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歷史本身已比一般歷史更富詮釋空間,口述歷史突出的主觀性也許更添爭議,然而眾『說』紛紜,互相比對參照下所呈現的複雜性,也許更貼近文學歷史的本質。追尋歷史的結果,每每都指向當下眼前,這一系列的訪談,期望在未來的歷史裡更見意義。」──盧瑋鑾、熊志琴
「香港文化眾聲道」系列的誕生,緣於二〇〇二年展開的「口述歷史:香港文學及文化」研究計劃。計劃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持,盧瑋鑾教授和熊志琴博士投入十多年時間,向數十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壇及文化界前輩進行口述歷史訪問,並結集成書,繼二〇一四年的第一冊後,今年推出第二冊。訪問內容全面、詳盡,受訪者的創作歷程、參與的文學活動、對同時期作家的評價、對所在組織的了解、對時局和政治的看法等都是記錄的範疇。記錄者廣泛蒐集並保存第一手資料,為讀者完整、真實地呈現數十年來香港的文化、政治與歷史的互動。這些原始材料經記錄者嚴謹整理和查證,並補充大量注釋和附錄,有助填補文獻記錄的空白,為學者和研究者提供珍貴資料。一般讀者也能從書中讀出趣味,通過記錄者與受訪者的一問一答,進入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社會,感受當時的文化氛圍。
《香港文化眾聲道2》受訪者包括羊城、羅卡、吳平、陸離、張浚華、陳任、古兆申、黃子程、陳炳藻、金炳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盧瑋鑾(1939-)
原籍廣東番禺,出生於香港。筆名小思、明川。1964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獲文學士銜後任中學教師多年。1973年赴日本,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助教。1979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95年起任教授。2002年7月退休,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轉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顧問。著有《香港文蹤──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家書》、《一生承教》、《一瓦之緣》等。
熊志琴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兼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編有《文學與影像比讀》(與盧瑋鑾合編)、《經紀眼界──經紀拉系列選》、《異鄉猛步──司明專欄選》;編校《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淪陷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另有口述歷史訪問紀錄《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1963-2003)──古兆申訪談錄》(與盧瑋鑾聯合編著)、《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鄭樹森訪談錄)等。
盧瑋鑾(1939-)
原籍廣東番禺,出生於香港。筆名小思、明川。1964年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文系畢業,獲文學士銜後任中學教師多年。1973年赴日本,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1978年任香港大學中文系助教。1979年任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1995年起任教授。2002年7月退休,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轉任香港文學研究中心顧問。著有《香港文蹤──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家書》、《一生承教》、《一瓦之緣》等。
