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美國學者撰寫教育史,除譯本外,約以班達(F.V.N.Painter)為最早(一八八六),大衛遜(Thomas Davidson)次之(一九○○)。至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孟祿(Paul Monroe)教授,一九○五年,始撰教育史讀本(A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七年,又有教育史概要(A Brief Cours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三年,輯成希臘羅馬教育史資料書(Sourcebook of History of Education for the Greek and Rome),由一九一一至一九一九年,復編有教育百科辭典(Cyclopedia of
Education)五卷。此皇皇巨著,蜚聲學府,開啓後賢,學者翕然嚮風。約在同時,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格萊夫斯(Frank Pierrepont Graves)對此門亦勤於操觚,一九○九年開始,完成中世紀以前教育史,一九一○年有中世紀教育史,一九一三年復有現代教育史,頗風行一時。後兩部,吾師吳康先生曾譯為中文。此外,泰勒(William James
Taylor)有教育史綱要(Syllabus of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九)、湯普先生(M.M. Thompson)有教育史大綱(An Outline of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三)、馬考米克(Patrick J.McCormick)有教育史(一九一五)、杜根(Stephen P.Duggan)有教育史學生讀本(A
Student’s Textbook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一九一六)、波義亞(Charles Clinton Boyer)亦有教育史。此雖深淺各異,精粗有別,自是教育史一門,教學、專修用書始略備。
早在一九○二年,史丹佛大學教紹克伯利(Ellwood P. Cubberley)撰有教育史講義綱要(Syllabus of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至一九二○年,復著教育史(楊亮功先生譯為中文),又編有教育史讀物(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為供研究教育史參考原始資料之書,與孟祿之資料書相類似。後兩種書既出版,風靡一時,教育史權威,由是自東徂西,克伯利教授與孟祿齊名。竊思孟祿之書,長於分析,網羅史賓,鈎稽哲理,對於教育思想源流,剖析闡釋,綱舉目張,儼然獨樹一幟,不愧為當時之宗師;克伯利之書,則以博贍勝,精於考據,對於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文物典制、學說理論,蒐輯靡遺,推敲質實,引經據典,前哲嘉言懿行,宛晤一室,乃其最大之特色。一九三九年,吾師阿麥克(Jhon
C.Almack)與桑德斯(Lester B. Sands)合編教育史圖表(History of Education
Chart),繭絲牛毛,條分縷析,二千年教育文化之體系,學術思想之模型,縮寫成表,卷藏一幅之上,猶宋黃幹之於晦翁,堪為克伯利名著之輔翼,而教育史全套綱領,一覽瞭然,治斯學者應奉為圭臬。一九二一年,寇魯(P.R.V.Curoe)亦撰有教育史。直至一九四○年,又有兩新著面世,一為迺特(Edgar W. Knight)之二十世紀教育(Twenty Centuries of
Education);一為伊比(F.Eby)及亞魯烏德(C.F.Arrowood)合著古代及中世紀教育之歷史與哲學(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cient and Medieval),前者體裁新穎,後者卷帙雖巨,不免有博而寡要之嫌也。
曩昔余入史丹佛大學肄業,初受教育史於考爾化(Walter V.
Kaulfers)教授;專修研究,則隨阿麥克教授之指導,兩教授接為克伯利之門人。考爾化教授講課之餘,指定學生閱讀杜根之書,而阿麥克教授則介紹迺特之作,蓋前者為大學部課程,杜根之教育史,簡練條暢,適於初學之修習;後者對研究生言,迺特之二十世紀教育,執簡御繁,觀點清新,一隅三反,有開朗耳目之功,是以孟祿之書宜讀,克伯利之書宜讀,此書亦宜讀也。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學者之治教育史,大多雖仍舊貫,循既定之綱領,顧其能突破藩籬,別開生面,以另一體裁出之者,一為耶魯大學教授布魯巴差爾(John S. Brubacher)撰教育問題史(A History of Problems of Education);一為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巴特斯(R.Freeman Butts)著教育之文化史(A Cultural
History of Education),皆於一九四九年出版,直到一九七二年。像古得(Harry Gehman Good,一九四七)、柯爾(Luella Cole,一九五○)、穆赫尼(James Mulhern,一九五九)、彼德(William Boyd,一九六五)、梅爾(Adolph Erich Meyer,u一九六五)、佛洛斯特(S.E.
Frost,一九六六)、賓達(Frederick M.Binder,一九七○),及波文(James
Bowen,一九七二)等,名家迭出,新著不下十種。紀事述言,除接寫戰後教育的演變外,觀點或隨政治而趨新,或以社會學解釋,或強調西方文明之背景,或探考歷史哲學的根基,其餘多事抄襲,不脫前人之窠臼。夷考布魯巴差爾之教育問題史,以教育目的、政治與教育、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課程等教育內蘊的十九個問題為中心,由古及今,追溯源流,以明其本末之作。巴特斯所著教育之文化史,從教育與文化之互相影響而構想,又本乎教育與社會之密切關係而立論,如以文化為經,則其衍生之各種教育為緯;如以教育為本,則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思想信仰,皆為枝葉矣。作者自言:「撰著此書之目的,並非如許的著重歷史新研究,作為有助於教育史教學的復興,及改進歷史方法對教育問題的效用。此種冀圖,試把社會科學的若干眼界與學識,以及由各種哲學、心理學,與教育作家的資料,予以闡明,合一爐而共冶,以謀教育工作者的助益。此書由著者過去十五年,主要在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的經驗,此不祇有教授教育史,而且亦有教授叫做教育基本原理學科的機會,由是而產生。」(原書自序)
此書是將該教育之文化史第二篇歐美最近教育的傳統十一章迻譯而成,改其名為歐美近代教育史。通常治西洋教育史,自文藝復興以後,繼之以宗教改革,工業革命,西歐各國既崛興,政治與社會,風雲多變,思想益趨龐雜,故祇能根據思潮,像理性主義、自然主義、心理學傾向、科學傾向、社會學傾向,及國家制度的發展,以綜述近代教育的全貌,蓋以思想為主流,兼該文物體制而豁然貫通焉。此書則異是,以世紀來類分,肇自啓蒙運動,即緊接理性主義時期,展開十八、十九、二十的三個世紀。每個世紀,分述歐美兩方面;每方面先論政治、經濟、宗教、社會之機構及文化科學之思想,透視教育的背景,追溯教育的源流,然後對此三百年歐美教育之制度、方法、課程,與理論,細說其內容,推究其演變之迹。從表面來看,良以按世紀而鋪陳,雖略嫌重複與呆板,但此嘗試的著作,條理清晰,系統分明,對於教育過程之前因後果,交互關係,和盤托出,似較他書詳備,可為治西洋教育史者更得深一層的了解。故特為譯出,俾供學者作補充的讀物。
此書由美國教育家所撰著,對於近代世界之政治、經濟、文化、思想,係基於戰後美國優越感的觀點寫成,見仁見智,應由讀者自己抉擇。「Nationalism」二字,在歐洲可譯為民族主義,但在美國,根據事實,應譯為國家主義。至於原書所引述之人物,其生卒的年期,亦經譯者檢考補充,一併說明。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二月六日劉伯驥書於美國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