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3國、17種語言、暢銷兩百萬冊的健康飲食聖經
首創「紅‧黃‧綠」三色區分飲食GI值,
風靡全球,醫界專家學者公認最理想的健康、減重飲食法則。
二十一世紀以來,唯一被醫界認可的減重代號:低GI。
首創「食物紅綠燈」概念簡化飲食GI值,暢銷風行十五年、最經典的《低GI飲食聖經》。
最實用的指南內容,包含外食、自炊、食材購買和餐廳選擇,下一餐就能開始執行。
無論你是:想要減重,因糖尿病、高血壓需要控血糖降血脂,想維持一生健康,全都適用。
「G.I.指數」是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指食物在體內轉化成葡萄糖的速度。GI指數越高,轉換速度越快。攝取高GI食物後,血糖會迅速上升,這促使身體大量分泌胰島素,將血糖轉為能量,或轉為脂肪儲存。相對來說,低GI飲食則能讓血糖緩慢、穩定上升,胰島素數值穩定,減少脂肪的累積機會。因此,許多醫師都會指示糖尿病、三高患者,藉由低GI飲食,來控制血糖和血脂。
本書作者力克.蓋洛普曾擔任加拿大心臟病與中風基金會的執行長,曾因背部受傷後的多吃少動生活而發胖,他在致力減重的過程中發現,藉由攝取低GI飲食,減重效果奇佳。他將自己實際體驗寫成以「控制血糖」為出發點的飲食減重書,是把「GI飲食減重」從醫學用途平民化的第一人,使之成為一般人蔚為風潮的減重聖經。
蓋洛普最大的貢獻是,將GI值高、中、低的食物,分別以紅綠燈的「紅‧黃‧綠」三色區分,便於讀者在查詢區分食物GI值,一眼就挑出綠燈區飲食,便於實行。從此,這套方法也成為醫師和營養師在推行GI飲食時最通用的區分指標。
本書是蓋洛普的GI飲食系列作中最經典、也最暢銷的《低GI飲食聖經》,在此10周年精華版本,除了完整介紹GI飲食的基本觀念,以及紅黃綠燈食物區分表之外,更實用的是針對現代過度精緻與加工的食物,為外食和自炊等不同飲食類型提供快速分辨食物GI高低的基本原則;書中更有從採購食材清單開始,到低GI食譜和各種餐廳的點餐注意事項等執行方法,讓讀者可以遵照這些指南,從下一餐就開始實行低GI飲食法。
GI飲食紅黃綠燈三區,你該分別吃多少?
紅燈=高GI,數值70以上:無論何時都要盡量避免,最多只能占一日飲食的10%。
黃燈=中GI,數值56~69:還在減重時應盡量避免,維持體重期可適度享用。
綠燈=低GI,數值小於55:低熱量、低飽和脂肪,飲食的90%以這一區為主。
>>適度的定義:一片全麥麵包或三分之二杯的米。
用五個料理基本判斷,立刻判斷高GI值(紅燈)和低GI值(綠燈)食物:
‧【是否烤、炸過?】炸薯條、烤馬鈴薯 ↑高GI>↓低GI 水煮、蒸馬鈴薯
‧【是否煮得軟爛?】燉飯、稀飯 ↑高GI>↓低GI 一般白米飯
‧【是否含有糖份?】三合一咖啡 ↑高GI>↓低GI無咖啡因黑咖啡
‧【是否經過加工?】奶油玉米濃湯 ↑高GI>↓低 GI味增湯
‧【是否油脂豐富?】培根↑高GI>↓低GI 瘦肉火腿
>>快速分辨的小技巧:食物經過任何的加工,包含烹煮,都會增加GI值。
GI飲食餐盤分配,不計熱量,這樣吃就沒錯!
想像一個圓形餐盤:
1/2放滿蔬菜,最好要有兩種以上。
1/4是澱粉類,等於一份綠燈區的米飯或麵食。
1/4是蛋白質,瘦肉、禽肉、海鮮、蛋類或豆腐。
>>注意!蔬菜和水果,盡量選擇綠燈區。
一天吃幾餐?什麼時候吃?避免嘴饞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吃幾餐!
GI飲食除了基本的一天三餐,還外加餐與餐之間共三次點心時間。之所以能放心一天吃六餐,是因為綠燈區的低GI原則,讓血糖值平緩穩定,而低熱量、低飽和脂肪的食物,讓消化系統保持適度的忙碌,也不會因為血糖起伏過大忍不住嘴饞亂吃。
【10周年版獨家收錄】4大性格特質分析,找出減重失敗的飲食壞習慣
用飲食控制減肥總是屢戰屢敗?調校失控的食慾,你得先了解自己的飲食性格。正在進行飲食控制的人,可依行為特質分為四大類型:
‧自律型:別太在意幾個或幾克,找出一個喜歡的綠燈區食物,一周可吃三次紅燈食物(小份)。
‧衝動型:永遠買小包裝零食,別把紅燈食物當獎賞,看電視時別吃零食。
‧推託型:不小心吃了紅燈食物,或是體重下降慢,都不是放棄GI飲食的理由!
‧自卑型:學會說「不」,寫下自己減重的心路歷程,適時給自己一點獎勵。
準備開始GI飲食,一定要搭配最詳盡的食材餐飲指南
【超過150種食材和50種食譜】蔬果、紅白肉、海鮮、湯品、沙拉、醬料、奶製品、罐頭、飲料
【外食族點餐要領,不怕誤闖紅燈區】各國料理、吃到飽自助餐、小吃店
【吃速食也能點到低GI配餐】麥當勞、漢堡王、SUBWAY、必勝客
【現成菜單參考,馬上照著吃】一周七天、一日三餐和三次點心,共四十二餐的低GI飲食配餐
本書特色
※兩階段飲食,第一階段減脂瘦身,第二階段遠離三高、癌症,一生健康!
※從採買食材、零食開始,加上多種選擇的七日菜單,一步步征服頑強體脂。
※全彩紅黃綠三區食物列表,輕鬆按照GI值高低選擇飲食。
※隨書附「健康飲食生活每周體重/腰圍紀錄表」,隨手掌握GI飲食進度和成果。
名人推薦
‧台大醫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主任/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 莊立民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台灣醫用營養醫學會理事長 黃國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