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走上人本護理之路,護理人的終身課題
感謝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護理進階教育中心」張黎露主任邀我為《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寫序,拜讀數篇後生晚輩們字字血淚交織而成的大作後,內心百感交集。
一方面看到臺灣護理界(尤其是臨床護理能力)的進步,內心湧出難有的鼓舞;另一方面卻也因嗅出大環境對於護理人員在專業成長上,仍欠缺完善的制度,讓護理師從「新手」(novice)到「專家」(expert)的養成中,備感艱辛及孤獨,深感不捨。
▲護理服務「人」,而非「疾病」
護理服務的對象是「人」,而非「疾病」,這樣的概念從前輩諄諄教誨中,一再地被強調。
最早可回溯至家喻戶曉的護理鼻祖南丁格爾女士(一八二○―一九一○),在她的著作《Notes on Nursing》中已指出,護理人員所照護的對象是「患有疾病的人」(thesick)而非「疾病」(the sickness);而耶魯大學護理學院的教授弗吉尼亞.亨德森(Virginia Henderson,一八九七―一九九六)繼續傳承這樣的說法,在她一九六六年出版的《The Nature
of Nursing》書中,更進一步清楚地解釋,護理的角色功能及其照護對象,護理是「協助」生病的人或沒有病痛的人,執行有利於健康促進或恢復健康(包括安寧過世)的種種活動,而護理功能則是協助這些人儘快恢復到其能夠執行獨立生活的一種專業。
▲因人因時因地,以病人為中心
我的護理啟蒙老師是匹茲堡大學的雷瓦.魯賓(Reva Rubin,一九一九―一九九五)教授,在她的教學裡,更是不斷強調護理服務的對象是「人」,而不是「細胞」或「分子」,可說影響我一生對護理實務、護理教育,以及護理研究上的思維、信念與作為至鉅的師者。
魯賓教授從臨床護理運作狀況的本質,以微觀尺度深入探討「護理」、「病人」與「病人的處境」三者間微妙互動的關係,主張「護理照護應該因人(不同病人)、因時,且因地(不同情境)制宜」。
由於將病人視為臨床運作場域(clinical field)的主軸,而臨床場域往往匯集了既多樣又流動性的人際互動,以致於護理人員須具備更精緻且敏銳的臨床應對能力,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照護。
▲細膩紀錄護病過程,領悟護理真諦
「病人」視為我們學習護理角色與功能的重要「老師」,並要求我們從臨床護理病人的過程中學會聆聽、觀察及理解能力,並將和病人互動的過程,詳實地記錄下來,作為事後透視病人、透視護病互動過程,以及病人處境的學習教材。
如今回顧自身學習護理的歷程,倘若沒有經過魯賓教授從碩士班開始,就嚴格訓練我記錄下護理病人時,與病人互動的細膩過程,而後即使到了博士班,仍將研究範圍有關的護病互動過程一一記錄下來,作為博士論文資料分析與詮釋的最好文本。
我想若非如此,這一生是不可能建構起個人對「護理真諦」的獨特領悟,並能夠將每一位病人視為獨特的個體,來提供適切性護理照護的能力,更不可能從探索病人所在的處境中,體悟出獲得「病人的信任」是身為護理人的一種成就,更是護理人能將病人視為「人」的最佳體現。
▲護理人,一生追尋的生命課題
得到他人的信任,所彰顯的是兩者間的關係,具有無可取代的特殊意義,而護理人員與病人間即是如此。
每當病人對我的護理照護,以完全坦誠的形式展現時,往往讓我驚覺護理的「神奇」,深知如此獲得病人的信任,是身為護理人員的一種「特權」(privilege),也就是這種「特權」感,讓我一生不斷地探索「護理的意義」。
可是,能善用「特權」並發揮超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需要透過不斷地從護理病人的經驗中,探索與反思護理的意義,這項任務也是身為「護理人」一生中需要不斷求真、求實的生命課題。
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是身為護理人的使命。當你能夠與寫出《成為一個人》(OnBecoming a Person)及《學習的自由》(Freedom to Learn)兩本書的卡爾.羅傑(Carl Rogers)一樣,花了三十年的時間領悟出,從一開始問:「我該如何處理及如何改他?」到後來轉變成「我該如何提供一種特殊關係,好讓他能用來作為個人內發成長的一種動力?」
若你已可體悟這兩種不同層次的自我問法,那你已是完美的護理人了。加油,再加油!
