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這檔事

瑜伽這檔事
定價:330
NT $ 261 ~ 290
  • 作者:張以昕
  • 原文作者:Phoebe Chang
  • 出版社:有鹿文化
  • 出版日期:2020-02-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818870
  • ISBN13:9789869818872
  • 裝訂: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離開瑜伽墊之後,真正的練習才正要開始!
從未有標準的姿勢,你就是最恰當的存在!

  台灣第一本以散文書寫瑜伽
  瑜伽作家張以昕,從憂鬱深谷走到正向靜心
  探索自我的平衡之力,勇敢面對生命的曲折


  當我們談到瑜伽,想到的通常是一群人在墊子上拚命彎折身體,或是把它當成運動來操練。然而瑜伽不只是身體的練習,也是「調息」與「調心」,達成內外在的穩定和諧。作者張以昕從學生時代即持續學習瑜伽多年,並在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後,毅然接受嚴謹紮實的瑜伽教學專業訓練,展開分享瑜伽的旅程,多次前往印度Kaivalyadhama Yoga Institute及Swami Rama Sadhaka Grama進修、旅行。

  《瑜伽這檔事》從自身的練習、生活經驗與在瑜伽教室的教/學體悟中出發,以淺顯易懂、生活化的方式,將瑜伽的精神實踐於生活之中,並分享自印度進修、旅行時的種種感觸;即使從未練習過瑜伽的讀者,也能透過本書了解瑜伽的哲學意涵、心靈探索,一同找回「心」家。

  ■ 輯一 瑜伽老師跑跳碰
  因為瑜伽,才能將原本相距甚遠的人事物毫不突兀地連結在一起,而我透過瑜伽教學,穿梭在不同的空間,用心陪伴不同年紀與身分的人們,走一段通往平靜的道路,真是件無比幸福的事。

  ■ 輯二 完美小姐的瑜伽旅程
  瑜伽是減法的練習,在汗流浹背的努力之後,要將好的、壞的都放下,什麼也不帶走。要能做了,也彷彿未曾做過;忙了,也猶如從未忙過,還真是件難事,但這便是瑜伽的練習。

  ■ 輯三 瑜伽這檔事
  第一次來到舊學院,不知怎地感到莫名的熟悉,覺知到深刻的愛與連結……心裡浮現著「來晚了」的慨嘆,但好在終究還是來到這裡,心中既是悲、又是喜。

名家推薦

  小熊老師(林德俊)│熊與貓書房主人,文化社造工作者
  羊憶玫│《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何妤玟│知名藝人、瑜伽老師
  吳鈞堯│作家
  林韋君│知名演員、瑜伽老師
  洪兆懿│中華體智能兒童瑜伽協會會長、YogaZoo兒童瑜伽動物園園長
  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陳玉慧│作家、編劇、導演
  陳芳明│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陳惠齡│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張倩華(錢錢)│插畫家
  ──齊聲推薦

  張以昕把瑜伽視為心靈的修行,活出了韌性,在教學日常裡觀看萬花筒般的世間風景。──小熊老師(熊與貓書房主人,文化社造工作者)

  從個人印度之旅到授課實例分享,展現深刻又扎實的深度與廣度;字句間串起的愛是最暖心的溫度。--羊憶玫(《中華日報》副刊主編)

  本書傳述心法述,關於她與他人,在無限大的瑜伽墊上,最初都是與自己的情話。──吳鈞堯(作家)

  我和Phoebe都想透過《瑜伽這檔事》告訴你:瑜伽練的是心,一顆隨遇而安的心。──林韋君(知名演員、瑜伽老師)

  透過身體的實踐,其實是在貼近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敞開心靈,毫無疑問地去接受自己。──郝譽翔(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教授)

  「酒保」以昕會在你翻開書的瞬間現身,傾聽你提醒你安慰你,然後一起從谷底往上走去。──栗光(《聯合報》繽紛版主編)

  照見了人體理想化的動作之美,也導引出從身心靈各種感覺層面,去體悟他人與自我、運動與冥想、修煉與藝術、身體與靈魂交匯的和諧美。──陳惠齡(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她踏上的瑜伽旅程透過真心分享化為文字,成為一場心靈饗宴的美麗邀請。──陳廷宇(台灣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理事長、公視獨立特派員製作人)

