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心結合佛醫學、中醫學和心理學,為有緣人排解深層的心理疾苦,治癒生理的疑難雜症。
1.本書是作者慧緣數十年來對佛教醫學研究應用和教學的總結,有很高的研究和實用價值。本書不僅向人們揭示了佛教醫學的奧秘和特點,其最大的願望是給各寺廟有志研習佛教醫學的僧尼法師們提供一本完善的學習範本,也給對佛教醫療學有興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參考書。
2.本書詳細介紹了佛教醫學的來龍去脈,佛教醫學神秘的特點及運用方法,並將現代中西醫學理論和方法與之相結合,使佛教醫療學更趨於完善,也使之更便於學習和運用。
3.為了使廣大讀者更容易學習和掌握療病方法,書中運用中醫和佛醫共同對疾病的診斷和描述方法,詳細介紹了佛醫和中醫的良效,治療方法,通俗易懂,便於學習和實用。
4.本書為人們提供一種古老而新穎的醫療保健和養生方法,其中許多方法對很多疑難雜病具有獨特和神奇的療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慧緣
俗名陳長義,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受承庭訓,禪心研習岐黃醫易及佛道。曾就讀於陝西中醫學院和第二軍醫大學。先後受師於陳明科、太乙上人、青雲禪師等三十多位醫易名士和佛道大師。
現任香港堪輿大學校長、香港慧緣中醫針灸大學校、世界堪輿家協會主席、香港國際佛教醫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自然科學院客座教授、香港風水科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集眾家之長於一身,將中醫學、氣功、佛教醫學、易學和風水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門獨特的綜合學科。
創立三寶功德功、豐蠱緣功、氣功針和科學風水學、佛醫學和人體資訊預測學等方法,其功效非凡,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
著有《慧緣風水學》《慧緣姓名學》《慧緣佛醫學(即本書)》《慧緣預測學》《慧緣星相學》《慧緣養生學》《慧緣智慧學》《慧緣氣功針法》《慧緣禪語》《慧緣命相學》《慧緣醫學奇方秘法》《慧緣易經講義》等。
慧緣
俗名陳長義,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受承庭訓,禪心研習岐黃醫易及佛道。曾就讀於陝西中醫學院和第二軍醫大學。先後受師於陳明科、太乙上人、青雲禪師等三十多位醫易名士和佛道大師。
現任香港堪輿大學校長、香港慧緣中醫針灸大學校、世界堪輿家協會主席、香港國際佛教醫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佛學院客座教授、新加坡自然科學院客座教授、香港風水科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集眾家之長於一身,將中醫學、氣功、佛教醫學、易學和風水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門獨特的綜合學科。
創立三寶功德功、豐蠱緣功、氣功針和科學風水學、佛醫學和人體資訊預測學等方法,其功效非凡,深受各界人士的推崇。
著有《慧緣風水學》《慧緣姓名學》《慧緣佛醫學(即本書)》《慧緣預測學》《慧緣星相學》《慧緣養生學》《慧緣智慧學》《慧緣氣功針法》《慧緣禪語》《慧緣命相學》《慧緣醫學奇方秘法》《慧緣易經講義》等。
目錄
第一章‧佛醫學要論
第二章‧佛教心理醫學
第三章‧微笑、寬容與身體健康
第四章‧佛教飲食療法
第五章‧佛教藥物療法
第六章‧佛教拿捏與按摩療法
第七章‧佛醫神奇療法
第八章‧修禪練功療法
第九章‧素食療法
第十章‧慧緣功修煉養生法
第十一章‧內科疑難雜病治療法
第十二章‧外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三章‧婦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四章‧兒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五章‧骨關節脫位治療法
第十六章‧扭挫傷治療法
第十七章‧皮膚科疾病治療法
第十八章‧眼科病治療法
第十九章‧耳鼻咽喉口腔科病治療法
第二十章‧肛腸疾病治療法
附 錄‧佛學小常識
第二章‧佛教心理醫學
第三章‧微笑、寬容與身體健康
第四章‧佛教飲食療法
第五章‧佛教藥物療法
第六章‧佛教拿捏與按摩療法
第七章‧佛醫神奇療法
第八章‧修禪練功療法
第九章‧素食療法
第十章‧慧緣功修煉養生法
第十一章‧內科疑難雜病治療法
第十二章‧外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三章‧婦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四章‧兒科雜病治療法
第十五章‧骨關節脫位治療法
第十六章‧扭挫傷治療法
第十七章‧皮膚科疾病治療法
第十八章‧眼科病治療法
第十九章‧耳鼻咽喉口腔科病治療法
第二十章‧肛腸疾病治療法
附 錄‧佛學小常識
序
序
全方位的佛教醫學
佛教醫學是印度佛教醫學和中國中醫學相結合的修煉養生和治療疾病的獨特的醫療養生學。西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有感於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種苦惱,便放棄了印度的王族生活,離家修煉並創立了佛教,其教義長期以來在亞洲及歐美地區流行,成為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一。
