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致命錯誤

美國如何丟掉世界?:後冷戰時代美國外交政策的致命錯誤
定價:580
NT $ 130 ~ 510
 

內容簡介

  ※三十年來美國外交政策最尖銳的分析與檢討。
  ※美國保守派外交思維代表巨作。


  國際社會的遊戲規則恆常彌新,
  為所欲為的超級強權踢到鐵板。

  一九九一年三月三日,在伊拉克南部沙伏旺空軍基地,在英、法及沙烏地阿拉伯代表的陪同下,美軍司令史瓦茲柯夫代表美國政府接受伊拉克提出的停火協議。這是劃時代的一刻,不僅宣告海灣戰爭的落幕,更象徵著美蘇長達四十年的冷戰的終結:一九四五年以來第一次,蘇聯與其附庸沒有反對美國領頭的重大國際行動。

  然而,儘管蘇聯解體後美國享有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主宰性優勢,絕對的權力帶來威望與光榮只是短暫的。隨後,我們看到的是美國國力的重挫,無論是名聲還是實力。

  權力的億萬富翁肆意揮霍,傳教式外交政策鎩羽而歸。

  為什麼?麥可.曼德爾邦在本書中提出發人深省的檢討:在後冷戰時代,由於國際上再也無人可以限制美國隨性實踐其意志,美國政治菁英總是帶著一種自命不凡的優越感,以傳教士的心態來推動其外交政策,試圖在全球推廣美式自由民主與市場經濟。另一方面,由於安全威脅已經解除,外交問題不再是全民關切的焦點,因此不幸被少數利益團體所把持,短視的政客只求討好國內民意以贏得大選,缺乏對國家整體長遠利益的規劃。

  思維傲慢,態度輕率,專業判斷讓位給嘩眾取寵的短期利益,導致美國儘管有無比的軍事、經濟資源,卻在外交工作上敗績連連。軍事任務雖然成功,但政治任務功敗垂成。無論是在索馬利亞、波士尼亞、伊拉克、阿富汗、中國,甚至是在加勒比海小國海地,美國推動的自由市場與民主改革都全軍覆沒。柯林頓政府一意孤行的北約東擴,不但沒有促進俄羅斯的民主轉型,甚至引發美俄交惡,成為美國外交史上的最大敗筆。

  世界警察息鼓收兵,國際秩序如何維持?

  因此,曼德爾邦呼籲,美國在當今世界真正應當扮演的角色是國際和平秩序的維護者,而非個別國家內部結構的改造者。美國應該關切的是各個主權國家在國界之外的外交行為,而非國界之內的內政行為。因為後者並非美國能力所及,無論它多麼強大。

  然而,這麼做是否意味著往後國際社會將放棄「人道干預」的道德正當性,縱容任何國家以「主權原則」之名在國內迫害民主人權、甚至是進行種族清洗?當全球各地極端民族主義與保守主義勢力抬頭的當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將採取「光榮孤立」、對海外的暴政袖手旁觀?麥可.曼德爾邦並不這麼認為,但他主張,美國必須尋找出一個最節約、最不費力的方式維持國際秩序。究竟該如何落實?這將是往後美國政府亟需思索的難題,也是包含台灣在內全球各地的美國盟友需審慎應對的變局。

名人推薦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Friedman),《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作者:「關於美國外交政策,《美國如何丟掉世界?》是2016年最受矚目的一本書……美國總統必讀之作。」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一人》作者:「本書解釋了在過去三十年中為何『國家建設』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首要重心,並鞭辟入裏地說明這造成多麼慘痛的失敗。麥可.曼德爾邦是美國最睿智的外交政策分析家,本書為今日所有決策者必讀之作。」

  ◎孟捷慕(James Mann),《轉向: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中關係揭密》作者:「本書針對冷戰之後歷任美國總統,不管是民主黨來是共和黨,妄尊自大想要改造索馬利亞、波士尼亞、伊拉克、乃至中國的失敗野心,提出發人省思的批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麥可.曼德爾邦(Michael Mandelbaum)


  曼德爾邦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教授,也曾任教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專攻美國外交政策。他擔任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顧問,該所贊助中東政策研究和相關議題的公共討論。曼德爾邦畢業於耶魯大學,獲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碩士,並在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他著有十六本書,包括《征服世界的觀念》(The Ideas That Conquered the World)、《節約的超級強權》(The Frugal Superpower),以及與湯瑪斯.佛里曼合著的《我們曾經輝煌:美國在新世界生存的關鍵》(That Used To Be Us)。