  以昕的文字,像一道光;願大家都能與我一樣,在這道溫暖的光中,被溫柔提醒與療癒。──張倩華/錢錢(插畫家)

  瑜伽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實際運用在生活當中……隨時潛入心的洞穴裡,保持靜默的意念,對自己 的言行、念頭保持覺知,將瑜伽練習延續至一天當中的每時每刻。──張以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以昕(Phoebe Chang)


  一九八五年生,彰化人,現居台北市。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新竹教育大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創作包括散文與小說,曾獲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台灣文學營創作獎等獎項。

  現為全職瑜伽老師。自碩士班二年級開始接觸瑜伽,二○一三年取得美國瑜伽聯盟Yoga Alliance RYT200認證,持續練習及教授瑜伽至今,對象包括成人、兒童、親子及孕婦,並數度赴印度接受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師資訓練、靜默研修。目前任教於台北忻瑜珈Shing Yoga、心悅瑜珈 Chitta Yoga、光點瑜伽Light Yoga、參諦瑜珈Shanti Yoga、台灣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AHYMSIN,Taiwan。著有《愛動女孩瑜珈課》一書。

  業餘文字工作者,現任《聯合報》繽紛版專欄作家。希望透過書寫分享瑜伽生活化的一面,讓一般對瑜伽的認識僅限於體位法的大眾,或者從未練習瑜伽的朋友,也能親近瑜伽之學的智慧,並實踐於日常生活當中。

  Facebook粉絲專頁「瑜珈這檔事 Oh, My yoga」:www.facebook.com/happy.yoga.with.phoebe/

 
 

目錄

推薦序
走出生命的幽谷◎郝譽翔
重拾愛自己的勇氣◎陳廷宇
推薦語
小熊老師(林德俊)、羊憶玫、吳鈞堯、林韋君、栗光、陳惠齡、張倩華
自序 
瑜伽──我的重生之路
 
輯一 瑜伽老師跑跳碰
瑜伽老師的跑課人生
尖叫的孩子
爆走瑜伽
哭泣的老師
初戀瑜伽
男子瑜伽
幸福瑜伽
鏡瑜伽
大休息
 
輯二 完美小姐的瑜伽旅程
傷病瑜伽
完美小姐的瑜伽旅程
放下的修煉
靜默的滋味
享受的藝術
返回家園
再見,恐懼
咒語的力量
平衡的技藝
靜心的力量
 
輯三 瑜伽這檔事
瑞詩凱詩瑜伽之旅
瑜伽食堂
深山中的瑜伽修道院
從印度回來之後
身心靈探索之旅
你所不知的印度瑜伽學院
阿育吠陀之旅
靜默,一個人的旅行
 
附錄 和瑜伽相遇
 

推薦序

走出生命的幽谷


  在教書二十餘年的生涯中,我曾經遇見許多優秀的學生,有的才華洋溢,早成文壇備受矚目的名家,有的則耕耘學術頗深,已是國立大學的教授,不過在如此多的學生之中,以昕卻是最特別、也最讓我引以為傲的一位。

  為什麼這樣說呢?看到以昕亮麗光采的模樣,大概很難相信也才不過十多年前,大學時代的她是如何的蒼白、陰鬱和消沉。那時的我剛到東華大學任教不久,以昕常在她室友的陪伴下,來我的研究室找我。她不消開口,只要一看到她消瘦的身形,茫然空洞的眼神,以及一雙青黑凹陷的眼圈,我就知道她深深為憂鬱症所苦。

  我起初是婉言相勸,卻似乎一點用處也沒有,醫藥治療,亦不見起色。我能夠體會以昕正陷落在一個無光的深淵之中,而那情緒風暴是如此的強大,彷彿任憑誰也無法將她救出。但身為老師的我又能如何呢? 我才剛過而立之年,就連自己的情緒都不太穩定了,更遑論去幫助別人? 最後,我也只能束手無策退到一旁,甚至選擇逃走。

  想來十分慚愧,我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然而我知道在以昕低潮的時刻,她的母親和室友始終堅定地陪在一旁。於是幾年後,我接到以昕的來信,說她的情況已逐漸好轉,開始試著寫作,我很為她感到高興,就這樣斷斷續續聯繫著,轉眼就是匆匆數年,有一回在台北的捷運車廂中巧遇,我睜大了眼睛,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個活潑又美麗的女子,居然就是以昕? 才不過幾年不見,她竟有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蛻變,我追問原因,以昕笑著回答,都是瑜伽的功效,就連困擾多年的失眠,也都一併痊癒了。

