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為什麼妳那麼在乎嘴巴說出來的真話?
也許,妳打從心裡從未相信過誰,在愛情裡,但妳還是會要去相信。
也許,妳試著去相信誰的努力,一直在每段感情裡輪迴著。
也許,對方沒有罪惡感,是因為他並不覺得自己在說謊,這是你們最大的不同。
也許,在這些謊言與實話之間,你們都沒有真正地面對過,所以,最後才會連揭發的膽子都沒有。
從《情緒勒索》後,作者蘇珊.佛沃在台灣讀者的心中,就有了很扎實的信任感,這是《情緒勒索》熱銷後的基礎,跟這本新書沒那麼大的關係,甚至妳可能連簡介都不看就買了書,這就是「信任的初衷」的樣子,不是妳對這本新書有多了解,而是她的上本書給了妳──急於相信的衝動。
是的,急於相信才是妳要的「真話」的原貌,他說出什麼不重要,而是妳渴望的心情需要他幫妳實現,但妳又說不清楚要什麼,一個很模糊又很執著的渴望住在妳心中。為何大家都這麼迷茫?尋到源頭,極荒謬的是:人類這麼聰明,但前輩也沒一個要把這件事想清楚、搞清楚,於是,很簡單的事都因沒分寸地索求而複雜起來。
妳知道妳不是無條件愛他的;妳知道一旦愛下去,不是發現不對勁就有能力抽身的;妳知道自己對所謂的真話並不是都有能力好好消化;妳知道罪惡感往往跟感情無關,而是跟妳在乎的別人的看法有關……那麼,暗地在妳心裡流竄卻不曾告訴對方的祕密,是否才是一切謊言的開始?
妳渴望這本新書實現妳的什麼渴望呢?為何他說了謊,卻沒有罪惡感?作者用冷靜的旁觀者角度來為妳抽絲剝繭,但妳也需要放掉妳的渴望,才能同理心學習。這看似是跳脫深淵的祕笈,其實真正要傳達的核心價值不是「方法」,而是心態,是提醒妳要真相的心態出了問題。
愛情裡,都是魔術,沒有千變萬化,不能吸引到妳注意。妳會棄夢幻,直指他要真話,因為妳太難受了,妳被妳信仰的一堆互相矛盾的觀點搞死了,妳當然不會知道該怎麼反應。妳只能跟著連續劇八點檔裡的人一樣反應,情緒化地去要一個簡易又易入口的答案!
蘇珊.佛沃這次用偵探的視角去思考是很妙的手法,因為偵探會比一般人理性思考,這樣的比喻、提醒,讓妳從當事者焦慮不安的狀態離開,既有效,又易懂。
謊言的種類、謊言的包裝、謊言的樣子、謊言的殺傷力……她真的把謊言當成是人在觀察,看它的缺點,也看魅力處。
副書名寫著:「看清愛人的謊言,化心痛為重生力量」,這個看清,是看清自己的心態,否則一切的真話都是妳的自欺欺人。
至於,如何化心痛為重生力量?是本書的重頭戲。因為,如果最終妳還是全力在指責對方說謊,那麼,重生的機會就會消失,妳就會走進很多人都會走上的一條路──「都是自己被騙,都是對方說謊,於是有了不能再愛上別人的怨念一生」。
不要被在乎的人的謊言傷害,妳就必須戒掉「完全相信」這件事。人在很多狀態時是沒有勇氣說實話的,不要被傷害,請不要太依賴。
這已是一本有超人氣的新書,不需誰推薦,好好來一次不要想太多的輕鬆相信吧,趕快去訂書。
文◎許常德(暢銷作家)
推薦序
我們要學會:傾聽真實
談到謊言時,直覺地,我會想問:那什麼又是真實呢?對於心理學或精神科醫師而言,這是個複雜且難解的問題,卻也是一個從未在心裡頭停止探問的問題。
時間、溫度、距離、重量等等,雖然抽象,但因有著能夠測量的公制單位,在我們的認知裡頭,反而像是觸摸得到,感覺具體而客觀。
量測出來的數字,便是真實。
雖然物理學家或哲學家不會同意這樣的答案,但對大多數的我們而言,這是可以接受,甚至是必需的。我們需要真實,需要答案,需要一個可以憑靠依賴的對象,才足以建構我們的世界。
就像我們在黑暗裡需要光,在宇宙裡需要恆星(雖然天文學家也會告訴你,恆星不是永恆的),如此才能有指引、有座標,才能在混沌之中定位自己,然後投予想像及神話;就像我們需要土地,才能夠釘下木樁,砌起磚牆,也才能延續它的安全感與力量,安穩地倚靠、棲息,或結實地踩下腳步,前進或跳躍。
就像一段關係,或一個人,那必須真實得足以讓我們依靠。
因為,我們需要。
*
但,對於關係或人,什麼是真實呢?我們要如何看見那些看不見的,藏於內心的想法與感受──那些強烈卻模糊,可以用千言萬語描繪,卻捕捉不到一個精確數字的東西?
而愛,能夠量測嗎?如果無法量測,該如何窺見其真實?
那麼,我該如何知道:你口中的「我愛你」,真的不是謊言嗎?
