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

裸觀:關於中國現代性的反思
定價:420
NT $ 210 ~ 378
  • 作者:羅鵬
  • 原文作者:Carlos Rojas
  • 譯者:趙瑞安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5-01-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442054
  • ISBN13:9789863442059
  • 裝訂:平裝 / 25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內容簡介

  看,他們怎麼看?又怎麼被看?

  在照片中,鏡子與影像的對比,卻被慈禧傾斜的凝視所打破。

  她凝視的方向既非鏡面亦非鏡頭,卻可說是羅蘭・巴特所說的「刺點」——它是照片中不協調的元素,驚嚇觀眾、擄獲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擾亂整個平順的觀看過程。

  本書試圖討論現代中國視覺影像,但其主題不是影像(imagery)本身,而是在不同的論述文本當中,視覺是如何被感知、想像、運用的,尤其是關於視覺的討論是如何處理性別與欲望等議題。

  作者羅鵬以慈禧迷途的凝視做為出發點,思考中國三個不同歷史時刻的視覺論述:十九世紀清末、二十世紀中現代時期,以及當代。其中每個年代都標誌著不同的主流視覺模式──鏡像、觀看、屏幕投射(被遮掩的投射)。但同時,作者不認為這些歷史斷代所反映的是一種平順、單向的時代運行,而是深陷於複雜的內觀自省與期望投射的之間。

  《裸觀》以分析慈禧一九○三年的鏡像照片為起始,來說明本書的研究方法與理論背景。羅鵬將照片置於歷史脈絡中,並透過拉岡的鏡像理論來思考這影像,特別是拉岡理論對投射認同及預期回返在主體形構上的重視。最後筆者將提出對鏡像期理論本身的全面再歷史化,再用這個被賦予歷史脈絡的精神分析理論,來重新思考( 中國)視覺現代性建立在何種歷史假設上。

  羅鵬藉由閱讀具有代表性的十九到二十世紀作品的敘述小說,從李汝珍的《鏡花緣》、陳森的《品花寶鑑》、張愛玲、金庸、高行健、王朔、李永平、朱天文等文本中的視覺譬喻,藉以思考認同與主體形構,特別是性別認同的構成與爭議。

  從前現代的鏡像文化、到後現代的屏幕投影文化的貫時斷代論述,本書仍認知到雖然上述的三種視覺體系各不相同,它們卻也同時是不可分割的。一如十九世紀文本中的鏡像亦包含觀視與投射層次,當代對視覺影像的懷疑論雖認為影像僅是投射,亦仍舊提供了鏡像認同的媒介。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主旨是凝視的邏輯,特別是經常與性別建構和欲望言說相連結的凝視。觀察這個凝視的「裸觀」,不僅能讓我們反省中國現代性的發展,更藉著強調在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中視覺邏輯的連續性,或能意外瞥見傳統對中國現代性之理解「倒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鵬 (Carlos Rojas)


  美國杜克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以及移動影像藝術研究中心副教授,致力於當代中國文學與藝術的研究。

  除本書外,羅鵬尚著有《長城:一種文化史》(The Great Wall: A Cultural History),以及《離鄉病:當代中國的文化、疾病、與國家改革》(Homesickness: Culture, Contagion, and National Reform in Modern China)。曾與王德威合編《書寫台灣:新台灣文學史》(Writing Taiwan: A New Literary History),與周成蔭合編《反思中國大眾文化:經典的經典化》(Rethinking Chinese Popular Culture: Cannibalizations of the Canon)與《牛津中國電影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Chinese Cinemas),與白安卓(Andrea Bachner)合編的《牛津當代中國文學手冊》(The Oxford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s)也即將出版。

  此外,他也是當代多本重要華文文學經典,如余華的《兄弟》、閻連科的《四書》、《受活》,以及黃錦樹之作品的英文譯者。

譯者簡介

趙瑞安


  杜克大學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專攻酷兒理論、女性主義理論、東亞研究、以及二十世紀中期英文文學。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跨性別同性戀文學與日本BL文化的關係。
 

目錄

引言:漫遊的凝視
第一部:鏡像
第一章:鏡像與視覺的邊界
第二章:李汝珍與笑猿
第三章:陳森與性別貨幣
第二部:觀看
第四章:無名氏與圖像戀物
第五章:金庸與圖解民族主義
第六章:張愛玲與相片懷舊
第三部:屏幕投射
第七章:李永平與鏡像地圖
第八章:高行健與母親的相片
第九章:王朔與歷史肖像
第十章:朱天文與電影陰影
參考書目
 

內容連載

第六章:張愛玲與相片懷舊

照片拍得很清晰,而且一望而知是實地拍攝的。第一張就使人看了觸目驚心,是一個半裸的女人被綑綁在一棵樹上,一個淡黃頭髮的青年兵士叉著腰站在旁邊看著, 另一個兵士俯身拾取樹枝堆在那女人腳邊,顯然是腰放火燒死她。

──張愛玲,《赤地之戀》

張愛玲的《赤地之戀》一向被認為是反共作品。書中一段描寫在上海報社工作的主角劉荃接到一份工作,內容是修改一張相片,把其中金髮女人被納粹士兵侵犯的圖像修改成韓國女性與美軍,好宣傳韓戰期間美軍的惡劣行徑。  劉荃一開始檢視這張相片時,認為它「一望便知是實地拍攝的」。這張相片的真實氛圍,正是它之所以能成為騙局的主因,使相片成為政治宣傳的「縫合點」,將民族主義嫁接上去。而在小說中,劉荃被告知他的任務並非去推翻相片的真實性,反而是對其真實性的重新肯定,因為美國暴行的「本質」早已廣為人知,需要的只是修改照片以提供具體物證而已。

相片的可偽造性,突顯了攝影本質的不確定性。雖然一般咸認攝影是典型、直觀的摹仿媒介,實際上,它的摹仿能力所倚賴的再現手法卻是隨機、甚至武斷的,藉以創造栩栩如生的幻覺。相片的生成,是靠光線在感光紙上製造的反應,但由此而得出的影像,相對於我們實際用肉眼觀察事件時所見,頂多只是一種非常粗糙的模擬。如同約翰.塔格(John Tagg)在討論相關脈絡時說過的:「我們必須知道,每張相片都是極特定、極關鍵的扭曲的結果,而這讓相片與固有現實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  然而同時,這場騙局似乎又強化了劉荃對攝影的「真實性」的信念。而這份派給劉荃的工作,也諷刺地預示了他的命運──他後來參加韓戰,被美軍俘虜後,又以間諜的身分回到中國,也就是說,他成了一個「假貨」。劉荃最後以反共間諜的身分為美國工作,這點也映照出張愛玲自己的狀況:她也是受美國情報單位指派,才寫出《赤地之戀》這部明顯反共的作品。這一連串的置換──從相片到劉荃、再到張愛玲自己──顯示張愛玲將她自己看做相片的置換,而這張相片的真實性,竟是透過它可以「偽造」一事來得到證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5
    $210
  2. 二手書
    62
    $260
  3. 新書
    75
    $315
  4. 新書
    79
    $332
  5. 新書
    79
    $332
  6. 新書
    79
    $333
  7. 新書
    85
    $357
  8. 新書
    88
    $370
  9. 新書
    9
    $378
  10. 新書
    9
    $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