熊志琴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香港公開大學,兼任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名譽副研究員。編有《文學與影像比讀》(與盧瑋鑾合編)、《經紀眼界──經紀拉系列選》、《異鄉猛步──司明專欄選》;編校《淪陷時期香港文學作品選:葉靈鳳、戴望舒合集》、《淪陷時期香港文學資料選》;另有口述歷史訪問紀錄《雙程路:中西文化的體驗與思考(1963-2003)──古兆申訪談錄》(與盧瑋鑾聯合編著)、《結緣兩地──台港文壇瑣憶》(鄭樹森訪談錄)等。
目錄
前言
訪問記錄
——羊城
——羅卡
——吳平
——陸離
——張浚華
——陳任
——古兆申(附:古兆申、黃子程對談)
——陳炳藻
——金炳興
附錄
——本冊相關報刊資料
——後記
——人名索引
——鳴謝
訪問記錄
——羊城
——羅卡
——吳平
——陸離
——張浚華
——陳任
——古兆申(附:古兆申、黃子程對談)
——陳炳藻
——金炳興
附錄
——本冊相關報刊資料
——後記
——人名索引
——鳴謝
序
前言
這一系列訪談緣起於「口述歷史:香港文學及文化」研究計劃。此計劃從二○○二年開始,是當時剛剛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項目。及後我們先後放下中心的實際職務,但計劃並沒有因此結束,我們繼續進行訪談、整理記錄,至今已逾十五年。
以口述史的方式紀錄前輩對香港文學發展的種種回憶,意義不僅在於提供歷史事實,更在於呈現歷史參與者的個人理解及感受,重新喚起被遺忘的人物及細節,從而開啟不同面向的研究角度、引發深入的專題研究。我們立意借鑑口述歷史的研究方法,期望在採集史料的同時,也獲得某種研究成果。可是正統的口述歷史研究,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都以特定部門和專業團隊進行工作,我們的能力自然無法比擬。不過,儘管力量微薄,但因著其他史料整理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受訪前輩的尊敬,我們從未敢對訪問工作掉以輕心。
許多香港作家長期以來發表作品眾多,但結集出版成書的甚少,甚至未曾結集出版,因此也從未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作品的內涵被忽略,而文學寄生於報刊所揭示的作家與文壇、社會的互動關係也被遺忘─這些在一般論述所錯失的人與事,正是我們所要尋訪的。
訪談之前的準備工作,大多從翻檢昔日報刊開始,我們盡量搜集和了解與受訪者相關的材料,然後擬定訪談大綱。部份受訪者並不以「寫作」作為文學實踐,而以編輯、文化機構負責人、政策執行者等身份在文化界發揮影響力,為訪談而準備的材料搜集範圍更廣,搜集起來也更不容易,但我們也希望通過訪談,呈現他們在香港文學發展歷程中較隱性而卻極重要的位置。至於訪談名單的擬定,受訪者的重要性固然是前提,但絕非唯一的考慮,實際訪談名單的敲定還牽涉時機、地域、人脈等因素。因此,並未在本系列出現的前輩,絕不代表地位「次要」,他們與部份截至出版而訪談記錄仍未能達成授權共識的受訪者,我們都期待將來續有訪問和跟進出版的機會。
認真而嚴肅的口述歷史訪談,往往都不能限於一、兩次會面,礙於種種條件限制,我們無法對每一位受訪者都進行多次漫長訪問,但都盡可能因應不同情況作面談或書面的追問、續訪。訪談整理成文字稿,從初稿到定稿的審訂過程中,受訪者或直接以文字補充,或提供口頭、文獻資料作參考佐證,充實訪談內容,凡受訪者所補充的按語,均以()標示。另一方面,我們也向相關人士查詢,翻查報刊、書信、文件、檔案等文獻資料,所得資料以附注形式作補充或以﹝﹞標示。報刊或機構簡稱首次出現也以﹝﹞交代全名,以後從略,每篇均獨立處理。訪談定稿得到受訪者授權始公開發表,出版前更添上人物小傳,增加「本冊相關報刊資料」及「人名索引」等附錄,輔助闡釋之外,更期望可藉此呈現較廣闊的歷史圖景。出版因篇幅所限,受訪者一些與文學、文化工作不直接相關的經歷不得不省略,內容過於重複之處也有所刪節,但為求盡量保留訪談原貌,文稿一般不會按訪談內容重組。一切改動,均在已得到授權的定稿上編輯。
