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科普與文學美妙交響的百年巨作!
影響後世無數昆蟲自然觀察家之經典

  愛蟲如命,至死方休的「昆蟲詩人」法布爾,傾畢生之力觀察研究昆蟲的鉅著。

  全書透過希臘神話、寓言、民俗傳說的方式來闡述,栩栩如生地描述各種昆蟲的特色、本能、繁衍與生活習性:借用蟬被螞蟻斥責的預言、螢火蟲發光的祕密、蟋蟀的生命演歌等等,帶領讀者領略書中充滿對生命的關愛與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涵蓋科學與文學,兼具知識與趣味的傳家經典,對自然文學深具影響力。

  本書將原著十冊的《昆蟲記》濃縮為一冊,編寫台灣讀者最為孰悉的昆蟲,還搭配英國自然畫家愛德華‧戴蒙的精美插圖。希望讓孩子閱讀本書後,對自然生態觀察發揮啟蒙的作用。

本書特色

  1.將昆蟲詩人法布爾的十冊原文,節錄當中台灣讀者較為熟悉的昆蟲故事。
  2.編譯以生動有趣的文字,讓科普文學不流於枯燥乏味,孩子的最佳昆蟲入門書。
  3.搭配英國畫家愛德華‧戴蒙的精美古典插畫作品。文字與畫,唯美相伴。

名人推薦

  在這些天才式的觀察中,融合熱情與毅力,簡直就是藝術品的傑作,令人感動不已。──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羅曼‧羅蘭

  像哲學家般思考,像藝術家般美感,像文學家般感受。──法國名劇作家 羅斯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尚-亨利‧法布爾 (Jean Henri Fabre, 1823-1915年)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

  1823年出生於法國南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14歲即外出工作,曾當過市場小販和鐵路工人。19歲考進亞威農師範學校,畢業後當了小學教師。法布爾靠業餘自學,花了十二年先後取得學士、博士學位。

  法布爾從小即對昆蟲產生興趣,並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敏銳的觀察力。1878年出版《昆蟲記》第一冊,爾後花了三十年時間,出版了《昆蟲記》共十冊。為後世「昆蟲行為學」先驅,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對自然文學深具影響力。

繪者簡介

愛德華‧戴蒙(Edward Julius Detmold, 1883-1957年)


  英國自然畫家。作品多為花草樹木、昆蟲與動物等自然景象。

譯者簡介

曾明鈺


  中正大學比較文學所。自由作家,熱愛文學與翻譯,編譯有《機會來了你在哪裡》等書。
 

目錄

第一章 我的工作與工坊
講述法布爾得到了一塊幽靜土地,並開始在這個樂園觀察昆蟲。

第二章 池塘
小小的一方池塘卻蘊藏許多生命,法布爾從小就與池塘結下緣分,觀察許多昆蟲,體悟大自然的魔力。

第三章 聖甲蟲
古埃及人想像這個圓球是地球的象獸,聖甲蟲的一切動作都被宇宙星球運行所影響。

第四章 蟬
在酷熱的七月,當所有的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枯萎的花朵上尋求解渴之道時,蟬卻仍舊興高采烈,精神奕奕。

