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國」或「中華」這個概念,也許對中國本身來說,天經地義,無庸置疑,但是對中國以外的周邊國家而言,很顯然是相對照而來,這種對照也因對「中華」意識的情感深淺不同而有所差異,情感深厚者如朝鮮時期儒者稱自己為「小中華」,這是一種「中華在其自己」的情感;滿州入關以後,更表現出「唯我是華」的情感;對「中華」情感疏離甚至演變成蔑視中華者,則如近代日本不稱中國為「中華」而轉稱「支那」,這又是種「中華作為他者」,甚至想「取代中華」的另類情感表現。越南相較於韓、日,可說是中華情感的折衷者,即便越南過去是中國的藩屬國,在文化情感上可稱「聲教文物所尚,近乎中國」,但在政治上則又常自稱「南帝」以對稱於「北帝」的中國。「中華」或是「中國」對周邊國家而言,從來都不是不證自明,甚至在中國本身,也是處於流轉變化當中,葛兆光先生在《何為中國》以及《宅茲中國》兩書所問的「何為中國?」、「中國要如何被論述?」,
不僅是歷史的課題,更是當代中國崛起後周邊國家的「大哉問」課題。
2013年開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積極地推動有關「東亞視域中的中華/中國意識」國際學術會議,每次均以小型菁英式的規模,進行學術發表與討論,前後迄今辦理了五屆,參加會議的國內外學者超過上百位,發表論文者不下五十篇,本書的集結僅是前面幾屆的研究成果之一。當時在推動這個中華概念研討會時,黃俊傑院長揭示這項系列研討會的「旨趣」如下:
在東亞思想史上,「中國」或「中華」這個極具指標性的概念,雖然形成於古代中國,但其內涵在近世韓國、日本與越南、琉球乃至現代台灣卻經歷轉變。「中國」或「中華」概念在朝鮮時代(1392-1910)常以「小中華」概念注入了「箕氏朝鮮」,之後甚至有「檀君朝鮮」的主體情感;在德川時代(1600-1868年)的日本,被挪移來指稱日本而非中國本土,與近世日本思想史上日本主體性之發展桴鼓相應;在越南近世的前後黎氏王朝(1460-1789)與阮氏王朝(1802-1945),漸次展現其文化主體性,也多強調越南是古代中國聖人炎帝神農氏之後;「中國」概念在現代台灣,則顯示了「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的撕裂及其辨證關係。「中國」或「中華」概念在東亞區域的轉折變化,特別在現今東亞崛起的時代裡,極具探討之價值與現代啟示。
傳統的華夷觀念,在滿清入關以後的「華夷變態」,以及近代中國百年來的民族主義的挫折之後,經歷巨大的轉變。朝鮮有從「小中華」轉變為「唯我是華」的意識;越南黎貴惇(1726-1784)出使中國之際也提到「越邦肇政,文明無遜中國」;日本德川十八世紀中期學者佐久間太華則稱「彼所宗之聖人之道者,亞我神皇之教者」;臺灣知識分子在日本殖民期間對「中華」意識則夾雜於「祖國意識」與「孤兒意識」之間;琉球王朝則歷經中國藩屬國到日本屬國之間,知識人對「中華」或「中國」概念的思考,都提供並豐富了的「中華/中國」意識或概念的多元性內涵。
從以上旨趣書,可以延伸「中華/中國」意識的兩大特點:首先,從東亞整體的文化共享來說,儘管「中華/中國」意識本身具有諸多詮釋的爭議,也無論中國周邊國家對「中華/中國」的政治上與文化上的想像有各種同中之異,但至少都可歸屬在共同的「東亞文化圈」,彼此享有共同的漢字、儒學、大乘佛教、律令制度等文化與制度元素。第二,從東亞發展的歷史進程來看,這個「中華/中國」意識具有「文化核心移動」的特質,這個特質是在游牧政權威脅中原,甚至日本學者所謂「征服王朝」的時代,所謂「夷狄入中國而中國之」在孔子的春秋時代已經是存在的事實。