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拿到這本書稿立馬回想起當初的月子時光(遠目),陳醫師和友人一起來月子中心探望籠中鳥我本人,三個媽媽就在月子中心大廳進行了一場產後心得暨身體創傷(以及痛罵陪產老公有多白目)分享座談會(希望括號裡的字陳醫生的惱公看不見)。我在猜坐月子是不是婦女人生中的一個關卡,不然怎麼能產生出這麼多的牢騷呢(對不起我說謊,我平常牢騷就超多)。
若問到月子的重要性,所有婆婆媽媽都會警告妳不能輕忽。說到這我就有點不開心,是說陳醫師的上本書《用超音波幫寶寶(受精卵)寫日記—婦科女醫師懷孕生產絕對完整版》(名字也太長!),是我整個孕期唯一有看完的一本孕婦書,專業的內容用輕鬆的語氣表達,讓不愛看字的懶人如我也上手;遊走於專業醫學人士及鄉間婦人之間(儘量避免說出愚婦二字),讓我等民婦也不會覺得內容太生硬距離太遙遠,所以早聽說她要出月子書時我就萬分期待,但時間「蘇」的一下過去我小孩都滿四個月了,這本月子書出得太慢了吧我月子都坐完了啊。
翻過一輪我發現這本跟上本一樣精采,用科學方式打破傳統迷思,不像傳統醫生會教人這個不准那個不要,又不似西醫那樣告訴妳什麼都沒關係,生完就去游泳吃冰淇淋(要不要這麼激進);包山包海從產前準備到產後瘦身到照顧新生兒應有盡有妳要叫別的月子書怎麼活。我恨為什麼我坐完月子才看到如此一本產婦全方位工具書呢,看來只好再生一個了不然怎麼辦呢(兩手一攤)。
宅女小紅
作者序
回想自己坐月子的時期,基本上就是一個跟我媽玩警察抓小偷的概念。誰叫我天生就是靜不下來的性子,生產前天天往外跑。剖腹產完已經在醫院住了一個禮拜,之後在家裡坐月子,突然整天悶在家裡很不習慣。我最後選擇聘請月嫂來家裡幫我坐月子,純粹是考量到老公有認床的習慣,沒辦法和我一起去住坐月子中心。但是哪有放老公一個人在家獨守空閨的道理,這樣我還是不是人妻屆模範生啊我(誰封妳的?!)。這位月嫂阿姨非常嚴格,嚴格到我朋友來家裡作客的時候,一度以為她是我婆婆。她和我媽聯手對付我,簡直是生活在鐵幕當中。
剛生產完的時候,天氣還很炎熱,但是家裡所有的汽水、可樂和老公買給我的高級冰淇淋全部被沒收,每天就是按表操課吃飯喝湯。偏偏月子餐又特別清淡,偶爾想叫個外送麥當勞換換口味,電話才剛拿起來就馬上被抽走。過去早上習慣來一杯拿鐵,月子期間被換成一碗藥膳,我都以為我是在拍《大長今》。萬一我想偷跑出門,月嫂阿姨馬上會通報母親大人,即刻到管區來巡視。原本以為我可以翹腳看下載的影集,沒想到搞兩顆奶加上照顧一個新生兒簡直比我當實習醫生還要累人。
人家說第一胎照書養,我不但翻遍中英文課本、上網搜尋資料,更仔細地研究跟記錄新生兒奶量,忍著臭對照大便卡,看他的大便是否顏色軟硬適中。這些努力都比不上坐月子博士級的阿姨,哭鬧不休的小嬰兒到她的手上馬上安詳地睡着。幫小孩洗澡不但鬧水災,還要用溫度計量水溫,看刻度看到鬥雞眼,一下加冷水一下加熱水。月嫂說我讀書讀太多腦袋有洞,她洗小baby跟洗一個碗差不多時間,小baby舒服得像洗spa。原來,坐月子是一個經驗值的累積,所以這本書就是集結大家的經驗值,讓還是新手的媽媽們有個方便快速又可靠的參考。
我跟一些外國朋友、外國醫生聊過,坐月子雖然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但對於媽媽產後徹底的身心休養非常有幫助,絕對足以推廣到全世界。現在坐月子的方式很多,少數人是媽媽幫女兒坐,絕大多數人則是選擇方便的坐月子中心,宅配坐月子餐或是到府坐月子。我也很幸運地遇到一個這麼好的月嫂阿姨,要不是有月嫂阿姨的幫忙,恐怕我到現在還是洗小baby洗得手忙腳亂吧。
這本書裡面提供大家很多和坐月子有關的資訊,並收錄了許多準媽媽們到婦產科門診時常問的問題,無論是新生兒的照顧、餵奶,還有媽媽們在坐月子期間的飲食、運動等等都有詳細說明,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我自己也是過來人,我很知道懷孕生子到坐月子這段期間有多折磨,所以希望這本書能夠陪伴大家度過這段很累可是又有點歡樂的時光!
陳菁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