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典範與愛
劉文鴻
我蒞校擔任校長時,世聰老師甫從建成退休。我雖無緣與他同事,但每週二下午的教師茶敍與週四的家長讀書會,我總可以從笑聲、讀書聲裡勾勒出一位大愛教師的形象。他敦厚、正直,就像軸心溫煦地帶動著團體前行,教師茶敍、家長讀書會如是,班級經營亦如是。
據聞,世聰老師的班級經營最為人稱道的是「每週一信」,從一九九七年開始直到卸任導師,十餘年間積累五百多封信。今年,本校特地整理張老師最後一屆導師班的信件予以編輯付梓,透過這些信件,我終能親炙一位偉大教師的風采。
每封信都是老師對學生的期許、關懷與導引,內容包羅萬象:有班級現況的觀察、時事的分享、處世的智慧、讀書的心得等,世聰老師寫人情、寫自然,也叮嚀學子注意健康。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封信是第五十八封信〈進德修業無盡時〉,張老師面對學生們提及他的缺點:「錢太多、便當太簡單、太胖、太臭」等調笑之詞,不但不以為忤,還應之以幽默,教之以正理:「有一個同學說我的缺點之一是『沒有優點』,老師對這位同學要待在一個毫無優點的老師班上三年,替他感到難過!你會說:『老師那是在開玩笑,你別在意。』老師知道這位同學的個性,他不是一個會開玩笑的人,因此我更要深切檢討自己。但也要告訴這位同學看事、對人無妨抱著欣賞的眼光,否則老看到別人的缺失而不知欣賞別人的優點,活在世上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另外,第八十五封信〈變調的人生也可以唱得很優美〉寫出本校畢業生周倩如學姊克服殘疾譜出亮麗人生的奮鬥故事,不但提供了青年學子一個英雄範本,字裡行間也流瀉出世聰老師對待孩子的愛心、用心與耐心。第三十三封信〈有媽的孩子是個寶〉則是在母親節前夕,透過每週一信為自己的母親寫了簡傳,一位樸實偉大的母親形象躍然於紙上,老師感念自己的母親,進而不忘提醍孩子們敬親孝親。孔夫子曾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張老師的真誠、溫暖表露於文字之外,在在感動了我,無怪乎世聰老師即使退休,仍活躍於建成夥伴、家長的心口中。
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曾說:「教育之道在於典範與愛,別無其它。」世聰老師絕對是這句話的最佳演繹者,信中充份流露的美麗情感與殷殷企盼,不僅能帶領青春期的孩子挺過成長風暴,這些信也會成為孩子生命中最美好的禮物。我細讀張老師的新書,對他規過勸善的苦口婆心與持續十數年的每週一信,深感敬佩,因此熱切地向各位推薦這本書。(本文作者現任台北市立建成國中校長)
序二
典藏不一樣的老師
王美霞
認識世聰老師是幸福人生的寫照,民國93年到建成國中服務與老師結緣,六年的相處深知老師的不凡與偉大。他個性忠厚老實,風趣幽默,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對待學生如兄如父、亦師亦友;他真心待人用心做事,是同事學習典範和知心好友;他無私奉獻愛心無限,是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家長心目中的好老師。
在教育現場擔任導師責任重,壓力大,吃力不討好,許多老師視導師工作為畏途,各個學校都出現導師輪替制,大家爭相走避導師職務,世聰老師卻樂在工作,以當導師為樂,師專畢業到退休長達41年的教師生涯幾乎都擔任導師,因為他相信「生命,由於世人的要求而豐富,由於愛的要求而產生價值」(出自漂鳥集)!以下略述兩則老師與學生互動的小故事,讓大家見證愛的力量:
一、不喜歡上學的小孩
世雄(化名)在小學時就是學校頭痛人物,經常逃學,進入國中編在張老師班級,他依然不改舊習。身為導師的世聰老師,每天早上六點多到世雄家叫他起床,請他來學校,世雄還是不理不睬。經過許多時日,老師依然堅持,仍舊不放棄。隔壁鄰居及世雄家長都很感動,也很不捨,鄰居告訴老師:「您別傻了,他不會去的啦,您還是死了這條心吧。」但老師堅持要帶學生上學的信心毫不動搖,持續每天拜訪學生。有時實在難以分身,就請學校輔導室、訓導處的老師來接棒。一個月後,頑石終於點頭,起先雖是勉強跟著老師到學校,但令人訝異的是從踏入學校的那一刻起,直到國中畢業,世雄從不缺席!