歷史上更有魏晉南北朝到唐帝國期間,所建立的胡族或胡漢融合的政權,更不用說十七世紀以後清帝國的「征服王朝」,激起了華夷觀念逆轉的巨大漣漪,日本當時稱之為「華夷變態」。「文化核心」之所以「移動」,除了「夷狄入中國」這個軍事與政治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大量移民的「移動」,特別是知識菁英階層的移動,這些知識菁英又將他們所承擔的「道」移動到他們所居住之地,因此「子欲居九夷說」在十七世紀以後,也得到朝鮮與德川儒者的共鳴,認為孔子所要移動定居之處是韓國或日本,其背後所突顯的是「文化核心移動」到中國周邊的隱喻性質。時移二十世紀初中葉,走過五四文化反傳統運動,到中共建政之初,更以西方馬克思主義為建國綱領,棄中華文化如敝屣,而撤退到臺灣的蔣介石政權,帶來兩百多萬的軍民,這些軍民中有許多知識菁英乃至百姓,也將身上的「文化核心」帶到臺灣,使得臺灣這塊寶島成為復興中華文化的基地,臺灣成為中華文化「正統」,亦可說明文化核心移動到邊陲臺灣的特質。洎乎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積極地復興傳統中華文化,從「文化自覺」邁向「文化自信」,文化核心也處於轉移的律動中。
基於以上旨趣書之內涵,本書共彙集十篇論文,多少呈現上述兩項特色。本書共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探討漢唐間中國概念的變化,甘懷真先生藉著唐帝國在學界被稱為「拓跋國家」的構想,重新探討唐帝國的中國概念的性質。甘懷真為釐清唐代的中國概念,往上追溯古代前五世紀「代」地起源及其發展,到拓跋氏之興起,以及華北在南北朝動盪時期興起一波波的建國運動,同時分析唐帝國前期的「雙聯王權」,糾正一些史料上的錯誤,使得作為歷史中國之一的唐帝國,是歷經漢代與胡族國家時期的變貌,與內陸亞洲所形成的國際局勢所造成的影響息息相關。本文作者在宏觀歷史視野中更有微觀綿密的歷史探索,扭轉學界直接將唐帝國視為「拓跋國家」所強調的非漢民族所建構,還原唐帝國所帶有的中國性之變化過程。本文作為本書第一篇,相當具有代表性,充分說明「中國」性質是一種族群演變與不斷移動的歷史過程。
本書【第二部】集中在清帝國時期所面臨的華夷新辨,而表現出「大中華」觀念與「大一統」的定型。三篇論文似乎一致回應並批判1990年代以來美國新清史學派所力倡的「滿洲中心論」。簡言之,新清史學派過分地強調滿洲特性,從而否認滿漢民族之間的民族融合,刁書仁、劉曉東兩位先生透過「法明崇滿」這個概念之分析,反駁新清史觀者完全忽視了清朝在國家建構方面與前朝的延續關係,以及以中原漢地為中心進行管理的統治策略,有悖於對清代歷史解讀的完整性。二者強調滿族政權對傳統「華夷」觀念,進行新的審視與自我表達,將「華」與「夷」由一種文化之差,轉化成了一種地域之別,這種「夷夏協同」與清朝統治者新「大一統」理念的演變是互為表裡、不可分割。韓東育先生則將滿清治理問題延續到清末皇帝退位,透過清帝《大義覺迷錄》到《清帝遜位詔書》兩文獻的分析,澄清滿清帝國的得國與退位,對於清帝國極力泯除族群對立的統治方式,保住中華迄今之所以仍為「大一統」的局面,實功不可滅,扭轉學界受到「民國史觀」的偏頗看法。以上作者群均是來自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教授,呈現來自中國東北地域學者對滿清帝國中華概念的重新評估之觀察特色。
