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然而,平常我們認為的「毒」,如放射線等,只要運用得宜,一樣能變成「藥」;一般認為會危害身心的「壓力」如果消失了,可能還會導致過敏症狀等健康上的危害,其實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與和平共處的方式。
為了健康著想,最重要的便是了解這一類—「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到生活中。換句話說,了解身體的作用機制、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藥物和醫療的實際現況等這一類「事物的本質」,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第一要件」,而這也是本書提到的打造「不累積毒素的身體」的起點。
本書中主要介紹的,即是利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狀態,打造「健康程度高而強健的身體」,引導身體,讓體內的毒素自行衰竭的智慧。
本書重點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
就是「終生長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與「藥物」。
就像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而一般我們認為對身體有害的「壓力」,只要處置得宜,反而是讓身體更健康的「藥」。
最重要的是了解「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到生活中。
而與身心之「毒」對抗的方法只有一招,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
從今天開始養成有益身心的習慣:
■從「不要拼過頭」到「游刃有餘」!
■「不要吃太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基本原則。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走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良醫傳授!大幅提高「健康程度」的方法:
■減少「活性氧」,你的身體就能恢復年輕!
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大幅延長壽命
提高生命力的兩種方法—溫冷浴、飢餓刺激
重要營養成分—植生素的攝取方式
■「遠離醫師及藥物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提昇健康程度的「營養補給品」是什麼?
學會自行診斷的「四週規則」
■「心靈健康法」消除揮之不去的不安及憤怒
不安及憤怒只會「縮短壽命」
「非做不可」的態度,最好適時放下
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及飲食法」
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東西」
一開始「先吃蔬菜」—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
「吃什麼」其實跟「和誰一起吃」一樣重要
名人推薦
王鋕清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吳映蓉 台灣大學營養學博士
郭育祥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創辦人、郭育祥診所院長
陳昭妃 免疫學家
陳惟華 愛家自然診所院長、英國牛津大學神經學博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本裕(YUTAKA OKAMOTO)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e-Clinic」醫師、醫學博士。
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同校研究所畢業。曾於大學醫院、市立醫院、大阪大學細胞工學中心(現為大阪大學研究所生命機能研究科),主要參與惡性腫瘤(癌症)之臨床研究,而後感到傳統的醫療及醫學觀念和手法有其限制,因而辭去臨床醫師的職務。一九九五年時,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為契機之一的機緣下,與理念相同的朋友成立「思考21世紀的醫療‧醫學會」,二○○一年,由本人親自回答的「e-Clinic」網站開始營運。目前除了癌症病患外,並以其他人為對象,傳遞知識及訊息。
主要著作包括有:《9成疾病可以自癒》(天下雜誌)、《打造一輩子「不需要吃藥的身體」》(三笠書房「智慧生活文庫」)、《安保徹教授與岡本裕醫師的「提高免疫力」,癌症自然就會好》(Makino出版)等等。
譯者簡介
王慧娥
淡江大學日文系學士、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現為專職翻譯工作者。
岡本裕(YUTAKA OKAMOTO)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e-Clinic」醫師、醫學博士。
大阪大學醫學院及同校研究所畢業。曾於大學醫院、市立醫院、大阪大學細胞工學中心(現為大阪大學研究所生命機能研究科),主要參與惡性腫瘤(癌症)之臨床研究,而後感到傳統的醫療及醫學觀念和手法有其限制,因而辭去臨床醫師的職務。一九九五年時,在阪神淡路大地震為契機之一的機緣下,與理念相同的朋友成立「思考21世紀的醫療‧醫學會」,二○○一年,由本人親自回答的「e-Clinic」網站開始營運。目前除了癌症病患外,並以其他人為對象,傳遞知識及訊息。
主要著作包括有:《9成疾病可以自癒》(天下雜誌)、《打造一輩子「不需要吃藥的身體」》(三笠書房「智慧生活文庫」)、《安保徹教授與岡本裕醫師的「提高免疫力」,癌症自然就會好》(Makino出版)等等。
譯者簡介
王慧娥
淡江大學日文系學士、東吳大學日文系碩士,現為專職翻譯工作者。
目錄
推薦序 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王鋕清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陳惟華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本書只介紹「讓身體變得健康的實踐型智慧」
活得健康又長壽的方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即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一天一次,校正生理時鐘與「大自然的規律」同步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身體的毒物」
「有益健康的壓力」存在嗎?