在佛教經典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著作總結了人類治療疾病的經驗,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據隋唐史書記載,藉著佛教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10餘種。據有關統計資料,集佛教經典之大成的《大藏經》中專醫學或涉論醫學的經書約有400部,既有關於醫藥衛生、生理病理的記錄,也有心理健康、修心養性方面的敘述,僅此類名詞術語就有4600多條。
《大智度論》認為,生病有「外緣」和「內緣」兩因。外緣是生病的外在條件,如寒熱、饑渴、摔傷、扭傷等;內緣是生病的內在條件,如縱欲貪色、發怒、恐懼、思慮等。《摩訶止觀輔行》第32卷說,貪戀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可產生相應的內臟疾病,認為人體一切生命現象都會在體內器官機能活動中有所反應,藉著對這些生命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可以推測內在器官的病理和生理變化。
在漢末三國時期流傳的小乘佛教,吸取中醫「元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認為「元氣」配合得好,則人心神平和,不會產生種種欲望和煩惱;如果「元氣」配合不好,「陰陽五行」不協調,心神就會失去平和,種種欲望和煩惱就會油然而生。
在分析疾病原因的基礎上,佛教還把疾病分為「身病」和「心病」兩種。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佛教的「心病」指內心的貪執、恐怖、憂愁、憎恨等苦惱,實際上便包含著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身病」是指身體的皮膚、肌肉、骨骼、神經和五臟六腑的不適,是生理性疾病。
佛教醫學認為,治病要對症下藥。《摩訶止觀輔行》第32卷說,醫生必須先正確診斷病情,分析病因,一個好的醫生應能很精確地辨別各種疾病症狀。在治「身病」時,該書提出了藥物、飲食、養生、運動(如瑜伽術、氣功、太極拳、武術等)、按摩法、痛捏法、修定功(靜坐)、修觀想等多種治療方法。這些方法與中醫養生治病的方法融為一體,成為中國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醫學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心理學的作用,他關心人類的心理狀況和所謂的「苦難」,對人生的價值、意義作出了特定的判斷,提出了一整套調整人們思想的行為準則和規範,並賦予它們以生動形象的心理學解釋。對於「心病」,則認為主要由煩惱產生,無盡的煩惱可歸納為84000種(「八萬四千塵勞」),皆因為執蓍於自我(「我執」)而引起。《教乘法數》認為,有84000種對治法門(方法)來治療煩惱。《天臺四教儀》和《大乘義章》則提出了6種對治方法: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空觀等。這些與現代心理學的許多治療方法是相通的。
佛教醫學認為,適當的飲食能使人保持健康,而飲食不當則會造成疾病。佛教醫學吸收了古代中醫的飲食療法進行治病的嘗試。《摩訶止觀輔行》就有飲食「五味」與疾病關係的記載。《禪門日誦》也說:「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佛教在「五戒」中,規定了不飲酒。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對飲酒者進行嚴厲的懲罰。它主觀上是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證個人的精神安寧,客觀上則對人體健康不無裨益。
佛教的素食對民間飲食習慣產生了一定影響,至今仍有人少吃或不吃葷腥,可見素食風尚持久不衰。佛教素食別具風味,可舒張血管,降低血壓,調節情緒。適當素食,對預防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佛教一方面堅持戒酒和素食,另一方面提倡飲茶。僧人早起洗漱後先飲茶再禮佛,飯後先飲茶再作佛,飲茶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後來,飲茶習慣逐漸傳向民間,形成了中國獨特的茶文化。飲茶的普及,客觀上也有利於大眾的健康。
佛教還創造了禪定法作為修煉的方法,希望藉著禪定,超出生死輪迴,脫離生滅,達到人生的解脫,獲得神秘的佛教真理。而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可練就調身養心、息心靜坐之功,起到了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作用。
佛教把修煉方法歸結為「六度」,除禪定外,還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宣傳道德責任和奉獻精神,主張去惡從善和自我約束。在「五戒」中,還有「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鼓勵個人與群體的相互信任和瞭解。
