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不要論:90%的醫療行為都是不必要的!別讓醫院偷走你的健康,日本現役醫師的良心建議

醫學不要論:90%的醫療行為都是不必要的!別讓醫院偷走你的健康,日本現役醫師的良心建議
定價:280
NT $ 70 ~ 238
  • 作者:內海聰
  • 譯者:李琬婷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4-08-07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3441430
  • ISBN13:9789863441434
  • 裝訂:平裝 / 224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一個現役醫師為什麼寧願放棄畢生所學,
也要推行「醫學不要論」?

  醫學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治好疾病;是為了將人從死亡拯救出來;是為了給人帶來幸福?
  ──現代醫學真的能帶來這些嗎?你曾認真思考過嗎?

  美國的醫療體系是美國人民死亡或受傷原因的第一名;
  美國每年有十萬六千人根據醫師開立的處方箋用藥卻造成死亡;
  加拿大的急性照護醫院裡每年有二萬三千七百六十人因為醫療疏失而死亡;
  不斷奪走人命的現代醫學,究竟是醫學?還是殺人學?

  不僅如此,癌症、風濕、氣喘、慢性胃炎、過敏性腸症候群、憂鬱症、梅尼爾氏症、高血壓、帕金森氏症……這些我們常聽到的疾病,或許都是偽疾病?

  其實,有九成以上的醫療行為都是不必要的,看病、吃藥只是為了醫療體系圖利,病患本身不僅無法治癒,甚至還會受「醫源病」所害!

  日本現役醫師內海 聰,直指日本醫療界的弊端,戳破只為圖利的醫者謊言。

  現代醫學無法做到「治療」,最多只能做到「維持(減緩惡化)」或「舒緩(減輕症狀)」……真的處於瀕死狀態的人才是有可能被現代醫學拯救的對象。──內海 聰

  你知道嗎?
  麻疹疫苗是半個世紀前的過期產品,無法預防,還會傳染麻疹
  失智症用藥愛憶欣,其實跟沙林毒氣有相同的成分;而抗血栓藥與老鼠藥有相同的成分
  大部分的胃藥中都含有鋁,治不好胃,反而傷腦
  抗生素和鎮痛解熱劑才是感冒一直好不了的原因
  血液中的膽固醇愈少,就愈有可能感染癌症或是傳染病
  降血壓藥愈吃身體愈差,還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及猝死

  作者內海聰在書中舉出許多例證,認為現代醫療體系已失去科學家的精神,不再追究造成疾病的真正原因,並開發確實有效的藥物,而是採取對抗療法,為不存在的疾病下定義、做治療,研發明知沒有療效、甚至還有害的安慰劑(=藥物),創造出幸福的假象,讓病人以為疼痛減緩、病情獲得控制,但事實上卻是不知不覺賣掉自己的健康。

  作者主張從營養素、排毒及鍛鍊身心協調著手,遠離社會毒(自來水裡的氯幾乎可以和戴奧辛媲美;牙膏裡的氟化物更是骨硬化病、脂質代謝障礙、糖分代謝障礙、癌症、腦神經障礙等許多疾病的成因),便能減少疾病;若是真的生病,也不要迷信權威醫師、昂貴藥物,應了解疾病本身與各種不同的療法,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

亞馬遜讀者推薦

  我因為尿酸過高,服用藥物超過二十年,醫師說這種病無法根治,藥局也警告我「這種藥對肝臟有害」,所以我就停藥了。但沒多久,腳踝便開始疼痛。後來,我看了內海先生的書,便開始「學習」從飲食和生活上改變。結果,不但體重降低四、五公斤,血壓也下降了,腳痛也消失了,連視力都有改善,我想是因為血液變乾淨的緣故。

  因為醫源病而受害的人非常多,若不想成為其中之一,就必須了解醫源病,然後學習自我防衛。在這本書中,作者大方提供許多必要的知識,若能好好吸收這些知識,就能有效避免醫源病;無知才是最可怕的。作者徹底打破一般大眾對醫學的迷思,試著去追究醫療的本質。若是了解現今醫療的慘狀,就會發現作者的主張絕對不是什麼過分的言論,反而大多數醫師的醫療行為才是真的太過分。

  罹患乳癌的友人接受抗癌劑治療之後,卻仍然留下年幼的小孩過世了。看了這本書,我不禁想「如果她不要吃那些藥的話,就不會死了」。如果我將來罹患癌症,絕對不會接受抗癌劑治療,我不想成為那些在乎金錢更甚人命的人的犧牲品。我也領悟到,即使是小事也要抱持懷疑的態度,並且試著自己去調查資料,真的很感謝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內海聰


  筑波大學醫學專門學院畢業,後來進入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附屬東洋醫學研究所。曾任東京警察醫院消化內科醫師,以及牛久愛和綜合醫院內科、漢方科醫師。

