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華德福家長的信

寫給華德福家長的信
定價:1080
NT $ 735 ~ 972
  • 作者:張宜玲
  • 出版社:海聲文化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1-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308546
  • ISBN13:9789869308540
  • 裝訂:平裝 / 657頁 / 16 x 23 x 4.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實驗教育在近五年蓬勃發展,不但熱門期刊以「大爆發」來形容家長積極尋求教育選擇的動能,其中華德福教育當屬最為蓬勃發展的教育理念。舉凡公校轉型、公辦民營或者私人辦學與家庭式自學,這些星羅棋布地分布在各地的小型教育工程,都能看到教育者對教育的投入,以及緊密的家校合作。

  在號稱沒有課本、教師以自己的奮鬥作為示範、家長潛心回顧生命史並與孩子共學,這已經不再是只培養學科能力的菁英教育,而是一所培育眾神的學校,也是親師生共同意識進化的「人生學校」。

  《寫給華德福家長的信》收錄了一百零八封信,呈現出華德福教育辦學者參與2005年創校以來,超過5100天在華德福教育現場的印記。除了見證海聲創校十四年的心路歷程,同時也鏡射了華德福教育運動在臺灣教育現場努力「接地氣」的身形。

  寫信的筆者,以教育者的視角,真誠地揭露在現場中的自己和家長孩子所面臨的每個學習時刻,包含了在辦學道路上所經歷的風雨與艱辛;也包含了看見孩子跨越發展障礙時的喜悅與感動;更因這一群家長的主動、自發、吃苦當吃補的精神而深感動容。這一路走來,經歷過的歡笑與淚水、失去與獲得、責任與承擔,在回首時驀然發現,這些自己與他人命運交織與相遇的故事,也為我們指明了靈魂回家的方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宜玲


  1960年,在嘉義市民族國小的教職員宿舍誕生。一個愛笑、愛哭、愛唱歌跳舞、愛講故事的大人,她也是一個喜歡孩子,喜歡追逐夢想的大孩子。現在她在思索:如何走回星星的旅程?

  現職
  財團法人海聲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臺灣華德福教育運動聯盟理事長
  臺灣人智學有機農業推廣協會理事
  臺灣利仁教育基金會董事
  臺中市海聲華德福教育學會理事長
  臺中市海聲華德福教育機構負責人
  問心臺灣研討會總召集人

  學歷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所博士
  英國University of Reading,教育組織管理與計畫系碩士
  英國Emerson College,人智學基礎哲學課程,包括生命史、傳記研究、藝術治療、華德福教育、歌德觀察與研究等課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學士

  經歷
  美和技術學院幼保系助理教授
  美和技術學院附設托兒所長(兼)
  臺灣華德福師資訓練講師
  臺中市人智哲學發展學會顧問
  南區華德福教育召集人
  高雄市婦女新知顧問
  國小教師,高中輔導室主任
  婦女社工及社會運動
  海聲華德福教育實驗計畫主持人

  著作
  《幼兒文學─追尋幼兒文學的趣味》(2004)
  《捉迷藏》(2016)
  《捉迷藏.Hide and Seek》中英對照版(2017)
  《走回星星的旅程.宜玲詩語》卷一、卷二(2017)
  《寫給華德福家長的信》卷一、卷二、卷三(2018)
  《問心十年的回看與追尋》(2019)總策劃、合著
 

目錄

卷一、時間會完成我們
自 序 / 推 薦 序
第一封信 時間會完成我們
第二封信 時間完成我們甚麼?
第三封信 霪雨霏霏.連月不開
第四封信 叩心齋
第五封信 無可比擬的觀察家
第六封信 我們準備好了嗎?
第七封信 協力造校的工作圖像
第八封信 如何睡著以及如何的甦醒
第九封信 一起工作的美好
第十封信 世界性的華德福運動
第十一封信 平凡家居之中的「生命之學」
第十二封信 華德福老師的神聖任務
第十三封信 植物和色彩的魔術
第十四封信 小小的悲嘆
第十五封信 關關難過關關過
第十六封信 深情感謝.真誠告別
第十七封信 登上夢想的山
第十八封信 海聲
第十九封信 創造感動的教育現場
第二十封信 一顆種子的奇蹟─向大地學習
第二十一封信 等待風起
第二十二封信 讓壯行成就腳踏實地
第二十三封信 放手與相信
第二十四封信 孩子的近側發展區ZPD
第二十五封信 地球的禱告
第二十六封信 從我到我們
第二十七封信 點亮你的靈魂
第二十八封信 魔法啊!魔法!
第二十九封信 幽默的智慧
第三十封信 無形的非禮物
第三十一封信 重新定義童年
第三十二封信 慢的教育?
第三十三封信 聖誕夜
第三十四封信 每日靜思
第三十五封信 外公上山
第三十六封信 幸福的希望工程
參考書目
 
