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篇輯選莊子、韓非子短篇及史記作傳贊人物之文;下篇以韓昌黎、王荊公作品為主。作者認為漢代之前的文章,以莊子、韓非子、太史公為典範,唐宋以來則以韓王最佳。解說評點,皆發前人所未發。治古文者,可由此進窺堂奧。
本書特色
本書上篇輯選莊子、韓非子短篇及史記作傳贊人物之文;下篇以韓昌黎、王荊公作品為主,解說評點,皆發前人所未發,治古文者,可由此進窺堂奧。
得獎紀錄
「中華國學叢書」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六十七年度優良出版品金鼎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吳闓生(1878-1949年)
學界稱為北江先生。清末民初學者、詩人、政治人物,為清末桐城派名家吳汝綸之子。吳闓生早年留學日本。清朝末年歸國後歷任教育次長、國務院參議,民國後後任北京古學院文學研究員。
吳闓生(1878-1949年)
學界稱為北江先生。清末民初學者、詩人、政治人物,為清末桐城派名家吳汝綸之子。吳闓生早年留學日本。清朝末年歸國後歷任教育次長、國務院參議,民國後後任北京古學院文學研究員。
目錄
一、 古文範提要
二、 中華國學叢書序
三、 桐城吳氏國學秘笈序
四、 古文範序
五、 古文範後序
六、 上篇 以莊生史公為主而漢以前諸家附之
(一) 莊子四篇又十三節
(二) 韓非子十五篇
(三) 屈原一篇
(四) 戰國策六篇
(五) 蘇代一篇
(六) 樂毅一篇
(七) 信陵君一篇
(八) 魯仲連一篇
(九) 李斯一篇
(十) 漢文帝一篇
(十一) 淮南小山一篇
(十二) 賈生二篇
(十三) 司馬子長十九篇
(十四) 楊子幼一篇
(十五) 楊子雲一篇
(十六) 漢光武帝一篇
(十七) 班孟堅一篇
(十八) 諸葛孔明一篇
(十九) 曹子建一篇
※凡周秦漢魏之文都六十一篇十三節為上編
七、 下編 以韓文公為主而自唐以來附之多錄荊公者入韓之梯徑也
(一) 韓退之十八篇
(二) 柳子厚二篇
(三) 歐陽永叔二篇
(四) 王介甫十篇
(五) 曾子固二篇
(六) 蘇明允一篇
(七) 蘇子瞻一篇
(八) 姚姬傳二篇
(九) 梅柏言一篇
(十) 曾滌生三篇
※凡唐宋及清文都四十二篇為下編
二、 中華國學叢書序
三、 桐城吳氏國學秘笈序
四、 古文範序
五、 古文範後序
六、 上篇 以莊生史公為主而漢以前諸家附之
(一) 莊子四篇又十三節
(二) 韓非子十五篇
(三) 屈原一篇
(四) 戰國策六篇
(五) 蘇代一篇
(六) 樂毅一篇
(七) 信陵君一篇
(八) 魯仲連一篇
(九) 李斯一篇
(十) 漢文帝一篇
(十一) 淮南小山一篇
(十二) 賈生二篇
(十三) 司馬子長十九篇
(十四) 楊子幼一篇
(十五) 楊子雲一篇
(十六) 漢光武帝一篇
(十七) 班孟堅一篇
(十八) 諸葛孔明一篇
(十九) 曹子建一篇
※凡周秦漢魏之文都六十一篇十三節為上編
七、 下編 以韓文公為主而自唐以來附之多錄荊公者入韓之梯徑也
(一) 韓退之十八篇
(二) 柳子厚二篇
(三) 歐陽永叔二篇
(四) 王介甫十篇
(五) 曾子固二篇
(六) 蘇明允一篇
(七) 蘇子瞻一篇
(八) 姚姬傳二篇
(九) 梅柏言一篇
(十) 曾滌生三篇
※凡唐宋及清文都四十二篇為下編
序
序
