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公共領域的反思
本書展現作者在公共事務領域的多元實踐和深刻反思;其中,最令人讚賞興奮的是作者以公共靈性、公共信仰、公共參與、公共再造和共同家園闡述公共事務的現在與未來。
公共事務管理雖是以人為本,且向人民負責;但是,管理公共事務需要有人味神采的公共靈性,才能將心比心、苦民所苦,落實公民社會。本書是公共事務管理者的必讀精彩本。
資深公共評論家、前台北市議員楊實秋
推薦序
曠野呼聲,回歸靈魂深處
台灣社會需要新的願景、價值、目標與信仰,《管就要管得有道理》這本書的問世,適時提供管理學的方法論,孕育公共政策領域的思考空間,期許每個人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公共知識份子。
如同舊約聖經的曠野呼聲,直指人性的是非、善惡、對錯、公正與否的核心概念;讀後使人回到靈魂的深處,探討生命的意義,在獨特的處境下,進行品質的躍升,從而化為道德的行動。
歷史學者、廣播節目主持人、電視政論家胡忠信
推薦序
喚醒公共革命的行動綱領
捧讀由吳P與柯P合撰的「管就是要管得有道理」一書,內心充滿喜悅與感動,因為它不只是一本教科書,也是一本革命行動綱領,它的企圖心,是要把社會動員起來,完成一場公共革命。
君不見,本書從頭到尾都「寄希望於市民」,而非政府,因為他們堅信政府是由人民組成,人民動起來,政府不能不隨之連動,公民社會於焉形成。其次,本書努力宣揚的是「從我到我們」理念,因為「我」的力量渺小,「我們」的力量無窮;「我」的視角短淺,「我們」的眼光壯闊。
第三,本書按部就班、苦口婆心地希望藉由改變「觀念」(五觀心智),進而改變「方法」(四管創能),使浸讀此書的讀者可以「從心動到行動」,挽手、攘臂的興起鏈結建造(3B連結)。最後,兩位作者也殷殷提醒:建構公共的未來,少不了因勢利導、借力使力,務要乘著全球化、民主化、現代化、後現代、都市化與網路化等新浪潮鼓勇前進,但更要儆醒所有的陷阱與悖論,方能一舉得城。
台灣醒報社長兼總編輯林意玲
自序
活出人味神采的正直偉大,融入東南亞區域的公共生活
公共靈性,活出正直的關鍵力量
公共參與,找到影響世界的位置
如果你是村里鄰長、志願服務者、文化創意工作者、社會創業者、社團經營者、公務人員、公司企業主管、老師教授社群、或……;這本書將助你改善職場人際關係,更有能量處理日常公共事務,創造人生不同階段的價值意義,活出意想不到的公共影響力。感謝青壯的柯志昌教授願意協力合作出這本書,也謝謝中山大學106級政經系學生在初期的撰述學習和文稿整理;也銘感所有推薦人的提點和提攜。我們兩位教授僅以這本書作為二○一六年的賀禮,獻給正在向上轉化提升的台灣社會。
我經常反思想像,台灣人民什麼時候可以很自然的活出偉大,而且可以享受偉大的善果?是如此真實、自然、公共和天賦熱情的,而非虛擬或只是菁英成功。我也經常想像偉大的國家、偉大的城市和偉大的社區,長得什麼樣子,或是表現什麼樣的公民風尚。若偉大只是治理版圖、政治權力、功名成就、菁英領導或宏偉建設;果真如此,那麼羅馬帝國的偉大或貞觀之治的歷史定位又將是如何呢?我最喜歡看到我的同胞、我們的高雄和我們的台灣,確實知道自己在世界的位置,真知道我們是地球村886號的村民;我們負有以台灣豐富世界,以城市參與全球治理的絕佳機會和責任;自然活出人味神采的正直偉大,融入東南亞區域的公共生活。
其實,蓄意追求偉大,經常是一件非常悲慘的事情。但是,不知道自己可以活出偉大,更是人生巨大的損失。缺乏公共靈性和公共質感的社會,無法令人尊敬和嚮往,就偉大不起來了。台灣人民什麼時候可以自然的活出公共靈性的公共質感?那時,台灣社會就自然開始偉大了。能夠創造、維護和享受公共財富的公民正直感,可讓我們活在自然偉大的公民境界之中,也是使一個社會和國家偉大的正直關鍵力量。
這三十年來,台灣民主化的歷程,已讓世人驚見這個國家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其實,人民的偉大並非產生於努力追求偉大,而是自然正直的活出人味神采出來;就是活出有靈活人的真正人味,及經常使人靈魂甦醒的上帝神采。隨著民主生活的成就,台灣人民已漸漸學會人權皮膚的普世價值、自由民主的公共價值和公共財富的永續價值;這是令我及有識之士經常雀躍不已之事。張文亮教授所著《兄弟相愛撼山河》和《法政捍衛者的憂傷與榮耀》這兩本書,很能表明我的心境。
何時脫離「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人」的修身自大,人就開始活出謙卑的偉大;何時脫離「積功德、消業障」的計算,人就開始享受自由的力量;何時脫離「有錢判生,沒錢判死」的怨嘆情愫,人就開始勇於表現向善的改革力量;何時脫離「等到賺錢,就可以做偉大的事」的條件約束,人就開始隨時隨地活出具典範價值的感染力。
公共靈性真的是一種讓社會自由釋放的正直關鍵力量,這種公民社會的「正直感」(Integrity),散發出一種讓社會在小地方就可以享受到公平正義的美感和實踐;讓社會在關鍵的時刻,自然冒出一種想要向上提升和激勵人心的矯正力量。關鍵的力量不在於形成權力多數結盟的「關鍵少數」,而在於以真理信念甦醒公民靈魂的一種公共價值喚醒力。
