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二十

一瞬二十
定價:360
NT $ 284 ~ 360
 

內容簡介

  台北電影節二十屆紀念專書。

  迎向二十週年的此刻,台北電影節試圖回到一九九八年,從台灣電影的谷底時期,探勘並梳整廿年來的沿革與意義,同時描繪電影創作與當下時空的文化景觀、社會氛圍,將台北電影節與台北電影獎入選、得獎的創作者嵌入臺灣影視環境和文化政策的脈絡,揭露彼此滋養、傷害又相濡以沫的複雜關係。

  全書將廿年區分為五個斷代,每個斷代涵蓋了不同的文化事件、電影政策及電影產業等重要大事,同時貼合電影產業發展脈絡,採訪近三十位電影創作者,他們或崛起於台北電影節,或與台北電影節一路相伴迄今,包括歷屆台北電影節策展人,以及台灣敘事長片、短片、紀錄片、動畫的導演和藝術指導、監製等不同角色。期許台北電影節與觀眾透過歷史的累積,理解近代台灣電影的步履所及,承繼、反芻,以此展向未來。

  網址:www.taipeiff.taipei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台北電影節統籌部


  台北電影節

  作為亞洲的重要影展之一,台北電影節透過影展、活動、工作坊及與其他平台的合作,與亞洲獨立電影創作者及影視產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成為一個連結電影創作者、影視產業及觀眾之間的平台,保持創新及改變的彈性,維持一個年輕氣質影展的可能性。
    
  台北電影節首屆於1998年舉辦,其承繼了1988年「中時晚報電影獎」的「年輕、獨立、非主流」精神,該獎項自1994年起更名為「台北電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提名並給獎,彰顯獨立、非主流的精神挖掘多元的影像作品。

  自1998年起,臺北市政府主辦台北電影節,其下設置台北電影獎,增設「百萬首獎」,並在台北電影獎之外舉辦國際電影觀摩,為台灣第一個城市主辦的影展。台北電影節自2007年成為隸屬於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常設單位。每年於夏季舉辦,在競賽及觀摩影展外,並常舉辦電影相關活動,增加市民參與。

  台北電影節於2002至2015年間常設「主題城市」觀摩單元,藉由電影放映及座談,系統性的帶領觀眾認識世界電影。2005年起新增「國際青年導演競賽」(於2015年更名為「國際新導演競賽」),為台灣第一個以劇情長片為主的國際競賽,致力於引介國際電影新潮,並邀請入選競賽影人來台交流。於2015年起,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台北電影節與法國南特三洲影展「南方製造工作坊」合作承辦「PAS Taipei 國際提案一對一工作坊」,以每年6件入選企劃案的深入培訓,培養新一代台灣及鄰近區域的製片及導演國際合作潛力。
 

目錄


廿年時間的威力∣撰文 / 沈可尚

前言
風暴中的航行──台北電影節二十年∣撰文 / 鴻鴻
回顧二十年,除了對電影的熱愛與影迷的信賴,我們無所依恃∣口述 / 黃建業∣撰文 / 陳韋臻

1998 - 2000
執行長報告:去菁英化的城市節慶∣口述 / 陳國富∣整理撰文 / 林倩如
最壞的電影年代裡,台北電影節之生∣口述 / 小野∣採訪撰文 / 林倩如、陳韋臻
【影展小記】市民影展的由來∣撰文 / 林倩如
臺灣電影配額大解禁∣撰文 / 林怡秀
陳碩儀 × 楊力州 × 吳汰紝:來自烏山頭上的紀錄者∣採訪撰文 / 林怡秀
沈可尚:影展要你,是「創作有理」的唯一出路∣採訪撰文 / 謝海堂
陳芯宜:藉由攝影鏡頭,啟動一場對等的談話∣採訪撰文 / 林怡秀
世紀末新舊電影勢力拉鋸戰∣採訪撰文 / 林倩如
【影人影事】《魔法阿媽》提倡迷信說?∣撰文 / 林倩如
影展,好吃嗎?∣撰文 / 林倩如
【文化建置】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開幕∣撰文 / 謝以萱
催生:全國第一個地方文化局∣撰文 / 林倩如
《政府採購法》出爐:一個影展三個標案∣撰文 / 林倩如

