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張力:傳統解故》一書,為著名文化學者劉夢溪先生五十餘年研究精華之集結,從文化史與思想史的角度,對“傳統”的概念進行了細緻的梳理,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意涵進行了嚴謹的釐定,內容涉及傳統理念的勾陳,文化與傳統的剖析,以及對傳統的反思與重建。
對於當前社會的普遍關切的問題,如從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的關係、中國文化的特質及其價值取向、傳統的流失與重建等維度都進行了深入思考,可直面文明的衝突,深挖現代生活中的文化張力與內核,為中國文化的復興與建設提供了新的啟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夢溪
著名文史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研究領域涉及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學思潮和近現代學術思想。主要著作有《傳統的誤讀》(1996)、《學術思想與人物》(2004)、《紅樓夢與百年中國》(2005)、《中國現代學術要略》(2008)、《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韓文版,2015)、《陳寶箴和湖南新政》(2012)、《陳寅恪的學說》(2014)、《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新加坡青年書局,2014)、《馬一浮與國學》(2015)、《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2015)、《紅樓夢的兒女真情》(2016)、《切問而近思:劉夢溪學術訪談錄》(2016)、《學術與傳統》(上中下三卷,2017)、《七十述學》(2018)等。
劉夢溪
著名文史學者,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研究領域涉及思想文化史、明清文學思潮和近現代學術思想。主要著作有《傳統的誤讀》(1996)、《學術思想與人物》(2004)、《紅樓夢與百年中國》(2005)、《中國現代學術要略》(2008)、《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2012,韓文版,2015)、《陳寶箴和湖南新政》(2012)、《陳寅恪的學說》(2014)、《當代中國之傳統與現代的變奏》(新加坡青年書局,2014)、《馬一浮與國學》(2015)、《將無同:現代學術與文化展望》(2015)、《紅樓夢的兒女真情》(2016)、《切問而近思:劉夢溪學術訪談錄》(2016)、《學術與傳統》(上中下三卷,2017)、《七十述學》(2018)等。
目錄
引語ix
第一篇傳統的理念
中國文化的張力3
—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傳統的誤讀11
傳統與記憶15
傳統的流失與重建17
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建20
信仰與傳統26
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29
國學與傳統文化核論39
第二篇文化與傳統
中國文化的特質及其價值取向81
文化學視野下的文化和中華文化93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104
文化融合是人類未來的大趨勢118
當代中國與傳統文化125
賈寶玉為何替孔子背書141
第三篇傳統解故(上)
如何評價儒家學說的歷史地位149
孔子為何寄望“狂狷”155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韓文版序
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163
讀《漫述莊禪》致李澤厚168
陽明學的性格176
明清易代與士人之出處大節181
士人的狂者精神在清代的斂退188
白鹿洞書院訪學記195
第四篇傳統解故(下)
“以色取人”與古代的男寵209
梁武帝的佞佛與大度213
歷史上哪個朝代最開放218
魏晉的人才閘門是如何打開的230
—從曹操的“求才三令”說起
魏晉士風234
—從“竹林”到“田園”到“禪林”
宮廷文化與時尚253
—“紫禁城論壇”上的發言
《紅樓夢》裏怎樣過春節264
《紅樓夢》與文化傳統268
第五篇傳統的反思與重建
大學之道與“止於至善”285
古籍今譯不應大力提倡290
不贊同公私學校施行跪拜禮293
一國之內也應尊重文化差異297
讀朱維錚的《走出中世紀》兩書303
讀孫機著《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書後310
第六篇現代學術與傳統
現代學術背景下的大師與傳統319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演講現場全記錄
文化託命與中國現代學術傳統337
現代學人的性情與信仰364
現代學者晚年的寧靜376
陳寅恪家族的“優美門風”380
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383
錢鍾書的學問方式391
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418
—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
後記435
第一篇傳統的理念
中國文化的張力3
—傳統文化如何進入現代生活
傳統的誤讀11
傳統與記憶15
傳統的流失與重建17
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建20
信仰與傳統26
信仰與中國文化的特性29
國學與傳統文化核論39
第二篇文化與傳統
中國文化的特質及其價值取向81
文化學視野下的文化和中華文化93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104
文化融合是人類未來的大趨勢118
當代中國與傳統文化125
賈寶玉為何替孔子背書141
第三篇傳統解故(上)
如何評價儒家學說的歷史地位149
孔子為何寄望“狂狷”155
—《中國文化的狂者精神》韓文版序
莊子與現代和後現代163