無疑,口述歷史作為研究方法,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備受質疑。口述歷史的可靠性,無可否認也不能避免因受訪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記憶力、情緒、個人主觀等等因素影響,也受訪問者與受訪者關係、說話時機是否適合等客觀條件左右。訪談準備再充分、資料查證再嚴謹,似乎都無法彌補口述歷史的某些先天缺陷。然而,受訪者如何理解、選擇、詮釋、以至「改編」歷史記憶,其實正好呈現了歷史事件中「個人」的角度,填補了客觀資料之不足。口述歷史的主觀性最受詰難,但這也正是口述歷史最精彩可貴之處。何況每一種研究方法、每一種材料都有本身的限制,能否發揮口述歷史的長處,關鍵還是在於讀者、研究者的閱讀角度與研究態度。
訪談計劃開展以來得到不少前輩及同道支持,首先感謝多位受訪者付出心力、時間和信任,其中好幾位在接受訪談後離世,未能讓他們及見訪談出版,我們至為歉疚。多位受訪者在接受訪問之外,還授權讓所負責之刊物全文上網,並捐贈大批珍貴書刊以及富歷史價值之手稿、信件、相片等文獻資料,讓後學得以從這些第一手資料認識歷史,所有捐贈均已移送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此外,訪談工作得以開展,不同機關和朋友都在行政上、經濟上提供了支援,謹此鳴謝(名單詳見書末)。
唐德剛教授曾經指出,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口述歷史學部「譽滿全球,而謗亦隨之」,十多年來真正完成的只有一部中英雙語的《李宗仁回憶錄》和只有英語的《顧維鈞回憶錄》,其餘多位民國要人的口述歷史雖「工作經年,最後都是半途而廢」,可見口述歷史工作之困難(參唐德剛〈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我們的研究規模與實力自不可與「哥大」同日而語,但勉力為之,也悉力以赴,訪談未及盡善之處,敬請各方指正。文學的歷史本身已比一般歷史更富詮釋空間,口述歷史突出的主觀性也許更添爭議,然而眾「說」紛紜,互相比對參照下所呈現的複雜性,亦也許更貼近文學歷史的本質。追尋歷史的結果,每每都指向當下眼前,這一系列的訪談,期望在來未的歷史裡更見意義。
這一系列訪談緣起於「口述歷史:香港文學及文化」研究計劃。此計劃從二○○二年開始,是當時剛剛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項目。及後我們先後放下中心的實際職務,但計劃並沒有因此結束,我們繼續進行訪談、整理記錄,至今已逾十五年。
以口述史的方式紀錄前輩對香港文學發展的種種回憶,意義不僅在於提供歷史事實,更在於呈現歷史參與者的個人理解及感受,重新喚起被遺忘的人物及細節,從而開啟不同面向的研究角度、引發深入的專題研究。我們立意借鑑口述歷史的研究方法,期望在採集史料的同時,也獲得某種研究成果。可是正統的口述歷史研究,需要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台灣中央研究院都以特定部門和專業團隊進行工作,我們的能力自然無法比擬。不過,儘管力量微薄,但因著其他史料整理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受訪前輩的尊敬,我們從未敢對訪問工作掉以輕心。
許多香港作家長期以來發表作品眾多,但結集出版成書的甚少,甚至未曾結集出版,因此也從未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作品的內涵被忽略,而文學寄生於報刊所揭示的作家與文壇、社會的互動關係也被遺忘─這些在一般論述所錯失的人與事,正是我們所要尋訪的。
訪談之前的準備工作,大多從翻檢昔日報刊開始,我們盡量搜集和了解與受訪者相關的材料,然後擬定訪談大綱。部份受訪者並不以「寫作」作為文學實踐,而以編輯、文化機構負責人、政策執行者等身份在文化界發揮影響力,為訪談而準備的材料搜集範圍更廣,搜集起來也更不容易,但我們也希望通過訪談,呈現他們在香港文學發展歷程中較隱性而卻極重要的位置。至於訪談名單的擬定,受訪者的重要性固然是前提,但絕非唯一的考慮,實際訪談名單的敲定還牽涉時機、地域、人脈等因素。因此,並未在本系列出現的前輩,絕不代表地位「次要」,他們與部份截至出版而訪談記錄仍未能達成授權共識的受訪者,我們都期待將來續有訪問和跟進出版的機會。
