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你再不能犯的歷史性錯誤

美國,你再不能犯的歷史性錯誤
定價:450
NT $ 356 ~ 405
  • 作者:鄭浪平
  • 出版社:博客思
  • 出版日期:2018-06-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9638546
  • ISBN13:9789869638548
  • 裝訂:平裝 / 472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美國,你再不能犯的歷史性錯誤》內容並不著重伐兵攻城戰場戰鬥的敘述,主要放在伐謀伐交的較量,但是卻能回答歷史上最大的疑問,為什麼二戰的勝利沒有帶來和平,而是面對地球人類幾乎可能滅亡的冷戰?為什麼中國的抗戰重要貢獻,會被歷史所忽略,甚至造成連中國都不知道自己在這個歷史最大事件中,所做的犧牲與所做出的貢獻?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要提醒中國與美國,無論如何,二戰亞洲戰場的勝利,是中美兩國,付出極大犧牲與代價而換來的歷史光榮與成就,而在棄中聯蘇的謀略中,美國幾乎曾經犯下歷史大錯,也導至中國國家利益的根本損失,同時也就是美國與全球利益的共同損失。

  如今在21世紀,中美兩國成為主導全球和平與繁榮的主要國家,合則全球受益,鬥則全球受損,中國與美國需要從歷史中學到教訓,要以歷史為鑒,那麼才能得到解決歷史危機的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浪平


  作者,1951年出生,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曾任臺灣主要報社記者、撰述委員與主筆等職。主要著作《一九九五年閏八月》、《絕不同歸於盡》、《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等書,現為作家與政治評論員。
 
 

目錄

美國,妳還要再犯一次歷史的大錯嗎?   II
序文   VIII
導論與簡介   1
一、中國戰區悲劇的誕生   25
二、滇緬作戰的荒唐恐怖戰場   57
三、將帥不和的導火線   92
四、華盛頓論劍的曙光   139
五、禍起蕭牆的宮廷恩怨   194
六、開羅會議的歷史轉折   223
七、急轉直下的十面埋伏   265
八、東守西攻的中國拼搏   301
九、第二次七七事變的驚天逆轉   352
十、來得太遲的慘勝結局   439

 
 



美國,妳還要再犯一次歷史的大錯嗎?


  從抗日戰爭的盟國戰線,看抗戰歷史幕後的伐謀之戰,解開歷史謎題,借鑒今日中美關係的戰略佈局。

  也許讀者會對這本書最令人吃驚的事情是,一本有關中日戰爭史的書,怎麼會成為對當前中美關係最大示警的書,因為若是從戰爭史「攻城」的觀點而言,抗日戰爭離不開22場會戰,以及其中1117相關戰役的描述,但若從「上兵伐謀」的幕後觀點而言,抗日戰爭的核心歷史,就成為全球盟國,既要利用中國人的血,又要打壓中國的興起的戰略佈局。結果二戰表面上打敗了法西斯集團,但是實際成就了蘇聯霸權擴張,英法殖民主義還魂的戰爭,卻讓中國失去光榮與主權,人類陷入失去和平與正義的20世紀人類冷戰歷史的鬧劇。

  本書發現驚人的事實是,在抗日戰爭這個人類最大戰場的戰爭中,除非我們加進「伐謀」與伐交這兩個維度,那麼單單在伐兵與攻城上鑽研與敘述,縱然我們看再多的戰史、我們也永遠不能看懂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真相。

  整個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國對二戰的整體戰略的貢獻極大,若是沒有中國戰到一兵一槍也不停止抗戰的拼搏,那麼「先歐後亞」的全球大戰略根本不能實施。包括蘇聯能夠動員整個西伯利亞遠東的軍力,全面的參加衛國戰爭。包括英國能夠保持印度甚至是中東。美國能夠守住澳大利亞,能夠讓美軍在反攻太平洋時犧牲代價大幅減少。

  中國在戰場反攻的表現缺乏戲劇性的大場面,絕對不是中國不能打,或是中國不願打,而是盟國限制中國不能積極抗日,在缺乏後勤、缺乏空軍,讓中國經常陷在孤立無援,縱然偶爾得到援助一點的兵力,竟然是不能用來保衛中國,卻要進攻緬甸。然後怪罪中國消極抗戰,對二戰缺乏貢獻。