  我當時也正為失眠所苦,還考慮是否服藥? 以昕卻正色叮嚀我,千萬不要依賴藥物。「千萬不要依賴藥物。」這句話不就是當年以昕患憂鬱症時,我一再告誡她的嗎? 如今她反餽給我,而我看著她發光發亮的臉龐,過往的陰霾早就一掃而光了,我於是知道在生命的這條道路上,以昕已經做足了功課,甚至超前而可以當我的嚮導。

  後來,我果然拜以昕為師,開始跟她學習瑜伽,遺憾的是我平日因為教書、寫作、家庭三頭燒,常有事而無法規律練習,反倒是每年我帶小孩去美國過暑假時,才真正有餘裕每日上瑜伽。持平而論,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我這輩子上過的瑜伽課中,以昕實在是教得最好,不論是她的聲調或動作,皆有一種舒緩而穩定的規律,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放鬆下來,而把身心全副依托。所以每次上完以昕的課,動作雖不激烈,卻總讓我出了滿身的大汗,尤其是最後的大休息,平常不易入睡有些神經質的我,竟也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進入甜美的沉睡之中。

  如今拿到以昕的《瑜伽這檔事》,我不但一口氣讀完,更心悅誠服相信在人生的修行之路,以昕早已是走在我前方的老師。以昕不僅在談瑜伽養生,更在談如何安定一顆浮動的心,或者應該說,瑜伽乃是身、心、靈三者合而為一,而我們透過身體的實踐,其實是在貼近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敞開心靈,毫無疑問地去接受自己。

  我從前練習瑜伽,總會懊惱自己的筋骨不夠柔軟,無法做出某些姿勢,尤其面對鏡子和別人的肢體相比較,更顯得自己一無是處。然而如今讀了以昕的書,我才恍然大悟這種「自我否定」的心態,才是練瑜伽時最大的障礙,因為「如此充滿恐懼的心理和自我設限,招致了許多障礙和危險,讓道路荊棘滿布,崎嶇難行」。故以昕再三提醒我們,最重要的是放下「念著」,不但要放下「對著悲傷與喜悅的感覺念著」,也要放下「對著呼吸和身體念著」,乃至「對著分雜的想法及思緒念著」,所以「瑜伽是減法的練習」,是「要將好的、壞的都放下」。
好一句「減法的練習」! 以昕不只是在談如何驅動肢體了,更在談如何運用心靈,而這一切「毋須使力」,而是聆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讓「生命自能體現圓滿」。

  更讓我感動的是,《瑜伽這檔事》中以昕花了許多篇幅談親子和兒童瑜珈。

  孩子天性躁動,本是瑜伽教學中最吃力不討好的一塊,然而以昕卻以過來人的經驗,深能體會一個孩子邁向成長之路必經的艱辛,所以她願意以此為職志,不但是在教導孩子,也教導大人如何釋放自己內心各種負面的情緒,然後放下對自我的批判,如此才能用更柔軟、寬容的方式和孩子共處。

  坊間有許多心靈雞湯或親子教養的書籍,但在我看來,大多流於瑣碎的教條或技術,治標不治本。但以昕卻大不然,她的親子教養和人生觀,可以說是直指本心,由內而外,讓身體的實踐和意念的流動合而為一。誠如她書中所說,只要一張小小的瑜伽墊,就可以在嘈雜的水泥叢林之中,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開出一方安身立命的所在。

  所以想來人生的緣分也實在奇妙,我和以昕本來是師生關係,但這十多年來,關於生命的這項功課,以昕卻做得比我多得多,也深刻得多,如今我非常驕傲能夠以她為師,向她學習瑜伽,也學習如何放鬆自我,潛入心靈最靜謐也最愉悅的深處,重新尋回自己的居所。以昕也用她自身的經驗教導了我,讓我徹底相信每一個生命都不應該被否定,更不應該被放棄,即使墜落在最幽深的闇谷,都終有撥雲見日的可能。

◎郝譽翔(作家、台北教育大學語文創作系教授)