負一代之盛名寧無一當於大雅得大賢之陶冶必有獨得之精微而退之所謂醕乎醕者此皆不足以同日語醕乎醕者古迄今不數人而一人之所為其詣極者亦不數數見也故曰代不數人人不數篇餘則或大醕而小疵或小醕而大疵者皆不足與於此矣然文章有專到之功末學淺識無釐判之智則正路莫由迷塗不返臧穀亡羊學與不學何異所以資大賢之筆削以大合於道也吾師之選文範也自周秦以迄有清都七代三十有一家為文越不過百首自莊生韓非子長退之介甫外餘所錄者止一二篇而已何其寡也然豈謂古今之箸作盡乎是而已哉孔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蓋學之為道由約而之博由博而返乎約斯為善學矣古之選文者如文粹文鑑之屬可謂博矣然不知所折中如關鍵軌範之類可謂約矣殊有所未備也至於姚氏類纂曾氏雜鈔而後斯文之體因以大備浩博之觀乃至是而無憾然欲約之而取其精吾知其難也夫學者不博則吾以窮千古盛衰之變不約則無以極一心宥密之微吾師之教人一以姚曾二家為主未嘗與之立異也雖然所由以躋乎二家之域者必有階焉則今之所選者是己學者由是選而精之以氾濫乎百家以進窺乎二氏之所得抉其指歸揔其大要優柔饜飫以返乎吾躬有終身求之而不能盡者蓋其始也必藉是編以階進而其既也窮微造極而仍不外乎是焉然後知吾師知所擇有至當而不可易者夫固與姚氏曾氏相諾於一堂而勰然其無少閒也夫又烏有多寡之見存乎其閒哉世有深識劬學之士取是編而潛玩之庶不以鄙言為荒渺之論乎同門張心泉慶開李秉威鉞倡議重刊此書培新襄成之而記其原委如此丁卯元月門人武強賀培新謹序
負一代之盛名寧無一當於大雅得大賢之陶冶必有獨得之精微而退之所謂醕乎醕者此皆不足以同日語醕乎醕者古迄今不數人而一人之所為其詣極者亦不數數見也故曰代不數人人不數篇餘則或大醕而小疵或小醕而大疵者皆不足與於此矣然文章有專到之功末學淺識無釐判之智則正路莫由迷塗不返臧穀亡羊學與不學何異所以資大賢之筆削以大合於道也吾師之選文範也自周秦以迄有清都七代三十有一家為文越不過百首自莊生韓非子長退之介甫外餘所錄者止一二篇而已何其寡也然豈謂古今之箸作盡乎是而已哉孔子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蓋學之為道由約而之博由博而返乎約斯為善學矣古之選文者如文粹文鑑之屬可謂博矣然不知所折中如關鍵軌範之類可謂約矣殊有所未備也至於姚氏類纂曾氏雜鈔而後斯文之體因以大備浩博之觀乃至是而無憾然欲約之而取其精吾知其難也夫學者不博則吾以窮千古盛衰之變不約則無以極一心宥密之微吾師之教人一以姚曾二家為主未嘗與之立異也雖然所由以躋乎二家之域者必有階焉則今之所選者是己學者由是選而精之以氾濫乎百家以進窺乎二氏之所得抉其指歸揔其大要優柔饜飫以返乎吾躬有終身求之而不能盡者蓋其始也必藉是編以階進而其既也窮微造極而仍不外乎是焉然後知吾師知所擇有至當而不可易者夫固與姚氏曾氏相諾於一堂而勰然其無少閒也夫又烏有多寡之見存乎其閒哉世有深識劬學之士取是編而潛玩之庶不以鄙言為荒渺之論乎同門張心泉慶開李秉威鉞倡議重刊此書培新襄成之而記其原委如此丁卯元月門人武強賀培新謹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2折$277
-
新書79折$356
-
新書79折$356
-
新書85折$383
-
新書9折$405
-
新書9折$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