  中國在前臺搏命付出,幫助盟國一起反法西斯作戰,但是中國在後臺,卻遭到盟國連手打壓與出賣。其實在二戰,中國面對的是4個敵人,半個盟友,日本是正面侵略,蘇聯拒絕盟國借道援助中國,英國不斷干擾中國,美國以槍的援助換中國人命的投入,既幫了中國,最後又逼迫中國。

  其實在二戰中,空權時代已經興起,中國要成為積極反攻,主領打敗日本的盟國,條件非常簡單,就是在中國戰區保持2千架戰機,每月3萬噸作戰物資,中國陸軍可以在搏命的作戰下,就可以完成在亞洲大陸戰場攔腰切斷日軍的完勝,其實這點援助在二戰中,簡直就是極其微小的數量,但是真的就能解決二戰的亞洲戰場問題,同時能夠平衡全球的戰略局勢,可惜當時在盟國中,沒有人看到這個簡單的答案。

  宋子文與宋美齡在伐謀與伐兵的影響,其實不亞於國軍戰場上22場會戰。

  開羅會議臺前的風光與會後的陰謀,決定了中國慘勝的歷史命運。

  史迪威事件對中國抗戰造成極其嚴重的破壞,讓中國後勤脫序,領導中心崩潰,國際地位形象低落,最終在日軍一號作戰下,史迪威限制盟國幫忙,抽調中國空軍與精銳,造成國軍陷在虛弱、孤立與動搖的狀況下孤軍抗日。

  浪平先生曰:「真正有價值的歷史,不只是對過去事實的真相敘述,而更是能夠指導當前歷史的選擇,以及影響後世命運的鑒戒」。雖然二戰的戰場早已結束,但是二戰的格局與思維,到如今仍然在影響著中國與世界的命運,當年盟國對待中國的戰略,就是同時要「援中抗日」,又要做到「盟國制中」,最終的結果犧牲了中國,損失了亞洲,影響了世界。

  如今全球終於面對遲到80年的中國興起歷史大局,歐洲已經知道無法壓制中國,目前只剩美國能夠與中國互動,那麼我們在此檢討二戰時期,美國對中國既合作又打壓,最後還要出賣中國,統治中國的策略矛盾,也許就不只是歷史真相的考驗興趣,而是足以提醒美國注意,在21世紀,不要再犯歷史的錯誤,以免給世界與中美都帶來歷史性代價的影響。

  所有關心中國抗日戰爭真相的人,也許最難以釋懷的,就是在1944年日軍一號作戰攻擊下,曾經英勇抗戰的國軍,竟然出現山崩式的慘敗,而本書發現了幕後的真相,失敗問題的核心出現在華盛頓。在開羅會議之後,盟國在亞洲,改變了「援中抗日」的大戰略,變成「聯蘇棄中」的西方力量宰製亞洲。

  這樣在棄中的戰略下,蔣介石沒有了外援,沒有了威信,被抽走了精兵與空軍。因此造成當時所有的國軍上層,都迷漫著等待蔣交權的人事組織大「清洗」,所以拒絕守土有責的奮起作戰。特別是一敗塗地的廣西會戰,桂軍系統根本就是故意放棄抵抗,以加速蔣介石的交權,於是演出幾十萬國軍,上千萬難民的歷史大悲劇,以及最後雅爾塔密約的出賣中國,都與美國執行「聯蘇棄中」戰略的逼宮有關。

  如今美國面對中國在二戰80年後的興起,中美關係若是友好合作,那麼全球都能得到和平與繁榮,若是美國還是不知道如何尊重中國,共同協力負起全球化推動的責任,還是錯誤的認為中國落後,可以隨意輕忽玩弄,甚至還要進行對抗,而不是合作,中美關係是合作還是對抗,就是人類在21世紀上半葉興衰甚至是和戰的關鍵所在。

  審視在全球的二戰歷史敘述中,特別是有關中國抗日部分,單是戰場攻城敘述都已經相當的不足與偏差(幸好有日軍的戰場對照檔參考,因此過於離譜的敘述還不能過於倡狂),至於盟國對中國在幕後的伐謀、伐交之戰,那更是很少有深刻的敘述。

  但是真正決定戰爭歷史影響的,正是「伐謀」、「伐交」層次的上兵,而非「伐兵」與「攻城」,本書正是描述,比戰場攻城影響還要重大的盟國對中國的伐謀伐交事件。主要執行者正是美國政府。