  於2006年8月開設牛久東洋醫學診所(2013年3月關閉)。2013年4月,開設東京DD診所,同年也成立NPO法人藥害研究中心。

  在診所裡,他主要針對過度用藥、藥物傷害、藥物依存等,進行特殊性診療。

  他指出,所謂的現代醫療,只要出現了症狀,就輕易地說成是「疾病」且隨意開藥,不僅對疾病無法做到根本上的治癒,甚至還造成健康惡化。他認為,有九成的醫療行為都是不必要的,若能將資金、人力集中在真正需要的一成醫療行為上,國民的健康狀態會更好,也能有效節省醫療資源。

譯者簡介

李琬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一畢業就到日本工作,今年即將邁入日本OL第六年。熱愛音樂、電影,也跑馬拉松。
 

目錄

前言從精神醫學到醫學

第一部醫學是必須的嗎?

1.醫學的真正目的是什麼
2.醫學村的實態
3.以數字來看現代醫學的謊言
4.疾病的真面目
5.藥物的真面目
6.替代療法的功與罪
7.生命之輪,及其「三種輪」
8.社會毒是什麼
9.健康保險的迷思
10.統治階層究竟是誰

第二部疾病該如何處理?

1.精神疾病
2.動脈硬化與心臟疾病及其藥物
3.腸胃疾病及其藥物
4.肺部疾病及其藥物
5.癌症及其藥物
6.免疫性與過敏性疾病及其藥物
7.血液疾病及其藥物
8.傳染病及其藥物
9.營養疾病及其藥物
10.皮膚、耳鼻或眼睛疾病及其藥物
11.骨頭與關節疾病及其藥物
12.腦部與神經疾病及其藥物
13.重新審視急救醫療

總結要怎麼樣才不會生病?要怎麼樣才能治療疾病?
後記不要再迷信醫學和醫師
 

內容連載

4 疾病的真面目
 
以「醫學不要論」來看疾病的定義
 
「醫學真正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因為我對「治癒」做了個人的註解,所以在此我也必須先從根本上去定義究竟什麼是疾病。而這就是醫學不要論的基本觀念,若不先將其定義,就無從討論在醫學上到底什麼是不需要存在的。
 
「疾病到底是什麼?」每當被問到這個問題,幾乎所有人都會舉出「痛苦」或是「症狀」來討論;我了解大家的心情,但是,我的另一本拙作《太可笑!精神醫學》裡曾提到,這個想法正是製造出醫源病的主因。若是痛苦的感覺就是疾病;出現症狀就是疾病,以此類推下去,便通往對症療法的道路,而這不能真正治療疾病。
 
同時,我們也不能不去探討「為什麼要根據醫學來做診斷」?所謂的治療並不是找到一體適用的方法就安心了,更不是為了要把疾病分類;所謂的治療應該是為了能做到完全的根治。在醫學不要論裡,所謂的疾病、定義和診斷都必須和治療的本質做連結。具體地說,就是必須完全弄清楚其間的因果關係,而且要以治療為目的,去找出真正治癒的方法;也只有真正能被治癒的才稱為疾病。
 
「相思病」也被醫學定義為疾病?
 
「該怎麼處理原因不明、無法治癒,且感覺非常痛苦的症狀呢?」我想一定會有人問這個問題。
 
雖然以前我也寫過關於「必須重視患者主觀認定的痛苦」這類著作,但待我領悟了這就是醫療化的溫床之後,我便不再將其美化成「以醫學角度看待疾病」;外科醫師裡似乎也有人抱持相同的看法。如果說「原因不明且痛苦的症狀」就能被定義為疾病的話,那所謂的「相思病」也能被醫學定義為疾病了。但相思病不是真的疾病,因為它並不能透過醫學處置而好轉。坦白說,有很多像這樣出現症狀卻弄不清楚肇因的案例,被當成「原因不明的難治之症」或「醫學上無法治癒的疾病」去概括說明。舉例來說,多發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症、克隆氏症、漸凍人症(肌萎縮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等,都屬於這類的疾病。
 
雖然提出愈多這類的主張,我就愈有可能被批評為沒人性或是沒良心的人,但就如同我在前面說的,醫學是一種科學,並不是為了提供心靈療癒或是同理心而存在。我們必須明白,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會導致所謂的醫療化產生,也助長了沒有實際效用及浪費資源的醫療行為。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5
    $70
  2. 二手書
    27
    $75
  3. 二手書
    27
    $75
  4. 二手書
    29
    $80
  5. 二手書
    32
    $90
  6. 二手書
    36
    $100
  7. 二手書
    36
    $101
  8. 新書
    44
    $124
  9. 二手書
    57
    $160
  10. 新書
    69
    $193
  11. 二手書
    73
    $205
  12. 新書
    79
    $221
  13. 新書
    79
    $221
  14. 新書
    79
    $221
  15. 新書
    79
    $221
  16. 新書
    85
    $238