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執刀,左手按弦;
花蓮慈院外科部張睿智主任,
在小提琴與心臟之間,
奏出鼓動人心的生命樂章。
花蓮慈院外科部張睿智主任,
在小提琴與心臟之間,
奏出鼓動人心的生命樂章。
★慈濟大學醫學系第二屆畢業生,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專長心臟外科
★高中時期迷失自我的鬱鬱少年,如何以中段成績進入慈大醫學系?如今成為一名執刀熟稔的心臟外科年輕醫生?
他的執刀技術冷靜、迅速,有如「怪醫黑傑克」,
對病人及家屬卻噓寒問暖、視病猶親;
他會為了病人打架、陪伴患者哭泣,
像是相識已久的家庭醫生一般……
面對一路坎坷卻又備受支持的人生、求學與習醫過程,
他只能不顧一切地奮力匍匐前進!
這是一部交織著歡笑與淚水的心臟外科醫養成記。
閱讀張睿智主任求學以來的生命歷程,
亦能了解慈大醫學系所培養出的醫者風範。
張睿智醫師將這段出書歷程視為一把協助自己與不堪過往和解的鑰匙。他藉由與撰文者談起往事,再透過她的文筆書寫成冊,在細讀校對文稿的過程中,一次次地打開心門:那段不願回憶的高中生活、處處碰壁且挫折不斷的美國求學過程,以及那些沒能救起來的病人……這些人生走過、經歷過的故事,讓他再一次省思,也深刻地體悟到:自己既然因為「好運」才能成為心臟外科醫師,更應該全心奉獻自己;即使最後還是沒有辦法開智慧、理解生死,對於生與死的解答,卻能夠更靠近一步。透過他的分享,也讓讀者了解到,慈大醫學系及慈濟醫院所孕育、培養出來的醫者風範。
醫界好評 患者感佩
在與他面談的過程中,直覺不斷告訴我,小睿很適合當醫生,因為他的心既柔軟又堅強──對醫學有堅定熱情的心,對病人有愛心。──李明亮•前衛生署長、慈濟大學創校校長
創新與開發是外科醫師進步的驅動力,這是我在張睿智醫師身上看見的特點之一。──魏崢•振興醫院院長
他在手術檯上的表現令我們驚豔;我們也深知,除了天分,他肯定也下過苦功,在我們沒看見的時間與空間裡,不斷地訓練自己。──張比嵩•花蓮慈院胸腔外科主任
我們給他大量的手術機會,也給他大量的工作時間;自始至終,他都未曾有過抱怨,只是不斷地埋頭苦幹。──趙盛豐•花蓮慈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
他不僅年紀與我兒子相仿,對待我們也猶如父母。有一句話叫做「視病猶親」,我在他身上,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位患者的妻子
這個醫生真的不一樣!何謂醫德,活了大半輩子,我這總算是見識到了。──患者鄭啟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