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它是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性著作,在宋代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單獨成篇並列為「四書」之一,被普遍認為是可供終身受用的經典。
張岱主張讀經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石火電光一閃間悟出某種妙解,強調有「遇」於心。他廣採前人論述,結合自己的想法,寫成《四書遇》。
通過朋友圈的現代形式和盡可能平實的翻譯,本書嘗試幫助讀者更好地進入《四書遇》的世界,從中獲得啟發和助益。
名人推薦
把儒家經典、諸子百家語和禪宗機鋒語陶冶在一起,說得煞有介事,娓娓動聽,文采斐然,這是枯燥乏味的高頭講章和酸腐味極重的理學著作所不能比擬的。——朱宏達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
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浙江山陰人,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書香世家,博學多聞,能詩善文,兼通戲曲、音樂、書法、繪畫、篆刻、園林諸藝。一生筆耕不輟,著述宏富,其《四書遇》《夜航船》《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均為膾炙人口的絕代名著。
編譯者簡介
林電鋒
1 9 6 9年生,廣東省作協會員,現居深圳蛇口。致力於儒家文化、五代史和《西遊記》的研究與寫作,著有《孔子還有話說》《大話西遊之孫悟空時代的活法》《豬八戒新傳》等,有作品榮登深圳書城人文類暢銷書榜首。
張岱(1597—1689)
字宗子、石公,號陶庵,浙江山陰人,明末清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出身書香世家,博學多聞,能詩善文,兼通戲曲、音樂、書法、繪畫、篆刻、園林諸藝。一生筆耕不輟,著述宏富,其《四書遇》《夜航船》《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均為膾炙人口的絕代名著。
編譯者簡介
林電鋒
1 9 6 9年生,廣東省作協會員,現居深圳蛇口。致力於儒家文化、五代史和《西遊記》的研究與寫作,著有《孔子還有話說》《大話西遊之孫悟空時代的活法》《豬八戒新傳》等,有作品榮登深圳書城人文類暢銷書榜首。
目錄
序 一
張岱《四書遇》自序 五
天命章 九
時中章 二一
鮮能章 二七
行明章 三三
不行章 三九
大智章 四三
予知章 四九
服膺章 五三
可均章 五七
問強章 六三
素隱章 七一
費隱章 七七
不遠章 八五
素位章 九三
行遠章 九九
鬼神章 一〇五
大孝章 一一一
無憂章 一一七
達孝章 一二三
問政章 一三一
誠明章 一四五
盡性章 一五一
致曲章 一五七
前知章 一六三
自成章 一七一
無息章 一七九
大哉章 一八七
自用章 一九三
三重章 一九九
祖述章 二〇七
至聖章 二一五
經綸章 二二一
尚絅章 二二七
張岱《四書遇》自序 五
天命章 九
時中章 二一
鮮能章 二七
行明章 三三
不行章 三九
大智章 四三
予知章 四九
服膺章 五三
可均章 五七
問強章 六三
素隱章 七一
費隱章 七七
不遠章 八五
素位章 九三
行遠章 九九
鬼神章 一〇五
大孝章 一一一
無憂章 一一七
達孝章 一二三
問政章 一三一
誠明章 一四五
盡性章 一五一
致曲章 一五七
前知章 一六三
自成章 一七一
無息章 一七九
大哉章 一八七
自用章 一九三
三重章 一九九
祖述章 二〇七
至聖章 二一五
經綸章 二二一
尚絅章 二二七
序
序
錢穆先生曾開過一個書單,列出他認為中國人必讀的九本書。在這張書單上,我們常說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佔了四席,由此足見錢先生對於它們的認可與推崇。
四書是每個讀書人繞不開的經典,但它們享有這樣的待遇,是在問世一千四百多年後的宋朝。當時,程頤和朱熹特別重視《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文章,於是把它們抽出來變成兩個單行本,加上《論語》《孟子》,集為一套四本,稱作「四子書」或「四書」。