卷二、將我心換你
自 序 / 推 薦 序
第三十七封信 將我心換你心
第三十八封信 尋覓內在之光
第三十九封信 最好的,也是最壞的時代
第四十封信 「簡化」守則
第四十一封信 生命的逝去與蛻變
第四十二封信 日本的軟實力(Soft Power)
第四十三封信 一切知識始於好奇
第四十四封信 孩子的遊戲
第四十五封信 遊戲與競爭力
第四十六封信 追逐與躲藏
第四十七封信 老鷹捉小雞
第四十八封信 人生無處不離開
第四十九封信 尊重的平等心
第五十封信 吃苦的必要
第五十一封信 掃除道
第五十二封信 坦然面對錯誤
第五十三封信 誠實的勇氣
第五十四封信 給十五歲的自己
第五十五封信 跨越之旅
第五十六封信 離別圓舞曲
第五十七封信 分離焦慮
第五十八封信 BD農法
第五十九封信 植物與土地
第六十封信 界限和處罰有何不同?
第六十一封信 少即是多的哲學
第六十二封信 創造平靜
第六十三封信 愛的力量
第六十四封信 主動回應界限
第六十五封信 人生是一場愛的馬拉松
第六十六封信 施作液肥
第六十七封信 九歲之關
第六十八封信 感恩之門
第六十九封信 我被愛,因為我是我
第七十封信 陰影
第七十一封信 影子
參考書目
 
卷三、失落的藝術
自 序 / 推 薦 序
第七十二封信 故事的呼喚
第七十三封信 給彩虹橋上孩子的見面禮
第七十四封信 奶奶的時鐘
第七十五封信 時間的藝術
第七十六封信 引發動機,催化熱情和渴望
第七十七封信 一朵綻放的花
第七十八封信 失落是一種生命的藝術
第七十九封信 永恆的意義
第八十封信 活在當下
第八十一封信 熱情幸福的野孩子
第八十二封信 一顆種子掉落泥土裡
第八十三封信 旅行的故事
第八十四封信 守著陽光守著你
第八十五封信 詩人這行業
第八十六封信 星星、月亮、太陽
第八十七封信 與詩共舞
第八十八封信 行走的學習
第八十九封信 靈魂的相遇
第九十封信 特別的修行
第九十一封信 心流的經驗
第九十二封信 七個人生的問答題
第九十四封信 好月亮
第九十五封信 秋日跑步隨想
第九十六封信 跟大自然的連結
第九十七封信 春祈秋報
第九十八封信 自己的心跳與宇宙的脈動
第九十九封信 回顧對學習的重要
第一百封信 生病是一種禮物
第一百零一封信 遊戲的能力
第一百零二封信 青春期的探問
第一百零三封信 小樅樹
第一百零四封信 歲末感言
第一百零五封信 我們早已約定
第一百零六封信 感動我的二部電影
第一百零七封信 光的禮物
第一百零八封信 想要超越得先面對限制
參考書目
 



衷心感謝

張宜玲/作者


  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衝突的時刻一定是學習的時刻。只有懷疑會消磨人、打擊人,只有恐懼讓人卻步,只有憎恨讓人受傷。

  我相信:時間會完成我們。

  有一天,坐車經過,我看見了四年級時的鈞凱他們在跟老師玩「捉迷藏」,有些孩子躲到墳場、有些孩子到了樹上或奔竄到交通流量大的中港路上的場景……,驀然回首,孩子仍在身邊,只是「轉」大人了。他跟我說:「當時的玩伴,如今大都天涯海角了。」但我們的記憶猶新,孩子們像在玩「捉」迷藏,老師們「追」小孩的場景歷歷在目……。

