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天工作結束後,疲憊便一湧而上。」
「就算週休二日,也無法消除疲勞。」
「這麼努力卻看不到成果,每年都只有目標不斷在提高,已經筋疲力竭了……。」
手上拿著本書的讀者,應該有人每天都在思索這些問題吧。
我看過Google等各個國家的職場,坦白說,我覺得日本人非常疲倦。
大家都十分努力。
但是,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生產力,日本卻是偏低的。
明明這麼努力卻見不到成果,也難怪會身心俱疲。
我之前任職的Google,是一家對工作要求十分嚴格的公司。
在二○一七年出版的《Google神速工作術》一書中我也提到了,之所以說「十倍」,乃是因為Google員工經常被要求做出十倍的成果,而且優秀的人才很多,所以會有某種程度的競爭。
不過,也因此,公司非常重視「不疲倦的工作方式」。
比方說,大家都知道Google提供了正念與冥想課程,而它的員工餐廳也具備維持員工健康的機制。
另一方面,就組織整體來說,他們進行了一個名為「亞里士多德計畫」(Project Aristotle)的研究,分析什麼樣的組織具有較高的生產力。結果發現,去除心理壓力(亦即疲倦的要素),便可得到較高的生產力,並進一步打造出「心理安全感」較高的團隊。
在本書中,我希望以在Google學到的「不疲倦的工作方式」,以及我目前在企業觀察、感受到的「在組織中,可以提升工作成果卻又不會感到疲倦」的工作方式為基礎,傳授大家從明天開始馬上就能實際感受到效果的觀念和方法。
倫敦商學院教授林達‧葛瑞騰(Lynda Gratton)在其著作《人生轉變》(Life Shift)中,提出了「一百歲的人生」這個概念。為了讓自己安然度過漫長的人生歲月,除了維持健康,最好也要拓展工作以外的世界。
由衷希望我能針對這個全新時代的工作方式,為各位帶來些許啟發。
二○一八年二月
彼優特‧菲利克斯‧吉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