財團法人道真護理教育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余玉眉
記於二○二一年二月二日
推薦序二
點亮護理師的心靈角落
和怡芳結緣是因為COVID-19,她原本預計到澳洲繼續攻讀博士班的計劃,在二○二○年初因疫情而被迫中斷。當時,正巧要尋找一位研究護理師,需具備資深的腫瘤護理經驗,因緣際會下,我們遇見了彼此。
▲白色巨塔內外,護理的無限可能
透過視訊面談後,相談甚歡,她因此決定回臺灣參與我的工作團隊。人生的際遇就是在很多可能和不可能之中交織而生,和每個人生轉折點時,所做出選擇的結果。
《護理的100種可能》這兩本書的誕生,也就是這樣不可能中的可能,從原本只是幫賴其萬教授的「醫病平台」邀請護理人員書(抒)寫心聲,到因為彙集的文章多到可以出版成冊,甚至因為文章太多而需要分為兩本主題――「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和「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而且整個成書過程僅僅半年,幕前幕後的推手就是怡芳。從她身上看到的是護理的無限可能。
雖然護理人員是民眾就醫時接觸最多的醫療專業人員,然而其專業角色卻也是最不被社會大眾瞭解的一群人,我想這應該是怡芳編輯《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希望透過這樣的溝通,瞭解這群醫院中不可或缺,卻常常被忽略的族群。
▲護理,真的一點都不簡單!
本書PART1「同是天涯輪班人――護理,其實比你想的還要不簡單!」闡述護理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影響病人的生命,即使細微,卻都很重要。我想讀者從這些文章不難發現,護理是一種高壓且不討喜的工作,面對的是脆弱的生命,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用心對待病人,深怕一個疏忽而誤傷了病人。
接著PART2「雖然不用輪班,還是存在爆肝危機――現在起,我們都要好好的!」分享護理也可以有不同面貌,像是麻醉護理師、個案管理師,或是感染管制護理師等,看他們如何在不同執業範疇中兢兢業業,一起為病人的安全和健康把關。
護理人員是醫院中人數最多的專業團體,從基層的管理者像是助理護理長、護理長到護理督導和護理部主任等,都肩負著不同的責任和壓力。
一路來到了PART 3主題,如果問我:「護理長官好當嗎?」我的答案會是:「真的難為!」尤其是護理長們,常聽他們說:「上至天花板,下至地板,凡是病房的事,都是他們的事!」他們沒有位高權重,卻肩負重任,從護理主管的故事中體會「儘管辛苦,仍然前進」的使命感,在面對倫理或價值衝突時,選擇忠於自己,並且誠實勇敢地面對,致力於維護病人,也維護護理師的權益。
▲培育最佳護理人才,提供優質服務
二○○八年,我請辭護理部主任一職,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黃達夫院長的支持下,再次赴美完成我的博士學位(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並於二○一一年轉任護理進階教育中心主任,黃院長賦予我的使命是――「持續提升和信醫院護理人員的能力,進而培育國內最佳護理人才,以提供全臺病人優質的服務。」
此後,我專注於護理教育的研究發展,以及臨床教育工作,希望幫助護理師建立專業自信(confidence)和人本關懷(humanity)的特質,或許這也是護理的另一種可能吧!
書中每篇文章都是護理人員的成長故事,還有他們對於護理專業,以及病人照顧的自我期許。真心地為書中每一位作者喝采,因為有你們的關懷,使病人/家屬有了希望;因為有你們的用心照護,紓緩了病人的痛苦;因為有你們的警覺,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護理工作無疑是幫助病人的大事!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護理進階教育中心主任 張黎露
推薦序三
原來護理工作是這麼多采多姿
當我坐下來為這本書寫序時,不禁自問,為什麼會在還沒看過這本書的文稿,只聽了編者林怡芳護理師告訴我,這本書的內容與目的,我就答應了要為這本書作序?
