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之旅:一場照見內心探索性靈的旅程

拉達克之旅:一場照見內心探索性靈的旅程
定價:480
NT $ 319 ~ 474
  • 作者:安德魯‧哈維
  • 原文作者:Andrew Harvey
  • 譯者:趙惠群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20-03-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509091
  • ISBN13:9789865509095
  • 裝訂:平裝 / 352頁 / 21 x 14.8 x 2.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內容簡介

 旅程本身,就是一種啟蒙的儀式!

 「從第一天到達此地,我就感覺到什麼事都得留點機會,
在這個國度裡,我必須平靜,同時讓自己保持空白。」

拉達克,充溢著一種沉靜,
令人驚嘆!
是那種持續百萬年,由雪、岩石與水,
及其中所有聲音和動作所構成的沉靜。

       一九七O年代初期,在牛津大學就讀的安德魯‧哈維即對佛教開始產生興趣。當時,安德魯的生活正陷入一團混亂與挫折,幸而佛教的哲理讓他找到一種思維方式,它冷靜徹底地解析欲望,引導他洞見生活中一切自我的膨脹,也帶給他強烈且踏實的寧靜。這樣的體驗在在讓安德魯心生嚮往。

    之後,為了追求各種形式的佛學,他遊走印度境內及周邊多處佛教聖地,如斯里蘭卡、尼泊爾、沙那斯、阿旃陀……

    就在一九八O年,他造訪斯里蘭卡,與德國老畫家阿難陀的一席對話:

     「你天生懷舊嗎?」

     「不是。」

     「我現在一無所有,甚至連一本書也沒有,但我從來沒有這麼快樂過。」

     接著,他問安德魯對佛教了解多少。

     「我讀了很多東西。不過那算知識嗎?」

     「不,那只是一種開始。」

     「什麼開始呢?」

     「這要我怎麼說呢?當你準備好了,它就會發生。但你必須不斷地耐著性子,等著它發生。你必須學習、冥想和旅行,儘可能地去旅行……」

      去拉達克吧!你一定要看看、體驗一下西藏世界中僅存的一部分。

       這席對話,為安德魯開啓了拉達克之旅的起頭。

       拉達克,一年幾乎有一半時間被白雪覆蓋,與世隔絕。初次造訪的安德魯,對拉達克的感受是一種對「寧靜」的震撼:「是那些岩石幻境之前的寧靜;那些由紅、黃褐和紫色岩石所構成的巨大風之殿堂;那些歷經數千年風雪、超乎想像與造型神奇的岩石,讓人不敢相信雙眼所見;那種寧靜令人嘆為觀止,也令人詫異!」那種「沉靜」是累聚了百萬年的雪、岩石與水所生成,它漲滿了能量,是拉達克最澄澈的特質,它讓所有的事物回歸本性。

     對於安德魯來說,拉達克的所有事物背後似乎都蘊藏著無限,一景一物無不佛理哲思存乎其中。就像這裡處處可見的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舍利塔,它們散布在山間小徑、通往僧院的長坡上、河畔邊,或是在某個小村子入口,不論你走到哪兒,舍利塔的不同塔層總會讓你記得它們蘊含的真諦;每個部分各自代表不同的真理、某一尊神佛,或是某種無我的境界。它代表了一種完整的哲理、一種純明的教義。……

      在拉達克,安德魯與各色各樣的人交談對話:一位每年都要到拉達克作研究的紐約心理學家漢斯、開朗熱情的當地朋友汪祖克、原是轉世活佛後來還俗的僧侶詹陽,還有充滿智慧的仁波切……每次的對話,都是一道通往真相的了悟。

        這是一趟洞見本性、探索性靈的旅程,從虛無到實相,從混沌到清明,而你必須以”寧靜、謙虛去認識這處心與靈的原鄉──拉達克。

◆拉達克:是唯一看得到西藏原貌的地方。
◆拉達克:全印度最高、最偏遠、人口最稀少的地區,晝熱夜寒。每年的十一月到次年五月,那裡會被白雪覆蓋,而且與世隔絕。
◆拉達克:是一個認知真相的通道。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德魯‧哈維Andrew Harvey
一九五二年生於印度康巴托(Coimbatore),先後在謝爾邦學院(Sherborne School)和牛津的愛克希特學院(Exeter College)接受教育。自一九七三年起,擔任牛津全靈學院(All Souls College)莎士比亞研究學者,大多數的歲月投身在美國教書、在英國寫作、在印度旅行。
安德魯‧哈維出版過七本詩集:《冬季的稻草人》(Winter Scarecrow)、《面具與臉孔》(Mask and Face)、《見證》(Evidence)、《效忠托克蘭》(Homage to Toukaram) 、《古羅馬費比奧詩歌》(The Fabius Poem)、《正圓》(A Full Circle)、《沒帽子、沒鑽石、也沒愛人》(No Hat, No Diamond, No Honey)。他和安妮‧本寧頓(Anne Pennington)合譯有《馬其頓之歌》(Macedonian Songs)、《康內基詩選集》(Blazhe Konesky) 、《金蘋果》(The Golden Apple)。其小說作品:《最後一面鏡子》(One Last Millor)、《燃燒的房子》(Burning House)與《織蛛網》(The Web)。