2002 - 2006
策展人報告:標案,再見,還是不見?∣口述 / 聞天祥∣採訪撰文 / 林怡秀
打造一個「城市影展」∣口述 / 聞天祥∣採訪撰文 / 林怡秀
【影展小記】《一一》,遲來的首映∣口述 / 聞天祥∣採訪撰文 / 林怡秀
死蔭裡走來:從數字看臺灣電影產業低潮∣撰文 / 林怡秀
【城市縫隙】藝術電影院熄燈與轉型∣撰文 / 林怡秀
鄭有傑:我落在那個年代,無疑是幸運的∣採訪撰文 / 謝佳錦
林書宇:那些年頭,每部電影都是創作者共有的記憶∣採訪撰文 / 陳亭聿
莊益增、顏蘭權:將紀錄片拍攝對象推向銀幕之前∣採訪撰文 / 謝海堂
台北電影節競賽項目變革之路∣口述 / 聞天祥∣採訪撰文 / 林怡秀
【影人影事】紀錄片登上國片票房榜:其實,我們是勞工∣撰文 / 林怡秀
美商、國片?誰在反盜版?∣撰文 / 林怡秀
【影人影事】數位影像普及化∣撰文 / 林怡秀
臺灣文創化的濫觴∣撰文 / 林怡秀
【文化建置】來自英國的「文創產業」∣撰文 / 林怡秀

2007 - 2010
策展人報告:影展轉入體制•競賽肯定專業∣撰文 / 游惠貞
國片回春,如往而復──《海角七號》之前與之後∣撰文 / Allen Hong
【文化建置】2007──熱潮的前奏∣撰文 / Allen Hong
台北電影獎走向何方?競賽獎項再調整∣撰文 / 項貽斐
【文化建置】學院如何成為電影的後盾?∣撰文 / 彭湘
吳德淳 × 蘇文聖 × 謝文明:全球數位時代,台灣動畫藝術歸往何方?∣採訪撰文 / 張晏榕
李烈:演而優則製,在產業脈動中的影一製作所∣採訪撰文 / 謝佳錦
黃美清:在電影美術的專業分工與獨立製作之間冒險取徑∣採訪撰文 / 陳亭聿
進口配額或合拍?兩岸自由市場經濟的「貿易產品」∣撰文 / 謝海堂
【影人影事】兩岸三地電影交流當道∣撰文 / 謝海堂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轉型:專訪時任文化局長李永萍∣口述 / 李永萍∣採訪撰文 / 彭湘
【城市縫隙】城市協拍成熱潮:城市行銷電影元年∣撰文 / 謝海堂

2011 - 2013
策展人報告:觀眾、影人與國際交流的三方加乘∣口述 / 塗翔文∣採訪撰文 / 謝以萱
乘著國片之勢,提升影展兩大競賽∣口述 / 塗翔文∣採訪撰文 / 謝以萱
【影展小記】《逆光飛翔》世界首映彩蛋加碼∣撰文 / 謝以萱
盼了二十五年,臺灣終於盼來文化部∣撰文 / 謝以萱
【文化建置】文化願景:五年五億紀錄片行動計畫∣撰文 / 謝以萱
陳宏一:滲透在實驗與商業兩端的嬉遊記∣採訪撰文 / 謝佳錦
趙德胤:拍片,一人足矣,兩百人亦可上路∣採訪撰文 / 曾芷筠
詹京霖:弔詭的真實世界裡,什麼更像電影?∣採訪撰文 /楊皓鈞
在電影節中,看臺灣紀錄片盛世∣撰文 / 謝以萱
【影展小記】另一種「成就」的視野:卓越貢獻獎∣撰文 / 謝以萱
攝製映演全面數位化∣撰文 / 謝以萱
【影人影事】數位內容產業補助:短片變身「微電影」∣撰文 / 陳韋臻
柴刀劈烤肉:藝術家眼中曾經的華山(們)與現在∣撰文 / 蘇匯宇
【城市縫隙】仕紳化:從CONDESA到赤峰街∣撰文 / 蘇匯宇