第五章 祈願的蟑螂
牠的前腳高舉在空中如同祈願一般。從當時農人眼裡看來,牠就像是個祭司或女尼,所以後來的人都叫牠是祈願的螳螂。

第六章 螢火蟲
古希臘人叫牠亮尾巴,科學家則給牠一個名字,叫「藍玻瑞絲(Lampyris)」。

第七章 細腰蜂
細腰蜂很怕冷,牠們常在橄欖樹生長,在知了齊唱的溫暖陽光下搭起帳棚,有時甚至為了家族必須的溫暖,而遷居到人類的住家。

第八章 我的貓的故事
貓離開故鄉後,是否會返回?法布爾親眼見證了這個事情──貓如何執著返家的行為。

第九章 避債蛾
在會動的柴束裡,住著一條有著黑白條紋的漂亮毛毛蟲。牠們可能正在覓食,也有可能在找一個適當的地點蛻變成蛾。

第十章 西班牙蛻螂
西班牙蛻螂不是活潑的生物。每當牠在夜晚或日暮找到食物時,就會在原地點掘個洞。

第十一章 兩種奇特的蚱蜢
「恩布沙」因奇怪的外表而被喊作小惡魔;「白面螽斯」是種擅於嚼肢的昆蟲。

第十二章 黃蜂
大多數黃蜂必須死亡,不是因為意外、疾病或氣候,而是為了一種逃避不了的命運、一種必然的定律。

第十三章 小蟲的冒險
芫菁的幼蟲伏在蜜蜂的毛裡,與蜜蜂的身體成直角,頭裡尾外,幾乎都靠著蜜蜂的肩部,選好地方就不再移動。

第十四章 蟋蟀
草原蟋蟀會在春天陽光最充足的時候唱歌;在寂靜的夏夜裡,我們所聽到的就是義大利蟋蟀(Italian Cricket)的聲音了。

第十五章 蜘蛛
被人所畏懼的蜘蛛,謹慎又小心的如同隱士般,在高高築起的窩穴中生活。對待獵物會給予致命一擊。

第十六章 薛西佛斯
薛西弗斯(Sisyphus),也就是長足糞金龜。牠不畏困難執著地持續相同的任務。因此拉特力(Latreille)先生稱牠為「薛西弗斯」。

第十七章 橡樹天牛
橡樹深山天牛除了頭部及裝備外,牠的皮膚卻和絲綢一樣光滑,並呈現象牙白。

第十八章 蝗蟲
蝗蟲擁有音樂才能,也能藉之表達自己的喜悅。牠激昂地拉著弓,重複三、四次,中間有短暫的休息,彈奏著自己的樂章。

第十九章 虻蠅
虻蠅奇特的蛹具有強大的力量,能為毫無能力的成蟲開路,牠的蛹前面備有一把型刀,後面則是一支三叉載,背上有一排叉子。

第二十章 寄生蟲
小小的寄生蟲如何進入蜂室,不但搶奪了別人的資源,還殺掉原本的幼蟲,第二年,代替主人從蜂室裡出來。

附錄 法布爾生平年代表
特別匯集法布爾各時期的事件,並由年份排列,一目了然。
 

內容連載

聖甲蟲

遠在六、七千年前,聖甲蟲就已被人們所記載了。古埃及的農人在春天灌溉洋蔥田時,常常會看到這種又肥又黑的昆蟲,忙碌地向後滾著一顆圓球,慢慢地從旁經過。他們當然會驚訝地看著這隻滾球動物,就像今日普羅旺斯的農人一樣。

古埃及人想像這個圓球是地球的象徵,聖甲蟲的一切動作都被宇宙星球運行所影響。人們認為這小小的昆蟲具有豐富的天文知識,簡直幾近神聖,所以把牠們叫做「聖甲蟲」。人們也認為滾動的球裡隱含著蛋,小甲蟲會從球裡爬出來。但事實上,那只是聖甲蟲儲藏的食物而已。

圓球裡面不見得是好吃的東西,牠小心翼翼滾動的球,不過是牠從路上、田裡掃集而成的髒垢。

聖甲蟲寬扁的頭上有六個牙齒,排成半圓形像是一把彎彎的耙子,牠就是利用這個工具挖掘、切割,選擇牠要或不要的東西。牠弓型的前腿也是有用的工具,因為它們非常堅固,外側還長著五個鋸齒。當牠需要使力搬動障礙物時,甲蟲就會用力舞動牠的齒狀臂膀,將前方清出一個空間,並將收集來的東西耙在一起,然後放在四隻後腿中間。牠的腳又長又細,特別是最後的那一雙,形狀有點彎曲,頂端還有利爪。聖甲蟲用牠的後腿將材料壓在身下搓著滾動,直到這些材料變成一個圓球。不到一會兒功夫,一個小丸子就滾成核桃般大小,不久後又大如梨子了。我還看過有些大胃口的,更把球做得跟拳頭一樣大。

圓球完成後,就要被搬運到適當的地點去了。聖甲蟲踏上旅程,用後腿抓緊球,以前腿行走,頭低低向下,屁股高高舉起向後倒退著走。牠將後面的球,左右輪替地向後推動著。我們都以為,牠會選擇一條平坦或至少不是很傾斜的路,事實不然!牠走到陡峭得幾乎難以攀爬的斜坡,這就是固執的聖甲蟲所選擇的路徑。這個球就像個巨大無比的負擔,聖甲蟲艱苦、小心地一步步往上推,但只要到達一定的高度,就總是會往後退,稍不留神就會前功盡棄,滾落的球將聖甲蟲也一併拖下去。牠會再爬上去,結果卻還是滾下來。牠這樣一次一次地向上爬,但只要一點小事故,就足以毀了牠所有的努力。一枝草根或一塊滑石,都會讓牠絆倒失足,連球帶蟲一起滾落。經過十幾二十次的努力不懈,才能得到最後的成功;聖甲蟲只有在對自己的努力完全絕望時,才肯另尋平坦的道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165
  2. 新書
    7
    $175
  3. 新書
    79
    $198
  4. 新書
    79
    $198
  5. 新書
    79
    $198
  6. 新書
    85
    $213
  7. 新書
    88
    $220
  8. 新書
    9
    $225
  9. 新書
    9
    $225
  10. 新書
    $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