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本書並不是一般國內外常見的公共政策「入門」教科書。雖然是「入門」,但這並非針對大學部政治或公共行政學之學生,其較適合作為我國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研究所學生之教材,以此為基礎掌握公共政策研究的學術脈絡,並可從書內的分章中選擇其中面向來發展未來的學術論文。
這是一本較為學術分析性的入門教科書,但它不是簡單介紹公共政策的理論概念及實務應用,而是回顧公共政策研究領域的發展脈絡,系統地剖析公共政策理論發展背後的邏輯及一直以來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並整理出公共政策研究的主要學術爭議。從這角度來看,這本入門書更像是一份綜合性的「文獻評論」。而且,這本第二版更新與回顧了本書2009年第一版直至2012年期間發表的重要學術文獻,使讀者能與時俱進地瞭解最新的學術發展動向
本書值得讀者首要注意的地方是兩位出身政治學訓練的作者所指出的,公共政策研究意欲作為獨立社會科學學門所面臨的正當性危機,特別是其模糊的學術研究範圍與研究問題及欠缺(獨立的)理論。但在指出其危機挑戰之同時,作者也在維護公共政策研究之正當性,指出其成就及貢獻,特別是其建立了已普遍使用之描述性框架(也成為本書分章安排的主要大綱)。兩位作者也總結地確認了「政策科學」的存在,就算其充滿缺陷。
此外,作者以兩個認識論的爭辯來貫穿整本書,即是理性主義及後實證主義之間的難以共容性――客觀科學與民主價值之間的衝突。這爭辯牽涉到對公共政策實然性與規範性的認知分歧,以及研究方法的取捨。作者在書中客觀點出兩者各自的優缺點,也嘗試使兩者作出一定之調和。當然,兩者對公共政策的解釋力都不甚令人滿意,理性主義的「簡化」科學性往往脫離現實;而後實證主義的「複雜」主觀價值取向則太隨意性;而兩者同樣地欠缺預測性,這科學研究之最高理想。不過,本更新版補充近年新興的折衷之道,兩者有開始調和的跡象,而兩位作者也特別注意到行為經濟學、演化心理學及神經科學對人類決策行為的解釋已跳脫一般主流理性主義或經濟學的思維,並具有更佳的解釋及預測能力。這焦點是國內教科書仍未跟進的部分。在本更新版中,除了原本的第九章專門介紹這新研究方向外,在其他章節也有所呼應,可見兩位對這新研究方向之重視。
除了第九章,第八章也是現存國內教科書不會涉及到的。該章討論「政策設計」(policy design),這「設計」並非是指政策規劃,而是指政策價值來源的問題,偏向後實證主義的觀點。不過,在本更新版中,作者也補充了近年發展的「敘述性政策架構」(narrative policy
framework)來對質性資料進行量化分析的方法。而第七章所討論的政策執行部分,本更新版也指出近年政策研究學者已開始與公共管理理論銜接,來解決多年來的政策執行研究之困境。這融會貫通的思維實具有不少啟發性。
其實公共政策研究只有約六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學術領域
(如果不是一個學門),但由於其多源頭的發展造成該領域十分紊亂。透過兩位作者之系統整理,讀者應可以獲取到對公共政策研究領域更清晰的視野,掌握其學術知識的定位,縱然其並不能使嚴謹的科學理論家感到滿意。但正是這種不滿,政策研究學者或學生才有進一步探索及發展該領域的空間。而本書正可以扮演簡要的學術指南,研究者可以從中辨識各種學術對話的議題,且能達到觸類旁通,而非畫地自限。
縱然我國的公共政策研究深受美國相關的學術源流所影響,但大部分的本土研究多作理論「套用」,而欠缺學術對話。譯者拜讀完本書對六十多年以來公共政策研究領域發展的總結及評估後,深深感受到我們不應停留在「套用」階段,而應該跟其接軌融合,以台灣的例子進一步驗證及補充相關理論,參與及豐富這繼往開來的研究事業。
蘇偉業
2016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