佛教醫學與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緊密聯繫在一起,以淺顯通俗的語言,把佛教關於人類生命與健康的知識介紹給廣大讀者,其中包括佛教基本理論、佛教心理健康、佛教飲食保健、佛教醫療技法、佛教氣功、佛教武術等內容,它對於我們追求幸福生活,尋求健康長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全方位的佛教醫學
佛教醫學是印度佛教醫學和中國中醫學相結合的修煉養生和治療疾病的獨特的醫療養生學。西元前6世紀,喬達摩‧悉達多有感於人世的生老病死等各種苦惱,便放棄了印度的王族生活,離家修煉並創立了佛教,其教義長期以來在亞洲及歐美地區流行,成為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之一。
在佛教經典著作中,有很大一部分著作總結了人類治療疾病的經驗,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據隋唐史書記載,藉著佛教由印度翻譯過來的醫書和藥方就有10餘種。據有關統計資料,集佛教經典之大成的《大藏經》中專醫學或涉論醫學的經書約有400部,既有關於醫藥衛生、生理病理的記錄,也有心理健康、修心養性方面的敘述,僅此類名詞術語就有4600多條。
《大智度論》認為,生病有「外緣」和「內緣」兩因。外緣是生病的外在條件,如寒熱、饑渴、摔傷、扭傷等;內緣是生病的內在條件,如縱欲貪色、發怒、恐懼、思慮等。《摩訶止觀輔行》第32卷說,貪戀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可產生相應的內臟疾病,認為人體一切生命現象都會在體內器官機能活動中有所反應,藉著對這些生命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可以推測內在器官的病理和生理變化。
在漢末三國時期流傳的小乘佛教,吸取中醫「元氣學說」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認為「元氣」配合得好,則人心神平和,不會產生種種欲望和煩惱;如果「元氣」配合不好,「陰陽五行」不協調,心神就會失去平和,種種欲望和煩惱就會油然而生。
在分析疾病原因的基礎上,佛教還把疾病分為「身病」和「心病」兩種。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定義為「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佛教的「心病」指內心的貪執、恐怖、憂愁、憎恨等苦惱,實際上便包含著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身病」是指身體的皮膚、肌肉、骨骼、神經和五臟六腑的不適,是生理性疾病。
佛教醫學認為,治病要對症下藥。《摩訶止觀輔行》第32卷說,醫生必須先正確診斷病情,分析病因,一個好的醫生應能很精確地辨別各種疾病症狀。在治「身病」時,該書提出了藥物、飲食、養生、運動(如瑜伽術、氣功、太極拳、武術等)、按摩法、痛捏法、修定功(靜坐)、修觀想等多種治療方法。這些方法與中醫養生治病的方法融為一體,成為中國養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佛教醫學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心理學的作用,他關心人類的心理狀況和所謂的「苦難」,對人生的價值、意義作出了特定的判斷,提出了一整套調整人們思想的行為準則和規範,並賦予它們以生動形象的心理學解釋。對於「心病」,則認為主要由煩惱產生,無盡的煩惱可歸納為84000種(「八萬四千塵勞」),皆因為執蓍於自我(「我執」)而引起。《教乘法數》認為,有84000種對治法門(方法)來治療煩惱。《天臺四教儀》和《大乘義章》則提出了6種對治方法: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數息觀、念佛觀、空觀等。這些與現代心理學的許多治療方法是相通的。
佛教醫學認為,適當的飲食能使人保持健康,而飲食不當則會造成疾病。佛教醫學吸收了古代中醫的飲食療法進行治病的嘗試。《摩訶止觀輔行》就有飲食「五味」與疾病關係的記載。《禪門日誦》也說:「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佛教在「五戒」中,規定了不飲酒。為了收到禁酒的成效,對飲酒者進行嚴厲的懲罰。它主觀上是為了避免酒的刺激,保證個人的精神安寧,客觀上則對人體健康不無裨益。
佛教的素食對民間飲食習慣產生了一定影響,至今仍有人少吃或不吃葷腥,可見素食風尚持久不衰。佛教素食別具風味,可舒張血管,降低血壓,調節情緒。適當素食,對預防當今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大敵—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佛教一方面堅持戒酒和素食,另一方面提倡飲茶。僧人早起洗漱後先飲茶再禮佛,飯後先飲茶再作佛,飲茶成了他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後來,飲茶習慣逐漸傳向民間,形成了中國獨特的茶文化。飲茶的普及,客觀上也有利於大眾的健康。
佛教還創造了禪定法作為修煉的方法,希望藉著禪定,超出生死輪迴,脫離生滅,達到人生的解脫,獲得神秘的佛教真理。而在修習禪定的過程中,可練就調身養心、息心靜坐之功,起到了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作用。
佛教把修煉方法歸結為「六度」,除禪定外,還有「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智慧」,宣傳道德責任和奉獻精神,主張去惡從善和自我約束。在「五戒」中,還有「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鼓勵個人與群體的相互信任和瞭解。