二、被遺忘的孩子
大傑(化名)原本有一個溫暖的家,是個勤學上進的孩子。自從媽媽去世,父親續弦後,大傑的世界全變了!他開始放縱自己,打架鬧事,轉學三次,國三時轉到張老師班上,老師了解他對愛的渴求,常引導同學包容他的無理取鬧。大傑喜歡學校也樂於上學,然而不知何故,大傑與繼母發生激烈衝突而離家出走,老師連絡在大陸經商的大傑父親回來處理,爸爸信口承諾沒問題,並且立即趕回來。沒想到處理的策略居然是:把大傑逐出家門,斷絕父子關係。這是一樁麻煩事,老師和學校一起想辦法安置大傑,由於大傑個性桀驁難馴,到處不容,學校輔導單位與張老師只好一再與社福機構聯繫,好不容易在新竹找到一個願意收容大傑的機構,讓孩子知道世界上仍舊有人愛著他、關心著他,在老師持續愛的關懷下,慶幸孩子沒有走偏,目前從事美髮業,自信快樂的生活。
《一個導師的婆婆媽媽》這本書,是集結張老師為民國97年進入建成國中709班的學生寫的109封信,何其有恆!每週一信數年不斷,這樣的恆心與毅力足為楷模。老師擔任導師數十年,他發現班級經營可以從每天諄諄教誨中找出不一樣的方法,於是善用文字和孩子建立另類的溝通方式,每週寫一封信和孩子談心,內容多元豐富,包羅萬象,從灑掃應對到品格教養,談尊重自律、感恩負責、孝順父母、友愛同學、關懷弱勢、回饋社會、運動健身、旅遊分享、自然環保、人際關係、讀書計畫、生涯規劃、壓力調適、新聞時事、閱讀分享、性別教育、音樂與人生、、、等等,只要對學生有益,幾乎無所不談。雖然是寫給國中生的信,卻是老師充滿人生歷練的生命哲學,任何人閱讀後都能從字裡行間得到不同的體悟。例如:在「釋放壓力」篇,老師告訴孩子親近大自然是舒壓的好方法,在「老師喜歡」篇中,分享閱讀的樂趣,豐富孩子的視野。以下摘錄幾封老師的信,先睹為快。
※「釋放壓力」摘錄
適度的壓力是好的,皮球沒有適度加壓怎能彈跳?人如果沒有責任心的驅策,就很難把潛力激發出來,但是過度的壓力,太強大的負荷會讓人不堪承受,最後導致情緒的崩潰,性格的扭曲,心靈的斲傷,精神的錯亂!
什麼東西有助於壓力的紓解?首先是多多接觸大自然,李霖燦先生說:「自然是人
類的母親。」母親最能撫慰兒女的心靈,母親最能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難怪莊子要把自然說成「大宗師」,要我們把大自然當成老師去學習他、效法他,所以有空去爬爬山,吹吹風,看看海,聽聽鳥鳴,聞聞花香,都能緩解我們內心的壓力。其次要多運動,運動能使肌肉鬆弛,身心放鬆,心凝神靜,還能使體魄變強,精神集中。再來是多多接近藝術,藝術很多元,選一個自己喜歡的鑽研其中,優遊其間,享受藝術之美。像老師喜歡音樂,我覺得音樂常使我滿心歡喜,聽一首美妙的旋律,心靈就舒暢愉悅!我也喜歡看看與音樂有關的書籍,酷愛買唱片,如果有一對音質美妙、外型典雅的喇叭,我也會愛之、撫之。這就是老師紓解壓力的辦法。
※「老師喜歡」摘錄
老師也喜歡閱讀,因為閱讀讓人專心一致,使人忘記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也能窺見許多高貴心靈的純潔與善良;欣賞許多或有趣,或叫人心馳神蕩的感人故事;還能擴展視野與吸收知識。老師還常常同時看幾本書,譬如在我們教室我就讀林懷民先生的《高處眼亮》,了解他很多舞作創作的歷程,也認識幾位偉大現代舞的先行者,如鄧肯、瑪莎葛蘭姆等。在辦公室老師正讀著海洋作家廖鴻基的《海天浮沉》,他所寫的與海洋、捕魚等等有關的親身經歷是我常識、知識中非常缺乏的。在家裡書桌前我讀著大陸學者孟憲實先生的《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讓我更深入瞭解李世民的韜略與胸襟;在床頭我讀大陸著名畫家吳冠中的《畫外音》,這位偉大的畫家文筆細膩,鄉愁滿胸,他寫故鄉江南的人情溫暖,柳絲桃紅親切動人。總之,閱讀是我一輩子的親密伴侶。
每一個人生活中會有不同的喜好收藏,舉凡字畫、郵票、盆景、奇石、皮包、珠寶、汽車、、、等,各有愛好者;《一個導師的婆婆媽媽》是值得典藏的好書,它以書信方式提供親子互動及導師班級經營的妙方,讓我們體驗文字潛移默化的力量,對九班的同學是珍藏師生間永恆甜蜜的記憶,對我而言則是「典藏不一樣的老師」,它讓我見證人師的偉大,看見教育的美好。
作者序
從民國六十二年擔任教師到一〇三年退休為止,我幾乎未曾離開導師的崗位。導師是最基層的教育工作者,卻也可能是最能直接影響學生的人。學生在家仰賴父母;來到學校,學生與導師的關係最為密切,傳道、授業、解惑,都是導師責無旁貸的工作,有時甚至得付出更大的心力,成為學生倚靠的支柱,心靈的領航者。
