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您將閱讀到一則則通俗有趣的飲食小故事,既有名菜佳餚的傳說,,也有街頭小吃的來歷。這些小故事無處不體現了一個「情」字,先賢大哲這情,仁人志士之情,文人騷客之情,親情,友情,戀情┅┅

各種感情巧妙地通過一道萊、一種面食、一道點心表達出來,並流傳至令。其中有許多歷史典故,精彩詩詞,願讀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增長知識,感受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魚如白花濺,色似紅葉林籠,肉香遍及華筵,箸來佐酒堪醒。這是一首贊美三楚名餚”白汁胖桂”的詩。而在本書中,您將通過一篇篇飲食小故事、一道萊、一種面食、一道點心,來了解名菜佳餚的傳說、街頭小吃的來歷。而其中的許多歷史典故,精彩詩詞,將讓您感受到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目錄


取火烤肉的始祖
飲食文明的創始者
臨武山水鴨顯聖德
沒有湘妃糕,不成正筵席
天下第一羹
名相兼廚神——伊尹
毒妲己逼比干剖心——無心萊
哪吒鬧海——龍須糕
驢肉的傳說
鎮江餚肉有奇香
步步登高紹興糕
呂洞賓放生熟螺螄
借助神火「陸稿薦」
「流蜞蛋」與「泥釘凍」
蒸子米糕濟蒼生
三鳳橋邊肉骨頭
臘八粥的來歷
魯班點化胖桂魚
文王除蛟龍創岐山臊子面
姜太公魚芹
孔府宴中的「詩禮銀查」
端午吃粽祭大夫
豆腐祖師樂毅
孫臏烹「千里香」豆干表謝意
杞人憂天烘皮肘
夫差朝思暮想吃鯗魚
蓮心羹療西施心痛病
相門城磚是年糕
皇統無疆七星丸
瓦罐雞獻秦王
桂林米粉甲天下
漢鄉的風味小吃——水煎包與帝王粥
楚霸王嗜吃燒雜燴
失敗的「烙饃」計
吃黿汁狗肉作《大風歌》
正月十五鬧元宵
劉秀馬上吃勺子饃
試量狗肉救劉秀
九九登高吃糕餅
醫聖煮「嬌耳」治爛耳
名不虛傳逍遙雞
曹操頭痛用蓮菜
風雲帝王風卷草頭
武昌魚刺解酒湯
諸葛亮愛民創饅頭
博望鍋饋
立夏要吃豌豆糯米飯
「韭葉芸香」防疫病
龍鳳呈祥龍鳳配
三將軍叫好新野板面條
神醫華佗「金針」止瘟疫——金針菜
陳後主吃「一條龍」包子
稀世奇味少林八寶酥
桂花鮮栗羹
百年蒓菜救鄉親
城隍廟梨膏糖
唐高宗欽點「雪夜桃花」
關中八怪之一——乾州鍋盔
「三皮絲」寓三酷吏
插秧要吃蚱粑肉
徽墨酥幫南唐後主逃過一劫
十年酒隱安陸盡食翰林雞
李太白精釀太白鴨 、
浣花溪畔品嘗五柳魚
燈影牛肉
白居易喬扮做香山蜜餅
「佛跳牆」
古都長安第一味——葫蘆雞
「大救駕」的由來
興酒市靠孝感豆油藕卷
吃羊肉泡饃品古都文化
大肚食客吃莜面
冬瓜鱉裙羹
三鮮蓮花酥
辟池栽荷食琉璃藕
水晶餅表水晶心
東坡肉傳說三則
米芾「滿載而歸」戲貪官
龍虎面
受贈白印糕范仲淹中舉
江州「水滸肉」
金華火腿犒將士
宋嫂魚羹賽蟹羹
「護國菜」愛國情
定勝糕擊退金兀術
芝麻仁焦蓋燒餅
國仇家恨雜燴菜
唐琬與「三不粘」
武夷待客八卦宴
文山肉丁
福州春卷夫妻情
 

筆者在《中華美食掌故》、《名茶掌故》完稿之際,深感中華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一種意猶未盡之感油然而生,於是有了《食聖》、《吃神》、《酒仙》、《茶痴》四書的編寫。

這四本書,大多是名人與美食的傳說故事,名人與美食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相得益彰。這些傳說,在歷代人們的口耳相傳中,不斷地豐富著、發展著,因而帶有明顯的時代、地域特征。其中善意附會者有之,張冠李戴者有之,不同版本相互矛盾者亦有之,然而人們似乎不計較這些,每於茶余飯後津津樂道,尤其在接待遠方朋友的酒桌上,更會如數家珍般滔滔不絕地講出某名吃、某名萊的來龍去脈,某名酒、某名茶的掌故淵源,借以擴大自己家鄉的文化品牌。

20世紀80年代,著名民俗學者張紫晨老師,在其導師鍾敬文先生的指導下,從很多不被人重視的口頭文學素材中,挖掘出極有價值的民俗學資料。他帶領弟子、家人一起上陣,編出了一批有影響的書籍,並寫出了專著《中國古代傳說》,時至今日,此書也是民俗學、傳說學的開山之作。先生從學術的角度,對大量素材進行了精心的梳理和系統的理論闡述,呼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傳說學」。當年本人有幸做過張先生的責任編輯,有機會親聆教誨,並第一時間拜讀大作。先生的人品、學問、赤子之情深深地感染、激勵著我,也是我得以進入這一領域的契機和動力。

如今,先生已西去,若冥冥中有知,先生一定能體會到本叢書之編輯正是步先生後塵,希望能為有心人平添幾許談資雅趣,能為忙碌的人們送去一點溫馨快樂┅┅借以告慰先生的在天之靈!

時間倉促,一些作品的原創者未能聯系上,在此深表謝意,希能來電聯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