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疾病將無法上身
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
不累積毒素的入浴法──用泡澡完全解放「身與心」!
讓身體在早晨時段「慢慢地清醒過來」
走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不是選擇「鍛鍊身體的運動」,而是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
通勤、購物……養成「一天總共走路一個小時」的好習慣
「愛護關節」能讓身體保持年輕!
第二章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及飲食法」
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東西」
「積毒的食物」和「不積毒的食物」
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
把肉類與牛乳當成「嗜好品」看待
如何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和胰島素友好相處」的訣竅是什麼?
精製食品、加工食品……要特別注意「白色」食物
超過一定分量的糖反而變成「劇毒」
一開始「先吃蔬菜」──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
「吃什麼」其實跟「和誰一起吃」一樣重要
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的原因
「腸道細菌」是讓腸道健康的重要因子
「益生菌」長壽養生法──發酵食品能提高免疫力!
第三章 減少「活性氧」,身體就能恢復年輕!
老化、慢性病的元凶是名為「活性氧」的毒素
「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大幅延長壽命!
如何避免體內的無用細胞「癌化」
增加劃時代的生命體──「體內的線粒體」
提高「生命力」的兩種方法──溫冷浴、飢餓刺激
「不要吃太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基本原則
「重要營養成分──植生素)」的攝取方式
第四章 「遠離醫師及藥物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今天就能「打造一個不需要藥物的身體」
什麼是「可以使用藥物的時候」?
避免自身遭受「藥害」的方法
藥食同源──「食物就是藥物」的思考概念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阿斯匹靈是「千萬不能常用的藥物」?
該怎麼看待「放射線」才好?
基本上可以把抗生素視為「毒物」
提升健康程度的「營養補給品」是什麼?
活得健康而長壽所需要的必要「營養分量」是多少?
疲勞感、暈眩感……請更用心聆聽「身體的傾訴」
手腳冰冷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
學會自行診斷的「四週規則」
第五章 「心靈健康法」,消除揮之不去的不安及憤怒
不安及憤怒只會「縮短壽命」,所以要消除它
如何拋卻「憤怒=想要改變對方的情緒」
「非做不可」的態度,最好適時放下
你是「必須型的人」?還是「想要型的人」?
當不安感消除之後,「癌症戲劇化地好轉」
心靈健康法──試著「多為自己而活」
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陳惟華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本書只介紹「讓身體變得健康的實踐型智慧」
活得健康又長壽的方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
只要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即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一天一次,校正生理時鐘與「大自然的規律」同步
睡得沉酣、通體舒暢──「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
幾乎所有的藥物都是「身體的毒物」
「有益健康的壓力」存在嗎?
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疾病將無法上身
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
不累積毒素的入浴法──用泡澡完全解放「身與心」!
讓身體在早晨時段「慢慢地清醒過來」
走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法
不是選擇「鍛鍊身體的運動」,而是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
通勤、購物……養成「一天總共走路一個小時」的好習慣
「愛護關節」能讓身體保持年輕!
第二章 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及飲食法」
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東西」
「積毒的食物」和「不積毒的食物」
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
把肉類與牛乳當成「嗜好品」看待
如何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
「和胰島素友好相處」的訣竅是什麼?
精製食品、加工食品……要特別注意「白色」食物
超過一定分量的糖反而變成「劇毒」
一開始「先吃蔬菜」──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
「吃什麼」其實跟「和誰一起吃」一樣重要
腸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的原因
「腸道細菌」是讓腸道健康的重要因子
「益生菌」長壽養生法──發酵食品能提高免疫力!