我想,這可能與我關心護理教育、護理職場的待遇、臺灣社會對護理人員應有的尊重,以及認識怡芳的機緣有關。
▲護理教育,前輩同儕們用心推動
一九九八年,我回國參加「慈濟醫學暨社會學院」(慈濟大學的前身)的行政工作時,坦白說,只想到為臺灣醫學教育做些有意義的事,直到二○○二年黃崑巖教授接掌教育部醫教會常委,邀我擔任醫教會執行秘書時,我才開始接觸到護理教育,也才瞭解余玉眉教授在這方面的用心。
接著好友陳定信教授在臺大醫學院院長任內,邀請我當臺大護理系的校外評鑑委員,在訪談護理系當時的戴玉慈主任、老師、學生時,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時,透過各種醫學教育的活動,認識了成大趙可式教授,以及我的學長陳榮基教授與他的夫人周照芳教授,都使我深深覺得臺灣醫學教育界對護理教育學者的努力,以及社會對護理專業的瞭解與尊重,都還有著不小的改善空間。
▲醫病平台,促進醫病雙方的正向關係
接著,我開始對臺灣江河日下的醫病關係,嚴重影響醫療團隊的士氣感到憂心,而在二○一六年,老、中、青三代七位醫師與三位社會人士共同成立「醫病平台」的電子報專欄,希望能在這個醫療團隊(醫、護、藥和其他醫療有關專業)與社會人士(包括病人與家屬),能夠有一個可以「平起平坐」的園地,讓醫病雙方互相瞭解彼此的想法,進而促成更多正向的關係。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護理人員分享他們的看法,讓社會大眾更瞭解護理專業的重要性。
我的同事,也是和信醫院的護理領頭羊張黎露主任,除了為「醫病平台」撰文,分享身為護理專業人士和病人家屬立場的諸多感受,還介紹我認識了新加入和信團隊的林怡芳護理師。
就這樣子,怡芳不只為「醫病平台」帶來更多的護理心聲,透過此機緣也才獲知怡芳正在號召臺灣護理界的各路英雄,分享他們選擇這條辛苦且神聖護理生涯的心路歷程。
▲集結各領域護理師,完成不容易的壯舉
深知要讓護理同仁在忙碌工作之餘,還願意參與這項工作,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壯舉」。
想不到怡芳後來告訴我,她居然聚集了這麼多來自不同領域的護理師,把原本一本書的構想變成兩本,將以《護理的100 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和《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外的風和日麗》一同問世。
怡芳邀我為前者撰序,本書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基層臨床護理師」,從新手到資深,包括急診、精神科、產科、兒科,以及男護理師的現身說法;「其他護理專業角色」,包括安寧照護、腫瘤個案管理師、品管、感控、麻醉科等;「護理管理階層的心得與經驗」,包括護理系/部主任、護理督導與護理長。
感到欣慰的是,經由胡文郁主任的文章,我才獲悉臺大護理系終於在硬體方面有突破性的改善。
最後,我要誠懇地謝謝本書的作者群,他們在辛苦工作之餘,撥出時間與讀者分享護理現場的各種甘苦,讓其他醫療團隊成員和社會人士更瞭解護理人員的自我期許,以及他們為什麼選擇這項辛苦的專業,並希望臺灣社會可以透過瞭解,更加尊重這群勞苦功高的白衣天使。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其萬
總序
我和我的角落生物們,那些護理師的養成故事
或許你早在兩年前,就因為《存在的離開:癌症病房裡的一千零一夜》認識我,也或許你還來不及認識我,沒關係,我是誰其實不重要。
只因為在臨床待頗久的,肚子裡有一些故事,已經寫在第一本書裡;但也因為工作多年,認識了許多護理好朋友,這次不打算寫我自己跟病人的故事,而是希望呈現護理師的養成故事。
▲關於護理,竟有一百種可能……
人都不是一下子就長得這麼大的,都是漸漸地在磨練中成長、在眼淚中學習堅強,然後變成你現在所看到的這些可愛、可敬的人兒,這是整本書最大的價值與精神所在。
我得先自首,雖然書名為《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你問我真的有一百種嗎?其實真的有,只要你把每個科別、每個領域後面再加上護理師、護理長、專科護理師、個案管理師,就一定超過一百種可能。
但礙於篇幅所致(個案報告常用的話術),本套護理主題專書(角落生物、風和日麗)「僅僅」收錄四十多種可能性。
遙想二十年前,剛考上護理系,只知道畢業以後要嘛去國外當護理師,或是先做個幾年基層護理師,然後以當上護理長為職涯目標,區區兩種可能性,我甚至不知道護理系這些老師是怎麼變出來的(好像都是國外回來的)。哎呀!真是個單純的孩子。
在這不長不短的二十年中,世界變化很快、很大,越來越多聽都沒聽過的護理職稱,讓我常常在想,到底他們是怎麼弄到不用上夜班的護理工作,我們將在這兩本書一一為大家揭密。
我一開始也像其他人一樣抱持著極大的好奇心,總覺得他們應該是透過一些特殊管道,或是認識誰誰誰才得到這些職位,但讀完他們的「護理人生」,就會燃起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意,發現躲在光鮮亮麗的背後,原來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
▲護理有這些人,真的是太好了!
