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茶經(新版)

圖解茶經(新版)
定價:380
NT $ 229 ~ 695
  • 作者:陸羽
  • 出版社:華威文化
  • 出版日期:2016-09-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5611295
  • ISBN13:9789865611293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7 x 23 x 1.9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茶文化最經典代表作

  《茶經》是唐代陸羽撰寫的一本有關茶葉百科的經典。它的問世,是中國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重要標誌,是唐代茶業發展的產物,是古代茶人關於茶經驗的總結。陸羽苦心搜集了歷代茶葉史料,將自身調查、實踐的經驗記錄下來,總結唐代及唐代之前各代有關茶的典故、產地、功效、培植、採摘、煎煮、飲用等知識,是中國古代最完備、最有系統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較完整的科學理論依據,對茶葉生產發展產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中國飲茶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為什麼稱為「茶」?
  ‧該如何挑選茶葉?怎麼泡茶才不苦澀?
  ‧泡茶的工具有哪些?該如何使用?
  ‧紅茶、綠茶、青茶、烏龍茶、普洱茶有什麼不同?
  ‧常聽到的龍井、鐵觀音、白毫銀針、祁門、武夷等,

  是依據什麼命名,又是哪一種茶?

本書特色

  世界上第一本最完備、最有系統的茶學專著
  品茗-生活中的小確幸
  一本讀懂以現代手法詮釋茶道的經典著作

  專業實用
  茶典、茶史、茶藝、茶飲、茶具、茶事完全應用百科。

  多元廣泛
  除了介紹茶之外,也增加了與茶有關係的故事,讓讀者有些「茶餘飯後」談天說地的趣味。

  圖文並進
  五百幅精美手繪插圖,一百張情境示意圖,搭配文字,讓讀者一看就懂;並收錄了七十多則彩色的名茶簡介,閱讀更詳盡。
 

目錄

茶之奇趣:鬥茶
序言:一場怡然風雅的茶學盛宴
本書內容導航
關於歷代《茶經》版本探究

第1章 絕品人難識,茶經憶古人:你需要了解的
 1. 世界最早的茶學「聖經」:《茶經》
 2. 茶之為飲的淵源:神農氏
 3. 這部經的締造者:陸羽
 4. 閱讀本書你可以瞭解:中國茶文化百科
 5. 茶在中國:茶文化的歷史沿革
 6. 古代茶政治:茶政與茶法
 7. 神祕的茶葉商道:茶馬古道
 8. 一壺茗香遍天下:茶在世界的傳播
 9. 茶人修養的最高境界:精行儉德
10.《茶經》的儒家思想:中庸和諧
11. 《茶經》的道家宇宙觀:清靜無為
12. 《茶經》的佛家本心:靜心自悟
13. 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14. 萬病之藥:二十四功效
15. 道由心悟:茶道
16. 昇華了的藝術:茶藝
17.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茶俗
18. 各具千秋的中國茶:七大茶類
19. 西湖龍井、碧螺春的族群:歷史悠久的綠茶
20. 工夫紅茶的天下:風靡世界的紅茶
21. 鐵觀音、凍頂烏龍的世界:天賜其福的烏龍茶
22. 珍貴的銀針:色白銀裝的白茶
23. 蒙頂山上茶:疏而得之的黃茶
24. 普洱茶的群落:獨具陳香的黑茶
25. 茉莉花茶與玫瑰花茶的群落:茶溢花香的花茶
26. 能喝的骨董:普洱茶
27. 美如觀音重似鐵:安溪鐵觀音
28. 中國十大名茶:西湖龍井、碧螺春6
29. 中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峰、白毫銀針
30. 中國十大名茶:君山銀針、武夷大紅袍
31. 中國十大名茶:凍頂烏龍、祁門紅茶
32. 茶作為主角(1):詩詞、書畫
33. 茶作為主角(2):歌舞、戲曲
34. 茶作為主角(3):婚禮、祭祀

第2章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起源
 1. 尋找最初的本源:根在中國
 2. 綿長而有序的傳承:「茶」的字源
 3. 另一個名字:歷史上的幾種解讀
 4. 五大初相:根、莖、葉、花、果
 5. 生長的關鍵:土壤、水分、日照、地形
 6. 準備好播種了嗎?:藝、植
 7. 無敵鑑別密技:三種鑑別法
 8. 符合人體臟腑的需要:藥用成分
 9. 防病效能的前提:精行儉德之人
10.警告!「茶為累,亦猶人參」:選材不當的後果,「六疾不治」

第3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具、造
 1. 採摘雙翼:凌露、穎拔
 2. 從採摘到製造茶葉的工序:七經目
 3. 七經目之一:「採」
 4. 七經目之二:「蒸」
 5. 七經目之三:「搗」
 6. 七經目之四:「拍」
 7. 七經目之五:「焙」
 8. 七經目之六:「穿」、「封」
 9. 唐代的餅茶審評:八個等級
10. 鑑別之上:言嘉及言不嘉
11. 經歷各代的轉變:製茶工藝的發展

