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是一種力量,應好好培養。──達賴喇嘛
一本書讀通史賓諾沙、尼采、柏格森對喜悅的哲學思考與追尋
●法國最暢銷哲學作家,熱賣超過10萬本●
快樂可以創造,幸福可以預料,
唯獨喜悅意想不到。
喜悅是一種比快樂更深刻、比幸福更具體的情感,讓人無法自持、憧憬不已。喜悅展現出我們的生命力,我們得以觸摸到生存的力量,沒有比體驗喜悅更讓人感到生氣蓬勃。
本書論述完整,從西方哲學家對「喜悅」的追尋開始思考,由史賓諾沙、尼采、柏格森等人的學說中細細爬梳,分析各家哲學思考對喜悅的定義與價值,而我們該如何得到喜悅?該如何持續喜悅的狀態?如何運用喜悅帶來的力量?要回答這些問題,作者轉由東方哲學尋找答案,像是佛教的冥想靜坐、印度哲學中的奉獻與感激,還有道家老莊所提倡的「無為」,都有助於我們追尋、掌握喜悅的力量,成為更完善的存在。
史賓諾莎:每當我們有所成長、茁壯,往完善更邁進一步,就會感到喜悅,會讓人的存在更有力量。
這就是史賓諾莎所建構的倫理學,告訴我們應該學習分辨什麼會讓我們感到悲傷、什麼又會讓我們感到喜悅,就像蘇格拉底所說的:「認識你自己。」
尼采:喜悅就是生命應仰賴的力量,是一切能增加我們生命力的事物。
尼采的喜悅哲學又更進一步,認為我們應當接受生命的一切,不做任何抵抗,就能獲得「全然的喜悅」,其中也包括生命中負面與痛苦的部分。
柏格森:喜悅總是代表著我們的生命戴著凱旋的桂冠。
柏格森認為生命的存在就是為了創造,而喜悅在本質上與創作息息相關,是生命成就的體驗;若我們成功創造出作品,便達成了生命的目的,就會感到喜悅。
我們該如何追求喜悅?
◎專注、奉獻自身、感激、放手
釋一行大師說過:「像洗佛祖寶寶般洗你的碗。」意思在告訴我們專注在每一個當下,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該保持專注、全心全意奉獻,並且對生命中的一切心存感激,即使是平凡無奇的一天,都該感激這一天沒有壞事發生。也不要想著控制所有,而是該學著放手,順應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喜悅自然隨之而來。
◎道家老莊的「無為」
道家提倡「無為」,並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結合生命的運行而行動,不要試圖不惜任何代價也要馬上達到目的。如果事情的發展不如我們所願,不妨暫時抽離、嘗試改變目標,毋須強求。
◎認識自己,解除連結
我們透過自省而認識自己,意識到什麼適合我們、什麼不適合我們,了解自己的本性。這就是解除連結,我們解除了外在世界加諸在我們身上的價值觀和影響,進而成為真正的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喜悅。
◎迎向他人和世界,建立連結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需要與他人互動,在認識了自己的本性之後,我們要與他人、與世界建立起愛的關係,無論是愛與被愛,都是希望對方能變得更好,希望自己能變得更好,換句話說:我們接受喜悅,也賦予對方喜悅。
名人推薦
洪裕宏/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教授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鄭光明/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按筆畫排序)
「本書使人飽讀歷史上重要的「喜悅」思路,還深入心坎,解開了許多人生的困惑。」──冀劍制教授
「這位哲學作家追尋的喜悅,是超越存在痛苦的智慧,完全擁抱完整的生命,比快樂更強烈、更有感染力,又比幸福更為具體,能夠表達出生命的力量和我們的渴望。」──《自由》(La Libre)
法國亞馬遜網路書店讀者4.6顆星高度好評
‧「我從來沒讀過史賓諾沙或尼采,哲學不是我的菜,但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而且還不時重讀,這本書對靈魂有益。」--Saphiryal
‧「作者解析了人類的靈魂以及維繫生命的必需品,而且書中文字人人皆能讀懂。非常推薦在眼下這個灰暗的時代裡閱讀。」--Pierre Antoine Tache
‧「感謝作者,用這麼淺顯易懂的文字說明如此豐富的智慧,還有比這更好的方法嗎?我們就該以簡單的語言來見證喜悅,這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該讀的書。」--Amazon Customer(未具名)
‧「我喜歡書中分析喜悅的哲學方法:史賓諾沙所提出的完善、尼采的認可,以及伯格森的創造,我也很喜歡作者引用自己的小故事為他的論述佐證,帶著我們爬梳他是如何尋找到生命中的喜悅。我非常推薦。」--Client d’Amazon(未具名)
‧「閱讀這本充滿喜悅、希望與微笑的書實在太棒了。這不只是一本哲學著作,而是生命與愛的頌歌;讀這本書能夠幫助你走過低潮時刻。」--Ardé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