當導師的總希望他的子弟品性端正,好學向上,熱心公益,友愛同學,我們對他們懷抱著無限的希望。只是成長中的孩子總有許多讓人操心的地方,譬如良好的生活習慣尚未養成;正確的讀書態度、習慣還在摸索:和諧的人際關係無法建立;缺乏同情關懷的惻隱之心;甚至以言語、行動頂撞師長,霸凌同學,當導師的常常恨鐵不成鋼,於是嘮叨、嘮叨、不停的嘮叨,甚至因而失去耐心,口不擇言,把師生關係搞得緊張不堪,把應該是如沐春風的教室氛圍,弄成冷冽寒風。
我就曾陷入這樣的困境。有一年擔任一個班級的導師,在國中一年級時,師生之間的關係極為親近,互動情形也相當良好。但過了一個暑假,發現班上有一些同學的言行舉止大不如昔,不但粗言粗語,還分幫分派,同班同學常鬧到如冤似仇的地步。我用盡心力,又是勸導又是排解,結果兩個小圈圈的人卻都認為我處置不公,弄得我肝火大升,耐心也消失的無影無蹤,不知不覺之間變的嘮叨起來,有時甚至大聲吼叫,最後連那些乖巧的的學生也受不了老師的「反常」。班級氣氛沈悶而詭異,明目張膽的吵鬧是看不見了,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勾心鬥角。在沒有辦法中,我想到了為何不用寫信的方式來代替無止境的訓話和衝突?於是每當我有話要說時便以寫信的方式來和學生溝通。從此責罵少了,吼叫少了,教室的氣氛也明顯改善了許多。重要的是透過書信的「交心」,學生的行為舉止日趨於善,班級氣氛和諧歡愉,我又再度享受當導師的滿足與成就感。
訴諸於文字的溝通,不像說話一樣如耳邊風般的快速消失,學生常可以把老師寫的信拿出來一讀再讀,想想老師的初心,體會一下老師所說的道理,漸漸的師生之間的默契又回復了,學生也漸漸安定乖巧了下來,班級的經營也變得得心應手,最後在平穩的過程中這班學生順利完成了國中生涯。等到我又重來擔任另一個班級的導師時,便以每週一信的方式和學生談天說地,希望藉著每週一信來建立班級常規;培養學生負責的態度;與人互動能多一些包容;養成閱讀習慣;甚至透過書信鼓勵學生親近自然,喜愛大地;偶而也和學生共享日常的生活體會,分享讀書的樂趣等等。
直到退休,我總共寫給五屆學生「每週一信」,每一屆約略寫了一百餘封信,五屆就有五百多封信,從學生畢業後的表現看來,寫信給學生的教導方式的確讓班級經營變得更為有效,學生行為逐日改善,在為人處事、學業成就上都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本書中的信件都是為民國九十七年進入建成國中九班的學生寫的,這些信現在都成為師生間最美好的回憶。9406班的學生薇如,在畢業前夕寫給我一封信,她說:「每逢過年時節就會給全班各一個紅包,並且寫下鼓勵的話,我覺得真的是太有心了。加上每一星期必寫一封信給全班,而且都沒有例外,那些信我都保管的很好,有些都快泛黃了呢!」9110班在畢業光碟上如此寫著:「三年來導師寫給我們上百封的信!對我們而言這是多麼珍貴的禮物。導師把他對我們的期許,給我們的鞭策,
愛心的導引,以及溫暖的關懷,全化成一封又一封的書信。數十年之後這些信將會帶給我們多麼美好的回憶,在人生的旅程上這也將是我們一輩子的海上明燈。」
也曾數度想要把信中提到的姓名改成化名,但在仔細想想之後,還是決定保持原本的風貌,一則這些信放在網路上已經將近十年了,這班的孩子現在也都是大學生了,他們目前的表現完全令人滿意、放心,有誰沒有青澀的過去?有誰沒有輕狂的年少?有誰一生完美無缺,對比以前所犯的錯誤,更可看出現在脫胎換骨的可貴,所以親愛9709班的孩子們,如果信中曾提到你過去不堪回首之處,讓我們往前看,讓我們不斷的蛻變,把自己塑造成一個頂天立地、光明磊落的好青年。
建成家長讀書會的鄧小弟鼓勵我把平日在網誌上寫的遊記集結成書,我告訴鄧先生我最想出版的是寫給學生的信,希望這些信可以給擔任導師工作的教師們一些激勵、參考,雖然教學場域不如以前單純,教師工作不如以往受人尊敬,但只要努力付出,教學工作仍然是一個值得投入的事業。讀書會的成員們同聲鼓勵我出書;未曾謀面的陳潔瑩小姐、賴宏欣慨然答應排版、編輯的工作;9709的禮文同學為這本屬於他們的刊物設計封面;建成國中劉校長願意支持這本書的發行,並且慷慨賜序;前建成國中、南港高中美霞校長為此書作序,在此一并獻上感激之意。
張世聰2016年6月於台北市立建成國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