佛教醫學與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緊密聯繫在一起,以淺顯通俗的語言,把佛教關於人類生命與健康的知識介紹給廣大讀者,其中包括佛教基本理論、佛教心理健康、佛教飲食保健、佛教醫療技法、佛教氣功、佛教武術等內容,它對於我們追求幸福生活,尋求健康長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內容連載
佛門醫家的醫學活動
佛門醫家中有些醫術高明者,以名醫稱著,成為古代醫療隊伍中的一支力量。
西晉高僧於法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佛門醫家,他著有《議論備豫方》一卷。東晉的支法存著有《申蘇方》五卷。南北朝惠義著有《寒食解雜論》七卷。曇鸞著《調氣治療法》一卷、《療百病雜丸方》三卷。道洪、莫滿等均有著述。以上著作雖已亡佚,但對指導當時僧醫的行醫實踐,為人們治病療疾作出了很大貢獻。
歷代佛門醫家中,也有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者。如唐代高僧鑑真,歷經磨難東渡日本,傳播佛教的同時行醫治病,著有《鑑真上人秘方》,親自校正了當時日本草藥學中許多名不副實的錯誤。
日本首任掌管醫藥的官員曾隨鑑真學習藥物學,據報導,有部分鑑真的醫方現已在日本發現,成為日本漢方醫學的組成部分。鑑真被日本藥學界推奉為祖師,直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草藥袋上還有鑑真的肖像。當然,別國的佛門醫家也從各地來到中國。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佛教醫學得到交流而發展,同時也推動了中國醫學的發展。
歷代寺院因醫而得名的為數不少,如浙江的竹林寺,即以有佛門醫家善療婦科疾病而名傳遐邇,此寺所傳婦科專著版本有數十種,至清末竹林寺婦科已綿延107世。陝西西安近郊的法門寺附近立有一方醫碑,上刻63首婦科疾病藥方,「遠近知者,對症服藥,無不應手而愈」。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藝術,為研究古代的佛教歷史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其中「藥王洞」就有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如今已被整理出了118首醫方。
歷代佛門醫家對醫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而有的便得到皇帝賞賜。如宋代廬山僧人法堅,「醫術聞名天下」,曾獲得宋太宗趙匡胤召見,賜給紫雲袍,是稱「廣濟大師」。元代佛門名醫拳衡和尚,因皇后有病獻藥有功,被賜予「忠順藥師」,封五省採藥使。另一位普映和尚也因精於醫道,在元武帝時被封為太醫,在朝達12年之久。
佛門醫家中有些醫術高明者,以名醫稱著,成為古代醫療隊伍中的一支力量。
西晉高僧於法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佛門醫家,他著有《議論備豫方》一卷。東晉的支法存著有《申蘇方》五卷。南北朝惠義著有《寒食解雜論》七卷。曇鸞著《調氣治療法》一卷、《療百病雜丸方》三卷。道洪、莫滿等均有著述。以上著作雖已亡佚,但對指導當時僧醫的行醫實踐,為人們治病療疾作出了很大貢獻。
歷代佛門醫家中,也有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者。如唐代高僧鑑真,歷經磨難東渡日本,傳播佛教的同時行醫治病,著有《鑑真上人秘方》,親自校正了當時日本草藥學中許多名不副實的錯誤。
日本首任掌管醫藥的官員曾隨鑑真學習藥物學,據報導,有部分鑑真的醫方現已在日本發現,成為日本漢方醫學的組成部分。鑑真被日本藥學界推奉為祖師,直到江戶時代(1603~1867年)草藥袋上還有鑑真的肖像。當然,別國的佛門醫家也從各地來到中國。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佛教醫學得到交流而發展,同時也推動了中國醫學的發展。
歷代寺院因醫而得名的為數不少,如浙江的竹林寺,即以有佛門醫家善療婦科疾病而名傳遐邇,此寺所傳婦科專著版本有數十種,至清末竹林寺婦科已綿延107世。陝西西安近郊的法門寺附近立有一方醫碑,上刻63首婦科疾病藥方,「遠近知者,對症服藥,無不應手而愈」。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藝術,為研究古代的佛教歷史和雕刻藝術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其中「藥王洞」就有現存最早的石刻藥方,如今已被整理出了118首醫方。
歷代佛門醫家對醫學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因而有的便得到皇帝賞賜。如宋代廬山僧人法堅,「醫術聞名天下」,曾獲得宋太宗趙匡胤召見,賜給紫雲袍,是稱「廣濟大師」。元代佛門名醫拳衡和尚,因皇后有病獻藥有功,被賜予「忠順藥師」,封五省採藥使。另一位普映和尚也因精於醫道,在元武帝時被封為太醫,在朝達12年之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379
-
新書79折$379
-
新書85折$408
-
新書88折$422
-
新書9折$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