二○一六年的台灣國會,雖已有絕對多數的執政黨,但關鍵的力量不在於國會席位的多寡,而在於國會中存有正直護衛真理價值的導正力量。未來的國會必然會遇見道德、倫理和價值衝突的政策選擇;那已經不是倡議大小聲的問題,或社會潮流趨勢的問題;而是確保人味神采、家庭婚姻價值、人類健康安全和人類永續發展的抉擇。散發公民正直感的公共靈性,將是護衛社會高標準價值體系的關鍵力量。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城市治理、區域合作、大學創新、社會企業和根感經濟等五大面向的活潑論述;以培養公共事務管理者的「五觀心智」、「四管創能」和「3B連結」為能量主軸;釐清公共原理、公共再造在不同生活場域的應對運用;並介紹跨學科領域及簡易分析工具,強化讀者的公共論述能力。
未來,台灣人民要開始學習活出東南亞社會一份子的公共生活;東南亞區域將是台灣人民一日生活圈的遠距範圍。台灣與菲律賓是如此的緊鄰、共存於相同海域的兩個民主國家;我們樂見「台菲新生活」的開始。期待「台菲大學創新合作方式」和「台灣新住民的5T培力運動」,將帶動城鎮交流、青年創業和公民社會的強連結,而成為營造東南亞公民社會的時代力量。
本書是常民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絕佳基本款讀本,它將擴張我們的境界,激勵我們願意與人跨域合作,強化我們公共論述的力量,儆醒公共生活的陷阱,善於創造在地社會的多元價值,知道自己影響世界的位置。當我們在公共生活當中能夠警醒謹慎、散播感動力、營造共同體的時候,那將是我們共同生活的美好境界和享受。願意以此書獻給所有公共事務管理者,讓我們一起以人味神采活出莫名偉大的公共影響力。
樹德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吳英明
自序
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的凝視與眺望
榮幸與提攜是能夠與吳英明教授合著這本書的真實心情寫照。在我的求學時光中,吳教授在二○○○年之前的兩本大作《市民社會與地球村》與《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為我開啟了一扇窗,對我影響極深。這兩本書讓我深刻感受到吳教授是一位誠摯的市民社會經營者和生活者,他總是把握機會將臺灣對他的感動實踐出來,並且充滿了對市民力量和民間潛能的期待;同時也深信人類必須以協力共贏賽局的眼光和佈局來共同從事社會的經營,在我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開啟了公共事務管理之眼。
近年,公民運動風起雲湧。從核廢料貯存場設置、國光石化案、臺東美麗灣渡假村BOT
案、苗栗大埔事件、洪仲丘事件、318太陽花學運、反高中課綱微調運動到各種第三勢力黨團成立,涉及到土地正義、居住正義、環境正義、程序正義,展現「公民不服從」,我們的社會逐漸打破冷漠的高牆,走向高度參與的道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Plato)曾說:「對公共事務冷感的代價,就是被糟糕的領導者統治。」這句話,被認為是公民覺醒的最佳註解。
公共事務的管理反映一種社會反思、心智邏輯、公民參與和共同願景的融合;表現一種由公共靈性醞釀的正直領導力和自由創造力;找到自己影響世界的位置,共同參與社會建造工程。
我很喜歡日本作家城山三郎的小說《官僚之夏》(官僚たちの夏,かんりょうたちのなつ),當中描繪了戰後日本通產省的官員,他們做事無止境無定量讓人印象深刻。書中主角「通產省先生」的經濟官僚—風越信吾的感慨:「身為公務員,若只能眼睜睜看著無力的人民含淚入睡,哪裡還需要政治與行政!」此話語對照近年發生在臺灣的各式公民運動,宛如重重一擊,留滯在心頭!
「老師,究竟什麼是公共事務?」「公共的意義何在?又該如何管理?」「我為什麼要聽你的?」年輕學子經常這樣問我,相信這是每一位公共事務管理者(PAM)必然要面對的提問;公共事務絕對不是在比誰的「音量、肺活量甚至是拳頭」的大小。我們處於多元的「公共」環境,受到各種的「公共」約制;我們努力爭取優質的「公共」服務;渴望彰顯民主的「公共」價值。
因此,PAM 想要表現優質的領導力,就必須要學習優質的說服力,而這種說服力,絕對不是口才的訓練而已,而是思維、論述、分析方法的條理和可驗證性。空泛的口號,令人厭煩;有學理、有系統、有因果關係的思辨陳述,終究使人信服。方法論的學習,就是幫助PAM 能夠得到PAM
──優先支持(Priority)、更具權威(Authority)與圓融成熟(Maturity),產生論述的力量。
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學習如何在公共中參與管理「公共事務」,散發「公共質感」的社會魅力,確保「公共」更豐富永續。在這當中需要一種「社會智商」,是一種「你我一起融合共榮的能力;是一種公共的、溫暖的、敏銳的和創造性的社會觀察力和互動力」,而此種能力智商的養成,將是每位地球公民共同努力的目標與重要資產。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柯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