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為一本介紹質性研究資料系統分析方法的入門書。大部分的質性資料都為文字,但越來越多的質性資料包含動態影像與錄製的對話或敘述。不久的將來,質性研究可能含括人與創作作品的全像攝影(holographic)或3D影像,不過這些要等到再版時再來討論。
我們期待這本書成為一本有用的書,將這些可用來分析質性資料的方式介紹給需要的學生或同僚。書中用了整章的篇幅介紹每種分析方法:言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紮根理論(grounded theory)、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民族誌決策模型(ethnographic decision
modeling)等等。短期看來,分析方法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或其下的分支中發展建立起來,看起來只限於那個領域專用,但長遠來看,分析方法會漸漸滲透到其他領域。例如,取樣空間(space sampling)在社會科學中越來越常被使用,但是這個方法來自於動物行為學,一個生物科學的學門。多元尺度分析(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MDS)是在社會科學領域中發展出來的,但現在所有科學的領域都在使用。幾年前,化學家將MDS帶向另一個發展高峰,研發軟體建立蛋白質的3D立體影像。社會學的研究者馬上看見使用此法在視覺化社會網絡上的好處。所以長遠地看,研究分析的方式的確屬於大家的。
這整本書中所使用的範例,都是出自文獻。我們提供的範例橫跨整個社會科學範疇,包含教育、犯罪學、社會學、政治學等等,但你會發現很多範例出自於社會科學中對於健康的研究。使用這些文獻多少透露了我們的研究背景,也揭露了質性資料的分析多出於社會科學領域中對於健康的研究。
我們相當認同一位評論者的話,他說:「研究不是直線進行的過程。」我們設計研究時假設它是直線進行的─先進行研究設計,然後蒐集資料、分析,再來就是寫作─但是,做研究從來就不是如此乾淨俐落。在我們過往的研究案中,曾經發現原先的計畫原來相當不切實際,所以重新設計研究方法。我們也曾為了先做初步分析而停止蒐集資料;也曾為了蒐集更多資料填補資訊漏洞而停止分析;我們也曾在寫作過程中不斷地重新分析資料。當我們將研究論文投到期刊時,匿名的評論者常常會問一些我們從沒想過的分析方法。簡而言之,研究的過程是混亂無章的,但就因為如此,研究才更為有趣,至少我們是這麼想的。
本書談的是什麼?
我們將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礎知識的概論。第一章談質性資料:什麼是質性資料,可以用哪些方式分析質性資料。第二章列出可用來蒐集文本的方式,本章中有些資料來自於Bernard之前出版關於社會科學方法的書:《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Sage,
2000)以及《Research Methods in Anthrop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4th edition, AltaMira, 2006)。這些資料以及其他由Bernard先前出版的書所摘錄的部分,都經由出版社同意後使用。第三章談的是發現主題〔第三章根據的是我們在2003年刊登於《Field
Methods》(volume 15, pp. 85-109)的一篇文章〕。而第四章則主要是談論編碼簿,第五章是資料分析的基礎知識,第六章則是概念模型的介紹。
第二部分總共有11章,每一章談論一種分析文本的方式。第七章介紹如何比較不同變項的屬性,這一章看起來與許多教人們使用Excel或是統計軟體(像是SPSS、SAS、Systat、Stata等)分析資料的文章很像,那是因為在矩陣中,無論是質性或是量化的資料,比較變項屬性的過程是一樣的。第八章談到文化範疇分析(cultural domain
analysis),介紹如何蒐集認知資料的方式─如自由列舉(free listing)與累積分類(pile sorting);以及分析這些資料的方式─如MDS與叢集分析(cluster analysis)。
第九章與分析字詞相關,介紹了一些簡單的分析技巧─計算字詞與用字索引,也有複雜的分析方式─如語義網絡分析(semantic network analysis)。第十章討論偌大的言談分析領域之下的兩個部分─對話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與表演分析(performance
analysis)。第十一章繼續討論言談分析下的敘事分析,第十二章是紮根理論的簡介,這兩個同為社會科學中最常被使用的文本分析方式。第十三章的重點是內容分析。第十四章談的基模分析(schema analysis)與民間模式(folk model),是心理學與語言學而來的分析方法。
第十五章討論的是令人尊敬的分析歸納法(analytic induction)(根據邏輯辯證而來)與由此發展出的質化比較分析法(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QCA)(相對而言較新)。第十六章〔根據我們在《Human Organization》(volume 65, pp.
103-115)刊載的文章〕談到民族誌決策模型,則為人類學領域發展而來的分析方法。最後,第十七章處理的是蒐集與分析質性資料中可能遭遇到的取樣問題。將此議題放在最後一章談論並沒有要傳遞什麼訊息,不過有些人傾向在談論基本知識時就把這些議題提出來討論。無論討論的順序為何,取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延伸閱讀的建議清單列在每一章的最後,這些只是深入閱讀文獻的建議,不是每個主題的詳盡閱讀書單。建議使用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與其他文獻搜尋工具來尋找更多的文獻。
本書並沒有討論混合研究方法的章節,因為我們一開始的立基就是:混合研究方法原是科學的本質,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因此,選擇你想要的分析方式,隨意混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