  這些信,都是當年,那些事、那些孩子教會我們的事:這是十年辦學的現場紀錄,每一篇都得面對真實內在的衝突與挑戰;每一篇都是跟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做辯證;每一篇都是跟命運共同體的家長,進行匯談深度對話與溝通,每一刻都是「應然」與「實然」的對話。

  同理心好難

  曾經好些輾轉難眠的夜晚,想著不能解決的問題,想著經歷困難的孩子,翻來覆去只能祈禱上天:請賜給我能洞見孩子的靈魂的心、請讓我感受孩子的感受、請讓我的心換成他的心。神奇地,祈禱的那個晚上,我夢到這個孩子,他外型沒變,卻變成我的心,而我卻變成他的靈魂,我開始感受到對方心魂的痛,一直到我哭醒起來,仍哽咽不止。那當下,我懂了,原來在經歷困難的孩子是非理性地,他是無法以言語描述他的痛,除非我們能同理。

  這書的另一標題:將我心換你心,是基於這個動機。孩子是我們真正的老師,是他們教會我同理心。

  失落的藝術

  Steiner在《童年的王國》一書中說過:「一個老師教什麼,怎麼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你是誰。」孩子要學的不只是知識之學,我們只能教「我是誰」,教育給我們的使命不只是教材教法,而應是「生活之學、生命之學」。

  為什麼我們只能教「我是誰」?因為這個「我是誰」包含了我的人格、價值觀,我的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些的林林總總都會因與同事、家長、孩子互動時自然引發或碰撞出來,無從躲藏。孩子是我們的老師,如果他們的困難挑戰到我的難處,我需自忖:孩子在求救什麼?困惱什麼?或匱乏什麼?我這一刻能給予什麼?

  失落的藝術,是教學現場上每天都得要處理面對的大小S。(請參見第72、78封信)。大S,就是大的存在狀態(Big Situation):它是指「生命重大事件」或「意外事故」發生時,它的突如其來會強迫我們去面對我們不願面對的狀態。在本書第三冊將反覆提及。比如說:學校養的小貓們忽然遭逢意外死亡;學校遷校;配偶的失業或與之離婚。

  小S,即小小的存在狀態(Situations),它也許是我們每天例行的日常生活,比如:爸爸、媽媽、孩子們之間的衝突;找不到停車位;孩子食慾不好;孩子遊戲的笑聲與被撞倒的哭聲;有人在英文課聊天不學習,讓老師哭了;牙痛看牙醫;孩子在沙坑挖土、築城堡,像是時間都靜止般。相反地,大S發生的事往往都不是我們預期的秩序或結果。如果我們想要打破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的三角循環,就是對自己的每一念頭與想法覺察,並負責任。沒有人、沒有任何一件事會操縱你的喜、怒、哀、樂,只有你自己。如《心靈能量》一書中所提醒:生命中的事件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反應,如何反應決定了轉化的可能性。

  當大、小S的事件發生時,身為老師的我,不能防衛也不能退縮,我們只能向內求,向深處走,唯有這樣走下去,我們才能將孩子包容進來,才能將自心的心靈展開、撐大。

  「痛苦覺即是生命覺」這是華德福老師們的口頭禪,我們大人示範如何面對失落的藝術,那是我們教孩子「我是誰」,我如何反應,我如何哭和笑,那是Steiner所謂的「你教什麼並不重要,而只能教我是誰。」

  感謝孩子將我們的命運連在一起,感謝親愛的爸爸、媽媽,若沒有你們穿透的意志力、愛與信任,就無法成就華德福教育運動的奇蹟。

推薦序

蕭語謙


  「教育究竟是什麼?」一個無法明確給出定義的疑問,然而在蘇格拉底時代就已存在「教育」這樣的字眼,當時指的是「產婆接生時的神聖行為」,也就是說:接引出每一個人內在可能性的技術,即為「教育」。現今,這樣的意義已經蕩然無存。

