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全集(全十二卷)

維特根斯坦全集(全十二卷)
定價:3480
NT $ 3,028
  • 作者:涂紀亮/主/編
  • 譯者:江怡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3-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3448254
  • ISBN13:9787543448254
  • 裝訂:精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維特根斯坦的著作難讀難譯,以涂紀亮為首的專家們用6年時間,能啃下這樣一塊硬骨頭,值得稱贊。維特根斯坦的著作雖在1927年就有中文譯本,但一直沒有完整的材料。譯者們經過艱辛努力,為中國讀者做了一件好事。這不但是我國學術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國際學術界的一件大事。

最近二三十年來,在西方哲學界掀起了一股強勁的“維特根斯坦研究熱”,連續出版了數十本研究他的哲學思想的專著,論文更是不計其數。在維特根斯坦逝世52周年之際,出版他的12卷本的《全集》,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出版西方哲學家的全集,這是繼苗力田的《亞里士多德全集》之後的第二套全集。由于維特根斯坦對20世紀西方哲學思想界影響巨大,因此《全集》的出版在思想界、哲學界、出版界、翻譯界都是值得慶幸的大事,它對于促進中西學術文化交流,繁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都將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維特根斯坦(1889 1951)是英籍奧地利裔學者,是20世紀西方重要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和思想對當代西方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他不僅直接促成了當代英美分析哲學的形成和發展,而且對當代歐洲大陸哲學的發展也起到了關鍵作用。
 

目錄

第一卷 邏輯筆記(1913年)
向摩爾口述的筆記(1914年)
1914-1916年筆記
邏輯哲學論(1921年)
略論邏輯形式(1929年)
第二卷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與維也納小組(1929-1931年)
第三卷 哲學評論(1929-1930年)
第四卷 哲學語法(1931-1933年)
第五卷 維特根斯坦1930-1932年劍橋講演集
維特根斯坦1932-1935年劍橋講演集
第六卷 藍皮書與一種哲學考察(褐皮書)(1933-1935年)
第七卷 論數學的基礎(1937-1944年)
第八卷 哲學研究(1945-1949年)
第九卷 心理學哲學評論(1946-1947年)
第十卷 關于心理學哲學的最後著作(1948-1949年)
論確實性(1949年)
第十一卷 雜評(1914-1951年)
紙條集(1945-1948年)
關于顏色的評論(1950-1951年)
第十二卷 關于倫理學的講演(1929年)
評弗雷澤的《金枝》(1931-1936年)
哲學(1933年)
關于“私人經驗”和“感覺材料”的講演筆記(1934-1936年)
感覺經驗的語言與私人經驗(1936年)
原因與結果︰直覺意識(1937年)
“哲學演講”筆記(1941-1942年)
關于哲學、心理學和宗教信仰的講演與談話(1936-1946年)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是現代西方最有影響的哲學家之一,不僅對包括邏輯實證主義和日常語言學派在內的英美分析哲學發生過深刻影響,而且對歐洲大陸人本主義哲學也有重大影響,被看做當代西方英美哲學和歐洲大陸哲學這兩大傳統的溝通者和融合者。最近二三十年來,在西方哲學界掀起一股強勁的“維特根斯坦研究熱”,連續出版了數十本研究他的哲學思想的專著,論文更是不計其數。我國哲學界也發表了不少評述他的哲學思想的專著和論文。在維特根斯坦逝世50周年之際,我們頭一次出版他的論著全集,這無疑具有特殊的紀念意義。 /

作為《維特根斯坦全集》一書的前言,本文不準各在這里評述維特根斯坦的哲學思想,而只限于結合維特根斯坦的生平簡略介紹他的著作的撰寫過程,同時談一談某些與本書的編輯和翻譯相關的問題。

維特根斯坦1889年4月26日生于奧地利維也納的一個從信奉猶太教轉為信奉新教的中產家庭。14歲以前,他一直在家中接受教育。1903年進入林茨的一所中學,學習數學和物理學。1906年在柏林夏洛騰堡技術學院學習機械工程。1908年底,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航空工程,這與數學密切相關,于是他的興趣逐漸轉向純數學,後又轉向數學的哲學基礎。1911年秋,他回到德國,在弗雷格的建議下,前往英國劍橋大學跟隨羅素攻讀數理哲學。19l2年春,他進入劍橋三一學院,在羅素的指導下攻讀數理哲學達五個學期之久,頗受羅素的賞識,同時也接受羅素的影響。他在這段時期里還結識了摩爾和懷′特海,摩爾對他也很賞識。

1913年下半年,他離開劍橋去挪威的一個偏僻地方,獨立從事哲學邏輯的研究,他的頭一部著作《邏輯哲學論》的基本思想就是在1912—1913年間形成的,當時他年僅23歲。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出于愛國熱忱回到奧地利,作為一名志願兵到奧軍中服役,1918年被意大利軍隊俘虜,關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個俘虜營里,直到1919年才獲釋。

維特根斯坦在奧軍中服役期間,利用空閑時間寫下不少哲學筆記,1961年以《1914—1916年筆記》為書名出版。這些筆記記錄了他早期的哲學思想,也是他後來寫出《邏輯哲學論》一書的基礎。

1918年8月,他完成了《邏輯哲學論》一書的手稿,通過外交渠道把這部手稿轉到羅素手里,同時也把這部手稿的抄本寄給弗雷格,征求他的意見。1919年維特根斯坦獲釋後,與羅素在海牙見面,詳細討論了這部手稿。羅素對此稿非常賞識,親自為他寫了長篇序言。此書于1921年首次以德文發表在奧斯特瓦爾德主編的《自然哲學年鑒》上,1922年被譯為英文出版,摩爾為它取了一個拉丁文的譯名︰Tractatus Logico-philosoy;hicus,此後,在哲學文獻中一般都采用英譯本的這個拉丁文書名。這是維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惟一的一本專著(此外,生前還發表過一篇論文,這就是1929年在《亞里士多德學會會刊》的增刊上發表的《略論邏輯形式》一文),出版後受到西歐哲學界的高度重視。不過,這個英譯本有一些譯得不妥之處,1961年又出版了修訂本。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