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靜怡與中國教會自立

誠靜怡與中國教會自立
定價:280
NT $ 209 ~ 252
  • 作者:趙天恩
  • 原文作者:Jonathan Tien-en Chao
  • 譯者:龍偉
  • 出版社:橄欖
  • 出版日期:2017-02-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5567862
  • ISBN13:9789575567866
  • 裝訂:平裝 / 19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清末列強侵華,宣教士藉此時機大舉向華人傳福音。外籍宣教士若要傳講上帝的話語,需要華語翻譯。因此,培養本地傳道人便是宣教策略的首要。但過程中,宣教士與受訓者難免呈現地位高低之別。如此,不論從神學教育、薪資結構來看,中國教會活在宣教差會的豢養之下而無法自立。或有宣教士意識到這問題,卻也難以翻轉此等結構性問題。

  誠靜怡攪動了這個僱傭結構。因著父親海亭公的教育,及多位宣教士的栽培提拔,誠靜怡有機會前往英國進修,同時翻譯聖經。誠靜怡的修業回歸,象徵華人傳道人不再只是外籍宣教士的助手,而是與外籍宣教士並肩侍立於上帝面前的傳道人。誠靜怡的自立,象徵中國教會自立的起點。

誠心推薦

  「趙牧師的文章分析性強,一向暢順可觀。……我……很想一口氣把全書讀完——雖然只及誠氏前半生。非因辭藻華美,表現手法生動;而是內容翔實,分析和綜合到家。文學故事與歷史研究,大概分別在此。」
  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前教務主任——麥炳坤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趙天恩 (Jonathan Tien-en Chao,1938-2004)


  牧師,生於中國遼寧省,早年在中國、香港與日本接受教育,並畢業於美國的日內瓦大學(文學學士)、威斯敏斯特神學院(道學碩士)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

  他創建香港的中國神學研究院(1975)、中國宣道神學院(1987)與中國的中福神學院(2001),而且先後擔任台灣的中華福音神學院第一任教務主任(1971)、道生神學院復校後的第一任院長(1988)、基督書院院長(1989)等,一生致力於中國的高等神學教育。

  趙牧師於1978年在香港設立中國教會研究中心,專注當代中國基督教研究,開始出版《中國與教會》、China and the Church Today等期刊與《中共對基督教的政策》(編著)、《扶我前行》、《洞燭先機》、《靈火淬煉》、《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史》(合著)等研究書籍,開墾當代中國基督教的研究。

  1978年重返中國,接觸中國教會與領袖,在家庭教會開展「野地神學院」來推動神學教育,並在大江南北促進教會合一,傳遞「三化異象」(中國福音化、教會國度化、文化基督化),心懷中國,成為中國教會的「良師益友」。

  趙牧師自1970年代初至離世為止,在世界各地以「三化異象」為宗旨,大力鼓吹中國宣教,並向海外中國知識分子傳道,更創建中國福音會(1986),讓「中國宣教」成為世界宣教的重要部分,是中國宣教的推動者。
 

目錄

推薦序 探索誠靜怡的生平,彷彿趙牧師的影子/麥炳坤
導言
第1章 傳教士主導模式
第2章 中國人對基督教的回應模式
第3章 中國牧職人員的依附模式
第4章 教化的模式:誠靜怡的教育背景
第5章 解放的過程:誠靜怡在英國的旅居生活及其按立
結論:總結與分析
附錄
 

推薦序

探索誠靜怡的生平,彷彿趙牧師的影子


  今年8月10日,我趁訪問台灣基督書院之便,順道參觀北投趙天恩檔案中心。得趙師母誠摰接待,囑我為本書作序。當時我表示,自己已久未閱讀清末民初中國教會史,其生疏程度,近乎荒廢武功,理宜推卻。

  回港後,我先後閱覽中譯和原作。趙牧師的文章分析性強,一向暢順可觀。這一回,我看過導言,即誠氏的家庭背景,就很想一口氣把全書讀完—雖然只及誠氏前半生。非因辭藻華美,表現手法生動;而是內容翔實,分析和綜合到家。文學故事與歷史研究,大概分別在此。

