重大事件和疑難問題進行必要的考釋和解讀,使讀者在有限的篇幅里獲得盡可能多的有關美國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識,並有所啟發、

這一使命不能不使作者犯難。美國雖說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均極充分,對它們的研究又相當深入細致,要用二三十萬字來概括全部美國史,是不大容易做到的。所以,本書的撰寫,只能以個人的理解,就美國400年歷史的豐要問題和基本線索,擇要而述之,不能過于展開。在寫作方法卜,則采用史淪結合的辦法,既要注意史料選擇的得當,又要有必要而準確的提煉和概括,做到簡而不空,言之有據。

但又不是全無想法,否則便失去了寫作此書的意義。首先,我想到的是從社會歷史學的角度,來探討美利堅文明的歷史起源,而不僅僅把英國的殖民史看成美同的早期史。因為英屬JE美殖民地的創建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新的移民社會形成的過程.這是以往的美國史研究中尚不明確的一個概念。當然此處只勾勒一個輪廓。其次,這些年來,我在研究美國區域問題和區域歷史時獲得不少新知識,也想把它們納入本書之內以改造美國史的內容和結構,所以第六、七、八講都是圍繞區域對峙及其演變展開的,這是以往通史中不太注意的。我的想法是,三大區域之問的差別和聯系、對立與統一,不僅應是美國歷史區別于其他國家歷史的重要特點,也是推動美國歷史發展特別是19世紀美國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第三,以往的美國史編纂中,注意了內戰後美國社會經濟的巨大變化,特別是壟斷組織的產生和社會經濟的現代化,極少注意其意識形態的變化及其在歷史上的意義,故在本書中特地安排了《文化民族主義之形成》一講,以糾正以往美國通史的不足。我想通過它來說明,特納和門肯在歷史和語言上的創意,乃是繼1776年的政治獨立和第二次英美戰爭後的經濟獨立運動之後的一場精神獨立運動,並且只有在這場精神獨立運動之後,美國才真正完全擺脫了它對歐洲的依賴。第四,我考慮了高科技革命的意義,第一次在一部美國通史中談到了“向後工業邁進”的問題,並在本書中設了一講對它的過程和結果進行了論述,從而賦予它亙古未有的歷史地位和意義。這是對丹尼爾‧貝爾的“後工業社會”理論所作的一個呼應,意在肯定二戰後美國社會經濟結構演變中,某種帶有一定質變的東西。我以為,這幾點多少反映了美國歷史以及本書的一些特點,尤其是最後一點已超出了美國歷史的範圍,對世界歷史也有某種前瞻性。因此,也算是本書的一家之言。我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要對美國史的結構和內容進行重構,以推動美國史研究的縱深發展。

有一個問題,這里應該交代幾句,這就是印第安人問題。眾所周知,印第安人是美洲最早的主人,幾萬年前他們就從亞洲移居到美洲,並創造過光輝的古代文明,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時,北美這塊大陸上的印第安人至少在100萬以上,他們曾以自己的獨特貢獻促進了美利堅文明的形成,包括農作物的種植。大片大片的土地被掠奪,直接導致印第安人種瀕臨滅亡。但考慮到,美利堅合眾國本是在英屬北美殖民地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在《合眾國憲法》中印第安人被排斥在美國公民之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印第安人也未能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和文化之內,因此印第安人的歷史在本書中未被視為美國的古代史。在筆者看來,它也不應被看成是美國的古代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