2014 - 2018
策展人報告:探索文化新區域、電影新語言∣口述 / 郭敏容∣採訪撰文 / 蔡雨辰
全球化網路時代,影展能否成為意義的載體?∣口述 / 郭敏容∣採訪撰文 / 蔡雨辰
【文化建置】文化新區域:文化部啟動新南向政策∣撰文 / 蔡雨辰
實驗電影,錄像藝術,多媒體,或者「會動的那種」──前衛藝術家蘇匯宇談影展與錄像的交鋒∣撰文 / 蘇匯宇
【影人影事】擬像新世界•VR正發生∣撰文 / 蔡雨辰
電影節上的跨領域策展活動:電影正發生∣口述 / 郭敏容∣採訪撰文 / 蔡雨辰
黃信堯:從紀錄片到劇情長片,二十年之路∣採訪撰文 / 蔡雨辰
廖克發 × 鄒隆娜:新銳影人的國際創投試煉∣採訪 / 吳牧青、謝海堂∣撰文 / 謝海堂
程偉豪:毫無捷徑、以戰養戰的類型片創作∣採訪撰文 / 楊皓鈞
合縱與連橫──影業結構再調整∣撰文 / Allen Hong
【影人影事】紀錄片新行銷管道:募資平臺興起∣撰文 / 謝海堂
OTT大時代∣撰文 / 蔡雨辰
【影展小記】台北電影節的B2B合作試驗∣口述 / 郭敏容∣採訪撰文 / 蔡雨辰
臺灣電影票房統計的曙光∣撰文 / 彭湘
【影人影事】鱸鰻現象:春節檔票房國片連年摘冠∣撰文 / 彭湘


敢於為日後而寫∣撰文 / 郭敏容
 



廿年時間的威力

撰文/沈可尚(台北電影節總監)


  二○一六年接任台北電影節總監以後,每回被問到為什麼要暫時脫離創作投入影展工作,我從來都是回答:「因為我是台北電影節養大的。」

  這不是場面話,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入選台北電影獎,廿年間我每一部作品都在台北電影節跟觀眾見面,而台北電影節也透過獎項推動我前進。看著、聽著每位觀眾的反應和話語,我有知有覺地度過廿年。因此,面對台北電影節廿年,就彷彿面對自己過去的廿年,裡頭滿溢個人的情感,包括巨大的孤獨,也有出乎意料的溫暖。

  台北電影節廿年專書《一瞬二十》,自二○一六年底就開始醞釀。該呈現什麼內容?如何呈現?如何讓讀者與觀眾理解這個影展?我們在這些問題之間來來回回。直到二〇一七年年底與編輯韋臻討論後,她提出橫向連結的編輯概念,書的面貌才豁然開朗。除了梳理台北電影節廿年來的沿革與意義,這本書也希望能描述電影創作與電影發生當下時空的文化景觀與社會氛圍,將台北電影節與台北電影獎入選、得獎的創作者嵌入臺灣影視環境和文化政策的脈絡,揭露彼此滋養、傷害又相濡以沫的複雜關係。

  想像這本書,讓我聯想到二○一四年停刊的《破報》,這輕薄的藝文免費小報,刊載了讀起來如此艱澀(或者所謂前衛)的藝文和思潮專題,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夾雜在版面各處一格格的廣告訊息,涵蓋劇場與樂團演出、活動徵件、補助徵件等。我從《破報》裡得知「紀錄片」這三個字,從《破報》得知臺灣各個角落還有許多創作者正進行有趣的計畫。它記載的同時,也回應著當代。

  《一瞬二十》亦然。

  閱讀一篇篇稿件和訪談,細數不同年代臺灣影視文化界發生的事件,也在某些文字、某段影人的話語中,間接回顧了當時的自己與作品、和台北電影節的關係。除了慶幸這個影展始終主張創作的核心價值,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台北電影節陪伴了所有創作路上備感孤獨的創作者。它願意理解,願意與你純粹地討論電影是什麼、好電影是什麼,甚至,台北電影節作為一個平臺,連接起創作者、觀眾、公部門、贊助夥伴、片商、影展工作團隊……龐大的運轉體系之中,每個人都能找到位置投注心血,與他者產生連結,並且透過連結感受到自己活在這個時代裡。而時代隆隆滾動著。