第三章 減少「活性氧」,身體就能恢復年輕!
老化、慢性病的元凶是名為「活性氧」的毒素
「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大幅延長壽命!
如何避免體內的無用細胞「癌化」
增加劃時代的生命體──「體內的線粒體」
提高「生命力」的兩種方法──溫冷浴、飢餓刺激
「不要吃太飽」是保持身體年輕的基本原則
「重要營養成分──植生素)」的攝取方式
第四章 「遠離醫師及藥物的生活方式」,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實現?
今天就能「打造一個不需要藥物的身體」
什麼是「可以使用藥物的時候」?
避免自身遭受「藥害」的方法
藥食同源──「食物就是藥物」的思考概念
不要認為「藥有效=病會好」
阿斯匹靈是「千萬不能常用的藥物」?
該怎麼看待「放射線」才好?
基本上可以把抗生素視為「毒物」
提升健康程度的「營養補給品」是什麼?
活得健康而長壽所需要的必要「營養分量」是多少?
疲勞感、暈眩感……請更用心聆聽「身體的傾訴」
手腳冰冷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
學會自行診斷的「四週規則」
第五章 「心靈健康法」,消除揮之不去的不安及憤怒
不安及憤怒只會「縮短壽命」,所以要消除它
如何拋卻「憤怒=想要改變對方的情緒」
「非做不可」的態度,最好適時放下
你是「必須型的人」?還是「想要型的人」?
當不安感消除之後,「癌症戲劇化地好轉」
心靈健康法──試著「多為自己而活」
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
序
推薦序
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對醫療保健來說,正確的健康觀念比甚麼都重要。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的今日,身心健康方面卻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消息,像是沸沸揚揚了好一陣子的食安風暴、揮之不去的空氣汙染、毒油和廢水,甚至是重金屬汙染農地等問題,每天每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五花八門」的毒素,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傷害。除了這些具體的「壞東西」之外,現代社會中步調飛快以及自由競爭的氛圍,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同樣不容小覷,身體長期面對內外交逼的窘迫,應該如何維持健康,一輩子不積毒呢?許多重要的觀念都在這一本岡本裕醫師的大作—《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中。
書中岡本裕醫師因應現代人生活的窘境—無處不毒,由身體、飲食、心理等各方面,給予讀者適切的建議與可落實至生活中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釜底抽薪」,養成根本的好習慣,令我們的身體自然而然遠離有害物質,毒素便無從累積。
預防勝於治療,乍聽之下是老生常談,可是該如何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呢?能面面俱到著實不易!現在各位讀者有福了,書中整理了諸多具體且專業的知識與資訊,並提供明確的方向,以利讀者能有效地整合,融入每個人自身的生活節奏中,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生活!從基本觀念建立,先讓讀者在腦袋中為健康生活打底;同時列出許多「今天就能做到的事」,讓讀者從小地方開始,展開具體的行動,逐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更重要的是給予讀者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攢存健康資本,打造一層穩固的防毒保護罩。
本書許多部份令我饒富興味!我每日於門診中面對的自律神經失調症患者們,本書是一本好的參考指南,因為他們生活緊繃,容易感覺焦慮又難放鬆;他們時常失眠,無法獲得休息與修復;他們腸胃多半不調,總是反覆在腹瀉與便秘之間來回……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在書中多可以找到對應的方法,希望各位能夠好好細讀,並真正付諸行動,假以時日必能自在地享受身心健康。
王鋕清
(本文作者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就能讓身體百毒不積!
我們該如何打造一個血液通暢的身體呢?那就是平衡自己的「自律神經」,就能讓您的健康再升級,因為自律神經不但掌管全身各處「血液循環」的暢通,而且負責維持體內「發炎消炎」的平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素。這些毒素會導致身體去活化交感神經,產生「發炎排斥」反應,將毒素排出體外以保護身體。隨之,身體又會自動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產生「消炎修復」反應,解除體內的發炎反應,來修復細胞。經常這樣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展開長期的拉鋸戰,久而久之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身體的血液不通暢與體內的慢性發炎,終將產生疾病和癌症!