推薦序

重拾愛自己的勇氣


  有鹿文化主編彥如寫信邀稿,E-mail 中提及:「這陣子為了新書和以昕密集聯繫,她真的是好溫暖的人。」看到這兒,不禁想到,如果喜馬拉雅瑜珈傳承的上師和老師們知道,肯定相當欣慰。常跟大家分享,傳承其實就是一種「連結」及「存在」,你和宇宙及自己的「連結」,還有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以昕現在成為一個溫暖的存在,就是她在瑜伽旅程中,不斷勇敢面對自己,重拾愛自己勇氣的成果,她的存在成為喜馬拉雅瑜珈傳承最好的體現,也是最美的祝福。

  瑜伽是一場認識自己的旅程。初見以昕,彷彿是森林中的小鹿,天真無邪的眼中有著些許疑懼,對生命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心思細膩讓她能暢筆書寫,卻也需承受許多百轉千折的情緒波動。生命的課題從來都不容易,無論是求學時期的憂鬱症,抑或選擇成為一個專職的瑜伽老師,以昕面對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卻每每能從傷痛中鼓起勇氣,從淚眼婆娑中重拾對生命的愛與信任,回到自己的中心點,回到那份靜定與靜默中,蛻變成今日課堂上大人小孩都喜歡的猴子老師。她踏上的瑜伽旅程透過真心分享化為文字,成為一場心靈饗宴的美麗邀請。

  新書裡,以昕記錄了她踏上瑜伽旅程,成為瑜伽老師的心路歷程與學習感悟,一個一個的小故事中喜怒哀樂交錯,卻是真真實實的人生。她如何面對自己的恐懼,如何誠實覺知自己的情緒,如何從對自己及他人諸多的期待綑綁中慢慢學著放鬆、放下,從一個完美小姐慢慢全然接納自己及生命中的黑與白,對與錯,對許多同樣走在心靈瑜伽路上的朋友來說,這些分享不僅可以照見自己,也可以成為很好的提醒及地圖。一直很佩服以昕多年來堅持分享著親子瑜伽的課程,和孩子分享瑜伽,是奇妙無比的經驗。照顧過孩子的人們都知道,孩子的好奇天真與精力旺盛,常令人在天堂與地獄中來回,在天使與魔鬼的面容中困惑,但多年來她樂此不疲,和孩子們一起哭一起笑,和孩子們一起後彎一起倒立,這份純粹親密的互動,相信也是滋養她生命溫度的重要養分。

  她也分享了許多來自喜馬拉雅瑜伽傳承老師們的智慧與教導,將一個一個來自心靈的召喚傳遞出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生命劇本,然而故事的本質與核心價值都相同,如何了解自己,窺見生命的意義? 如何快樂的生活,同時自在地離去?亙古以來人們不變的追尋,來自喜馬拉雅山的大師們透過許多不同的練習,不同的教導,不同的分享者,提供方法,指出路徑,祈求你的問題得不到解答,而是能夠獲得解決及消融。

  初見以昕,猶記得跟她分享,摯愛的老師斯瓦米•韋達(Swami Veda)在面對自己或回答學生們生命挑戰的難題時,總是笑笑地說:「Relax,放鬆……。」

  放鬆,是最難的練習;放鬆,不只是身體或呼吸的放鬆,而是一個重拾愛自己的勇氣,全然接納自己與他人的悠遊與寬容,也是終於全然信任,臣服,放下,回到宇宙母親懷裡的自在與從容。

◎陳廷宇(台灣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理事長、公視獨立特派員製作人)

自序

瑜伽──我的重生之路


  打從兒時開始,我便是一個喜歡探討哲學問題的小孩:「人為什麼要活著?」「存在是為了什麼?」「我為何出生,為何在這裡?」腦中不時盤桓這些解不開的謎團,而生活的種種不如意更加深了我的疑惑,於是拚命閱讀,希望能透過書本了解生命及這個世界。然而書中的詮釋很難滿足我,因此也開始書寫,將壓抑在內心深處的情感及困境表達出來。在文字中窺探內在世界,落筆的當下,彷彿跟外界重新取得連結,無法言說的思緒愈磨愈清晰,不管有沒有人讀到,都能讓潛匿多時的陰暗死角照見陽光,得以喘息。