  上世紀60年代後期,趙牧師開始研究基督教在華史,1970年就出版了一本書目。我見聞有限,在半個世紀以前,華人基督徒學者之中,罕有先為研究範圍產生書目的。據說,趙牧師原擬研究誠靜怡,作為博士論文的範圍,故本書應可視為論文的預工,甚至論文的部分。後來題目調整為1920 年代中國本色教會運動,部分原稿於1978 年在中國神學研究院發表。倘拿本書與論文比較, 即見論文蘊涵本書的諸多內容,二者可謂一脈相承。在那個年代,鮮有華人基督徒學者研究上世紀之交的教會人物。

  可以說,趙牧師在華人基督徒學界,啟動了中國教會研究的潮流,並創辦了中國教會研究中心。而他的切入點,正是誠靜怡研究。今日,中國教會史學者人才輩出, 成績斐然;超越前輩的亦不在少。然而,若論開張一代研究風氣者,則非趙牧師莫屬。

  同時我發現,趙牧師的文章,無論中、英文,除了具備學者應有的嚴謹外,還隱隱然透露了他對基督教世界的深度熟識,又蘊含了國際視野和福傳、文化使命感。這是許多研究固定範圍、特定時間的教會史專著所欠缺的。至於聖經的根柢、神學的造詣、宣教的知識,培訓的實踐, 趙牧師在其有生之年,都能以「基督化」一以貫之,即個人、教會、社會、文化的基督化。探索誠靜怡的生平,彷彿也看見趙牧師的影子。

麥炳坤
香港中國宣道神學院前教務主任
2016年10月10日
 

內容連載

在誠靜怡思維成形的這些年間,他可能領悟到:隨著中國的本色化進程需要建立一個聯合的中國教會。1890年代的維新運動和排外的民族主義,特別是義和團運動,肯定使他意識到同時具備中國人與基督徒雙重身分的張力。理一視似乎對誠靜怡具有相當重要的個人影響,因為在後來的歲月裡,在成熟的誠靜怡身上能夠清楚地看到理一視的品格特徵。理一視被視為一位性格直率和純樸高尚的人。在人們的眼中,他也是一位性情中人,氣度寬宏。他具有開放的心態和寬廣的眼界。作為一名基督徒,他虔誠、全心奉獻給上帝,並具有超凡魅力、執著、信仰堅定。作為一名傳教士,理一視熱情而又堅定,並且熱愛傳揚福音。他有洞察時代徵兆的遠見,並以作為人們的領路人而聞名。72 後來,這些性格特徵在誠靜怡身上都是顯而易見的。另一種來自理一視的影響體現在誠靜怡對處境的關懷,以及對發展適應中國情勢的教會事工的種種方法的關注。理一視欣賞儒家教育,即使他並不完全贊同儒家教育的內容。他試圖抵制將西方制度性基督教作全面的移植。理一視對福音佈道的熱情也在誠靜怡身上留下了痕跡,這一點可以從追溯他後來的事奉生涯中看出來。73
   
誠靜怡於1900 年5 月從天津的神學院畢業。在同班的四名同學之中,他排名第一。首先他被派往倫敦會位於天津和北京之間的一個傳教站事奉。74 然而,義和團運動的爆發阻止了他在畢業後返回北京,這致使他未能就任這一新的職位。到了五月底,義和團運動已經從直隸與山東的邊界區域開始往北,向天津和北京擴散。運動鋒鏑之處,義和團焚燒、掠奪和殘害中國信徒,並且常常綁架婦女信徒。75
   
在北京的英國傳教士於6月7日接到命令要他們躲進英國使館,但是英國公使竇納樂(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1852-1915)卻全然拒絕為中國基督徒提供保護。石牧師(Rev. J. Stonehouse)描述了倫敦會信徒們的驚恐:
   
因為我們是基督徒,我們將被我們自己的同胞殺害。你們的政府和我們的政府都不保護我們,我們的處境真是可憐。76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5
    $209
  2. 二手書
    76
    $213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79
    $222
  5. 新書
    85
    $238
  6. 新書
    88
    $246
  7. 新書
    9
    $252
  8.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