誠如本書提供能夠自我實踐讓身體變得健康的方法,可歸納為五項行動:
(一)提高免疫力的「飲食模式」—首先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人工食品。其次是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每天至少吃五種當季的天然蔬菜和水果,才能充分攝取重要的植生素(phytochemical),來維持身體自律神經的平衡。從演化學的角度,對於人類來說,肉類和牛奶原本並不是必需的食物。再者,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一開始「先吃蔬菜」,接著吃蛋白質的主菜,最後才吃糙米飯或全麥食物的主食。醫學已證實「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夠延年益壽!
(二)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走路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運動。人是動物,「活動」的真意就是活著就要動,也是平衡自律神經的不二法門之一!
(三)養成「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睡覺是人體器官的修復時期,醫學研究證實熟睡是大腦關鍵的排毒時刻。因此睡得沉酣,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全身自然就通體舒暢,疾病也就無法上身!在二十四小時的生理週期裡,讓細胞的複製能夠在最安全的時機發生,也就是在「夜晚」時段。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因此夜晚盡可能在黑暗的環境下睡覺。我們只要順應這個「大自然的規律」,身體健康的程度最高,而且又不容易生病,也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四)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就是鼻子慢吸,閉氣數秒或十幾秒,然後用嘴巴慢慢吐氣的腹式呼吸法。這樣讓交感神經不會過度亢進,有益平衡身體的自律神經,打造血液通暢的身體。
(五)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因為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壓力,所以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由於不安及憤怒的情緒只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縮短壽命」。因此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總之,掌控生與死的三個健康操縱桿,就是選擇天然的植物性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以及健康的紓壓方式啦!
陳惟華
一輩子不積毒,享受健康身心
對醫療保健來說,正確的健康觀念比甚麼都重要。科技進步、生活便利的今日,身心健康方面卻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消息,像是沸沸揚揚了好一陣子的食安風暴、揮之不去的空氣汙染、毒油和廢水,甚至是重金屬汙染農地等問題,每天每日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攝入了「五花八門」的毒素,對健康產生一定的傷害。除了這些具體的「壞東西」之外,現代社會中步調飛快以及自由競爭的氛圍,給人們造成的心理壓力同樣不容小覷,身體長期面對內外交逼的窘迫,應該如何維持健康,一輩子不積毒呢?許多重要的觀念都在這一本岡本裕醫師的大作—《打造身體一生不積毒的方法》中。
書中岡本裕醫師因應現代人生活的窘境—無處不毒,由身體、飲食、心理等各方面,給予讀者適切的建議與可落實至生活中的方法,教大家如何「釜底抽薪」,養成根本的好習慣,令我們的身體自然而然遠離有害物質,毒素便無從累積。
預防勝於治療,乍聽之下是老生常談,可是該如何落實到生活的每一個環節呢?能面面俱到著實不易!現在各位讀者有福了,書中整理了諸多具體且專業的知識與資訊,並提供明確的方向,以利讀者能有效地整合,融入每個人自身的生活節奏中,如此才能算是真正的健康生活!從基本觀念建立,先讓讀者在腦袋中為健康生活打底;同時列出許多「今天就能做到的事」,讓讀者從小地方開始,展開具體的行動,逐步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更重要的是給予讀者方向,讓我們知道該如何攢存健康資本,打造一層穩固的防毒保護罩。
本書許多部份令我饒富興味!我每日於門診中面對的自律神經失調症患者們,本書是一本好的參考指南,因為他們生活緊繃,容易感覺焦慮又難放鬆;他們時常失眠,無法獲得休息與修復;他們腸胃多半不調,總是反覆在腹瀉與便秘之間來回……諸如此類的問題其實在書中多可以找到對應的方法,希望各位能夠好好細讀,並真正付諸行動,假以時日必能自在地享受身心健康。
王鋕清
(本文作者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國際婦女身心健康協會會員)
推薦序
平衡自律神經—打造一輩子不積毒的身體
打造終生「血液通暢的身體」,就能讓身體百毒不積!