讀《漫述莊禪》致李澤厚168
陽明學的性格176
明清易代與士人之出處大節181
士人的狂者精神在清代的斂退188
白鹿洞書院訪學記195
第四篇傳統解故(下)
“以色取人”與古代的男寵209
梁武帝的佞佛與大度213
歷史上哪個朝代最開放218
魏晉的人才閘門是如何打開的230
—從曹操的“求才三令”說起
魏晉士風234
—從“竹林”到“田園”到“禪林”
宮廷文化與時尚253
—“紫禁城論壇”上的發言
《紅樓夢》裏怎樣過春節264
《紅樓夢》與文化傳統268
第五篇傳統的反思與重建
大學之道與“止於至善”285
古籍今譯不應大力提倡290
不贊同公私學校施行跪拜禮293
一國之內也應尊重文化差異297
讀朱維錚的《走出中世紀》兩書303
讀孫機著《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書後310
第六篇現代學術與傳統
現代學術背景下的大師與傳統319
—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演講現場全記錄
文化託命與中國現代學術傳統337
現代學人的性情與信仰364
現代學者晚年的寧靜376
陳寅恪家族的“優美門風”380
陳寅恪的學說為何有力量383
錢鍾書的學問方式391
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418
—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
後記435
序
引語
文化是鬆散的結構,內中充滿了張力。無窮無盡、川流不息的各種力量在相互牽拉、撕扯、撞擊、會通、融合。也可以說,文化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分化合的綜合體,因不同元素之間的交錯互動,彼此相斥相激,而產生新的令人類歡愉的生命體。《易.繫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生生”情形下的“易”之太極,不妨看做是對人類文化現象的哲學概括。而在宋代思想家張載那裏,太極和“太和”為同一範疇的不同名相,所揭示的則是天下大道和天人之道所籠攝的無盡含藏:“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原來“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等無盡藏的對立物,都包含在太和之中。
然則太和或竟是文化現象的終極義指嗎?文化現象的諸種差異、分歧、周折、碰撞,歸根結底不過是人類的化跡不同而已。化跡不同,故路歧而有對,至產生懸隔。但走錯路的行者最終總要回來的。
《紅樓夢》裏“智通寺”門旁的一副舊破對聯,不是已經發出了警語:“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說開來還是《易經》繫辭裏的那句話:“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那麼當下熙熙攘攘,正在為急功近利、爾虞我詐、躁動不安而煎熬的人類,是不是應該早
一點回頭是岸呢?“眼前無路想回頭”至少是末路的覺醒,如果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就悔之晚矣。職是之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條百驗不爽的理則,總沒有被人類拒而卻之的理由吧。
絕不是說傳統都是好的,禮教和習俗同樣是傳統的組成部分,很有一些禮俗已與今天的現代社會不相適應。中國社會的遷流和嬗變蘊蓄有各種可能。文化是流淌著的河流,變易以及相生相蕩相激,乃至改變河道,是文化的常態。但傳統是看不見的,也是割不斷的,只能通過歷時歷代積存的歷史故實和文化現象來辨識和感知。
文化是鬆散的結構,內中充滿了張力。無窮無盡、川流不息的各種力量在相互牽拉、撕扯、撞擊、會通、融合。也可以說,文化是由多種元素構成的化分化合的綜合體,因不同元素之間的交錯互動,彼此相斥相激,而產生新的令人類歡愉的生命體。《易.繫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此“生生”情形下的“易”之太極,不妨看做是對人類文化現象的哲學概括。而在宋代思想家張載那裏,太極和“太和”為同一範疇的不同名相,所揭示的則是天下大道和天人之道所籠攝的無盡含藏:“太和所謂道,中涵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之始。其來也幾微易簡,其究也廣大堅固。起知於易者乾乎,效法於簡者坤乎。散殊而可象為氣,清通而不可象為神。不如野馬、絪縕,不足謂之太和。語道者知此,謂之知道;學易者見此,謂之見易。不如是,雖周公才美,其智不足稱也已。” 原來“浮沉、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縕、相蕩、勝負、屈伸”等無盡藏的對立物,都包含在太和之中。
然則太和或竟是文化現象的終極義指嗎?文化現象的諸種差異、分歧、周折、碰撞,歸根結底不過是人類的化跡不同而已。化跡不同,故路歧而有對,至產生懸隔。但走錯路的行者最終總要回來的。
《紅樓夢》裏“智通寺”門旁的一副舊破對聯,不是已經發出了警語:“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說開來還是《易經》繫辭裏的那句話:“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那麼當下熙熙攘攘,正在為急功近利、爾虞我詐、躁動不安而煎熬的人類,是不是應該早
一點回頭是岸呢?“眼前無路想回頭”至少是末路的覺醒,如果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就悔之晚矣。職是之故,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兩條百驗不爽的理則,總沒有被人類拒而卻之的理由吧。
絕不是說傳統都是好的,禮教和習俗同樣是傳統的組成部分,很有一些禮俗已與今天的現代社會不相適應。中國社會的遷流和嬗變蘊蓄有各種可能。文化是流淌著的河流,變易以及相生相蕩相激,乃至改變河道,是文化的常態。但傳統是看不見的,也是割不斷的,只能通過歷時歷代積存的歷史故實和文化現象來辨識和感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8折$456
-
新書79折$529
-
新書9折$603
-
新書9折$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