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依108年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生活科技」的架構撰寫而成,適合做為五專學生「生活科技」課程教材。
全書分為食品科技、數位與傳播科技、運輸科技、材料科技、能源科技、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科技的反思等七章,除了簡單介紹各領域科技在生活中各種常見事物的關聯與應用之外,也對各類科技應用的發展歷史做一整理回顧,並對科技帶來的方便性,與生態環境正面與負面的影響進行探討。最後一章則引導讀者從食品安全、科技與安全、科技與法律等層面,對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進行反思。
第五版依各領域科技的最新發展全面更新內文資訊,並在第三章新增「工業動力與傳動」、「高速公路及大眾運輸使用無線電射頻識別的應用」及「鐵路及大眾運輸的安全與事件」內容,將臺灣近年發生的交通事故成因與預防納入討論與解說,另於第四章新增「設計製造」及「技術轉移與代工」內容,介紹多種新科技的應用與設計之產品,將科技更進一步的融入生活。
各章章末均有習題,並以QR Code提供讀者掃描下載閱讀解答,方便自學讀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力行
學歷:
成功大學 材料系 博士
臺灣科技大學 化工系 碩士
經歷: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貝爾研究室 博士後研究
中華醫事科大 通識中心 主任
中華醫事科大 研發處(前技術合作處) 主任
75 年化工高等考試及格
現任: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生醫研究所 副教授
王力行
學歷:
成功大學 材料系 博士
臺灣科技大學 化工系 碩士
經歷:
美國電報電話公司 貝爾研究室 博士後研究
中華醫事科大 通識中心 主任
中華醫事科大 研發處(前技術合作處) 主任
75 年化工高等考試及格
現任: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生醫研究所 副教授
目錄
Chapter 01 食品科技
1.1 新飲食指南
1.2 基因改造農業
1.3 臺灣有機農產品的發展
1.4 食物內的主要化學物質
Chapter 02 數位與傳播科技
2.1 數位與單位
2.2 千進位單位與符號
2.3 十倍數單位
2.4 基本及導出單位
Chapter 03 運輸與動力科技
3.1 單車演變
3.2 單車運動的解析
3.3 單車科技的解析
3.4 騎乘安全
3.5 其他運動休閒及旅遊工具
3.6 工業動力與傳動
3.7 汽車與單車
3.8 交通秩序與安全
3.9 高速公路及大眾運輸使用無線電射頻識別的應用
3.10 鐵路及大眾運輸的安全與事件
Chapter 04 材料設計與製造科技
4.1 材料設計製造發展史
4.2 材料的種類及特性
4.3 設計製造
4.4 技術轉移與代工
4.5 結論
Chapter 05 能源科技
5.1 太陽能
5.2 生質燃料
5.3 風能
5.4 潮汐及地熱
5.5 全球暖化潛勢值
5.6 核能
5.7 氫燃料電池
5.8 其他替代或混合方案
5.9 未來可能能源—甲烷水合物
Chapter 06 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
6.1 工業及汙染
6.2 環境荷爾蒙汙染
6.3 空氣汙染
6.4 水汙染
6.5 海洋汙染
6.6 溫室氣體與國際公約
6.7 永續發展
Chapter 07 科技的反思
7.1 食品安全
7.2 科技與安全
7.3 科技與法律
附錄 本書的頭文字(Acronym)
1.1 新飲食指南
1.2 基因改造農業
1.3 臺灣有機農產品的發展
1.4 食物內的主要化學物質
Chapter 02 數位與傳播科技
2.1 數位與單位
2.2 千進位單位與符號
2.3 十倍數單位
2.4 基本及導出單位
Chapter 03 運輸與動力科技
3.1 單車演變
3.2 單車運動的解析
3.3 單車科技的解析
3.4 騎乘安全
3.5 其他運動休閒及旅遊工具
3.6 工業動力與傳動
3.7 汽車與單車
3.8 交通秩序與安全
3.9 高速公路及大眾運輸使用無線電射頻識別的應用
3.10 鐵路及大眾運輸的安全與事件
Chapter 04 材料設計與製造科技
4.1 材料設計製造發展史
4.2 材料的種類及特性
4.3 設計製造
4.4 技術轉移與代工
4.5 結論
Chapter 05 能源科技
5.1 太陽能
5.2 生質燃料
5.3 風能
5.4 潮汐及地熱
5.5 全球暖化潛勢值
5.6 核能
5.7 氫燃料電池
5.8 其他替代或混合方案
5.9 未來可能能源—甲烷水合物
Chapter 06 環境保育與永續發展
6.1 工業及汙染
6.2 環境荷爾蒙汙染
6.3 空氣汙染
6.4 水汙染
6.5 海洋汙染
6.6 溫室氣體與國際公約
6.7 永續發展
Chapter 07 科技的反思
7.1 食品安全
7.2 科技與安全
7.3 科技與法律
附錄 本書的頭文字(Acronym)
序
五版序