我們該如何打造一個血液通暢的身體呢?那就是平衡自己的「自律神經」,就能讓您的健康再升級,因為自律神經不但掌管全身各處「血液循環」的暢通,而且負責維持體內「發炎消炎」的平衡。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常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素。這些毒素會導致身體去活化交感神經,產生「發炎排斥」反應,將毒素排出體外以保護身體。隨之,身體又會自動啟動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產生「消炎修復」反應,解除體內的發炎反應,來修復細胞。經常這樣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展開長期的拉鋸戰,久而久之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身體的血液不通暢與體內的慢性發炎,終將產生疾病和癌症!
誠如本書提供能夠自我實踐讓身體變得健康的方法,可歸納為五項行動:
(一)提高免疫力的「飲食模式」—首先不要吃「有熱量卻沒有營養」的人工食品。其次是提高免疫力的「蔬菜攝取方式」,每天至少吃五種當季的天然蔬菜和水果,才能充分攝取重要的植生素(phytochemical),來維持身體自律神經的平衡。從演化學的角度,對於人類來說,肉類和牛奶原本並不是必需的食物。再者,不累積毒素的飲食順序,一開始「先吃蔬菜」,接著吃蛋白質的主菜,最後才吃糙米飯或全麥食物的主食。醫學已證實「吃飯七分飽」確實能夠延年益壽!
(二)選擇「有益健康的運動」—走路是最簡單又有效的保健運動。人是動物,「活動」的真意就是活著就要動,也是平衡自律神經的不二法門之一!
(三)養成「不累積毒素」的熟睡法—睡覺是人體器官的修復時期,醫學研究證實熟睡是大腦關鍵的排毒時刻。因此睡得沉酣,成為副交感神經型的人,全身自然就通體舒暢,疾病也就無法上身!在二十四小時的生理週期裡,讓細胞的複製能夠在最安全的時機發生,也就是在「夜晚」時段。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因此夜晚盡可能在黑暗的環境下睡覺。我們只要順應這個「大自然的規律」,身體健康的程度最高,而且又不容易生病,也可減少癌症發生的風險!
(四)體驗超神奇的「深呼吸」—不累積毒素的呼吸法,就是鼻子慢吸,閉氣數秒或十幾秒,然後用嘴巴慢慢吐氣的腹式呼吸法。這樣讓交感神經不會過度亢進,有益平衡身體的自律神經,打造血液通暢的身體。
(五)打造一顆終生「不累積毒素」的心—因為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許多壓力,所以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由於不安及憤怒的情緒只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縮短壽命」。因此面對壓力,「隨它去的心態」比「打敗它的心態」來得好。
總之,掌控生與死的三個健康操縱桿,就是選擇天然的植物性食物、養成運動的習慣以及健康的紓壓方式啦!
陳惟華
前言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在在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
想要與之對抗,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但是在切入主題前,我有些話想先告訴各位。
比方說,各位對於「放射線」有什麼印象呢?再舉個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各位對於「壓力」有什麼看法呢?