  1910年代─那是個人類遭遇最悲慘的年代,1914年開打的第一次世界大戰,造就了預想外的戰爭長期化,結果使得不論是同盟國或是聯合國兩方都有大量的死傷產生,1910年代,人類開始對未來產生了極度的不安及徬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Rudolf Steiner認為「對於社會問題的誤解才是造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元兇」,這樣的信念,開始了他以思想家的身分提出一系列解決社會根本問題的理論,有名的社會組織三元性就是從這樣的危機意識中產生。Steiner提出社會有機體是將「精神生活」、「法治生活」及「經濟生活」三分節化,這是唯一可以將人類從荒廢及破滅的困境中救贖的方法。亦即,文化及精神的領域必須要擁有絕對的自由,法治及政治的領域要基於平等的原理,經濟則要在博愛的支持下活動,這三者間絕對無法互相干涉,並且要保持個體的獨立,朝著社會組織三元性的推動,並為了要建立能培育未來社會需要的,自由精神「人類」的基盤。Steiner開始重視到教育的問題。例如:他在1922年Oxford的連續演講中,一開頭就明白地提到:「社會問題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問題。」(參閱GA305),Steiner就是基於此而展開他多樣的社會運動,1919年9月7日終於在菸草工廠經理依米爾.默特(Emil Molt)的邀約下,華德福學校正式成立。
 
  歷經了99年華德福教育的推廣及散播,到現在仍有人對於華德福學校是一所夢幻又能讓孩子每天開心玩樂的錯誤認知,甚至有些人更是認為:「華德福學校是為了保護孩子,遠離現代病態社會而所成立的一個沉溺在夢想、遠離現實世界的學校。」Steiner於1921年6月18日在第一所華德福學校開學典禮的演講中提到:「如果認為學習是像玩樂般可以開心地完成的話,那是天大的錯誤。」他提到:「學習是困難的,但孩子勢必要能夠跨越,這樣才能在將來,成為一位有益於社會的人。」(參閱GA298),華德福學校為什麼不只是給予孩子們看得見的物質知識,還不斷強調孩子的內在要能對於看不見的世界有所省悟?

  這些都不是為了要讓孩子逃避現在的物質世界,而是為了能夠引領出孩子內心存在的神性之愛所做的導引。可以說,唯有精神及心魂被正確培育的人,才能在將來社會中做有利於其他人的事。華德福學校最原始根本的目的,不是要教養出一位無法適應現實的夢想家,而是要引導出孩子內藏的力量,成為能為社會謀事、有能力並利於他者的人。

  翻閱一篇篇宜玲校長寫給海聲家長的信件,多年的紀錄,實則是人智學運動和華德福教育珍貴的足跡。一封封信件裡蘊藏著兩年多來校長和家長們的淚與汗,苦口婆心地叮嚀、不厭其煩地解釋,甚至以故事、以譬喻為家長們尋覓自我,並在這些過程中的困苦扶持。讀著、讀著,我不禁羨慕起海聲的家長們,能有一位如此出色的帶領者站在前方。更讚嘆,宜玲校長和家長團隊們願意將這些信件公開,使得不管是誰(華德福家長、非華德福家長)都能在這些文字中, 找到一條清晰的指標。

  比起其他東西,有些語言、文字更能成為人生裡的燈塔;即使空無一物,每一個人都能在存在的最深處,以語言或是文字的力量來支持其他的人,通過一些語言文字可能讓我們安心、充滿勇氣,甚至找到生命的方向,宜玲校長的信就是這種「文字的禮物」,不參雜搗動人心的文字,在現今處處充斥著煽情、扭曲的文字現象中,散發著透明、睿智的光采,越是細細咀嚼越是深深地滋養到啟信者的內在。

  閱畢,我不禁開始期待宜玲校長的第109封信……

  蕭語謙,作家、生活家、生命存在者和一位溫暖的母親。她與先生人在日本北海道實行生機互動農法,著有《北緯43.5度,心的國度》。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8
    $735
  2. 新書
    79
    $853
  3. 新書
    85
    $918
  4. 新書
    9
    $972
  5. 新書
    9
    $972
  6. 新書
    9
    $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