朱熹還傾注心血為四書作注解,編成《四書章句集注》。四書逐漸代替漢唐的大學教材五經,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家傳戶誦。朱注也成為官學正統,甚至被奉為科考的唯一標準,不僅代表了政治正確,更關係到讀書人的前途。直到陽明心學在明朝中期興起,朱注的大一統地位才開始受到挑戰。
明朝才子張岱的語錄體讀書札記《四書遇》,即是拋開朱注,從心學角度解讀四書的一本代表性作品。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的高祖張天復、曾祖張元忭、祖父張汝霖三代都是進士,且都做過高官,父親張耀芳也擔任過明藩王魯王府的右長史—相當於今天省級單位的副祕書長。所以,張岱前半生一直過着逍遙自在的公子哥生活:「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明朝滅亡,張岱的快活日子也灰飛煙滅。他披髮入山,過起了讀書寫字的隱居生活。他晚年號六休居士,意思是:粗羹淡飯飽則休,破衲鶉衣暖則休,頹垣敗屋安則休,薄酒村醪醉則休,空囊赤手省則休,惡人橫逆避則休。這份不為物役的心境,一方面反映了他一貫的自由氣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生活的窘迫。
作為令人驚艷的小品聖手,張岱雖被黃裳譽為「天下無與抗手」的散文第一名家,他的成就卻絕非「散文家」所能涵蓋。他在經學上的建樹,標誌就是語錄體的《四書遇》。《四書遇》的獨特價值在於,它打破了朱熹舊注的壟斷,重現了四書生命之學和心性之學的本來面目。
張岱不甘拜伏在舊說成見面前,入乎耳,出乎口,做一個亦步亦趨、人云亦云的吃瓜群眾,而是創造了學習經典的一種新方式:遇。他在序中說:他讀四書,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石火電光一閃間悟出某種妙解,強調有「遇」於心。也就是根據時時處處的體認,邂逅經典中蘊含的精義,做出創造性的解釋。
在《四書遇》中,張岱以過人的見識與靈動的語言,會通三教,六經注我,「把儒家經典、諸子百家語和禪宗機鋒語陶冶在一起,說得煞有介事,娓娓動聽,文采斐然,這是枯燥乏味的高頭講章和酸腐味極重的理學著作所不能比擬的。」(朱宏達語)
而與他在書中同台亮相的,不僅有同時代的學者,還有蘇東坡、程顥等前代大咖,基本都是各個時代最聰明的頭腦。他們就四書的內容舌燦蓮花,旁徵博引,或者深談體悟,或者辨析疑義,時而惺惺相惜,時而激烈交鋒。今日讀來,猶如觀賞一台精彩紛呈的對話節目。
為了讓讀者體味「節目」中的獨到見解與連珠妙語,我們嘗試借用今日流行的微信朋友圈的形式,把《四書遇》的內容呈現出來。每個人的發言,則採取古文和白話譯文相對照的方式,如實呈現原文內容。
《中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它是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性著作,被推崇為「實學」。《中庸》在宋代獲得空前的重視,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單獨成篇並列為「四書」之一,被普遍認為是可供終身受用的經典,對傳統中國社會思想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無論是朋友圈的現代形式還是盡可能平實的翻譯,我們的這些嘗試,都是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進入《四書遇》的世界,從中獲得啟發和助益。千慮一得,尚待驗證;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期待您的探討交流和批評指正!
編譯者
張岱《四書遇》自序
四書六經,自從被後人加上注解,原有的意趣就失去十之五六了,再被人加上詮釋,原有的意趣就失去十之八九,幾乎喪失殆盡了。所以前輩曾經說:「給六經加上注解,反而不如不加。」這些經典完完整整的幾句好文章,卻被後人的訓詁弄得零散破碎,真是太可惜了!