  平心而論,在整個二戰中,由於當時的中國屬於歷史落後的國家,又在盟國以緬甸通路中斷的藉口下,幾乎陷在命懸一線的孤立狀況下,中國沒有後勤支持,缺乏空軍掩護,因此在戰場上的表現,主要是防禦戰與消耗戰,缺乏搏人眼球的重大精彩戰場反攻,這個問題根本原因是歷史結構與盟國戰略所決定的,因為盟國沒有積極執行「援中抗日」的戰略,不是中國畏難怕死,要採取「消極抗日」,坐享盟國打敗日本的利益,試想假如美國不是採取大量「援蘇抗德」,以及「援美抗德」的戰略,歐洲哪里會有「積極抗德」二戰歷史。

  在關鍵的開羅會議後,盟國已經私下決定,轉變「援中抗日」的戰略,讓中國在繼續缺乏援助之下,國力與軍力虛弱,無力從事積極出戰,只能被迫進行消極抗日,結果還要被迫守西攻,造成盟國從中國的重大犧牲中,揀到打敗法西斯的偉大戰功,同時又能剔除中國,進行戰後分贓。同時又能避免中國積極抗日,把國力打出來,如同蘇聯興起一樣,雖然在抗德戰爭中付出極高代價,但是結果是蘇聯卻能席捲歐亞。

  而中國在盟國的欺瞞與牽制下,1944年的中國,已經就在彈盡糧絕、軍心動搖、孤立無援下,實在沒有力量,全線出擊日軍,只能採取東守西攻,消極抗日的方式,戰略上協助盟國完成全球反法西斯戰爭,但是在戰場上只能選擇在緬甸打敗日軍,在中國陷入苦戰。

  這樣在1944年,中國成為在戰略上貢獻最大,戰場表現缺乏,因此整個作戰貢獻不被盟國推崇。事實上,在二戰中,中國的戰略貢獻是很大的,中國讓日軍三分之二的陸軍陷在中國戰場泥淖,幾乎耗竭了日本主要戰略資源,同時在戰略與戰場上,中國牽制了日軍,因而讓蘇聯能夠調集舉國之力,去進行衛國戰爭,在南亞保護印度不落入日軍之手而無法窺探中東,阻止日軍攻佔澳大利亞,讓美軍以最小代價成功的反攻太平洋。若是中國沒有這些重戰略要的貢獻,中國如何能夠成為聯合國創始的四強?

  中國雖然最終獲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卻成為受創最多的盟國,例如外蒙古的因為遭到出賣而丟失,東北無法順利接收而引爆內戰的加劇。抗日盟國的貢獻與國際地位受到打壓。

  其中英國、蘇聯,表面是與中國合作,其實在內幕是不斷的在戰略上從中作梗,打壓與欺騙中國,美國的戰略立場不定與偏差,造成原本在亞洲戰場的光榮也是正確的「援中抗日」戰略,(歐洲戰場的主戰略就是「援蘇抗德」獲得成功),結果秘密改變成為「聯蘇棄中」。但是美國還是不以此為足,還想進一步「聯盟制中」,企圖取得中國統帥權,以中國人的血,成就盟國更多的野心,幸而被蔣介石以破釜沈舟的決心,在最後時刻堅持中國的立場所破壞。

  在此,本書將要回答二戰最大的歷史謎題,為什麼盟國在二戰贏得戰爭,卻沒有得到和平?為什麼中國在二戰中,以慘烈的犧牲,在戰爭中,做出重大的貢獻,卻沒有在盟國的歷史中,得到應有的肯定與光榮?

  這一切都與中國失誤在等待盟國「積極援助」的陷阱,最終造成中國在關鍵的1944年盟國大反攻時刻,因為一直沒有得到積極援助,又要兩線作戰,而導至國力匱乏,無法參與全球「積極反攻」的主動表現,導至最後出現美國打壓中國「第二次七七事變」的危機,最終造成中國在全球戰略地位的邊緣化,以及歷史不公的悲劇。

  同時這個歷史鬥爭的事實,也告訴我們,若是善於掌控伐交,敵國甚至會可以幫助自己(美蘇敵對關係),若是錯誤的伐交政策,盟國甚至會成為出賣自己的敵人(中英蘇關係)。處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有時盟友比敵人還要可怕。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356
  2. 新書
    79
    $356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85
    $383
  5. 新書
    9
    $405
  6. 新書
    9
    $405
  7.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