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中華花藝華嚴美學當代實踐
李幸芸博士研究華嚴宗美學,專研中華花道,近作《親子花時間》,以二十四節氣之花藝,表彰天地人之道,譜寫生命旋律。花葉果芽皆是天地圓音。留住陶醉,方圓花器滿心而發者莫非中道。
書中引用詩詞,慶讚節氣,親子人文之花藝得此天機,必有蓬勃之良朋悠久而彌新,堪為典範。
華嚴世界重重無盡,光光相網,具體而微呈現在李博士的花藝作品之中。以幸芸所探討的華嚴美學而論,首先,她的作品具有渾厚的人文質感,其花材內涵乃意與境渾,令淘淘濁意皆在花顏果語之中,與境渾同。更在二十四節氣之天時之中,返虛入渾,花藝造象的美的形式諸相非相,節氣之天韻莫非實相。此時,忽然契入渾然天成,親子親愛,良朋輔仁,普皆心花怒放,無量光明,莫不自然。
幸芸介紹寧波茶道之童靜女史給我,後來我在訪問中國大陸期間邀請幸芸一起訪問寧波,從此開拓了幸芸往後幾年在大江南北之花藝講學因緣。短短幾年之間,幸芸花藝講學聲勢大振,已經是台灣花藝界在大陸成名之佼佼者。由此可見李博士之大氣與能用世,非僅是文靜於花花世界者,她於人文化成的事業也是一位人間導師也。
幸芸新書初版今日面世,她與我既有博士班問學華嚴美學之因,復有共同推動中華花藝之緣,故為之序,共勉於華嚴美學之中華花藝心法。
國立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
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所長賴賢宗寫於 2019/2/27
推薦序(二)
花開見佛
花開了!
佛在那兒?
芸芸眾生眼裡,花不過草木,何來之佛?
未悟之前,莫說不識花草本性,恐怕連自己是誰都未能知曉!
佛光山上有顆老菩提,每年孟春,枯葉飄落,宛如長者告別家鄉,隨風流浪,最後選擇一處安靜躺下,隨意捲曲,讓暖陽陪伴走向盡頭。
拾起任何一片,都有生命走過的痕跡,有些彷彿燈枯油盡,有些厭倦世事淒涼,有些感覺還沒玩夠,有些保持謙謙君子,有些看盡春夏秋冬……,無論過去有多風光,或滿樹搖曳而美麗,最後都掃進了竹簍,化作春泥。而菩提樹的內在生命,也同時醞釀著新生。
葉子一生,歷經四季,二十四節氣,從嫩芽、綠葉,到枯朽。不因有人看見而增一分,也不因沒人看見而減一分。葉子,如實的完成他一期的生命。
這就是因緣法!
禪者以天地為師,觀境觀心,境是現前人我、更是宇宙萬象,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如來,觀透道法自然,自能心境一如。
從《親子花時間》一書便可窺見禪者心境,作者李幸芸博士來自台東,從小與自然為伴,寄情花草,赤子真心。她將花藝融入二十四節氣,可謂順乎自然。不僅以花草為師,更以宇宙為師。
書中「節氣故事」介紹二十四節氣、「生命旋律」引古人詩句、「留住陶醉」當季花材創作等三個層次鋪成美麗篇章,引人入勝。
若能隨書創作,體悟現前一片西來意,自能花開見佛!
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
推薦序(三)
花,用來讚歎大自然天地之大美
花,用來讚歎大自然天地的大美。花,用來與赤子相映相親。這是花藝家,也是兒童教育家李幸芸老師一直以來的心願,《親子花時間》一書的出版,就是她以實際行動來完成這美麗的心願。
而用二十四節氣做為開啟,接觸自然的點提,是李老師對親子之間的互動、關愛、與暖心。
時間從不停格,「時間」帶動變化,易學,老祖宗提出:「順時、待時」希望人們珍視時間。
在順時與待時的前提是「知時」,要人們「與時偕行」,就是跟著時間走,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變化,人要跟著時代發展,「順應天時」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想。先哲「曆象明星辰」的目的在「敬授人時」,意思是將不可見的「天時」,轉化為人類生活、工作的準據。
「歲時」就是一年四季的「時」,而四季的生活中,二十四節氣與人與花關係非常密切,所以任何的節俗活動都少不了鮮花,插花應用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習俗。
帶孩子們了解節氣的大自然節奏,親近潔淨柔軟的花草,體會一枝枝被剪裁下來的花朵、草木,如何在自己手中重生,又如何在自己的創造下形成境界。「所謂“創境”,就是將象給予意,然後在整個氛圍之中,感受到一種整體的美感。接葉多重,花無異色,含露低垂,從風偃柳。」詩人如是說。
詩人又說:
「其實啊,一線的影
也需要你來創造
不信,睜開眼來看
美,就在你的手上發光」
親子、師生與花卉植物一起探索相互對話的密碼,竟是如此的溫馨美好。
本書編排充滿童趣,色彩豐富,最吸引孩子的目光,而插花作品的呈現,讓孩子認識花草植物,是父母親啟迪孩子生活智慧最佳的故事書,也是師長引導孩子走進天馬行空創作的奇幻世界中。孔子也說:「多認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有機會讓孩子實際體驗插花,必能一饗大自然的奧妙 。
在課程中,看著一枝枝花朵草木在自己的手中聚攏、分離,形成意境,這一種多麼奇妙的體驗啊!