我自幼遵從祖父的教導,讀六經時從不看朱熹的注解,也不參考其他各派的注疏,以免先入為主。我只是正襟危坐,朗誦幾十遍正文,對其中的意思往往就能驀然有所領悟。間或有一些內容自己無法弄通,就把它不加理解地牢記心中。然後過個一年或兩年,或者在讀別的書時,或者在聽別人聊天時,或者在觀賞山川風物、鳥獸蟲魚時,突然間有所感觸,對那些不理解的內容就會恍然大悟。
我把這些感悟整理出來,就成了這本《四書遇》。之所以用「遇」字,就是說這些感悟不是在家裏碰到的,也不是在旅舍遇到的,而是旅途中偶然邂逅的。古代有一位大書法家文與可,偶爾看到路旁兩條蛇絞繞纏鬥,頓時領悟到草書的竅門;「草聖」張旭欣賞公孫大娘舞劍,觸發靈感而書藝大進。大概他們的心靈也是與什麼相遇了吧?
古人精思靜悟,對一個東西鑽研日久,忽然石火電光般徹悟,洞察到其精深微妙的變化,別人根本無從知道他的想法是從何處而來。現在的讀書人歷經十年苦讀,在風簷寸晷的科舉考場上,爭分奪秒地構思八股文章。而主考官在醉生夢死之餘,忽然被某一篇投合了心意,就像磁鐵吸引鐵塊和琥珀吸引草芥一樣,相悅以解,全部注意力幾乎都被吸引過去。這種莫名奧妙的邂逅,真是讓人無法理解。我們繼續深究下去,人世間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的裏頭不存在可供相遇的途徑,就只等着與用心深邃的明眼人邂逅相遇,成為情投意合的朋友。
我在戰亂中逃離家鄉,兩年裏東奔西走,身無長物,所有的東西都統統扔掉了,唯獨把這部書稿藏在行李箱底,一頁都不曾丟掉。我還記得蘇東坡當年被貶官到海南島,在渡海時遇到了颶風,所坐的船眼看就要翻了。他自言自語說:「我的《易解》和《論語解》兩本書還沒有刊行問世,即使遇險也一定會逢凶化吉。」後來他果然平安抵達。我的這部書稿將來能不能遇到知己,和會不會遇到盜賊水火,都同樣是一個遇字啊。結果到底會怎樣,誰能輕易說得清呢?
原文:
六經四子,自有注腳而十去其五六矣,自有詮解而去其八九矣。故先輩有言,六經有解不如無解,完完全全幾句好白文,卻被訓詁講章說得零星破碎,豈不重可惜哉!
余幼遵大父教,不讀朱注,凡看經書,未嘗敢以各家注疏橫據胸中,正襟危坐,朗誦白文數十餘過,其意義忽然有省,間有不能強解者,無意無義,貯之胸中,或一年,或二年,或讀他書,或聽人議論,或見山川雲物、鳥獸蟲魚,觸目驚心,忽於此書有悟,取而出之,名曰《四書遇》。
蓋遇之云者,謂不於其家,不於其寓,直於途次之中邂逅遇之也。古人見道旁蛇鬥而悟草書,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筆法大進,蓋真有以遇之也。古人精思靜悟,鑽研已久,而石火電光,忽然灼露,其機神攝合,政不知從何處着想也。舉子十年攻苦,於風簷寸晷之中構成七藝,而主司以醉夢之餘,忽然相投,如磁引鐵,如珀攝芻,相悅以解,直欲以全副精神注之,其所遇之奧竅,真有不可得而自解者矣。推而究之,色聲香味觸發中間,無不有遇之一竅,特留以待深心明眼之人,邂逅相遇,遂成莫逆耳。
余遭亂離兩載,東奔西走,身無長物,委棄無餘,獨於此書,收之篋底,不遺隻字。曾記蘇長公儋耳渡海,遇颶風,舟幾覆,自謂《易解》與《論語解》未行世,雖遇險必濟。然則余書之遇知己,與不遇盜賊水火,均之一遇也,遇其可易言哉?
