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第35屆金鼎獎圖書類非文學獎藝術生活類入圍
本書視交響樂團為社會行動者,將Bourdieu的場域(field)理論,重新設計為:「交響樂團行動者-古典音樂場域-文化場域-權力場域-國家政權/社會空間」,以線上交響樂團(on-line orchestra)、離線交響樂團(off-line orchestra)縱走當代生活場景。
作為一種社會性譬喻(metaphor),它藉國家交響樂團深描台灣社會、文化場域轉型;藉YouTube線上交響樂團,刻畫全球性的文化、藝術典範轉移。
它關於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身分認同(identities),也本於國族(the national)、在地(the local)與全球(the global)
我必須說,作為廣義上古典音樂社群的成員,以社會學的方法與理論來解釋古典音樂在變動社會裡的運作,並非源自於優雅的「跨領域」研究風潮,我實質想要回到一項基進的社會學議程,即視古典音樂的現狀,為一項有問題的問題(problematic problem),我想要以出身音樂學院實作者的反身性經驗,在歷經社會學場域方法及理論訓練,並途徑音樂、文化及社會現場的田野觀察,來反思古典音樂。
名人推薦
‧申學庸(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專文推薦
‧郭力昕(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專文推薦
這本書將「古典音樂」放在文化、權力、政治、國家等多重場域的分析語境裡,政治化(politicise)了西方古典音樂在台灣與全球的意義生產,和行動的可能與限制等問題,這是方向基進、具有開創企圖和視野的學術計畫。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郭力昕
本書作者受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學術訓練養成,先音樂藝術,後社會科學,皆游刃有餘,這樣的跨領域人才,並不多見,但我始終相信這背後仍源自於他對於藝術感受的敏銳。
音樂家、雲門舞集基金會董事長暨總統府國策顧問 申學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