認真而嚴肅的口述歷史訪談,往往都不能限於一、兩次會面,礙於種種條件限制,我們無法對每一位受訪者都進行多次漫長訪問,但都盡可能因應不同情況作面談或書面的追問、續訪。訪談整理成文字稿,從初稿到定稿的審訂過程中,受訪者或直接以文字補充,或提供口頭、文獻資料作參考佐證,充實訪談內容,凡受訪者所補充的按語,均以()標示。另一方面,我們也向相關人士查詢,翻查報刊、書信、文件、檔案等文獻資料,所得資料以附注形式作補充或以﹝﹞標示。報刊或機構簡稱首次出現也以﹝﹞交代全名,以後從略,每篇均獨立處理。訪談定稿得到受訪者授權始公開發表,出版前更添上人物小傳,增加「本冊相關報刊資料」及「人名索引」等附錄,輔助闡釋之外,更期望可藉此呈現較廣闊的歷史圖景。出版因篇幅所限,受訪者一些與文學、文化工作不直接相關的經歷不得不省略,內容過於重複之處也有所刪節,但為求盡量保留訪談原貌,文稿一般不會按訪談內容重組。一切改動,均在已得到授權的定稿上編輯。
無疑,口述歷史作為研究方法,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備受質疑。口述歷史的可靠性,無可否認也不能避免因受訪者的年紀、身體狀況、記憶力、情緒、個人主觀等等因素影響,也受訪問者與受訪者關係、說話時機是否適合等客觀條件左右。訪談準備再充分、資料查證再嚴謹,似乎都無法彌補口述歷史的某些先天缺陷。然而,受訪者如何理解、選擇、詮釋、以至「改編」歷史記憶,其實正好呈現了歷史事件中「個人」的角度,填補了客觀資料之不足。口述歷史的主觀性最受詰難,但這也正是口述歷史最精彩可貴之處。何況每一種研究方法、每一種材料都有本身的限制,能否發揮口述歷史的長處,關鍵還是在於讀者、研究者的閱讀角度與研究態度。
訪談計劃開展以來得到不少前輩及同道支持,首先感謝多位受訪者付出心力、時間和信任,其中好幾位在接受訪談後離世,未能讓他們及見訪談出版,我們至為歉疚。多位受訪者在接受訪問之外,還授權讓所負責之刊物全文上網,並捐贈大批珍貴書刊以及富歷史價值之手稿、信件、相片等文獻資料,讓後學得以從這些第一手資料認識歷史,所有捐贈均已移送香港中文大學大學圖書館系統。此外,訪談工作得以開展,不同機關和朋友都在行政上、經濟上提供了支援,謹此鳴謝(名單詳見書末)。
唐德剛教授曾經指出,哥倫比亞大學的中國口述歷史學部「譽滿全球,而謗亦隨之」,十多年來真正完成的只有一部中英雙語的《李宗仁回憶錄》和只有英語的《顧維鈞回憶錄》,其餘多位民國要人的口述歷史雖「工作經年,最後都是半途而廢」,可見口述歷史工作之困難(參唐德剛〈張學良自述的是是非非〉)。我們的研究規模與實力自不可與「哥大」同日而語,但勉力為之,也悉力以赴,訪談未及盡善之處,敬請各方指正。文學的歷史本身已比一般歷史更富詮釋空間,口述歷史突出的主觀性也許更添爭議,然而眾「說」紛紜,互相比對參照下所呈現的複雜性,亦也許更貼近文學歷史的本質。追尋歷史的結果,每每都指向當下眼前,這一系列的訪談,期望在來未的歷史裡更見意義。
盧瑋鑾、熊志琴
二○一四年五月初稿
二○一七年一月修訂
二○一四年五月初稿
二○一七年一月修訂
內容連載
吳平(一九四一~)
筆名畢靈、阿蒙等。
原籍廣東潮州,在家鄉出生,七歲來港定居,曾就讀紅磡工業專科學校、德明書院中文系。一九六○年代初參加《中國學生周報》活動及徵文比賽,獲當時社長胡菊人邀請參加編輯工作。吳平主理《中國學生周報》各文藝版面(〈詩之頁〉除外)期間,大量採用本地年輕作者稿件,開展《中國學生周報》「本土化」重要一頁。一九六○年代後期,香港社會急劇變化,刊物銷量日漸下降,留守該刊的編輯一度只有吳平與陸離,吳平最終於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間離任。離開《中國學生周報》後,吳平曾任電視編劇、廣告撰稿、報章編輯及專欄作者,一九九○年代移居美國。
日期:二○○二年五月十日
地點:香港華美酒店
訪問者:盧瑋鑾、郭詩詠
列席者:何杏楓、張詠梅
吳:吳平盧:盧瑋鑾郭:郭詩詠何:何杏楓張:張詠梅
(節錄)
吳:大概在一九九三年移民到美國後,我便轉行做生意了。初時學電腦組裝,做技工,一年後跟合夥人合資開了一間小型電腦公司,我負責推銷、賣東西。其實現在我跟文藝、編輯工作完全脫節,以前的事都忘記了,連怎麼寫中文也未必記得呢。
盧:有些人一口咬定《周報》﹝《中國學生周報》﹞是美元文化,宣傳抗共,甚至說他們是收了錢才這樣做。但《周報》遷入新蒲崗之後,變化很大,跟從前秋貞理﹝司馬長風﹞等人主持的風格很不同。
吳:若果談到這些尖銳的關節,我所知不多。我最初去《周報》是參加他們的活動,也就是那些興趣小組。我想《周報》是最早辦這些興趣小組的機構。
盧:甚麼時候呢?
