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精要導覽、精闢解析克萊恩經典原著
兒童精神分析與客體關係理論的最佳入門書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是佛洛伊德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承襲佛洛伊德思想,聚焦兒童心智發展,發現嬰兒的內心世界並非一張白紙,而是打出生起便在與他人(客體)的互動中經歷著愛恨交織的內心劇場。她顛覆了人們對兒童心智的想像,開拓「客體關係」理論,堪稱兒童精神分析的先驅。

  本書藉由粹選克萊恩的原著篇章,深入淺出地呈現並解析克萊恩的思想理路。作者為兩位傑出的英國精神分析學者,全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克萊恩的理論與臨床貢獻,讀者可以在字裡行間感受身為臨床工作者的克萊恩對個案的敏銳與關懷,並從中理解她的思路發展過程,進而發現她直指了人在與他人互動上最原初的情感天性。

  臨床案例顯明,生命早期的客體經驗影響一生人格,因此克萊恩思想的價值遠遠超越診療室,對人性與社會領域深具啟發性。作者將這部分的洞見收錄於本書第二部分,透過與克萊恩學派後繼者的文獻對話,帶領讀者領略克萊恩學說在倫理道德思辨、社會制度設計以及美感創意經驗等領域所蘊含的深刻寓意。不管是相關領域的學子、學者,或是實務工作者,本書都極具參考價值。

  如果我們能以開放的心胸去進行兒童分析,
  自然就會發現探究其底層的方法與媒介。
  ──梅蘭妮‧克萊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羅斯汀(Margaret Rustin)


  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兒童精神分析師。曾在牛津大學及倫敦大學學院接受教育,並在塔維斯托克診所( Tavistock Clinic )受訓成為兒童精神分析師,職業生涯皆在塔維斯托克診所中度過,並在1985至2007年間擔任兒童心理治療部的主任。

  她於2009年榮獲英國精神分析學會頒發終身精神分析教育貢獻獎,於2015年由東倫敦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退休後繼續在塔維斯托克及波特曼NHS信託基金會從事教學、督導和研究工作,並致力於科學及教育。

麥克.羅斯汀(Michael Rustin)

  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員,東倫敦大學社會學教授。曾在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經濟學院接受教育。而後一直任教東倫敦大學,亦曾擔任社會學院系的主任與院長。

  他曾於1992年獲得(美國)國家精神分析促進協會頒發Gradiva Award,於2010年獲頒英國精神分析理事會的「智力文化貢獻獎」。他是塔維托斯克及波特曼NHS信託基金會及艾塞克斯大學的客座教授、社會科學院會員,活躍於學術界,學術工作拓展到許多領域,特別是精神分析思想在社會和文化領域的應用上,具有開創性的影響力。

審閱者簡介

王浩威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為作家、心理治療師,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心靈工作室負責人、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著有《獻給雨季的歌》、《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生命的十二堂情緒課》、《我的青春,施工中》、《好父母是後天學來的》、《晚熟世代》、《沉思的旅步》等書。

洪素珍

  英國杜倫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諮商博士,現任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諮商心理師。專長領域為戲劇治療、沙遊治療、創傷治療、性侵害及家庭暴力心理治療、兒童遊戲治療。


譯者簡介

魏宏晉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記者、編輯、大學通識課程講師。目前熱心投入榮格學派相關書籍的譯介工作。已出版的作品有《共時性》、《英雄之旅》等(共同翻譯)。

連芯

  台北教育大學諮商與心理研究所、英國艾賽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Essex)精神分析研究所畢業,曾任文案、採訪編輯,目前是諮商心理師。譯有《佛洛伊德:幽微的心靈世界》、《瘋狂與存在:反精神醫學的傳奇名醫R.D. Laing》。

校訂者簡介

彭玲嫻


  台大外文系畢業,輔大翻譯學研究所肄業,曾任前新聞局《光華畫報雜誌》(今外交部《台灣光華雜誌》)英文編輯、《解讀時代》雜誌主筆、多家影視公司字幕編譯,譯有《盲目》等書。
 
 

目錄

致謝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第一部分
第二章  早期作品:兒童教養、教育及兒童分析
第三章  求知慾:熱好理解及其抑制
第四章  兒童分析技術
第五章  哀悼,憂鬱心理位置的發掘及與伊底帕斯發展理論的關聯
第六章  分裂、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及投射性認同
第七章  《兒童分析的故事》的獨到價值
第八章  嫉羨與感恩

第二部分
第九章  簡介第二部分:倫理觀、美學論、社會與克萊恩的工作
第十章  克萊恩學派的倫理觀:愛與恨的道德寓意
第十一章  克萊恩學派的美學
第十二章  克萊恩與社會
第十三章  結語

名詞對照
延伸閱讀
 
 