倘若各位腦子裡一想到這些東西,馬上就認定「它們一定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毒素!」那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哪一項,端視當事人和它們「相處模式」及「分量」而定,即使是身體的「毒物」,一樣能變成「良藥」。
最近,放射線成了眾人畏懼、嫌惡的對象,但是依使用方式的不同,它也能成為拯救人命的工具,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放射線治療有卓越的進步,做為癌症等治療的選項之一,放射線治療似乎變成愈來愈不能被排除的項目。
從這個角度來看,放射線就成了身體的「良藥」。
此外,一般而言,壓力是「身體的毒素」,在各位的想法裡,或許覺得最好不要有一丁點的壓力。但是有人指出,如果完全沒有壓力這個「刺激」存在,可能會導致過敏症狀等健康上的危害。因此,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在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
舉一反三,為了健康著想,最重要的便是了解這一類──「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了解身體的作用機制、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藥物和醫療的實際現況等這一類「事物的本質」,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第一要件」。
本書所提到,打造「不累積毒素的身體」的起點就在這裡。
撰寫本書之際,我便重讀了各方面的保健書籍。
其中有好書,同時也不乏非常隨便的指南書,例如「只要做這個」,或者是「只要不做那個」,你就能擁有健康。我也看到一般的多數人就因為某位大師說「右」就往右,某位大師說「左」就往走,隨著書本起舞。
但是,想要提升身體的健康程度,值得倚靠的並不是這一類隨便的健康指南。但也不是醫師,也不是藥物。
而是身體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接下來我將介紹,利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狀態,打造「健康程度高而強健的身體」,引導身體,讓體內的毒素自行衰竭的智慧。如果各位今後的生活能因為本書而常保身心健康的狀態,這將是我無比榮幸之事。
「大幅提高身體健康程度」的最大訣竅是什麼?
本書的主軸即是介紹「身體百毒不積」的方法。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毒素」。像是平時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在在潛藏著「讓身體容易生病」的「毒物」。
想要與之對抗,終歸一句就是養成「提高健康程度」的習慣。但是在切入主題前,我有些話想先告訴各位。
比方說,各位對於「放射線」有什麼印象呢?再舉個比較貼近生活的例子,各位對於「壓力」有什麼看法呢?
倘若各位腦子裡一想到這些東西,馬上就認定「它們一定是有害身體健康的毒素!」那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哪一項,端視當事人和它們「相處模式」及「分量」而定,即使是身體的「毒物」,一樣能變成「良藥」。
最近,放射線成了眾人畏懼、嫌惡的對象,但是依使用方式的不同,它也能成為拯救人命的工具,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放射線治療有卓越的進步,做為癌症等治療的選項之一,放射線治療似乎變成愈來愈不能被排除的項目。
從這個角度來看,放射線就成了身體的「良藥」。
此外,一般而言,壓力是「身體的毒素」,在各位的想法裡,或許覺得最好不要有一丁點的壓力。但是有人指出,如果完全沒有壓力這個「刺激」存在,可能會導致過敏症狀等健康上的危害。因此,問題不在於壓力本身,而是在壓力與放鬆之間的平衡。
舉一反三,為了健康著想,最重要的便是了解這一類──「跨一步成毒素、越一步成良藥」──的道理,並且把這項智慧融入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了解身體的作用機制、疾病的發生機制,以及藥物和醫療的實際現況等這一類「事物的本質」,正是「擁有健康身體的第一要件」。
本書所提到,打造「不累積毒素的身體」的起點就在這裡。
撰寫本書之際,我便重讀了各方面的保健書籍。
其中有好書,同時也不乏非常隨便的指南書,例如「只要做這個」,或者是「只要不做那個」,你就能擁有健康。我也看到一般的多數人就因為某位大師說「右」就往右,某位大師說「左」就往走,隨著書本起舞。
但是,想要提升身體的健康程度,值得倚靠的並不是這一類隨便的健康指南。但也不是醫師,也不是藥物。
而是身體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接下來我將介紹,利用自己的力量提高健康程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讓身體回歸自然的狀態,打造「健康程度高而強健的身體」,引導身體,讓體內的毒素自行衰竭的智慧。如果各位今後的生活能因為本書而常保身心健康的狀態,這將是我無比榮幸之事。