現今5奈米(nano meter)的積體電路為臺灣帶來了希望,但是120奈米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使世界近兩億感染的人造成了損傷,同時拉開了人們的距離,也迫使我們去學習未知的事物。要跟上時代,除了工程科學的學生,醫護類的學生及全國公民也一定要瞭解各種尺度下的物體。科技領域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實作,以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同時也進行探索、問題解決等能力。
放眼國際,諸多先進國家亦設有科技領域,強調科學、科技及設計等學科知識的整合運用,藉由強化學科間知識的連結性,來協助學生理解科學與工程的關連。因此透過科技領域的設立,將科技與工程之內涵納入科技領域之課程規劃,藉以強化學生的動手實作及跨學科,如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知識整合運用的能力,應是此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修的重要亮點。
本書基本上是依照108年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生活科技」的架構而書寫的。為了解決困惑及跟上時代的腳步,有較多艱深的描述。書中圖片較少,但是教學的簡報檔則相當豐富。科技領域課程理念是引導學生經由觀察與體驗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或問題,從食、衣、住、行、育、樂、健康、安全、環保永續為主,進而到設計適用的物品,並且能夠運用電腦科學的工具進而澄清理解、歸納分析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課程發展與實踐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需求以及學習興趣為基礎,在問題解決與實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設計及運算思維」的知能。
科技的原理相當複雜,但科技離不開人性,所以產品簡化了許多。雖然人人能上手,但是日新月異,根本學不完。本教材只簡單的介紹些產品與現象,與專業用書不能相比。但是依照產品的進步史,可以讓同學對科技的原理有深一層的瞭解;基於終身學習的必要,也希望同學善用網路的及時性及進步性,尤其google及wikipedia百科全書,是每個現代人的好朋友。生活科技內容汗牛充棟,加之匆促付梓,疏漏遺誤自難免,敬請專家博雅指正,以利爾後修訂參考,毋任感激。
王力行 謹誌
現今5奈米(nano meter)的積體電路為臺灣帶來了希望,但是120奈米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使世界近兩億感染的人造成了損傷,同時拉開了人們的距離,也迫使我們去學習未知的事物。要跟上時代,除了工程科學的學生,醫護類的學生及全國公民也一定要瞭解各種尺度下的物體。科技領域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實作,以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同時也進行探索、問題解決等能力。
放眼國際,諸多先進國家亦設有科技領域,強調科學、科技及設計等學科知識的整合運用,藉由強化學科間知識的連結性,來協助學生理解科學與工程的關連。因此透過科技領域的設立,將科技與工程之內涵納入科技領域之課程規劃,藉以強化學生的動手實作及跨學科,如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等知識整合運用的能力,應是此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研修的重要亮點。
本書基本上是依照108年教育部頒布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生活科技」的架構而書寫的。為了解決困惑及跟上時代的腳步,有較多艱深的描述。書中圖片較少,但是教學的簡報檔則相當豐富。科技領域課程理念是引導學生經由觀察與體驗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或問題,從食、衣、住、行、育、樂、健康、安全、環保永續為主,進而到設計適用的物品,並且能夠運用電腦科學的工具進而澄清理解、歸納分析或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課程發展與實踐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需求以及學習興趣為基礎,在問題解決與實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設計及運算思維」的知能。
科技的原理相當複雜,但科技離不開人性,所以產品簡化了許多。雖然人人能上手,但是日新月異,根本學不完。本教材只簡單的介紹些產品與現象,與專業用書不能相比。但是依照產品的進步史,可以讓同學對科技的原理有深一層的瞭解;基於終身學習的必要,也希望同學善用網路的及時性及進步性,尤其google及wikipedia百科全書,是每個現代人的好朋友。生活科技內容汗牛充棟,加之匆促付梓,疏漏遺誤自難免,敬請專家博雅指正,以利爾後修訂參考,毋任感激。
王力行 謹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