錢穆先生曾開過一個書單,列出他認為中國人必讀的九本書。在這張書單上,我們常說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佔了四席,由此足見錢先生對於它們的認可與推崇。
四書是每個讀書人繞不開的經典,但它們享有這樣的待遇,是在問世一千四百多年後的宋朝。當時,程頤和朱熹特別重視《禮記》中的《大學》和《中庸》兩篇文章,於是把它們抽出來變成兩個單行本,加上《論語》《孟子》,集為一套四本,稱作「四子書」或「四書」。
朱熹還傾注心血為四書作注解,編成《四書章句集注》。四書逐漸代替漢唐的大學教材五經,成為儒家文化的核心和基礎,家傳戶誦。朱注也成為官學正統,甚至被奉為科考的唯一標準,不僅代表了政治正確,更關係到讀書人的前途。直到陽明心學在明朝中期興起,朱注的大一統地位才開始受到挑戰。
明朝才子張岱的語錄體讀書札記《四書遇》,即是拋開朱注,從心學角度解讀四書的一本代表性作品。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的高祖張天復、曾祖張元忭、祖父張汝霖三代都是進士,且都做過高官,父親張耀芳也擔任過明藩王魯王府的右長史—相當於今天省級單位的副祕書長。所以,張岱前半生一直過着逍遙自在的公子哥生活:「少為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
明朝滅亡,張岱的快活日子也灰飛煙滅。他披髮入山,過起了讀書寫字的隱居生活。他晚年號六休居士,意思是:粗羹淡飯飽則休,破衲鶉衣暖則休,頹垣敗屋安則休,薄酒村醪醉則休,空囊赤手省則休,惡人橫逆避則休。這份不為物役的心境,一方面反映了他一貫的自由氣質,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生活的窘迫。
作為令人驚艷的小品聖手,張岱雖被黃裳譽為「天下無與抗手」的散文第一名家,他的成就卻絕非「散文家」所能涵蓋。他在經學上的建樹,標誌就是語錄體的《四書遇》。《四書遇》的獨特價值在於,它打破了朱熹舊注的壟斷,重現了四書生命之學和心性之學的本來面目。
張岱不甘拜伏在舊說成見面前,入乎耳,出乎口,做一個亦步亦趨、人云亦云的吃瓜群眾,而是創造了學習經典的一種新方式:遇。他在序中說:他讀四書,不因襲前人注解,而是在石火電光一閃間悟出某種妙解,強調有「遇」於心。也就是根據時時處處的體認,邂逅經典中蘊含的精義,做出創造性的解釋。
在《四書遇》中,張岱以過人的見識與靈動的語言,會通三教,六經注我,「把儒家經典、諸子百家語和禪宗機鋒語陶冶在一起,說得煞有介事,娓娓動聽,文采斐然,這是枯燥乏味的高頭講章和酸腐味極重的理學著作所不能比擬的。」(朱宏達語)
而與他在書中同台亮相的,不僅有同時代的學者,還有蘇東坡、程顥等前代大咖,基本都是各個時代最聰明的頭腦。他們就四書的內容舌燦蓮花,旁徵博引,或者深談體悟,或者辨析疑義,時而惺惺相惜,時而激烈交鋒。今日讀來,猶如觀賞一台精彩紛呈的對話節目。
為了讓讀者體味「節目」中的獨到見解與連珠妙語,我們嘗試借用今日流行的微信朋友圈的形式,把《四書遇》的內容呈現出來。每個人的發言,則採取古文和白話譯文相對照的方式,如實呈現原文內容。
《中庸》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它是儒家思孟學派的代表性著作,被推崇為「實學」。《中庸》在宋代獲得空前的重視,經由程朱理學派的推崇尊奉,單獨成篇並列為「四書」之一,被普遍認為是可供終身受用的經典,對傳統中國社會思想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無論是朋友圈的現代形式還是盡可能平實的翻譯,我們的這些嘗試,都是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進入《四書遇》的世界,從中獲得啟發和助益。千慮一得,尚待驗證;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期待您的探討交流和批評指正!
編譯者
張岱《四書遇》自序
四書六經,自從被後人加上注解,原有的意趣就失去十之五六了,再被人加上詮釋,原有的意趣就失去十之八九,幾乎喪失殆盡了。所以前輩曾經說:「給六經加上注解,反而不如不加。」這些經典完完整整的幾句好文章,卻被後人的訓詁弄得零散破碎,真是太可惜了!