第4章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煮器
 1. 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陸羽設計的煎茶器皿
 2. 設計展現五行和諧:風爐,「體均五行去百疾」
 3. 自命不凡的見證:「伊公羹」與「陸氏茶」
 4. 獨特的設計理念:鍑—正令、守中
 5. 唐代餅茶的特殊用器:碾、羅、合、則
 6. 煮茶用具影響茶湯品質:漉水囊、綠油囊
 7. 陸羽的最愛:越窯青瓷杯
 8. 歷代茶具:茶具大觀

第5章 甘苦調太和,遲速量適中:烤、煮
 1. 煮的三把利器:色、香、味
 2. 講究的技術:烤、碾
 3. 嚴格的選擇:「活火」
 4. 決定性的因素,「選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5. 燒水的藝術:三沸
 6. 水溫的形象化比喻:老與嫩
 7. 煮茶的藝術:煮、酌
 8. 茶湯的精華:沫、餑、花
 9. 斟茶的講究:茶性儉,不宜廣

第6章 飲罷方知深,此乃草中英:飲用
 1. 飲茶的特殊意義:蕩昏寐
 2. 飲茶最高境界:「品」
 3. 處處的精益求精:九難
 4. 最重香與味:珍鮮馥烈
 5. 飲茶風尚的傳播:滂時浸俗,盛於國朝
 6. 風尚的傳播者:佛教僧徒

第7章 何山嘗春茗,何處弄清泉:產出
 1. 唐代茶葉產區:八道
 2. 八道之:山南道
 3. 八道之:淮南道
 4. 八道之:浙西道
 5. 八道之:浙東道
 6. 八道之:劍南道
 7. 八道之:黔中道
 8. 八道之:江南道
 9. 八道之:嶺南道
10. 從唐代到現代:茶產區的分布
11. 從產區看茶品:四個等次

第8章 故雅去虛華,寧靜隱沉毅:總結
 1. 特定情況下的省略:製具略
 2. 高雅之士的飲茶風尚:煮具略
 3. 《茶經》的終極要求:分布寫之、目擊而存
 4. 總結(1):從「品」到「心悟」的三重超脫境界
 5. 總結(2):最終追求-天時、地利、人和

附錄1
《茶經》原文

附錄2
名茶圖鑑
 

內容連載

萬病之藥
 
二十四功效
 
中國古代,茶常常被當作藥物使用。古代醫學典籍中,茶作為單方或複方入藥的,頗為常見。其藥用功效之廣泛被古人稱為「萬病之藥」。

「萬病之藥」緣由
 
茶的傳統用法,一般指中醫與民間流傳的關於茶葉防治疾病的各種方法。茶葉具有很好的藥用功效,唐代就有「茶藥」一詞;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藥也」的論斷。在古代,茶就是藥,並被藥書所載錄。但當代醫學習慣將「茶藥」一詞僅僅限於藥方中含有茶葉的製劑。
 
鑑於茶葉諸多藥用功效,並可防治內、外、婦、兒各科的很多病症,唐代的陳藏器將其稱為「萬病之藥」。明代于慎行的《榖山筆塵》也稱茶能「療百病皆瘥」。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述茶的藥理:「味雖苦而氣則薄,乃明中之陽,可升可降。利頭目,蓋本諸此。」這是從茶的氣味厚薄、天人合一、升降、歸經等理論加以記述的。

二十四功效
 
茶的功能或效能是指藥物防治疾病的作用,如《新修本草》「利小便」、「祛痰」等。而中醫所說的主治是指治療的主要病症,如「瘻瘡」、「熱渴」等。茶的二十四功效在中藥古書中常為兩種表述:一是偏於「藥」;二是偏於「病」,往往以「主治」二字引出。這些功效單用茶葉一味就有效,如若加強療效,可以複方使用。
 
安神:安定精神。         少睡:興奮神經中樞,消除疲勞,少睡。
明目:明亮雙眼,治療眼病。    清頭目:治療頭痛。
清熱:清除內熱。         止渴生津:消除口渴,增加唾液。
解毒:對抗藥物麻醉和毒害。    消暑:消夏、祛暑。
消食:幫助消化。         醒酒:解除酒醉,抵抗酒精。
去肥膩:去除油膩。        下氣:促進腸胃蠕動而排泄氣體。
通便:利排泄大便。        利水:能利尿,增強腎臟的排泄功能。
治痢:治療痢疾。         祛痰:幫助排痰或祛除生痰病因。
祛風解表:疏散風邪、疏表。    治心痛:調節心搏,抑制動脈粥狀硬化,防止冠心病。
堅齒:防齲健齒。         療瘡治瘻:輔助治療瘻瘡。
療飢:緩解飢餓感。        益氣力:增強體力。
延年益壽。            其他。
 
道由心悟
 
茶道
 
中國茶文化核心是茶道,其內容包括:備茶品飲之道和思想內涵(即透過品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將精神昇華到具有哲理的境界),陸羽的《茶經》第一次提出茶道的概念,並將茶道的兩個基本點充分展現出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
    $229
  2. 新書
    67
    $253
  3. 二手書
    68
    $260
  4. 二手書
    68
    $260
  5. 新書
    79
    $300
  6. 新書
    79
    $300
  7. 新書
    79
    $300
  8. 新書
    85
    $323
  9. 新書
    9
    $342
  10. 新書
    $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