譯者簡介

趙惠群
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系畢業。曾任職雜誌及報社記者、主編,《聯合報》綜藝新聞中心主編。著作有《聽魚說話》。譯作:《火車大旅行》之〈從聖彼得堡到塔什干〉等。

 

目錄

推薦序  生生流轉:拉達克無盡之旅 /吳繼文

 第一章  啟程
拉達克「是」一個高山通道之鄉,對我來說,我對拉達克及其子民的體驗,是一種通道,一種進入認知真相的通道。

 第二章  發現之旅
佛教教喻我們凡事都是稍縱即逝,都是一種發自他人或自身的平靜超然。我們被教喻不要過於嚴苛地對待自我,並且要相信存在苦難中幾乎沒有完整的真理,真正的智慧就是歡樂。真正的智慧就是喜悅。真正的智慧就是經常以平和的姿態與萬物並存的佛陀。

 第三章  拜見仁波切
仁波切為你做的只是讓你展開你的旅程,或者說是協助你開始,你只是在旅程的起頭,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

 

生生流轉:拉達克無盡之旅         吳繼文

 拉達克

拉達克位於喀什米爾東境,和西藏的阿里地區(羌塘高原)接壤,是地球上有數的高峻而險惡之所,古來一直是藏族繁衍生息的土地,在歷史、文化、宗教和貿易上與內地西藏也一直保持密切關係。九世紀中朗達瑪滅佛,吐蕃大亂,王室的一支逃往阿里,建立了小王朝,統治芒玉(即拉達克)、象雄(古格)和布讓三個地區。後來西藏佛教的復興,即有賴阿里王禮聘阿底峽尊者由印度入藏傳法。這是十一世紀的事。

公元一六三○年(明崇禎三年)芒玉王滅古格王國,掩有阿里全境並統治了半世紀之久;直到清康熙年間,達賴五世掌握西藏政權,與不丹噶舉(白教)法王開戰,拉達克因信奉白教而站在噶舉法王一邊,最後藏軍攻入阿里,並佔領拉達克首府列城。拉達克與清政權講和,願意歸達賴喇嘛管轄,並逐年納貢。一八四六年英國併吞查謨喀什米爾,與清政權重新畫界,把拉達克納入喀什米爾境內。儘管拉達克在政治上已經被畫出西藏領地之外,然而在拉薩政府對周邊各國採取嚴厲鎖國政策時,拉達克仍舊可以例外,自由往來,可見其淵源之深厚。

由於地勢的封閉和交通的不便,即使到了近代,拉達克仍以極為緩慢的速度變化著,相對於外界的沸沸湯湯,拉達克毋寧近於停滯,因而得以保留其大部分的原貌,包括她的「西藏性」,包括純正的印度佛教晚期傳統。當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陷入近半世紀的冷戰狀態,西藏成為中國禁臠,外人再度不得其門而入,對於尋求神秘香巴拉樂園淨土的世人而言,拉達克乃成為西藏鄉愁的替代。

本書作者,以及書中出現的許多過客而言,幾乎都是帶著朝聖的心情前往拉達克巡禮,也各自完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通過儀式:發現自身的恐懼同時也尋獲自身內在的神聖。本書難得之處,在於作者能夠坦白將自己到了拉達克之後的心識變化和盤托出,放下牛津詩人的矜持與身段,因此讓我們同時目睹有著無限可能的、活潑潑的生命及其奇蹟,至於準確的意象、生動的描寫猶其餘事。一方面它並沒有我們原先期待的、狹義的遊歷和冒險,裡面的許多人物、對話甚至教人懷疑其存在的真實性,然而它所帶給我們的視野,又豈是一般遊記能及!