我自幼遵從祖父的教導,讀六經時從不看朱熹的注解,也不參考其他各派的注疏,以免先入為主。我只是正襟危坐,朗誦幾十遍正文,對其中的意思往往就能驀然有所領悟。間或有一些內容自己無法弄通,就把它不加理解地牢記心中。然後過個一年或兩年,或者在讀別的書時,或者在聽別人聊天時,或者在觀賞山川風物、鳥獸蟲魚時,突然間有所感觸,對那些不理解的內容就會恍然大悟。
我把這些感悟整理出來,就成了這本《四書遇》。之所以用「遇」字,就是說這些感悟不是在家裏碰到的,也不是在旅舍遇到的,而是旅途中偶然邂逅的。古代有一位大書法家文與可,偶爾看到路旁兩條蛇絞繞纏鬥,頓時領悟到草書的竅門;「草聖」張旭欣賞公孫大娘舞劍,觸發靈感而書藝大進。大概他們的心靈也是與什麼相遇了吧?
古人精思靜悟,對一個東西鑽研日久,忽然石火電光般徹悟,洞察到其精深微妙的變化,別人根本無從知道他的想法是從何處而來。現在的讀書人歷經十年苦讀,在風簷寸晷的科舉考場上,爭分奪秒地構思八股文章。而主考官在醉生夢死之餘,忽然被某一篇投合了心意,就像磁鐵吸引鐵塊和琥珀吸引草芥一樣,相悅以解,全部注意力幾乎都被吸引過去。這種莫名奧妙的邂逅,真是讓人無法理解。我們繼續深究下去,人世間的色、聲、香、味、觸、法,沒有一樣的裏頭不存在可供相遇的途徑,就只等着與用心深邃的明眼人邂逅相遇,成為情投意合的朋友。
我在戰亂中逃離家鄉,兩年裏東奔西走,身無長物,所有的東西都統統扔掉了,唯獨把這部書稿藏在行李箱底,一頁都不曾丟掉。我還記得蘇東坡當年被貶官到海南島,在渡海時遇到了颶風,所坐的船眼看就要翻了。他自言自語說:「我的《易解》和《論語解》兩本書還沒有刊行問世,即使遇險也一定會逢凶化吉。」後來他果然平安抵達。我的這部書稿將來能不能遇到知己,和會不會遇到盜賊水火,都同樣是一個遇字啊。結果到底會怎樣,誰能輕易說得清呢?
原文:
六經四子,自有注腳而十去其五六矣,自有詮解而去其八九矣。故先輩有言,六經有解不如無解,完完全全幾句好白文,卻被訓詁講章說得零星破碎,豈不重可惜哉!
余幼遵大父教,不讀朱注,凡看經書,未嘗敢以各家注疏橫據胸中,正襟危坐,朗誦白文數十餘過,其意義忽然有省,間有不能強解者,無意無義,貯之胸中,或一年,或二年,或讀他書,或聽人議論,或見山川雲物、鳥獸蟲魚,觸目驚心,忽於此書有悟,取而出之,名曰《四書遇》。
蓋遇之云者,謂不於其家,不於其寓,直於途次之中邂逅遇之也。古人見道旁蛇鬥而悟草書,見公孫大娘舞劍器而筆法大進,蓋真有以遇之也。古人精思靜悟,鑽研已久,而石火電光,忽然灼露,其機神攝合,政不知從何處着想也。舉子十年攻苦,於風簷寸晷之中構成七藝,而主司以醉夢之餘,忽然相投,如磁引鐵,如珀攝芻,相悅以解,直欲以全副精神注之,其所遇之奧竅,真有不可得而自解者矣。推而究之,色聲香味觸發中間,無不有遇之一竅,特留以待深心明眼之人,邂逅相遇,遂成莫逆耳。
余遭亂離兩載,東奔西走,身無長物,委棄無餘,獨於此書,收之篋底,不遺隻字。曾記蘇長公儋耳渡海,遇颶風,舟幾覆,自謂《易解》與《論語解》未行世,雖遇險必濟。然則余書之遇知己,與不遇盜賊水火,均之一遇也,遇其可易言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16
-
新書79折$316
-
新書87折$348
-
新書9折$360
-
新書9折$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