本書【第三部】擴及到近世朝鮮、德川、越南的中華意識,透過許怡齡先生對朝鮮士人與譯官之間使用「漢語」、「漢文」意識分析漢文化與自身的關係,由此窺探朝鮮人的中華觀;還有張崑將先生透過越南與朝鮮中華意識的比較,藉由神話與歷史發展、使臣交流的詩文互酬的比較過程中,看出儒家文化在交流過程中的共同精神資源。再者,藤井倫明先生對德川時代富有文化主體性的闇齋學派的中華意識之探索,深入分析山崎闇齋、淺見絅齋、佐藤直方、三宅尚齋的「中國/華夷」觀之異同,藤井特別指出雖同樣歸屬闇齋學派,但其各自的「中國/華夷」觀卻有相當明顯的差距,批判戰前學者不分青紅皂白地將闇齋學派的中華觀視為一個整體而加以判定的錯誤。以上涉及的朝鮮、越南、日本的中華意識之探索,呈現中國周邊中華意識的多元性與歧異性。
本書【第四部】則特別著墨在日本與韓國有關近代中華意識的脈絡性轉換之課題,王柯先生特別考察二十世紀日本知識界從戰前醜化「中華」成為侵略的口實,到戰後復燃的「中華思想」卻成為推卸戰爭的藉口;馬場公彥先生則透過「支那」這個近代被視為對中國的蔑稱,追溯其發生、浸透、與禁止的過程,以探求日本對「中國」認識的脈絡性轉換之過程與反思。韓國的白永瑞先生則扣緊「小中華」這個過去朝鮮時代的自稱,透過他所謂「雙重周邊的視角」,也就是相對於西方中心的東亞周邊視角,以及東亞內部等級秩序中被壓抑的東亞周邊視角,嘗試以「去中華與再中華的張力」來重新理解小中華。白永瑞舉出朝鮮初期世宗國王創制諺文,實則兼具「去中華與再中華」的雙重性張力,而今日面對這種張力,作者認為應該從具有分斷性質(如南北韓、兩岸關係與受差別待遇的沖繩)的「核心現場」,來加以重構與轉換「小中華」的現代意義。
綜觀全書十章,具有以下三項特色:第一,本書蒐羅了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東亞儒教國家,對於「中華」意識這個既傳統又具現代爭議的思想或概念的課題,使得本書具有廣闊的「東亞視野」。第二,本書並無中心的立場,也不預設從中國視角出發,充分展現了從周邊看中國,也從中國看周邊的多重互動視角,以審視中華意識在過去豐富的互動性與競爭性之關係。其三,從本書所涉及論述者的身份來看,有中國皇帝、朝鮮國王、使臣、官員、翻譯者、儒者、平民百姓等彼此之間的中華意識之交流;再從思想層面來看,有中世紀游牧民族政權的國家觀念演變、滿州的華夷論辨、近代民族主義、漢語文意識、日本儒學的闇齋學派、使臣交流、中華與支那思想等有關中華概念的爭議分析,展現中華意識的多元性與貫穿時空性之特質。
本書有別於近二十年來深受學界重視的兩本有關「中華」意識的專著,即王明柯先生的《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1997年)及葛兆光先生的《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2011年),前者是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的華夏邊緣的族群認同研究,後者著重「從周邊看中國」、「交錯的文化史」與「批評的中國學」等等課題,進行對「中國論述」的透視或剖析,二者都帶有濃厚的歷史學以及從「什麼是中國人?」出發的研究意義。本書所選十篇論文,既涵攝歷史學、思想史、語文學、儒學思想等領域,作者群亦包括東亞各國的文史哲領域的專家,各自呈現其研究多年的精到見解,故能呈現中華意識更豐富且多采多姿的面向。由於「中國/中華」意識的研究,涉及「中心/邊陲」、「華/夷」、「政治認同/文化認同」、「天下觀/朝貢體系」等既不可分割又緊張競爭的關係,故其具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性,但也因其夠豐富、夠複雜,所以也蘊藏著創造性的動力,特別是今日中國崛起之際,中國與東亞周邊國家之間的互動與互競關係,又展開了歷史新的面貌,值得深入觀察與研究。希冀本書的出版,能夠在未來中華意識論辨的過程中,開啟新的視窗。
張崑將(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