而實踐,也讓孩子的笑臉,像朵朵不同的花兒一樣,開懷笑出一室花香。
其實孩子有自己的心,萬事萬物都清清楚楚的呈現在他們心裏。 也應該是充滿好奇,自然真趣的童心。
書,一頁加一頁再一頁的翻開,內有無限大的能量;我們,孩子,就是無限大了。
《親子花時間》的出版,是花世界的精彩,嘉惠孩童、父母、與師長成就美好與溫馨,爰為之序。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中華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交流促進會秘書長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資深教授
黃燕雀20190227
作者序
取法乎上 瞬間永恆
對於一個從小生長在福爾摩莎最後一塊淨土台東的我而言,天地潔淨的潤澤與滋養,無形中長養了這個心靈小宇宙與大宇宙的和諧頻率,在紅塵喧囂走過半百,仍是一個溫暖的陪伴,這是一份恩賜與福報。
學生時代當了登山社社長,在恩師夏黎明教授的生命美學與哲學的引導下,走過了幾座百嶽與中程山,潛受生命的洗禮與簡單平靜的鍛鍊。這樣的生命境界,當時年少並無太大感知,爾今,看著昔日生命記錄,感知在大自然中受過陽光雨露沐浴與天地撼動的摧殘,同時有了野花潔淨清新與高大張狂或斑駁。感恩如此的長期薰習,自己的生命得以常保清新與盎然,更推助了當前在花道領域中潛移默化的好助緣。
偏鄉的教學歷程,華梵大學園林學習境教的洗禮,在在涓滴積累了豐富的我,成就了我在生命哲學與美學融匯中呈現的課程與作品。讓有因緣聆聽與親炙風華的孩子們,體悟生命哲學與美學的高度,這是取法乎上的鍛鍊。這樣的薰習很緩慢,近乎無形,但越早親炙越好。假以時日、水到渠成,一個尊貴的靈魂,以一個簡單且平靜的姿態,謙卑且虛心的平常心,便能蛻變、能自在步紅塵。
處於一個瞬息萬變的世代,孩子們的學習正面臨跨領域與國際觀鍛鍊同步的交戰,而親近花草的長期薰習,結合了色彩學的視界一旦被打開,如何呵護與植物的對話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不同植物的素材線條、粗細、質感、榮枯變化……這都是我們給予孩子生命裝備的儲備,讓孩子們從小養成看待事物的廣度與深度,抉擇與判斷趨於冷靜與精確。那渾然天成的長養了生命來臨的每個考驗能智慧因應,簡單看待,尊重且因應,繼續迎風向前。說來抽象,實踐起來如和尚撞鐘,點滴怠慢不得。
身為一個教育老園丁,在傳統師資培育中被養成,卻在自己自由且奔逸靈魂的帶領下,取法乎上、鑄就新意。這一路走來顛簸難行,但也活潑有機趣。
這是一本我個人生命哲學與美學的階段性紀念,也期待給有緣人啟發,有自由靈魂的孩子們一個生命的鼓舞。
感恩包容我的父母及一路護念我的幕前幕後師長:高玉惠教授、黃碧琴教授、林雪玉教授、李麗淑教授、張月理教授、陳美碧教授、楊秋霞教授、蕭勝珠教授,好友徐崎青的促成及辛苦的工作團隊。
取法乎上,瞬間永恆。深情並獻上祝福。
李幸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