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將2009年至2019年十年間台灣建築獎得獎作品製作合輯出版,是2018年度建築獎評審的建議,希望以10年為斷面,進行觀察台灣建築的發展與突破。
國家建築設計的更迭發展與經濟息息相關,台灣因為特殊的歷史背景,經濟起飛前,因應加速建設的需要,住宅產生販厝的樣板工法,公共建設則仰賴國外技術,心態上則有國族認同的危機。隨著經濟起飛後帶來的社會政治經濟與環境等議題更多元,建築師從模仿國際樣式到回歸本土語彙;從本土競爭到國際競爭;從能源危機到極端氣候,拜這些嚴苛的先天條件之賜,建築師們從中積蓄大量創作能量,近十年的建築實踐有著明顯且快速的進步。
若從牽涉的建築議題來看,具備公共性、社會性、本土性仍然是多數評審關注的重點。雖是評審觀點,但它能引起社會共鳴,也代表著社會多數人對建築的期望。進一步觀察十年創作課題的演變,發現永續建築已成趨勢,融設計與工法於一體的建築構築則是現在進行式,地域文化議題仍以各種方式被探索著且進步著。
台灣建築獎的要角除了得獎建築物之外,評審們對評選年度作品的使命感,也是促使獎項在國內普受肯定的因素。我們將本於建築獎評審至今歸納出來的評審準則,持續獎勵能回應基地紋理與環境;深切考慮永續與物理環境;具備社會性與文化性;能界定與回應建築環境問題;具專業執行的一貫性;使用材料構築系統與反應材料特質等作品。
由於建築成果為建築師、業主、營造廠共同努力的集體成就,我們從2018年起擴充獲獎單位為建築師、業主與營造廠,希望台灣建築獎能起示範與帶頭作用,讓建築專業與社會大眾一起為實質環境的提升而努力。(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雜誌社社長黃秀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