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修甚麼行:先回歸生活的最基本
《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是我在香港和內地出版過的幾本書的精煉合體。
從2005年在香港出版的《兩個人兩個世界》,到2007年的《這樣愛,很好》,到2008年內地把兩書重編的合併版《在愛中修行》,輾轉已十年。她們,一直是陪伴讀者修愛和成長的貼心伴侶。
十年後正要在香港重編這書的今天,收到一位讀者的讀後感:「我正在感情的漩渦中寢食難安、彷徨失措時,您這書給了我一份意外的驚喜和喜悅!書內寫進心裡的文字直指心智,字字珠璣,現實又殘酷,真摯而溫暖,讓我走過了一場徹頭徹尾的靈修之旅,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所在,更看清了自己陰暗面的原由:我一直借父母的錯誤來逃避長大和成長,不想承擔,又怕失去自由,因愛之名負了多少愛,不想面對和正視根深蒂固的心結。我修佛法,明白境隨心轉。我們看不清自己和所有的人和事,只是『用緣心看佛,還是用佛心看緣』的區別。」
都是一句話:放不下。看清了,就去修吧。愛是緣,修行也是緣。能結緣已感恩,在緣中修而得悟,是莫大的福份。能藉著此書跟讀者結緣,走上十年修行路,是我和此書的萬福。
不過,我更想在文字以外帶領你回到生活中,貼近生活的真實,相信那才是真正的修行。
這十年,我在重新調校自己,跟大家一樣且喜且悲,有笑有淚,一步一步地成長。個人的變化一如既往的大,尤其是過去四年,我擱下眾多開課和活動的邀請,集中地做覺得更重要的事,埋首專注開發一種「微層次」的修身教育:從生活作息中微調自己,睜開盲目的眼睛,看見自己的問題,以此回應眾多讀者向我不斷的提問:「如何才能了解真正的自己?到底要怎樣才能自愛和自療?」
別想依賴發問求答案,不肯把方法親自逐步活出來,奢望能出現一部儀器,或者吞一粒藥便能調好自己。這樣的你不會有甚麼收穫的,因為你還在問,沒有做,依賴誰來解決你亂七八糟的問題,和那雜亂了幾十年的心結。我提倡從最基本的生活細節出發,從喝茶、穿衣、飲食、睡覺開始啟動自療,從學習聆聽和柔軟,訓練仔細、細心和定心,全方位地、立體地進入自愛的自學旅程。
作為療癒師,我深知一般人在孤獨的自療過程中都需要方便的工具,才能較容易地靠自己走出來。為此我花了兩年研發出自家品牌「靜聽愛」專業自療工具如靜心音叉和定心銅磬,目的是為先訓練仔細,打開久閉的五官,看到自己的封閉和壞習慣,鎖定需要改進的方位,才知道要調校甚麼,用甚麼方法。這是修行最基本的第一步:先看清楚。
我還教大家回到衣食住行上,重整生活。譬如我讓大家認識古樹普洱茶,不是叫你去喝茶,而是叫你從喝茶中學習放慢、保育土地,通過茶氣替身體「養氣」;我和衣服品牌合作,不是為了叫你多買一件衣服,而是叫你重新看自己穿衣、買衣和拋棄衣服的習性,學習不濫購,珍愛一件衣服,好好穿到老。近年一些優質的生活品牌邀請我合作,不是因為我已是名人,反而是因為我只是個學生,對修養生命保持謙虛和真誠,認同我簡樸的生活風格和方式。有深度的生活品牌,能傳播一種人本精神,改善生活和品養,兼愛眾生和地球。它們都是輔助你自愛自療的工具,能產生高能量的物理振頻,是滋潤和豐富身心的營養。
感恩集中精力推廣自愛工具的心力沒有白費,收到讀者正面的回饋,心暖暖地感動。在愛中的修行可以很具體和生活化,不只是光想光閱讀。
十年後重新出版《在愛中修行》,針對香港讀者時下的實際修心需要,細心的出版社精煉了內容,更換上了動人的書名《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希望帶給讀者和暖的幸福感。
我們還為她配上一首主題曲:《在愛中修行》。電影和電視都有主題曲,一本書,也可以有,誰叫我從來是個不安份的作家!找來擁有覺醒力量的才氣唱作人唐藝小姐,為此書量身訂造了主題曲。凝住空間的天籟聲音,連綿繾綣的情感深度,於你我的心靈天際畫出一束光,照亮了愛的盲點和出口,告訴愛的迷茫者,愛就是醒覺,愛是一種修行。
願《那些在愛中受的傷,都是修行》是她也是你我的重生,給你枕邊慢讀、伴歌的暖心自愛體驗。
素黑
2015年11月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