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種逆光的檢驗,能從中看出歷史不同的輪廓
本書從「時間」、「空間」與「敘事學」的視角,重新解讀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回溯解嚴後台灣本土文化的發展,與當代文學中鄉土風景的建構。
施叔青的「台灣三部曲」:《行過洛津》、《風前塵埃》與《三世人》,企圖追尋鄉土風景與歷史脈絡的建構,容納了許多文獻資料。本書以「癥狀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法則,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窺探文字表象下的真實意境。
小說中因為大量的史料而淹沒了原有的故事性,使人物流於「道具化」?戀愛情節的描寫僅是批判殖民的手段?作者以「逆讀」的策略進行反思、解構小說文本,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
本書特色
★台灣新銳作家何敬堯對鄉土文學的再詮釋!
★以「癥狀式閱讀」重新審閱施叔青「台灣三部曲」的文學意涵!
★解構鄉土文學背景脈絡,探索施叔青作品中讀者從未發現的潛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