  這便是我寫作的起點。大概十歲時,就知道長大後,我會成為一位作家。

  寫作是生命中最要緊的事,就跟呼吸一樣重要。

  年紀稍長,內在衝突的漩渦逐漸擴大,成長的傷痕讓我不斷質疑生命的意義,而後陷入深沉的抑鬱。負笈花蓮求學期間,除了上課之外,足不出戶,不跟任何人打交道,把自己關在宿舍裡不斷寫作,寫累了就讀書,讀累了就睡,沉浸在自己建構的幽閉小世界。每週規律地去醫院及諮商中心,身心症狀卻仍起起伏伏。我依然探索著兒時心中徘徊不去的問題,連結著各式各樣令人困惑的人事物,記憶滿是掃不完的痛苦碎片,在書寫與恍惚時持續自問,卻依舊答不出來。

  無助、絕望是生活的主調,愈想愈憂傷,不知該如何排遣。

  那樣的日子長達七年,也是我生命中最黯淡的時歲,每天都徘徊在黑洞邊緣,感到快要活不下去。某次我又陷入情緒風暴當中,當時很照顧我的一位老師,在華湖畔抱著哭成淚人兒的我,很溫柔地說:「這個世界沒有妳想得這麼糟。」

  那時總感覺病著的自己沒有未來,人生一片黯淡,揮之不去的寂寞與孤獨如幽靈般緊隨身畔,糾結的情緒如厚繭般將我團團縛住,無法掙脫,更不知何去何從。

  當年某位朋友問我可曾想過,十年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大概會是一位多病、蒼白的憂鬱女作家吧!」我苦笑回答。

  但結果,我猜錯了,十年後的我搖身一變,成為一位瑜伽老師,每天都跟學生分享如何釋放壓力、緊繃,回歸身心靈的平衡與放鬆。

  不但教,自己也持續不斷地練習。

  這不是二十歲的我最渴望的救星嗎? 驀然回首,真覺得不可思議,就像是死過一次又再重生。憶起年少的歲月,實在恍若隔世,但所經歷過的苦也沒有白受,我的新生來自於從一片荒漠中長出來的力量,以及修復、療癒自己的過程,全都成為今日教學、練習最好的養分,支持我完成重要的使命。將昔時今日走過的軌跡爬梳一番,深嘆老天爺的生命劇本寫得真好。

  我在大學便接觸過瑜伽,但沒那麼喜歡,再見傾心卻是要等到在新竹念研究所時,憂鬱狀況好轉,已毋須就醫,但卻仍飽受失眠之苦,長時間的寫作也讓身體僵硬不已。於是我開始練瑜伽,一練就再也停不了。瑜伽不但解除我的睡眠問題,也讓疼痛不藥而癒,同時也使容易混亂的情緒得以平靜,讓我的生命就此穩定了下來。

  因為瑜伽對我的幫助實在太大了,讓我想藉由教學將瑜伽的好分享給更多的人,於是決定不再繼續念博士班,毅然離開舒適圈。二○一二年獨自來到台北接受師資訓練,在異鄉及陌生的領域闖蕩,又經歷了一段艱難歲月,同時慢慢累積教學經驗,也獲得諸多貴人扶助,幾年之後,教學工作才逐漸步上軌道。

  剛開始的授課機會很少,北漂生活卻如此昂貴,經濟拮据。雖然對瑜伽老師的夢幻想像已然破滅,我仍堅信走在天命之路而不願放棄,決心放手一搏,在那縱身一躍而下的時刻,方才真正進入世界。因為沒有退路,迫使我快速成長茁壯,在開疆拓土的過程中,不再受限於昔日狹隘的思考迴圈,開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而在練習瑜伽的過程中,體會到痛苦、哀傷確實是存在的,但我花費太多時間、氣力沉浸其中,遺忘光明與喜悅的面相也一直都是並存的。練習不斷引領我找回這份覺知,讓我不再總是受苦,或者一遇到難關就被打趴在地,而能從生命的每個事件中汲取養分與動能,妥善安頓自己的心,這就是瑜伽帶給我力量的泉源。

  一般瑜伽課堂受限於時間,一個小時所能教導的很有限,大多集中於身體鍛鍊,讓人誤以為瑜伽只是一種運動。但從古至今,瑜伽卻一直都是心靈修行。體位法(Asana)只是瑜伽的一小部分,如若只把瑜伽當成運動或體操,雖然也能獲得身體健康的好處,但無從窺知全貌,實在可惜。

