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一位木工的日常,向純手工業致敬。
{工具是鋒利的,手掌是光滑的,歲月布滿痕跡,
但是經得起如實的探索。}
一則平凡無奇的郊區閣樓改建故事,卻是一場精良工藝的切實研究──
單純述說「如何做好一件事」,值得每個行業裡的認真職人細細琢磨。
「木工的手很厚,但是沒長繭,像戴了一層薄薄的工作手套。
那是見證,也是個人履歷。」
《挪威木匠手記》記錄一個閣樓改造的案子是如何從無到有:從接到客戶電話的那一刻起,到客戶入住全新改造的居住空間,包含了初期的多方磋商,到繪製出最佳設計圖,再與粉刷工、泥水匠、水電工等工班合作無間的配合,還有完成任何一件事必須付出的汗水,以及必須遭遇的挫折。
在挪威,閣樓過去多半用拿來晾衣服,現在則成為儲物的空間,但是仍殘留過去上百年人類活動的痕跡。作者工作時,與這些痕跡近距離相處,包括水痕、曬衣繩、舊管線、通風口、石棉。整修有歷史的老屋,就彷彿屋子的修建時間延長,中間空了很長一段時間才繼續修蓋。作者看見前任工匠是如何建造這座閣樓,如今由他繼續整修,延續了它的生命。可以想見,在多年後的未來,他的施工細節將攤在下一任工匠眼前。那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傳承。
作者是有二十五年經歷的木匠兼工頭。他以平實、自省的筆調,描述那些為我們建造生活空間與都市環境的工作者。他使用的工具,代表了他自己很重要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他是如何看重自身投入的行業。他更指出,實際操作的工匠,與學院派工作者在理解事情與溝通方式上,存在巨大的鴻溝。他不只是一名包商、工匠,也是社會觀察者,必須瞭解合作者和業主的心理。
這本手記用樸拙的態度,記載了人類流動的工作過程,講工作與認同,同時觸及藝匠的合作關係與職業尊嚴,更探討手工(manual labor)在消費主義驅動的世界裡的意義。
◢本書特色
‧這本挪威木工的日記,翔實紀錄一位工匠從無到有的工作過程,從一開始計算工料、與設計師溝通,與住戶商談,讀者得以進入一名手作者的世界,深入瞭解工匠的生活。
‧適合各行各業閱讀:儘管作者只是木工工程的小包商,舉凡各種估價、溝通、折衝,以及對於自身角色的思量,值得其他各類商業模式借鏡,像是各行各業都會遇到的實際問題──寧願補救自己的錯誤,還是幫別人收拾爛攤子等。
‧綜合社會觀察、工作倫理與哲學思考:透過作者的眼睛,除了見證閣樓改造的過程,還有人與人的相處、商業利益與專業堅持的拉扯,並且特別著墨人與居住空間的對話。
‧讀者與作者共同經歷一件案子的完成:手札記載了閣樓整修計畫的工作進展,終了完工時,讀者彷彿也感受到作者的成就感。開工前的準備期有較多細節,隨著工程正式開始,閣樓雛形出來,逐漸呈現家的感覺。
◢勿忘手工的價值──各界誠意推薦
林東陽 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林立青 作家
誠心 推薦
「作者從標下閣樓的改建案開始,便把自己看作是一件工藝商品,全方位地考量工程案,檢視各種環節及各方立場,斟酌、掂量、取捨之後,試圖把自己的技藝賣出去。除了基本營生的目的之外,我們看到在整建過程中,他是如何堅守職人的原則,秉持專業的工作態度,讓客戶及其他包商恰如其分地參與案子的不同階段,同時維護了手作者的尊嚴。這本手記呈現了某種『人與家的對話』。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北歐社會對工作環境與工匠權益的設想與保護,就如同北歐工匠作品樸實的觸感一般務實。」──林東陽教授,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創辦人
本書細述游刃於一項技藝的樂趣:描繪工作社群的寫照,見到成品逐漸成形的快樂,也在成品中留下了一抺自己的影子。愉快地享用保溫瓶裡的咖啡,聽優良的廣播節目,從新的視角去觀察一座城市,並在承接前輩匠人打造的建物時,感覺到歷史重量……一部混合社會學、哲學的佳作——當然了,還有職業道德。──《階級鬥爭報》(Klassekampen)
一記抨擊專業不足的重要回饋……作者以日記形式,記錄改建計畫的整個過程,提供鮮為人知的工程洞見……本書內容與作者描述的手藝同樣紮實。──《挪威日報》(Dagbladet)
一則平凡無奇的郊區閣樓改建故事,在托史登森的巧手下,變成了一場精良工藝的切實研究。這樣的作品應廣為傳閱。——羅伯特‧潘恩(Robert Penn),《用樹木做出東西來的人》(The Man Who Made Things Out of Trees)作者
對手作工藝及工藝所包含的重要藝術性的如詩禮讚。歐勒•托史登森書寫手工藝為整體社會帶來的價值,《挪威木匠手記》一針見血地提醒我們,社會無法失去這樣的技能。──卡爾‧奧韋‧諾斯加德(Karl Ove Knausgård),挪威小說家、《我的奮鬥》(Min Kamp)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