*
在一段關係裡,至少有三種「現實」:自己感受到的現實、對方理解的現實,以及相對客觀的外在現實。那這三者之中,哪個才是真正的真實?倘若現實之間有所矛盾牴觸,那又能同時容有幾種真實呢?
通常,我們透過了外在的現實而建立自己內在詮釋後的現實,並將掌握的這一小部分,不假思索地,延伸為全部且唯一的真實了。就像我們與一個人相處,藉著觀察、體會與記憶的片段,拼湊出了這個人在我們心中的模樣。
他穿過的衣服,成為了他的味道,說過的隻字片語,成為了他的哲學,哼過的歌,成為了他的聲音,表露過的情緒,成為了他的靈魂。
如同在黑暗之中,將點連成線,描繪出星座,並想像出神話。
我們相信我們所相信的。我們相信,他便真實地存在了。如果不這樣做,不假裝我們完整地了解了這個人,在親密關係裡,我們會焦慮,會害怕,會覺得隨時將踩空、墜落。
可惜的是,真實通常不會以我們想像的方式存在,而對方理解的現實,更不會與我們的現實完全相同。
同一片星空之下,我們站在不同的角落,給了星星不同的命名、不同的故事。我們都是真實,卻也都不是真實。那,這算是謊言嗎?
「內在現實」(或稱之為心理現實),是我們在心中所建構的世界。那雖不是全然真實的,卻是我們最常倚靠的,甚至許多時候,是唯一能倚靠的。
*
前些日子,我在台南歷史博物館見到了多張描繪台灣的古地圖,那與現代衛星拍攝的地圖有極大的差異,離真實亦有極遠的距離,但那些地圖終究是當時珍貴的依據,讓人航過了惡海,登上了這座島嶼,探索並走出了長遠的歷史。
如果飄浮於地球之外的眼睛所見的是客觀的現實,那搖晃於海上的眼睛所描繪出的,便是我們擁有的內在現實吧!但那也是我們手中唯一的地圖,假若不信任它,我們將毫無方向,無所前進。
就像嬰孩必須信任母親的乳房一樣,若什麼都不能信任,我們是無法存活的。這種時候,懷疑不會讓我們更靠近島嶼,只會讓我們永遠迷失在海上,乾渴而死。
但相反地,為了擺脫恐懼,為了緊抓希望,我們也可能將想像當作是真實。像地圖上描繪的寶藏、巨人、神獸、美人魚,我們可能在黑暗中看見幻覺,在沙漠看見海市蜃樓,在欺騙裡感受到愛,在謊言中聽見承諾。
因為,我們需要。
*
於是我們欺騙了自己,接受了謊言,在無法量測的關係與愛裡,不斷不斷,創造不存在的真實。
那到底,我們能夠信任什麼呢?
***
蘇珊.佛沃在她的書《為什麼他說謊,卻毫無罪惡感》中談論謊言,而且正是親密關係中的謊言。因為人心難以窺見,所以可以輕易地被語言扭曲,就像某位哲學家曾說過的,語言從未讓人更了解彼此,反而更容易隱藏彼此。《不說謊,我們活不下去!》(伊安.萊斯禮著)一書中亦寫道:「人的欺瞞能力雖是為了因應舊石器時代社會生活的要求而生,它的躍進則是靠著語言的誕生。」
另一方面,在親密關係中,因為信任,因為需要,謊言可以被縱容、被忽視、被另一個謊言掩蓋,否則,這關係就得斷裂,而我們就得面對失去。或許正是因為這種由內而外撕裂的劇痛,讓我們拒絕外在現實的提醒,選擇繼續自欺,與對方的謊言共謀,延續一段早就不存在的關係。
就像朝著海市蜃樓前進,至少暫時不會絕望。
*
其實,就像之前所談到的,我的現實與你的現實之間本來就會有差異,我認識的你與你認識的自己,恐怕都不是真實的你,但這些都不能稱之為謊言,頂多,只是誤解,甚至是關係裡必然存在的裂隙。愛只能跨越,但不可能填補它。
作者真正強調的,是所謂「惡意」的謊言,那是一種刻意的欺騙,蓄意的傷害,即使它可能躲在「安慰」、「保護」、「無辜」、「害怕」、「逃避」,種種看似溫柔或無能為力的偽裝背後,包裝在各式華麗的詞藻與理由之下,那依舊是謊言,會讓人痛且淌血的謊言。
從內在現實的角度來說,那就是蓄意地說出了違背自己內在現實的話。
*
信任與懷疑的衝突,是親密關係裡沒有絕對答案的難題。信任是必要的,但如何不要變成愚昧的自欺?謹慎也是必要的,但如何避免掉入妄想般的多疑?
作者試著在第一部將明顯的謊言揭露出來,至少,我們能遠離那些對他人痛苦毫無憐惜的,對自己的罪惡毫無反省的人。而第二部中,她試著談論我們自欺的原因:因為自我的矛盾?盲點?或難以擺脫的慣性?才會讓自己一再地受騙,一再地原諒,又一再地靠近陷阱。
說謊的人,是說給相信的人聽的。
謊言不可能消失,但我們要學會傾聽真實。
文◎郭彥麟(《男人玻璃心》作者.精神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