中文版序

  《閱讀克萊恩》的中譯版問世了,我們深感喜悅。我們非常榮幸、也很雀躍有此機會介紹克萊恩的著作,畢竟許多讀者可能迄今為止並不清楚她對精神分析有怎樣的重要貢獻。她的作品前後橫跨四十年,並紮根於其作為第一代精神分析師的真實經驗。時至今日,她的觀點在各大洲、各文化中都被證實具有重大意義,並啟發豐沛靈感,這已是非常顯而易見的事了。

  籌備本書,我們走了一段漫漫長路。我們先是重新拜讀克萊恩的所有著作,才逐漸拼整出此書的雛形,期待能將她在理論與實務上的創新思維帶給精神分析社群之外的讀者,這也正是「國際精神分析圖書館教學書系」(the Teaching Ser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Library of Psychoanalysis)的核心宗旨。

  對於中譯版的問世,我們尤其欣喜。我們與台灣精神分析發展的淵源甚深,早在二十世紀末塔維斯托克診所(Tavistock Clinic)推行國際訓練課程時,這個緣分就開始了。多年來,許多專業人員陸續來到倫敦進修,不論是參加觀察課程與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的完整訓練,或攻讀精神分析研究碩士班,都是我們主責的範疇。因這層情誼,我們有機會在2008年首度造訪台灣,除了享受一趟深刻難忘的旅程之外,又進一步開啟更多機緣,之後的許多年來,都運用網路通訊與在地的專業人員持續交流著。

  2015年8月,我們也應華人心理保健協會(Chinese Association for Mental Health)之邀前往北京,很榮幸能參與培訓工作,傳授我們所學。2017年10月,我們再次來到北京和台北進行精神分析教學,這一次,我們希望讓克萊恩作品中的思維種子、以及對克萊恩著作的興趣,在兩地發芽生根。

  其中別具意義的是,這些機會能讓我們探索精神分析對不同文化的適用度,並更加確信精神分析思維能用於理解世界各地的人類發展。我們有幸能透過台灣與中國大陸各式人際互動的詳細資料,研究兩地特殊的文化、家庭與社會結構。而精神分析正是要理解這些文化、家庭與社會結構,才能處理個體與社會的問題。

  我們誠摯希望這本書能夠為亞洲精神分析思維與實務的成長有所貢獻,並能為當今精神分析思潮中的克萊恩觀點,進行化零為整的工作。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本書與主角──克萊恩
 
梅蘭妮‧克萊恩(Melanie Klein)已被視為佛洛伊德最具原創性、最重要的後繼者之一。她最初的貢獻來自於她專業生涯早期與情緒障礙兒童工作的經驗,這些孩子有的年紀非常小,狀況相當棘手,她在著作中記下如何透過遊戲情境讓孩子表達自己,並藉此發展出分析兒童的方法。身為一位兒童分析師,克萊恩能夠直接接觸到兒童心智發展的本質,也有機會修正精神分析理論中某些關鍵概念。她相信嬰兒從生命之初就會主動與母親發展關係,然而在最開始的時候,嬰兒用的是一種片斷碎裂的方式來感知母親,無法覺知母親是個完整的人,這種片斷碎裂的感覺,源自嬰兒早期在身體上接受母親照顧的種種不同層面。這種觀點挑戰了過往精神分析理論的觀點,不再同意嬰兒與外在世界發展關係之前是處於「原初自戀」(primary narcissism)階段。克萊恩在與幼兒工作時,也發現證據支持早年型態的超我已然存在。超我是佛洛伊德提出的心智批判的功能,且被佛洛伊德認為在兒童約莫五歲時成形,與度過伊底帕斯階段密切相關。克萊恩則生動描繪出幼童已經受早年型態的暴虐良知折磨,引發嚴重的焦慮與罪疚感,與此相連的是,她也發現更早期的伊底帕斯情結。對於精神分析理論中的生理基礎,她其實有深切體認,包括同意佛洛伊德的重要發現,認為在幼年時期,「性」已經存在。
 
克萊恩以開放的態度去探索心智更原始的根源,因此認識到幼兒種種強烈的愛恨情仇。她的論點震驚不少當代同行,也的確,她描繪的嬰幼兒內心之景,至今仍能令讀者震懾不已。
 
在較晚期的作品中,她以史上首位幼兒分析師的身分,修正精神分析對心智發展的見解。在臨床工作中,她特別關注焦慮反應,繼而提出心智中有兩大類焦慮與防衛機轉,根據發展順序,第一類稱作「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第二類是「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5
    $332
  2. 新書
    79
    $474
  3. 新書
    79
    $474
  4. 新書
    79
    $474
  5. 新書
    79
    $474
  6. 新書
    85
    $510
  7. 新書
    85
    $510
  8. 新書
    88
    $528
  9. 新書
    9
    $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