  通過美國瑜伽聯盟(Yoga Alliance)兩百小時師資訓練後,我更加渴望全面而整體的學習。有幸在二○一四年遇見「喜馬拉雅瑜伽傳承」,近年來在台灣及印度跟隨老師們研習瑜伽哲學、調息法(Pranayama)、體位法及靜坐,以及在實地閉關靜默的過程中,讓我能更深入瑜伽的精髓,在各方面獲得莫大滋養。

  喜馬拉雅瑜伽的師承可以上溯到幾千年前,過去只是住在喜馬拉雅山岩洞中修行的聖哲在師徒之間相傳,到了二十世紀中葉,近代的傳人斯瓦米•拉瑪(Swami Rama),以現代的教學手法宣揚喜馬拉雅瑜伽的哲理和修行方式,並創立國際喜馬拉雅瑜伽禪修總會(AHYMSIN),讓這個傳承廣為人知。拉瑪大師在一九九六年離世後,瑞詩凱詩(Rishikesh)的斯瓦米•拉瑪修行者聚落道院(Swami Rama Sadhaka Grama),由斯瓦米•韋達為靈性導師。韋達大師三歲即能為人講解《瑜伽經》(Yoga Sutra),通曉所有宗教的經典,還熟悉十七種語言,在世界各地講學長達七十年,是一位寓靈性及靜默於日常生活的瑜伽大師。當他於二○一五年安詳離世後,目前修道院由斯瓦米•瑞塔凡(Swami Ritavan Bharati)擔任靈性導師,繼續維繫傳承的法脈。

  根據大師們的教導,瑜伽最好的地方就是能實際運用在生活當中,不光是在瑜伽墊上才能靜心,在日常的每一刻都要平和自在。離開墊子之後,真正的練習才正要開始,不一定要隱居在喜馬拉雅山的洞穴中禪修,身處五光十色的凡塵俗世,隨時潛入心的洞穴裡,保持靜默的意念,對自己的言行、念頭保持覺知,將瑜伽練習延續至一天當中的每時每刻。

  本書集結了二○一七、二○一八年《聯合報》繽紛版「瑜伽這檔事」發表的專欄作品,非常感謝編輯譚立安的支持,讓我在撰寫期間能盡情呈現瑜伽的各個面向,以及修行在生活上的實踐,希望能讓大眾理解瑜伽在運動之外的心靈內涵,同時也感恩在出版過程中,有鹿文化編輯團隊的悉心協助,合力催生了這本書。

  撰稿期間,感謝喜馬拉雅瑜伽傳承的老師們,包括我所深愛的靈性父親斯瓦米•瑞塔凡,他不但陪伴我成長,還賜予梵文名字Bala,期許我能如孩童一般純淨自在。還有把我當女兒一樣疼愛的廷宇、博學多聞的石宏大哥,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提問。當然還有曾經相遇的每一位師友,無論是在文學或瑜伽的領域,以及曾引導過我的每一位老師,您們所帶來珍貴的心靈之禮,我都盡力呈現在行文之間。

  感恩我的父母,無論我選擇哪一條路,都予以無條件的支持與包容,是我最大的助力,也總是我最好的讀者。此外,在報上刊載的兩年期間,感謝讀者給予的回饋,有時還會接到陌生訊息傾訴讀後感想,慷慨向我分享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都讓我深受感動,為此心甘情願地繼續寫下去。

  感謝我的上師斯瓦米•拉瑪,雖然此生未曾見過祂,祂卻慈愛地引導我了悟生命的意義。在很多徬徨無依的時刻,都有祂的保護與教導,一次又一次地讓我明瞭上師的「在」從不侷限於肉身,而是超越時空囿限,甚至在我還未意識到祂的存在時,上師便已在身邊時刻護佑,讓我學會珍視降臨在生命中的每一份禮物,並在練習中一步一腳印,從黑暗行至無盡的光明。

  Om, shanti, shanti, shanti.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61
  2. 新書
    79
    $261
  3. 新書
    79
    $261
  4. 新書
    79
    $261
  5. 新書
    79
    $261
  6. 新書
    79
    $261
  7. 新書
    88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