  創作者不能孤獨活著,正如人不能孤獨活著。我因為台北電影節而緩解了孤獨感,我相信很多人也像我這樣,因為這段與台北電影節彼此需要的關係,進而持續堅持自己的道路。

  當下沒有察覺的,往往經過時間的對照才展現其意義。台北電影節經過廿年,究竟建立了什麼?毀壞什麼?對峙什麼?種種可供論述的角度很多。對我而言,廿年的歷程,承載了臺灣電影廿年,其中包括了一代一代人的洞見、扶持與檢驗,亦無可避免地帶給誰失落,以及期待和狂喜,然而,也不斷帶給你和我關於電影的意義,關於電影的記憶。

  記憶,就像風吹過沙丘,表面揚起的沙礫,一層又一層地離開原處,飛往未來,形成另外一座沙丘,我們都是其中一粒沙,跟同代人一起飛揚。但願我們每次降落,都落在電影的手心。
 
 

內容連載

回顧二十年,除了對電影的熱愛與影迷的信賴,我們無所依恃
 
口述/黃建業(曾任台北電影節總策劃、副主席、評審組總策劃、諮詢委員、執行委員)
 
撰文/陳韋臻
 
起筆一個電影節的創始,除卻已被記載於史的影人、電影之外,更核心的意義,在於跨出電影本位,放置在整體電影文化中,帶出具有獨特觀點的視野。「觀點」來自對電影的熱愛,無論外界如何紛擾,無論有多少財雄勢大的影展,皆無所謂,即使小型影展,但自有觀點,即能使人尊敬,從而產生意義、持續發酵與作用。我先舉個例來說,是我在籌備台北電影節過程中遇見的一位電影人,他所保有對電影的熱愛,讓十多年前的我深受撼動又慚愧萬分。那一年,是台北電影節轉向城市影展的初始。
 
二○○二年,台北電影節首次規劃雙城專題,當時的影迷對於歐洲電影大師已經不算陌生,但少涉足東歐電影,我與當時策展人聞天祥決定以巴黎和布拉格雙城作為主題。然而,我們不可能單單瞭解電影,卻不試著瞭解電影文化;如同我如何能夠跳過布拉格之春,來看布拉格電影?為了理解歷史背景,我們一同拜會捷克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Vladimír Opěla,一個老電影人,年紀很大、很可愛,是膠卷修復的專家,他特別為我們梳理、增補手上的片單,也派出電影資料館的主任來臺演講,甚至伊利•曼佐(Jiří Menzel)、薇拉•齊蒂洛娃(Věra Chytilová)也是他建議邀請的。最令人感動的是,訪問隔日,一大清早我們才走至下榻飯店櫃檯,一大落的電影對白本已經送達。當時,我忍不住對聞老師說,我們電影資料館整個場館,至今都做不來這件事。他們不見得是多有錢的一個單位,但光談對電影的態度,就讓我們慚愧至極。
 
那一年我們很幸運,伊利•曼佐擁有無比魅力,臺灣記者連他穿白襪子都要報導,許多記者非常愛他;薇拉•齊蒂洛娃這位布拉格之春的電影老祖母,《天堂禁戀》(Ban from Paradise)極度前衛,上百人全裸的有老有少在銀幕上,健康又帶有身體政治性的呈現,這樣一位生命力旺盛的女創作者親自來臺,引起媒體關注與讚嘆。當年,影視記者與電影人尚且保有革命同志感,他們熱愛電影,透過這些電影過自己的癮也開眼界,樂衷於報導電影節,而報社編輯也認同此重要性。那個時代啊!
 
回頭,我們談談再二十年前的影展熱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84
  2. 新書
    85
    $306
  3. 新書
    9
    $324
  4. 新書
    9
    $324
  5. 新書
    95
    $342
  6. 新書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