 藏傳佛教

在傳播品質嚴重不良的當今之世,為人誤解最深的事事物物之中,「密宗(密教)」是其中之一。在無數咒語、繁複儀軌的烘托下,密教行者甚至不諱言神通,不避求當世之利益,於是即使連嚴謹的宗教研究者都會將密教形容成「墮落的宗教」。然而數世紀來普傳西藏、蒙古、中國、日本,如今則在歐美、台灣一世風靡的宗教體系,能夠只用「墮落」兩字清算了事嗎?我既無能力、這篇文章也無此意願詳細闡發密教的核心題旨,在此謹願引用一個提綱挈領的說法,提供各位一個可能的視角。金岡秀友在《密教的哲學》中開宗明義:

 放眼人心的深淵,並於其中成就個我(小宇宙)與全體(大宇宙)之間神秘的聯繫合一;起始於真確的洞察(正知見),進而建立的一種全面性的謹嚴實踐與儀禮的體系,是謂密教。(括號中文字為筆者所加)

相對於上座部(小乘)、大眾部(大乘)佛教對物質的、物理的現實世界帶著否定(非實有/空/無自性)的態度,晚期佛教/密教則傾向於肯定(在空性的基礎上):我們所見、所感的事事物物,不分美醜善惡皆是終極真理的體現/象徵,與永恆實相無二無別,通過對這一切事物的辯證的認識,可以讓我們趨近/體驗/實證絕對世界的終極真理。

這是一種以「佛的觀點」來理解我們自身以及身處的世界,弔詭的是,相對於佛我們多半是「凡夫」,讓凡夫持有佛的觀點卻去行凡夫之事,稍有差池即是墮落,因為一切放縱任性皆有藉口,所有耽溺執著皆可辯解。

也許不是墮落的宗教,而是宗教者的墮落。 還有兩個不大不小的誤解:

藏傳佛教=密教

藏傳佛教僧侶=喇嘛

其實大謬不然。今日藏傳佛教的主流是達賴、班禪喇嘛系統的格魯派,格魯派的教育體制中所傳授的率皆顯教科目,如因明學、般若學、中觀學、律學和俱舍學,直到修學期滿獲得格西(博士)學位(約需三十個年頭)之後,始有資格進入密教扎倉(學院)或密教寺院修密;至於喇嘛,其意思是轉指傳授佛法給出家眾的上師、善知識。所以說並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一出家就可以叫喇嘛,就成為一個密教行者。

 另外一個誤解

由於我多年前的一次短暫的西藏之旅,加上對佛法、藏傳佛教粗淺的涉獵,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糊裡糊塗就被當作所謂西藏專家;這就好像一個偶爾喜歡仰望星空的人,卻被當作天文物理學家一樣,豈止心虛。

然而也意外地展開另一個面向:朋友或朋友的朋友會找我商量規畫西藏之旅的行程,會順便為我購買西藏相關的讀物;不時的,為藏傳佛教的出版物撰寫書評,為出版社翻譯西藏旅行的書籍,甚至要承乏這本書——稍稍沾著了西藏的邊——的導讀工作。

於是,這一切彷彿成了我西藏之旅的延續;或者說我的西藏之旅並未結束。


 

國外讚譽

*本書是一段在遙遠異鄉的旅行故事,因作者安德魯‧哈維傑出的寫作技巧和明澈的體悟,使得這個令人欣喜的故事成就的不只是一本旅遊書。它是一本相當特別的作品,書中講述的傳奇,直接把不可思義與平淡無奇、神聖與可笑的事物家以調和。
──《華盛頓郵報:書的世界》

*哈維的故事足堪與彼得‧馬修森(Peter Matthiessen)的《雪豹》(Snow Leopard)、費爾德(Rick Field)的《湖畔的天鵝是怎麼來的》(How the Swans Came to the Lake)並駕齊驅,是西方人體驗西藏性靈生活的書中最好的一本
──《新時代》(New Age Journal)

*另一種生活的不凡呼喚。
──彼得‧阿克羅伊德(Peter Ackroyd)

*極富娛樂性,優異的旅遊書,同時也是性靈自傳中令人悸動的篇章。
──大衛‧米契爾(David Mitchell)

*一本令人喜愛的旅遊書──是旅行本身的最佳見證。
──尼可拉斯‧瓦拉斯頓(Nicholas Wollaston)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319
  2. 新書
    67
    $323
  3. 電子書
    7
    $336
  4. 電子書
    7
    $336
  5. 新書
    79
    $379
  6. 新書
    79
    $379
  7. 新書
    79
    $379
  8. 新書
    79
    $379
  9. 新書
    79
    $380
  10. 新書
    85
    $408
  11. 二手書
    85
    $410
  12. 新書
    9
    $432
  13. 新書
    99
    $474
  14. 新書
    99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