吳:大概一九六三、一九六四。
盧:那就是我讀大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即陸離進去《周報》工作的時候。
吳:她比我早加入《周報》工作。其實我記得不太清楚,我最初是在那兒參加興趣班學國語的,莫名其妙地也參加了《周報》的創作比賽,那時社長是胡菊人。我得了獎,他看我對寫作有興趣,於是叫我到編輯部幫忙。我想最初是幫忙看稿子,那時投稿的人很多,有興趣寫作的中學生真的不少,我每星期經常要看三、四百篇稿,沒有誇張。
《周報》文藝版是很有系統的,由〈拓墾〉到〈穗華〉,即使程度很低,它都讓你有發表的機會。我想它最大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當時中學生對中文的興趣,沒興趣培養出興趣,有興趣的就讓他發揮。你要想想,香港是殖民地社會,是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地方。
「友聯」和《周報》的背景我開始時不清楚,後來也沒有積極查問,但我做編輯的時候,編輯的自主權是很大很大的。
筆名畢靈、阿蒙等。
原籍廣東潮州,在家鄉出生,七歲來港定居,曾就讀紅磡工業專科學校、德明書院中文系。一九六○年代初參加《中國學生周報》活動及徵文比賽,獲當時社長胡菊人邀請參加編輯工作。吳平主理《中國學生周報》各文藝版面(〈詩之頁〉除外)期間,大量採用本地年輕作者稿件,開展《中國學生周報》「本土化」重要一頁。一九六○年代後期,香港社會急劇變化,刊物銷量日漸下降,留守該刊的編輯一度只有吳平與陸離,吳平最終於一九七○至一九七一年間離任。離開《中國學生周報》後,吳平曾任電視編劇、廣告撰稿、報章編輯及專欄作者,一九九○年代移居美國。
日期:二○○二年五月十日
地點:香港華美酒店
訪問者:盧瑋鑾、郭詩詠
列席者:何杏楓、張詠梅
吳:吳平盧:盧瑋鑾郭:郭詩詠何:何杏楓張:張詠梅
(節錄)
吳:大概在一九九三年移民到美國後,我便轉行做生意了。初時學電腦組裝,做技工,一年後跟合夥人合資開了一間小型電腦公司,我負責推銷、賣東西。其實現在我跟文藝、編輯工作完全脫節,以前的事都忘記了,連怎麼寫中文也未必記得呢。
盧:有些人一口咬定《周報》﹝《中國學生周報》﹞是美元文化,宣傳抗共,甚至說他們是收了錢才這樣做。但《周報》遷入新蒲崗之後,變化很大,跟從前秋貞理﹝司馬長風﹞等人主持的風格很不同。
吳:若果談到這些尖銳的關節,我所知不多。我最初去《周報》是參加他們的活動,也就是那些興趣小組。我想《周報》是最早辦這些興趣小組的機構。
盧:甚麼時候呢?
吳:大概一九六三、一九六四。
盧:那就是我讀大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即陸離進去《周報》工作的時候。
吳:她比我早加入《周報》工作。其實我記得不太清楚,我最初是在那兒參加興趣班學國語的,莫名其妙地也參加了《周報》的創作比賽,那時社長是胡菊人。我得了獎,他看我對寫作有興趣,於是叫我到編輯部幫忙。我想最初是幫忙看稿子,那時投稿的人很多,有興趣寫作的中學生真的不少,我每星期經常要看三、四百篇稿,沒有誇張。
《周報》文藝版是很有系統的,由〈拓墾〉到〈穗華〉,即使程度很低,它都讓你有發表的機會。我想它最大的作用,是大大提高了當時中學生對中文的興趣,沒興趣培養出興趣,有興趣的就讓他發揮。你要想想,香港是殖民地社會,是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地方。
「友聯」和《周報》的背景我開始時不清楚,後來也沒有積極查問,但我做編輯的時候,編輯的自主權是很大很大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68折$517
-
新書79折$600
-
新書85折$646
-
新書9折$684
-
新書9折$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