我常自嘲總編輯的功能就是一個文字美肌軟體,因為出過書的自己有一點寫作基礎,自告奮勇地要幫大家潤飾。
但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很美,在他們自覺平淡無奇的陳述底下,我常常讀著原稿就感到鼻酸,但是,是開心的那種,心裡總是覺得「護理有這些人真的是太好了!」我一定要想辦法讓讀者翻開這本書,讓讀者把文章讀完,他們就也能目睹我所看見的那道暖陽。
這種樸實散落在醫院裡的各個角落,我其實很不喜歡說護理人是無名英雄,因為我們明明就有名有姓的,但很多理由讓我們只剩下「小姐」、「護士」、「護理師」這樣的通稱。但我也不怪社會大眾,因為在進入護理以前,或許我也曾輕看護理,所以一直想要轉系,把護理系當作跳板。
沒想到進入臨床後,我對護理工作愛不釋手,而且認識好多可愛的護理夥伴,大家努力維持病人平凡的日常,還都覺得這只是小事不足以為外人道。說起來簡單,但其實做起來非常困難,人在生病之後,做什麼事對他們都是奢侈,是護理讓他們的醫院生活添加了幾分色彩。
▲護理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
我將這本書的重點,定位在醫院裡的各種護理角色,醫院是我們護理人最常見的工作場域,裡面的職缺當然以臨床護理人員為主。
因為醫院跟便利商店一樣全年無休且二十四小時運作,想當然爾,需要非常多的護理師。老實說,念大學的時候,無法體會「護理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種高話,但經過二十年的洗禮,我會說護理真的是藝術,因為極需創造力與獨特性,同樣地,社會上真正懂得欣賞藝術(護理)的人也是少數。
面對各式各樣的病人,每個人有著各自的問題,一樣但也不一樣,我們要提供的護理必須因人而異、量身訂做,如果千篇一律地照顧病人,一定無法把這個工作做好。
你想,光是點一杯珍珠奶茶,都有這麼多種客製化的產品,更何況是這些護理措施會有多少的變形版本?而護理之所以會稱之為「科學」,自然有它的道理,你不能因為很有創意地把來路不明的偏方,塗抹在病人的腫瘤蕈狀傷口上,只因為有人跟你說這樣有效,而是必須先小心謹慎地查閱相關國內外文獻,看看這樣的方式是不是真的有實證研究可以支持。
當然,更不能像藝術家一樣,隨著心情起伏而展現出不同的作品風格,那在你心情低落時,遭殃的就是病人了,呵呵!
▲一起,把心用在對的地方
在致謝的段落,首先要感謝和信醫院的賴其萬教授,我們可以跨時空地展開對談,築著未來相同的夢,謝謝他邀請我和其他護理師參與他所創立的網路平台「醫病平台」的創作,也因此有了這本書的發想。
也謝謝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的黃達夫院長,在我剛來到和信時,就常常鼓勵我繼續寫作、記錄並反思所見所聞,也在拜讀他的大作之後有了更多的心靈能量,因為我們都想「用心,在對的地方」。
再來,一定要感謝我現在的老闆張黎露主任,在我正要放棄臺灣護理研究之際,意外看到「護理進階教育中心」工作應徵文,讓我有機會參與「和信疼痛管理APP」的研發過程,讓我知道護理研究居然可以如此實用,也是主任告訴我許多護理專業角色的發展歷史,帶著我們細細品讀派翠西亞.班納(Patricia Benner)《Educating Nurses》,激起我的好奇心與護理使命感。
看著她為護理的付出,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應該要繼續讓護理發光,才能不愧對這些護理先鋒們的開墾闢荒。
黎露主任還邀請她的恩師,也是臺灣第一位的護理博士余玉眉教授,來為本書寫推薦序,讓本書蓬蓽生輝,余教授是護理界的先鋒(pioneer),就是有這麼多偉大的學姐們在前面幫我們披荊斬棘,才有現在的「護理一百種可能」,這是需要有多遠的眼界,才能在幾十年前就開始埋下這些能促成改變的幼苗。
當然最後,要感謝參與寫作的每一雙手,沒有你們就沒有這本《護理的100種可能:白色巨塔內的角落生物》,也是因為你們用自己的生命走出每一種可能,才讓這些角色有了新的定義與詮釋。
在此我還要澄清一點,本書最大的問題在於「選樣偏差」,書裡面的作者都是我的朋友或是我朋友的朋友,所以此書的限制在於總策劃的人脈無法跨足全臺,也還有來不及收錄進去的其它可能性,對於這個小瑕疵,我在此自我揭露(disclose),提供讀者在閱讀前斟酌參考。
但也在本書的書名留下伏筆,若是你有不錯的構想,可以私洽博思智庫出版社,期待更多《護理的100種可能之XX》系列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