譯者簡介

林添貴


  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歷任企業高階主管及新聞媒體資深編輯人。譯作近百本,包括:《歷史的反叛:1979年的奇異變革及其陰影》、《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祕密戰略》、《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基地帝國:美軍海外基地如何影響自身與世界》、《棉花帝國: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過去與未來》,與《美國該走的路:歐巴馬如何抗拒華盛頓的政治惡鬥,重新定義美國與世界的關係》等書。
 
 

目錄

導論

第一章:中國、全球經濟及俄羅斯
新世界新政府
中國與人權
經濟做為外交政策
俄羅斯:自由經濟與民主政治轉型
俄羅斯:北約東擴的傷害

第二章:人道干預
創舉
索馬利亞、海地和盧安達
波士尼亞
科索沃
著名的勝利

第三章:反恐與阿富汗戰爭
前往世界貿易中心
反恐戰爭
阿富汗:成功
阿富汗:失敗
阿富汗:難斷捨

第四章:伊拉克
從戰爭到戰爭
從成功到失敗
戰爭之後的戰爭
國內戰場
退出與再進入

第五章:中東
世界的中心
和平進程
土地換來戰爭
民主議程
阿拉伯之春

第六章:復辟
後冷戰秩序的終結
泡沫破裂
流氓國家
中國崛起
俄羅斯反撲

結論
註釋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中國、全球經濟與俄羅斯

俄羅斯:北約東擴的傷害

蘇聯強大的軍事力量對美國及其盟國構成致命威脅。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軸即在於如何應付這個威脅。蘇聯崩解移除掉此一心頭大患,使美國比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更加安全。就西方的安全而言,歐洲共產主義的終結根本是天外飛來的禮物。

可是,還有一些問題猶待解決,前蘇聯境內數以千計的核武該怎麼辦?一個曾經窮兵黷武、不惜與西方開戰的強權不再控制核武,可望增加美國和全球的安全。但從另一方面來講,原本興建與部署它們的這個多元民族、共產主義大帝國裂解,核武落到超過一個以上的政府手中,再加上萬一部分核武可能逃過新政府的控制,落入反美、反西方的個人手中,豈不是產生新威脅。所幸,蘇聯瓦解後當下那幾年,美國處理得相當成功。

打從原子時代肇始以來,核武散布到尚未擁有它們的國家——所謂的「核擴散」(nuclear proliferation)——一直就是美國政府關切的議題,它認為核武器愈擴散,爆發核子戰爭的機會就愈高。蘇聯也有同樣的顧慮。兩國合作在一九六八年制訂「核子不擴散條約」(Nuclear Non Proliferation Treaty)。這項條約把簽署國分為兩種:一種是加入時已經擁有核武的國家,可以繼續保有它們;另一種是沒有核武的國家,承諾不取得核武。蘇聯裂解,使得蘇聯的核武分散到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和白俄羅斯等四個獨立國家手中。這一來核武突然意外地擴散開來。

布希政府的國務卿貝克出面斡旋,扭轉了蘇聯核武擴散出去的問題。經由美方的努力,一九九二年五月各國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簽署協定,三個非俄羅斯國家同意把它們境內核武移交給俄羅斯,並且遵守核子不擴散條約。

冷戰時期美國雖然很關切蘇聯擁有核武,美國官員並不擔心這些武器會被不法分子偷竊或截獲。警察國家絕對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而蘇聯道道地地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警察國家。不論它有多少短處,蘇聯政府非常能幹,掌控一切,包括核武在內。

俄羅斯新政府保證比其前任政府要減少對社會的控制,從美國的觀點來看——更不用說俄羅斯人民了——這是一樁好事,但這可不適用在核武上。美國官員擔心武器本身、它們包含的爆炸性核融合材料,以及製造武器所需的專業知識(有經驗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會落到不該有的人手中。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2
    $130
  2. 新書
    79
    $458
  3. 新書
    79
    $458
  4. 新書
    79
    $458
  5. 新書
    79
    $458
  6. 新書
    79
    $459
  7. 新書
    85
    $493
  8. 新書
    85
    $493
  9. 新書
    88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