岡本裕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不累積毒素的身體就是「終生常保健康活力的身體」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周遭實在充斥著太多的「毒物」。
希望盡可能而澈底地排除這些毒物,藉此讓自己活得健康而無所顧慮──各位之所以閱讀本書,一定也有相同的想法吧。
任誰都不想生病。本書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指南書,這一點絕對沒錯。
但是很不好意思,有些事我非得說在前頭,雖然有點澆冷水的感覺。
我想說的就是,「毒」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概念,也不可能把「毒」完全排除殆盡。
雖然有極例外的例子,比方像是產生公害的有害物質等等,依時機、依場合,有時候確實必須有澈底將毒物排除的毅然態度。對於如此的態度,我當然沒有異議,而且觀念上也是舉雙手贊成。
但是在同時,看著我們現在的日常環境充斥著「毒物」,不得不說這之間有揮之不去的不協調感。
人原本就喜歡簡單易懂的故事。尤其是懲惡勸善的故事,總是讓人感覺痛快,或許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習慣任何事物都分對錯、分善惡,分黑白、分YES或NO。
然而從現實面來看就可以明白,要把事物完全分出善惡或黑白,其實是極為困難的行為。甚至還可以說多半都不可能。
而「毒物」的道理也可以說完全相同。
的確,我們身邊的事物,如果能把它們區分成「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真的是再好也不過了。對於確定是「毒物」的東西,只要它們徹底排除乾淨,應該就能活得安心且沒有任何疑慮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斷定「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然後把所有「毒物」全部排除在外的想法,不但過於簡單明快,而且還會有危險,這就是我之所以有不協調感的原因。
事物的本質往往極為深奧,有時候還含糊不清。
就像是武斷地認定孰善孰惡,往往導致錯看事物的本質;武斷地認定「是毒抑或是藥」,同樣會錯看事物的本質,結果反而容易有威脅健康之虞。
區分「是毒抑或是藥」,大致建立在一個微妙的界線上,而一件事物同時具備「毒與藥一體兩面」的也不在少數。相同道理,只要吃什麼就萬事OK的「絕對藥物」也不存在。
打造一個「體內毒素自然消失」的身體環境
生活在現代社會,我們的周遭實在充斥著太多的「毒物」。
希望盡可能而澈底地排除這些毒物,藉此讓自己活得健康而無所顧慮──各位之所以閱讀本書,一定也有相同的想法吧。
任誰都不想生病。本書正是達成此目的的指南書,這一點絕對沒錯。
但是很不好意思,有些事我非得說在前頭,雖然有點澆冷水的感覺。
我想說的就是,「毒」是非常含糊不清的概念,也不可能把「毒」完全排除殆盡。
雖然有極例外的例子,比方像是產生公害的有害物質等等,依時機、依場合,有時候確實必須有澈底將毒物排除的毅然態度。對於如此的態度,我當然沒有異議,而且觀念上也是舉雙手贊成。
但是在同時,看著我們現在的日常環境充斥著「毒物」,不得不說這之間有揮之不去的不協調感。
人原本就喜歡簡單易懂的故事。尤其是懲惡勸善的故事,總是讓人感覺痛快,或許也因為這個緣故,所以習慣任何事物都分對錯、分善惡,分黑白、分YES或NO。
然而從現實面來看就可以明白,要把事物完全分出善惡或黑白,其實是極為困難的行為。甚至還可以說多半都不可能。
而「毒物」的道理也可以說完全相同。
的確,我們身邊的事物,如果能把它們區分成「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真的是再好也不過了。對於確定是「毒物」的東西,只要它們徹底排除乾淨,應該就能活得安心且沒有任何疑慮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是一件困難的事。斷定「這是毒物」、「這是藥物」,然後把所有「毒物」全部排除在外的想法,不但過於簡單明快,而且還會有危險,這就是我之所以有不協調感的原因。
事物的本質往往極為深奧,有時候還含糊不清。
就像是武斷地認定孰善孰惡,往往導致錯看事物的本質;武斷地認定「是毒抑或是藥」,同樣會錯看事物的本質,結果反而容易有威脅健康之虞。
區分「是毒抑或是藥」,大致建立在一個微妙的界線上,而一件事物同時具備「毒與藥一體兩面」的也不在少數。相同道理,只要吃什麼就萬事OK的「絕對藥物」也不存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二手書16折$45
-
二手書27折$75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1
-
新書79折$222
-
新書85折$238
-
新書85折$238
-
新書88折$246
-
新書9折$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