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巴黎恐怖攻擊,奪去了無辜的137人性命
一封寫給兇手的公開信,引爆全球討論對抗野蠻的暴恐力量
巴黎恐怖攻擊1週年悼念
★美國亞馬遜2016年10月好書
★美國亞馬遜自我18週盤據法國EDISTAT暢銷書排行榜
★上市3個月,狂銷180,000本!
★臉書230,000人次推文轉貼
★24國語言譯本推出,撼動人心
「書稿我看了兩遍。面對命運的打擊……希望我的勇氣也會被點燃。」 ──賴佩霞 作家/心理諮詢師/《魅麗雜誌》發行人
恐怖攻擊,一門最殘忍的震撼教育課!
當傷害如此暴烈,他卻用文字擁抱了全世界
2015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遭遇恐怖攻擊,造成137人死亡,368人受傷。死傷震驚世界之餘,更讓全法國進入備戰狀態。在這場恐怖襲擊事件中,法國記者
安托尼.雷西斯的妻子不幸在音樂廳遇難。飽嘗喪妻之痛的他,手邊只剩下「文字」這項唯一的武器。隔天,他透過個人臉書寫給兇手一封公開信,標題為:「你無法得到我的仇恨」,這封字裡行間透露些許希望及溫柔的信件,使世人為之動容,內容隨即在社群軟體及電視報導的廣泛流傳,臉書動態則在訊息發布24小時後,獲得超過23萬次的分享。
以希望取代恐懼,用愛戰勝仇恨
十三號星期五,那晚,你們偷走了一條的生命,我的生命之愛,我兒子的媽媽,但你們無法得到我的仇恨。我不會以仇恨來滿足你們。仇恨,正是你們想要得到的,但是,以憤怒回應仇恨,等同是向造就了今日的你們的愚昧認輸。你們想要我害怕,想要我以懷疑之眼看待我的同胞們,想要我為安全而犧牲自由。
但是,你們輸了。你們無法得到我的仇恨。
不呼天搶地的傷痛書寫,
無形的文字,喚醒勇敢的有形力量
全書以私人日記方式書寫,紀錄恐攻發生的當晚,到整個事件關鍵十四天的受難者家屬的心路歷程。作者真誠地袒露了自己承受的苦痛。文字淺顯,語調間優美、充滿詩意,一如抒情散文。文字的力量透露出雷西斯下筆時強忍著悲痛之餘,字裡行間的卻也傳達出戰勝邪惡暴力的決心。作者藉此告訴我們,傾訴比埋藏更需要勇氣,即便遭逢這樣的厄運,日子仍舊得過下去。藉由他們父子倆遇到的這起事件,即使因此而心靈傷痕累累,卻不改一貫對生命的溫和態度,為我們做了一場震撼人心的見證。
【本書引發全球熱議】
•超越個人恨意,以更高情操,療癒了全法國人的痛
該事件在法國巴黎發生(2015)至今,已屆滿一年多。一年以來,引發許多法國家長選擇帶著孩子一起面對真實的世界,一起上街到肇事地點,以鮮花來代替報復心理,以參與表達事件的感想來代替恐懼逃避。法國人在群體的哀傷中,體會這個巨大的傷害事件對生活跟人們的影響。
•擁抱更高價值,翻轉了全球反恐路線的思考
何謂恐攻的正義?從傷害、恐懼、哭泣的悲痛中,人們從中學到了什麼?作者相信即使經歷過傷痛,自己仍有撰擇的能力,他選擇擁抱更高的價值:愛,不讓仇恨進駐心中。這樣的生命態度,也翻轉了世人對抗恐怖主義的標準。
【感動推薦】 (以下排名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盛弘 作家
何桂育 旅法設計師藝術家
林福益 城邦媒體集團業務總經理(兼書虫公司總經理)
武忠森 版權經紀人
凌性傑 作家
張德芬 身心靈作家
張鐵志 作家
貴婦奈奈 諮商心理師
彭樹君 作家
銀色快手 作家/荒野夢二書店店長
賴佩霞 作家/心理諮詢師/《魅麗雜誌》發行人
賴佳韋 美術設計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蘭萱 資深媒體人/中廣流行網節目主持人
【書店愛書人狂推】
石芳瑜 永楽座書店店主
曾建富 「晴耕雨讀小書院」店主
趙瑜玲 欒樹下書房
國際媒體佳潮如潮
這是一本非凡的讀物,既真誠、私密而帶有詩意。這是一場關於愛、失去與傷痛的見證,也是那些生命陷落卻必須找到出路的人,最不為人知的故事。──《愛爾蘭獨立報〉(Irish Independent)
這是一本充滿特殊恩典的書……是一趟情感之旅最奇特的記錄。──《觀察家〉(The Observer)
關於愛與失去的故事……一場驚人的壯舉……我不信有人可以閱讀這本書,完全不流下半滴眼淚。──《週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
充滿勇氣而鼓舞人心,字字珠璣。──「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這本強而有力,能吸引人一次看完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場令世人為之動容的巨大傷痛。──《書單》(Booklist)
巴黎巴塔克蘭劇院發生死亡攻擊後,最令人津津樂道與難以忘懷的消息之一,就是出自記者安托尼.雷西斯之手……這本令人振奮、充滿勇氣、極度優美的書籍,讓我們知道他有更多想說的話。──「二十一本秋季必讀書單」(Elle.com)
《你不值得我仇恨》是一份勇敢又深刻的生活宣言,將超越任何不時發生的恐怖主義的勝利。這些美麗的文字是多麼地堅不可摧啊……這是一篇令人心碎的悼詞。──《紐約圖書月刊》(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在療傷文學的世界裡,安托尼.雷西斯的《你不值得我仇恨》,正如黑夜裡的火焰……這是一部充滿恩典的作品……──《採訪雜誌》(Interview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